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打春” 长沙再现传统迎春礼民俗场景

中国日报网 佚名

2018-02-04 17:41:25

道教之音湖南讯  2018年2月4日,立春当天,来自诺贝尔摇篮小学、幼儿园的近万名师生、家长齐聚长沙郊区的农场,举办万人迎春系列活动,再现老长沙迎春礼传统民俗盛大场面。

仪式包括祭祀芒神和先农、万人颂春和乡射礼三大部分。“这是湖南省教育史上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迎春礼仪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在致辞时表示。

万人“打春” 长沙再现传统迎春礼民俗场景

天朗气清,阳光明媚。1500多亩的诺贝尔摇篮少年儿童农场绿意盎然,人头攒动。戊戌立春迎春活动第一项仪程是迎春仪式,上午9:27,鼓乐齐鸣,迎春仪式正式开始。众人仪仗前行,到春牛亭迎春牛,参加演礼的诺贝尔摇篮小学六年刘原源同学,在司仪官念完迎春词后,展开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喜报阳春”,另外还有二十几名着传统服饰的学生组成仪仗队,展示12幅《迎春图》和硕大的“春”和“福”字,这预示着正式迎春。

紧接着举行的是祭祀芒神和先农仪式。这是迎春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祭坛上礼器齐备,盛满了五谷杂粮,寓意五谷丰登。祭祀仪式完成传统礼制的三献礼,仪程完备,礼数周全,现场观礼的人大呼从来没有见过。

祭祀之后是有趣的“鞭春牛”仪程,这也是俗称的“打春”。众人手持杨柳杖,围绕春牛三圈,一边齐诵“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唱响新时代,中华万年春”。活动注重仪式感,给人们传承中华礼乐精神的强烈感受,同时也在小朋友的心中播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种子。

在迎春仪式上,诺贝尔摇篮小学的学生还进行了射礼表演。射以观德行,诺贝尔摇篮恢复的现代乡射礼,源自《仪礼•乡射礼》,在遵循传统礼乐精神的前提下,适合青少年中进行推广,以彰显射艺“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反省精神,塑造“揖让而升下而饮”的谦逊品格,立德树人,用以培养新时代的君子。

立春之日迎新春,再现长沙人传统春日祭祀习俗,人们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初心,展示文化自信和个人青春,弘扬正能量,寄予新的期盼和希望。

“立春”为何又叫“打春”?

“立春”为何又叫“打春”?这与封建社会官办岁时活动“打春牛”有直接联系。立春作为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包含着一系列的祭祀礼仪和民俗活动,而牛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耕作工具,“打春牛”便是每年立春时官府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的政务活动,预示农耕活动的开始,有规劝农事、鼓励农耕之义。

据史料记载,“打春牛”这一活动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送寒气”之说。到汉代,打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的迎春。这种仪式已固定下来,并传到各郡县。唐代,“打春牛”活动相沿成习;到明代,迎春礼仪更加广泛;到清代,“打春牛”活动蔚然成风。

据《长沙县志》记载,“打春牛”的岁时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初,不过,这时的春牛已经不是土制,而是纸糊的,里面装满五谷杂粮。 “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的“打春牛”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农为本,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农耕,每年官府都会亲自组织‘打春牛’活动,以示对农事的重视,并以此来预祝丰年。”湖南文史专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逐渐削弱,而‘打春牛’的岁时年节礼俗活动也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迎春民俗文化活动,成为一种文化积淀。”

万人齐诵郑板桥的《春词》

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写下无数赞美春天的诗歌。“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的一首《春词》366个字,却用了68个春字,真可谓是天下之最了。他把春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春字把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对春的憧憬、春的思念、春的喜盼、春的爱恨、春的心绪、春的行为等等,表现得活灵活现,读后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仿佛身临其境。

迎春仪式上,司仪一声令下,万人齐诵郑板桥的《春词》,气势恢宏的诵诗声在田野间激荡,在天空中回响,仿佛一下子叫醒了整个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人户外同颂迎春天,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规模空前。

亲子游春 享受春天

除了迎春礼,活动举办方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立春民俗、童趣农趣、传统六艺、亲子运动、经典文化五个大类,27个体验活动,琳琅满目。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体验立蛋、投壶、射箭、拓碑、摘菜、播种、隔河拔河、诵诗、写春联,玩的不亦乐乎。大家走出大门,走进春天,一起享受春光。 

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副总经理邓世謇表示,自2000年成立以来,该集团一直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团申报的六艺活态传承课题已正式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重点课题。本次万人打春迎春礼活动,即是弘扬六艺之礼乐教育意义的重要环节,将依托1500亩农场创建传统六艺体验研学基地。今后还将举办抓周礼、成童礼、成人礼等更多演礼活动,探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立德育人的方法。

(转自中国日报网)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万人“打春” 长沙再现传统迎春礼民俗场景

