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娲皇庙会民俗随记

道教之音整理 李伟

2012-01-20 10:09:49

《娲皇庙会民俗考察》是一篇介绍涉县道教胜地娲皇宫风俗的文章。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大力挖掘民间文化的瑰宝,作者亦参与了本地文化馆收集民间文学的活动。所收集整理的民间故事《五湖四海交朋友》《谷草换个金香炉》《双鱼石》《李御史传奇》《杜康造酒刘伶醉》等不仅刊载于《涉县民间文学》,而且在国家正式出版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著作上发表。

由于一些娲皇宫流传故事的吸引,作者在1986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前往考察这一道教风俗。娲皇庙在境内分布有30多处,而以娲皇宫规模为最大,在晋冀鲁豫区也是仅有的,在明、清、民国初期,县道会司管理下,四方人士皆扶老挚幼,带着对娲皇圣母诚恳信仰,前来许愿还愿,种种风俗丰采不一而足。而作者花两天一夜所观摩到的庙会,因是刚修缮、恢复不多久的,其庙会内容还是受禁锢的。无论如何这次民俗考察还是很有收获的。以《娲皇宫记事》而概之。1990年作者受邀参与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研讨会,便将《记事》简略为《娲皇庙会民俗考察》在会上发表。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报道了研讨会盛况。其后,这篇被改为《娲皇庙会民俗随记》的文章便在国内外及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并被国家级报告及联合国地名委员会所引用。

供稿:涉县道协筹备组秘书处

原文如下:

闻名冀豫晋鲁的大型民俗庙会——涉县娲皇庙会,南北朝已有之,历经1400余年,久盛不衰。一般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开始庙会,三月十八结束。其时,每天数万人前来参观,有摆地摊的,赶集交易的,观光旅游的,拜佛的。。。。。。人很多,很热闹。像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这个民间活动反映了涉县民俗文化,但是它的一些形势及内容也渗透着旧的封建迷信色彩。以下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些习俗形式的实录,请舍弃旧的糟粕,吸取精华。

一.    物资交流

解放后,庙会中的物资交流活动逐渐盛行。在那天,有卖小百货的,卖特产的,交易动物和农具的。他们都从各地赶来,形成了一个贸易市场。当地 的特色小吃例如炸油条,摊煎饼,拉面,凉粉等很好吃。摊点很多,叫卖声不断。远方游人都喜欢品尝这些当地特色小吃,并且买一些国内外闻名的涉县”三珍”---核桃,柿子(柿饼),花椒,作为礼物带回去。当地人门购买农用家具,生活用品等。男女老少各尽其爱,并且很开心。随着社会的进步,形式的发展,以往以拜佛为主的娲皇庙会的习俗已经有所改变,庙会现以城乡物资交流活动为主。

二.    民间花会

据说娲皇庙会是由女娲神出生而产生的。以前为庆祝神的诞生日,附近的乡团社就会组织花会活动:踩高跷,耍猴子,摆龙灯,跑旱船,赶彩驴,骑竹马,上高台或者耍拳,吹奏等,四周的村庄有一种以上的娱乐节目供大家观赏。现在的花会活动已经迁移到索堡镇,但是有时戏团也会在娲皇庙前演唱。

三.    披红撒米

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在娲皇宫前披红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是晋东南前来上香的客人,他们总是要带几尺红布的。都能给他们走进唐王,登上十八盘,然后把红布撕成条状,挂在沿途的灌木枝上。远远的望去,好像满山的枫叶,特别好看。据说,还愿的人们系许多小红布条,意思是给神山披红;而许愿的人们在回去的路上解下几个红布条系在自己身上,意为吉祥。就这样,日日年年,反反复复,无穷无尽。

为娲皇宫撒米的习俗也已经很久了。常见一些老年妇女,从一进入朝元宫起,就从带着的小袋子里拿出些米,撒在路边或神像的左右。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感谢女娲神赐的福,使得他们 获得大丰收。

四、放炮烧纸

到娲皇宫祭祀或游玩的人很多,每天鞭炮声不断。特别是庙会期间的鞭炮声最多。几乎每人都手拿鞭炮,边游览边放炮表示高兴和热闹。鞭炮声震荡山谷,几十里外都能听见。从早晨到深夜,从起会到会终。

据说,烧给神的金银钱,通常与甜点,蒸煮的食物同时进行,意为给娲皇神送衣、送饭、送钱。人们将五色纸(黄、绿、白、黑、紫)或做好的纸锞,边走边扔在路旁。。。。。到娲皇宫时,所有的神位都撒烧纸锞。后来,文物管理部门为防止烧纸引起火灾,规定只能在火池里烧。所以,庙会期间,几个火池总是布满浓烟,不停燃烧。

五、磕头摸佛

大多数参加娲皇庙会的人是为了欣赏娲皇宫的宏伟建筑,以及唐王的山水景色,更有许多虔诚的妇女只要有路边烧香处,她们都会磕头。特别是到了正殿,更是殷勤地敬神。她们的愿望大多是求神的保佑,驱走邪恶,永保平安。进入眼光洞石窟的人除了磕头外,还要用手抚摸石佛,甚至用脸贴佛,获得好的信号,意思是这样做可以治疗眼病,使人明目。日子长了,佛身就被摸得锃亮,仿佛涂了一层油蜡。

