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报道
高至文大师讲《吕祖百字碑》:法戒融溶 大道始成

——以张三丰祖师注释的《吕祖百字碑》作为直讲

 

性宗明处命基坚,九转河车九鼎全。

金虎玉龙相会合,三花捧出小神仙。

 

    各位新戒,丙申大戒,机缘殊胜,人天仰慕。贫道才疏学浅、忝列此位,同各位一起学习分享《吕祖百字碑》,惶恐之至,不足之处,悉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真;琳庭兵马,助道神员;律坛内外,闻法众生,一一忏悔。

    历代祖师,一直教诲我们后学弟子,修行一定要性命双修,学会两只脚走路,千万不要厚此薄彼。所以吕祖在《敲爻歌》里告诫我们:“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又说:“达命宗,迷祖性,恰是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因此,今天晚上与大家一起学习分享的《吕祖百字碑》,我想把它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明明理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才是以张三丰祖师注释的《百字碑》作为分享。

第一部分

    明理的重要性我想从立志、忏悔、持戒、炼性这四个方面来做阐释。

    一、立志

    这次是新中国以来道教全真派的第四次传戒,也是全真道教的又一次传戒盛会。在座的,超过十年、二十年道龄以上的同修有很多。在平静而又平凡的修行历程中,是否我们已经忘记当初发心立志出家修行、苦己利人、精修妙行、尽节玄门的宏图誓愿。而出家修行更要有顶天立地的大志向。但在平淡的修行生活中,是否已经消磨了我们的英雄气概。

    所以立志不仅仅是出家那一刻,而是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誓愿,更要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修正自己的誓愿。如流水成海,涓涓不绝;矢志不渝,溪流成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什么是立志?简单的说,就是给我们人生奋斗的方向做一个定位,以提高、优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前辈祖师慈悲仁爱之心为心,济世利人匡济天下之志为志。

    我们现在出行很方便,哪怕是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用上GPS导航仪,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换句话说,这也和我们修行的道理相通。立有大志向,并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历尽千辛万难,终达目的,而且我们自己的胸襟,也决定了各自气宇的大小。

    自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警句产生后,北宋张横渠先生的横渠四句,便成为了历代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我们道门弟子也应有这样的气宇志向,只不过我们所继承的是太上道祖、历代师真的绝学而已。

    修行是要最终成为自己的主人翁,给自己当家做主,所以王常月祖师在《龙门心法》当中告诫我们说:“修行不立志,恰如傀儡戏。鼓停锣鼓歇,看你何处去?”

    修行是要解决我们从哪里来、怎么做、往哪里去的问题。有了志向才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至少也不会偏离轨道。

    二、忏悔

    为什么需要忏悔呢?因为我们一呱呱落地之后,后天的取向、后天的知识使我们障迷了原来本身的方向。我们只有通过忏悔才能够回归,因为后天染著的颜色太多,而种种的利益、价值取向已经打乱了我们自身的平衡。想要回到原点、回归大道,那就只能通过洗涤,只能通过忏悔。如果不通过忏悔,不管我们有再多的丹法也好、技术也好,都只是浮于表面的东西,解决不了我们根性上的问题。因为不管丹法也好,道术也罢,如同行路之车,亦同开始所说的GPS。车可载可行,GPS可指引道路,而行驶的主体还是人。而我们的元神、元婴,还有我们的灵根,他始终是没有根基、悬浮在上的。但是,凭借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灵根发现,一路向前,最终达到目标,那就是回归大道。只有回归以后,使自己干净以后,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来的面目。然后,我们的这些法、这些技术才能够向道挺进。不然的话,我们在这个世面上始终玩的是技术,元神得不到升华,到后来就是障迷。为什么很多修行人修着修着,越修越迷糊,越修越难?到后来,反而是本领越大,魔障越重,因为他没有用心洗掉自己,还在一种得失之间徘徊。

    人之所以会有灾,会有祸,其实都是唯人自召。因为我们不单纯,因为我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才引来了灾祸。通过我们念诵戒律,去体悟戒律,去行持戒律,让我们自身身心都很干净,灾祸自然消除。既没有善,也没有恶,大道的宏图深意也就体现出来了。知道怎么顺其自然地走,这才是求戒、持戒的精要所在。不管是念诵也好,行持也罢,人们有一个功利心在里面——为了祈福。其实,我们念诵、行持种种之类,都是自我修为,而不是去祈祷。首先,我们的目的是忏悔,为什么要诵戒、持戒,原因不是我们要求有多好、有多少,而是通过这种形式让我们更干净,让我们的身心性命得到回归。

    三、持戒

    有了目标方向,也忏悔了自身的前愆后过,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就需要严持戒律作为保障。