中国日报网 佚名

2018-02-04 17:41:25

|
万人“打春” 长沙再现传统迎春礼民俗场景
|

道教之音湖南讯  2018年2月4日,立春当天,来自诺贝尔摇篮小学、幼儿园的近万名师生、家长齐聚长沙郊区的农场,举办万人迎春系列活动,再现老长沙迎春礼传统民俗盛大场面。

仪式包括祭祀芒神和先农、万人颂春和乡射礼三大部分。“这是湖南省教育史上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迎春礼仪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在致辞时表示。

万人“打春” 长沙再现传统迎春礼民俗场景

天朗气清,阳光明媚。1500多亩的诺贝尔摇篮少年儿童农场绿意盎然,人头攒动。戊戌立春迎春活动第一项仪程是迎春仪式,上午9:27,鼓乐齐鸣,迎春仪式正式开始。众人仪仗前行,到春牛亭迎春牛,参加演礼的诺贝尔摇篮小学六年刘原源同学,在司仪官念完迎春词后,展开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喜报阳春”,另外还有二十几名着传统服饰的学生组成仪仗队,展示12幅《迎春图》和硕大的“春”和“福”字,这预示着正式迎春。

紧接着举行的是祭祀芒神和先农仪式。这是迎春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祭坛上礼器齐备,盛满了五谷杂粮,寓意五谷丰登。祭祀仪式完成传统礼制的三献礼,仪程完备,礼数周全,现场观礼的人大呼从来没有见过。

祭祀之后是有趣的“鞭春牛”仪程,这也是俗称的“打春”。众人手持杨柳杖,围绕春牛三圈,一边齐诵“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唱响新时代,中华万年春”。活动注重仪式感,给人们传承中华礼乐精神的强烈感受,同时也在小朋友的心中播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种子。

在迎春仪式上,诺贝尔摇篮小学的学生还进行了射礼表演。射以观德行,诺贝尔摇篮恢复的现代乡射礼,源自《仪礼•乡射礼》,在遵循传统礼乐精神的前提下,适合青少年中进行推广,以彰显射艺“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反省精神,塑造“揖让而升下而饮”的谦逊品格,立德树人,用以培养新时代的君子。

立春之日迎新春,再现长沙人传统春日祭祀习俗,人们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初心,展示文化自信和个人青春,弘扬正能量,寄予新的期盼和希望。

“立春”为何又叫“打春”?

“立春”为何又叫“打春”?这与封建社会官办岁时活动“打春牛”有直接联系。立春作为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包含着一系列的祭祀礼仪和民俗活动,而牛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耕作工具,“打春牛”便是每年立春时官府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的政务活动,预示农耕活动的开始,有规劝农事、鼓励农耕之义。

据史料记载,“打春牛”这一活动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送寒气”之说。到汉代,打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的迎春。这种仪式已固定下来,并传到各郡县。唐代,“打春牛”活动相沿成习;到明代,迎春礼仪更加广泛;到清代,“打春牛”活动蔚然成风。

据《长沙县志》记载,“打春牛”的岁时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初,不过,这时的春牛已经不是土制,而是纸糊的,里面装满五谷杂粮。 “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的“打春牛”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农为本,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农耕,每年官府都会亲自组织‘打春牛’活动,以示对农事的重视,并以此来预祝丰年。”湖南文史专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逐渐削弱,而‘打春牛’的岁时年节礼俗活动也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迎春民俗文化活动,成为一种文化积淀。”

万人齐诵郑板桥的《春词》

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写下无数赞美春天的诗歌。“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的一首《春词》366个字,却用了68个春字,真可谓是天下之最了。他把春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春字把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对春的憧憬、春的思念、春的喜盼、春的爱恨、春的心绪、春的行为等等,表现得活灵活现,读后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仿佛身临其境。

迎春仪式上,司仪一声令下,万人齐诵郑板桥的《春词》,气势恢宏的诵诗声在田野间激荡,在天空中回响,仿佛一下子叫醒了整个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人户外同颂迎春天,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规模空前。

亲子游春 享受春天

除了迎春礼,活动举办方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立春民俗、童趣农趣、传统六艺、亲子运动、经典文化五个大类,27个体验活动,琳琅满目。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体验立蛋、投壶、射箭、拓碑、摘菜、播种、隔河拔河、诵诗、写春联,玩的不亦乐乎。大家走出大门,走进春天,一起享受春光。 

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副总经理邓世謇表示,自2000年成立以来,该集团一直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团申报的六艺活态传承课题已正式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重点课题。本次万人打春迎春礼活动,即是弘扬六艺之礼乐教育意义的重要环节,将依托1500亩农场创建传统六艺体验研学基地。今后还将举办抓周礼、成童礼、成人礼等更多演礼活动,探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立德育人的方法。

(转自中国日报网)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