六、许愿还愿

去娲皇宫祭祀的人们大多数是许愿还愿的。这些愿望是关于前途命运的、求财求子的、消灾祛病的,都是为了让神保佑,使自己的愿望实现。同时承诺,如果愿望达成就用物质或歌颂的方式回敬。还愿的意思是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神的保佑,目的已经实现,就要兑现承诺。这种形式有很多,如送礼,送钱,披红,挂匾,甚至送一台戏,这都是为了感谢神灵“有求必应”。

七、求子求女

在许愿与还愿人们中,许多老年妇女是为了有子孙。她们向神许下得到孩子的愿望后,把不知是谁放在神台上的布娃娃抱走,称为“抱娃娃”。如果一年后目的达到了,需要做一个布娃娃(后来人们就买洋娃娃替代)和一些供品兑现承诺,这些供品以后可以让其他求孩子的人“带”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求”和“还”的不断循环。

求子女的人可以为自己,也可以替别人许愿。首先要敬拜子孙殿的神,再到娲皇正宫,等到有还愿的人送来“娃娃”,就可以抱走了。在抱之前,需要用一小块黄纸在燃烧的香柱上一边转圈一边自语,请求神赐孩子和给“保胎神药”,再要红布。红绸布料的红布由管事的人掌管。需要布的人需要给一元或几元钱。管事者从整块布上剪下一块红布,把它将“娃娃”和“神药”包在一起,求子女者带着这些东西匆忙下山。据说,“抱娃娃”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只能走路,不能与任何人交谈,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回到家后,把“娃娃”藏在求子夫妇的床角,并且让男的或女的吃下“神药”。等有了子女后,就要兑现承诺。

八、祈神坐夜

旧社会,一些人为了消除灾难、不生病,为了生育孩子、获得财富等,不仅白天参拜神,而且深夜在娲皇庙前唱歌跳舞,或坐在院中祷告,这就是所谓的“坐夜”。守夜人常常在庙会期间连坐几夜,彻夜不眠,以此表示忠心。在此期间,巫婆、神汉显示他们的能力,装神弄鬼、诵经念咒,为了骗钱。解放后,这些封建迷信活动被禁止,但有时还会出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涉县娲皇庙会民俗随记

    道教之音整理 李伟

    2012-01-20 10:09:49

    |
    涉县娲皇庙会民俗随记
    |

    《娲皇庙会民俗考察》是一篇介绍涉县道教胜地娲皇宫风俗的文章。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大力挖掘民间文化的瑰宝,作者亦参与了本地文化馆收集民间文学的活动。所收集整理的民间故事《五湖四海交朋友》《谷草换个金香炉》《双鱼石》《李御史传奇》《杜康造酒刘伶醉》等不仅刊载于《涉县民间文学》,而且在国家正式出版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著作上发表。

    由于一些娲皇宫流传故事的吸引,作者在1986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前往考察这一道教风俗。娲皇庙在境内分布有30多处,而以娲皇宫规模为最大,在晋冀鲁豫区也是仅有的,在明、清、民国初期,县道会司管理下,四方人士皆扶老挚幼,带着对娲皇圣母诚恳信仰,前来许愿还愿,种种风俗丰采不一而足。而作者花两天一夜所观摩到的庙会,因是刚修缮、恢复不多久的,其庙会内容还是受禁锢的。无论如何这次民俗考察还是很有收获的。以《娲皇宫记事》而概之。1990年作者受邀参与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研讨会,便将《记事》简略为《娲皇庙会民俗考察》在会上发表。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报道了研讨会盛况。其后,这篇被改为《娲皇庙会民俗随记》的文章便在国内外及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并被国家级报告及联合国地名委员会所引用。

    供稿:涉县道协筹备组秘书处

    原文如下:

    闻名冀豫晋鲁的大型民俗庙会——涉县娲皇庙会,南北朝已有之,历经1400余年,久盛不衰。一般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开始庙会,三月十八结束。其时,每天数万人前来参观,有摆地摊的,赶集交易的,观光旅游的,拜佛的。。。。。。人很多,很热闹。像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这个民间活动反映了涉县民俗文化,但是它的一些形势及内容也渗透着旧的封建迷信色彩。以下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些习俗形式的实录,请舍弃旧的糟粕,吸取精华。

    一.    物资交流

    解放后,庙会中的物资交流活动逐渐盛行。在那天,有卖小百货的,卖特产的,交易动物和农具的。他们都从各地赶来,形成了一个贸易市场。当地 的特色小吃例如炸油条,摊煎饼,拉面,凉粉等很好吃。摊点很多,叫卖声不断。远方游人都喜欢品尝这些当地特色小吃,并且买一些国内外闻名的涉县”三珍”---核桃,柿子(柿饼),花椒,作为礼物带回去。当地人门购买农用家具,生活用品等。男女老少各尽其爱,并且很开心。随着社会的进步,形式的发展,以往以拜佛为主的娲皇庙会的习俗已经有所改变,庙会现以城乡物资交流活动为主。