    《道德经》是道教徒的必修经典,但有些道长对于自己,不管是如法的,还是不如法的,都爱用“道法自然”来解释自己的一切言行和行为。而这些行为都符合大道吗?很多时候,其实是偏离了自然。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是否是合道,是否是自然?祖师慈悲,制定了戒律,这就使得我们能得而行之。持戒即是合道,凡是背离了大道,背离了自然的,往往都是违反了戒律,所以持戒才是修行的根本保障。

    我想,大家有可能已有点忽视太上道祖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所讲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过多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声音充塞耳中反而让人失去灵敏的听力;各式各样的味道,会让人尝不出食物的本来滋味;驰骋骏马在原野上,飞奔打猎,会让人的心狂乱不已,这是古代现象;而当代的飙车一族,也是让人心生恐怖的。

    对这段大家可能耳熟能详,我的解释也没有太多的新意,但《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身国同构。要治国,先把自身打理好。身本清净,但眼耳鼻舌一但打开,就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这一章我的理解就是,太上道祖要我们自我约束自己,功夫不到的时候要目不乱视、耳不乱听、舌不乱尝、心不外驰。长久熏习,功夫纯熟,一心不乱。自然能够随心所欲,却又能不迂规矩。这一章也可以把它当作是太上道祖在给我们讲戒律。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容易迷失自我,祖师慈悲设戒律,让后学弟子谨遵三皈五戒,初真、中级、天仙三坛大戒,制恶复善,回归本性。

    而制恶复善要遵循的修习环节是:始于斋戒,拘谨法度,遵戒避忌,除欲正心;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

    这次方丈慈悲,大开戒坛,阐扬祖师宗风,诸位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虔诚求戒。王常月祖师在《龙门心法》中直透玄机说:“这个戒字,是降魔之杵,能镇压妖邪;是护命之符,能增延福寿;是升天之梯,能礼三清而超凡入圣;是引路之灯,能消除六欲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宝筏,能渡众生离苦海;是慈船津梁,能济众生出爱河。诚修行人之保障,为进道者之提纲。仙圣无门,皆从戒入;圣贤有路,皆自戒行。实系仙真之要路通衢,贤哲之中门正道。”

    同在戒坛受戒,又是我们一次加行的好机缘,让我们一同精进,戒行精严。入戒坛,凡质俗品;出戒坛,威仪具足。受戒是修真之福,得戒是修真之宝,持戒是修真之种。际遇盛会,得闻正法,实是千生庆幸。

    四、炼性

    炼性,要找到自已性格上薄弱的地方在哪里?炼性就一定要在自己的身心性命上进行一番改造,取其优,去其劣,使自己真正的在性格上、道德上做到圆融和乐,坚不可摧。

    大家在视频或者亲眼见过铸剑师锻铸宝剑的画面,为了锻铸一柄宝剑,需要经过千锤百炼。同理,我们修行人要想从后天返还先天,更需要千般锤打,万般磨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因为我们也如同太极阴阳一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阴暗面会越来越严重,也可能个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心性就会彰显出来,进而甚者,损人利己、危害社会。但如果明白其中原理,充实扩大阳光的一面,助人为乐,利己利人,进而超凡入圣,济世利人,造福苍生。

    通过上面的立志、忏悔、持戒、炼性,把我们的载道之器,从身心性命上清洗干净,大道也就自然愿意在这清静、干净的房子里面居住了。这就好比一个杯子,你装上茶,就成了茶杯;装上咖啡,就成了咖啡杯;装上水,就成了水杯。如此种种,不管要装其他什么东西,这个杯子一定是要空虚的、干净的。否则,要么装不下,要么就会串味。修炼金丹大道也同此理。

第二部分

    在这里,我以张三丰祖师做的注释,将《吕祖百字碑》简单阐述一下,和大家学习分享。

    凡是修行的人首先要养气;养气的方法,在于忘言守一。忘言就是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普通人的心,是动荡不已的。而我们修行人,是要让汹涌澎湃的心安静下来。而让心平静的方法,首先要注重制伏两眼。眼睛是心灵的门户,所以要垂帘塞兑。一切的事体,要以心为剑。想想浮生世事对于我又有多大的益处呢?火烈顿除,不要去贪着。口诀说:“以眼视鼻,以鼻视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服思虑。”

    《百字碑》讲到动静,什么是动静?动静,就是指一阴一阳。宗祖,生长身体的地方。修行的人,应当知道父母未生以前的地方,就是玄牝。一身上下,乾坤八卦、五行四象聚会的地方,也是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光而成,这就是所说的太极。心之下,肾之上,仿佛之内,念头没有消息,所起的地方,便是宗祖。所谓的动静,就是要我们调和真气,安理真元。因为呼接着天根,吸接着地根,所以阖户就称作坤,辟户就称作乾。呼就是龙吟云起,吸就是虎啸风生。一阖一辟,一动一静,贯乎心意不懂,让真息往来,绵绵若存。调息到无息之息的时候,打成一片,这个神就可以凝聚,大丹可以成就了。如果能够养气忘言守中,降伏身心,神归气穴,意注规中,混融一气。如同鸡在抱卵,龙在养珠,念兹在兹,须臾不离。日久工深,自然现出粟米之珠,光耀如日,点化元神,灵神莫测,就是这样的而已。

    我们所信仰、所追求的道,乃是真常的大道,因为应对事物容易沉迷、昏迷。如果不应接自然就空寂虚无。所以要来的就接应它,事情过去了也不留恋。光明正大,就是不迷,真性清静,元神凝结。口诀上说:“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

    普通人的性情刚烈得如同火一般,喜怒哀乐,爱恶欲憎,变化无常;一旦有所触动,就心生妄想,难以让性安静下来。一定要有真微忿就能把火降下来;真寡欲就能让火升上来。身体不动叫做炼精,炼精就能虎啸,元神凝固;心性不动叫做炼气,炼气就能龙吟,元气存守;念头不动叫做炼神,炼神就能二气相交。三元混合,元气自然回来了。三元是指精气神三宝,二气是指阴阳二气。修行的人应对事物却不沉迷,那么元神自然回归,本性自会久住了。性住,身中先天之气就会自回,复命归根,没有什么好难的。所以口诀说:“回光返照,一心中存。内想不出,外想不入。”

    修行的人,真性不要沉迷在尘事俗物当中.那么真气自回。把现前的二气升降在中宫,阴阳配合在丹鼎。忽然觉得肾中一缕热气,上冲心府,情来归性,好像夫妇配合,如痴如醉;二气氤氲。结成丹质,而气穴中的水火相交,循环不已,就会以神驭气。以气留形,不必杂着,本自长生。口诀说:“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直到丹田气满,结成刀圭。

    工夫到了这个地步,神就不会外驰,气也就不会外泄。神归气穴,坎离已交,更加猛烈精进。致虚极,守静笃,在渺冥当中身心安静,在无何有的地方心性澄净,那便会真息自住、百脉自停、日月停景、璇玑不行。太极静而生动,阳产在西南的坤方(坤就是腹,又叫做曲江)。忽然一点灵光,如同黍米的大小,就是药生消息了。赫然光透,两肾好像是在汤煎,膀胱好像是被火炙,腹中好像有烈风在吼,腹内好像有震雷的声音,这就是复卦天根现了。天根现前.就固心王,以神助之,这个气如同火一般,逼金上行,穿过尾闾,轻轻送,默默举:一团和气,像雷在震动,上升泥丸,周身踊跃,这就是天风姤卦。由月窟,至印堂,眉中漏出元光,就是太极动而生阴,化成神水甘露。里面有黍米之珠,落于黄庭之中,点我离中灵汞,结成圣相之体。行周天火候一度,烹之炼之,丹自结矣。

    到了这个地步,药就得到了。二气结成刀圭,关窍开通;火降水升,一气周流。从太极中动天根,过玄谷关,升二十四椎骨节,至天谷关。月窟阴生,香甜美味,降下重楼,无休无息,名叫甘露洒须弥。口诀说:“甘露满口,以目送之,以意迎之,送下丹釜,凝结元气以养之。”

    到了这个地方,骨节已经打开,神水不住,上下周流,往来不息,时时吞咽,这就是长生酒。这里的“酒”指的是金精玉液。口诀说“流珠浓养灵根性,修行之人知不知?”

    工夫到了这里,耳朵能听见仙乐的声音,还能听到钟鼓的韵律。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好像晚鸦来栖的样子,心田开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的经书,默悟前生的根本,预知未来的休咎。大地山河如同是在掌中,目视万里,已经得到六通的奥妙,这是真实存在的。三丰祖师说他自己实行到这个时候,如果又虚言来殆误后学,必会遭到老天爷的诛杀。遇到却又不行持,这个罪过也会受到天谴。当然如果不是和明师相遇,修炼丹道这件事是很难知晓的,也就是常说的“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各位新戒,虽然贫道今日忝列此座,和大家分享祖师圣典,吕祖已把其中真机泄露无遗。如果列位发愿要在丹道上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寻明师指点,方可入门。套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就是“丹道有风险,入门需谨慎”。  

    从养气忘言到这里一共二十句,都是吕祖爷的真正口诀,工夫没有半点的虚伪,是我们修行进步的阶梯。得悟这个口诀和三丰祖师的注解,可以赶快去实践,不要轻易的泄露,不要妄自展示在匪人面前而遭到天谴,列位珍重奉行,克登天阙。

    各位新戒,祖师真机昭昭现前,宝筏已就,金桨手握,紧把船舵,始登三岛。宝筏者,法也;金桨者,诀也;船舵者,戒也。唯此三者,缺一不可成真。

    列位,今得大戒,诚是妙缘,各自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此祝各位法戒圆满,道果有成。

    偈语:

法诀枝叶实非根,根本原在戒中寻。

授受圆满三界叹,功行成就宝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