    二.    民间花会

    据说娲皇庙会是由女娲神出生而产生的。以前为庆祝神的诞生日,附近的乡团社就会组织花会活动:踩高跷,耍猴子,摆龙灯,跑旱船,赶彩驴,骑竹马,上高台或者耍拳,吹奏等,四周的村庄有一种以上的娱乐节目供大家观赏。现在的花会活动已经迁移到索堡镇,但是有时戏团也会在娲皇庙前演唱。

    三.    披红撒米

    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在娲皇宫前披红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是晋东南前来上香的客人,他们总是要带几尺红布的。都能给他们走进唐王,登上十八盘,然后把红布撕成条状,挂在沿途的灌木枝上。远远的望去,好像满山的枫叶,特别好看。据说,还愿的人们系许多小红布条,意思是给神山披红;而许愿的人们在回去的路上解下几个红布条系在自己身上,意为吉祥。就这样,日日年年,反反复复,无穷无尽。

    为娲皇宫撒米的习俗也已经很久了。常见一些老年妇女,从一进入朝元宫起,就从带着的小袋子里拿出些米,撒在路边或神像的左右。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感谢女娲神赐的福,使得他们 获得大丰收。

    四、放炮烧纸

    到娲皇宫祭祀或游玩的人很多,每天鞭炮声不断。特别是庙会期间的鞭炮声最多。几乎每人都手拿鞭炮,边游览边放炮表示高兴和热闹。鞭炮声震荡山谷,几十里外都能听见。从早晨到深夜,从起会到会终。

    据说,烧给神的金银钱,通常与甜点,蒸煮的食物同时进行,意为给娲皇神送衣、送饭、送钱。人们将五色纸(黄、绿、白、黑、紫)或做好的纸锞,边走边扔在路旁。。。。。到娲皇宫时,所有的神位都撒烧纸锞。后来,文物管理部门为防止烧纸引起火灾,规定只能在火池里烧。所以,庙会期间,几个火池总是布满浓烟,不停燃烧。

    五、磕头摸佛

    大多数参加娲皇庙会的人是为了欣赏娲皇宫的宏伟建筑,以及唐王的山水景色,更有许多虔诚的妇女只要有路边烧香处,她们都会磕头。特别是到了正殿,更是殷勤地敬神。她们的愿望大多是求神的保佑,驱走邪恶,永保平安。进入眼光洞石窟的人除了磕头外,还要用手抚摸石佛,甚至用脸贴佛,获得好的信号,意思是这样做可以治疗眼病,使人明目。日子长了,佛身就被摸得锃亮,仿佛涂了一层油蜡。

    六、许愿还愿

    去娲皇宫祭祀的人们大多数是许愿还愿的。这些愿望是关于前途命运的、求财求子的、消灾祛病的,都是为了让神保佑,使自己的愿望实现。同时承诺,如果愿望达成就用物质或歌颂的方式回敬。还愿的意思是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神的保佑,目的已经实现,就要兑现承诺。这种形式有很多,如送礼,送钱,披红,挂匾,甚至送一台戏,这都是为了感谢神灵“有求必应”。

    七、求子求女

    在许愿与还愿人们中,许多老年妇女是为了有子孙。她们向神许下得到孩子的愿望后,把不知是谁放在神台上的布娃娃抱走,称为“抱娃娃”。如果一年后目的达到了,需要做一个布娃娃(后来人们就买洋娃娃替代)和一些供品兑现承诺,这些供品以后可以让其他求孩子的人“带”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求”和“还”的不断循环。

    求子女的人可以为自己,也可以替别人许愿。首先要敬拜子孙殿的神,再到娲皇正宫,等到有还愿的人送来“娃娃”,就可以抱走了。在抱之前,需要用一小块黄纸在燃烧的香柱上一边转圈一边自语,请求神赐孩子和给“保胎神药”,再要红布。红绸布料的红布由管事的人掌管。需要布的人需要给一元或几元钱。管事者从整块布上剪下一块红布,把它将“娃娃”和“神药”包在一起,求子女者带着这些东西匆忙下山。据说,“抱娃娃”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只能走路,不能与任何人交谈,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回到家后,把“娃娃”藏在求子夫妇的床角,并且让男的或女的吃下“神药”。等有了子女后,就要兑现承诺。

    八、祈神坐夜

    旧社会,一些人为了消除灾难、不生病,为了生育孩子、获得财富等,不仅白天参拜神,而且深夜在娲皇庙前唱歌跳舞,或坐在院中祷告,这就是所谓的“坐夜”。守夜人常常在庙会期间连坐几夜,彻夜不眠,以此表示忠心。在此期间,巫婆、神汉显示他们的能力,装神弄鬼、诵经念咒,为了骗钱。解放后,这些封建迷信活动被禁止,但有时还会出现。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