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道教之音 林玉琪

2013-03-20 01:15:50

到过青岛的人都知道青岛人有一个非常热衷的节日—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这 一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恩惠,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欢欢喜喜,互道祝福的语言。鞭炮自清晨开 始,一直延续到午后。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 意谓招财进宝。

老年人都知道,财神节祭祀的财神是山东本地人。他姓李名诡祖,是山东淄川人,北魏年间在曲周做县令,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 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在民间的名号是增福财神,专管官员的福禄升迁和平民的衣食住行。因此《玉匣记》记载:七月 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圣诞”。

那么,青岛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崇拜财神的呢?这要从青岛的历史说起。

青岛作为港口,在清代末年才开始建埠。青岛建埠之前,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胶州。胶 州自宋代开始,历经元、明、清以至民国,都是本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之一。凭借濒临少海(胶州湾古称)的优越地理位置,海运便利,南通江浙闽粤,北达辽 东平津,东渡可去朝鲜、日本,进出货物多由此吞吐,胶州成为我国北方惟一大港,故而商贾云集,形成商业兴盛,市肆繁荣的景象。当时《胶州志。艺文篇》中曾 有“去往帆樯日几回,潮声人语竞喧。试从沽客闲相问,可是船从返照来”的诗句。“少海连樯”被列为胶州八景之一,当时胶州的兴盛概况即可见一斑,故有“金 胶州”之美称。

五六十年前的老胶城住户,都知道当时胶城有“三多”,即庙宇寺院多、桥多、石头牌坊多,向有“五步三座桥、三步两座庙”之说。其中财神庙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庙宇之一。财神庙所在的街道就叫财神庙街,又因为街上钱庄当铺较多,是商业中心,所以也叫钱市街。财神庙街周边有铁市街 、驴市街 、粮食市街、山货市街等,周边市场的交易所需款项都在钱市街进行汇兑和存、放款,所以被誉为胶州城的“华尔街”。而财神庙街上的财神庙更是香火鼎盛,清代《重修胶州志》上记载,参拜财神庙的多是商贾和百姓,财神庙遇到大小节日,特别是春节和财神节,“香客接踵而至,人头攒动,易入难出”。

自唐宋以来,胶州就有正月十五观灯的习俗。人们说这夜火树银花,金吾不禁,就是说这一晚上,尽情玩乐取消宵禁。太阳还没下山的时候,各寺院庙宇就已挂满了灯,天一黑即点上蜡烛。灯多的庙宇座落在市中心的百子庙(原坊子街中段)、财神庙(钱市街)、东关天老爷庙、施不全庙、药王庙、辛街庙、菩萨庙等都扎有松棚。只要是庙宇不管大小都有灯。规模最大的当属百子庙和财神庙挂的灯最吸引游客。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胶州的财神庙的来历,史料上无记载。听当地老人讲,清代胶州文人法伟堂曾经看到过财神庙的碑记,也讲过一个民间故事。说北宋时期板桥镇有一孙姓商贩,往来于板桥镇和淄川之间,从淄川贩来瓷器,批发给海外来的客商。每次他到淄川贩瓷器,都要到当地的 增福庙上香,并且给增福财神许下心愿,一旦发迹,必定要在自己的家乡为财神爷盖庙宇,塑金身。他的诚心感动了财神爷,不几年就发了迹,挣下了万贯家财。他 没有忘记当年许下的心愿,出资建造了财神庙,并亲自到淄川增福庙请来了财神爷。财神爷有求必应,影响越来越大,逐渐传播到青岛和即墨等地,后来才有了青岛天后宫和即墨财神庙。

现在看来,孙富商也许是赶上了好时代。当时北宋政权为了应对北方辽、金侵扰,在板桥镇设军,使板桥镇成为一个军事重镇,更成为一个经济大港。当时有“板桥控 东南海道,风飘信宿可至吴楚”之说。《续资治通鉴》记载:“胶西当登、宁海之冲,百货辐凑……时互市始通,北人尤重南货,价增十倍。全诱商人至山阳,以舟 浮其货而中分之,自淮转海,达于胶西。”《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谈到,“来自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乃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商客 般运见钱、丝、绵、绫、绢,往来交易,买卖极为繁盛”。前几年在板桥镇遗址出土了大量宋代的铁钱,更证实了当年板桥镇的繁荣与昌盛,这样的环境也应该是孙 客商发迹的原因之一。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一 胶州板桥镇遗址出土的北宋铁钱文化层

可惜的是,在清末民初的“庙产兴学”运动中,财神爷被请出了财神庙。庙宇变成了民众教育馆,日伪时期为长安镇公所,50年代改为中心小学教师宿舍。如今旧址已经破烂不堪,无法辨认了。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二  破烂不堪的胶州钱市街(财神庙街)

“海山处处皆新色,吊古惟凭天后宫”。再说说青岛的天后宫。

据《太清宫志》记载:“明成化年间,青岛已是南北航线上的避风港,往来船舶较多,当时青岛村一胡姓乡绅捐施土地建成天后殿、龙王殿、财神殿各三间,供奉妈祖、财神、龙王等神祗”。明成化三年(1467年),天后宫落成,而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清朝末年),所以有 “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之说。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三 德占时期老照片上的青岛天后宫。(资料图片)

天后宫建成之时同时建有戏楼。但是二百年后戏楼倒塌,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戏楼。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中写道:“窃闻青岛开埠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天后宫旧有戏楼,而栋宇全无,不堪适观……”

作为岛城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戏楼,在建成之初,就是青岛口的演艺中心。特别是正月里,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齐聚天后宫,听大戏赶庙会,积久成俗。据胡存约 《海云堂随记》记载:“每届新正,群集天后庙,焚香祝祷,年复一年,代代如此……自元旦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小场、大书、兆姑、梆柳、秧歌、江湖 把式无所不有。”财神庙作为天后宫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少不了人们的祭财神活动。

1936年,时在青岛的老舍在一篇小品文中就曾写下:“我等着听除夕彻夜的鞭炮,我等着看元旦娘娘庙进香,我等着看大年初二祭祀财神,我等着看……”文章中的娘娘庙就是天后宫,可见天后宫祭拜财神的活动一直延续不断。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四  1996年修复后的青岛天后宫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道教之音 林玉琪

    2013-03-20 01:15:50

    |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

    到过青岛的人都知道青岛人有一个非常热衷的节日—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这 一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恩惠,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欢欢喜喜,互道祝福的语言。鞭炮自清晨开 始,一直延续到午后。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 意谓招财进宝。

    老年人都知道,财神节祭祀的财神是山东本地人。他姓李名诡祖,是山东淄川人,北魏年间在曲周做县令,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 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在民间的名号是增福财神,专管官员的福禄升迁和平民的衣食住行。因此《玉匣记》记载:七月 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圣诞”。

    那么,青岛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崇拜财神的呢?这要从青岛的历史说起。

    青岛作为港口,在清代末年才开始建埠。青岛建埠之前,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胶州。胶 州自宋代开始,历经元、明、清以至民国,都是本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之一。凭借濒临少海(胶州湾古称)的优越地理位置,海运便利,南通江浙闽粤,北达辽 东平津,东渡可去朝鲜、日本,进出货物多由此吞吐,胶州成为我国北方惟一大港,故而商贾云集,形成商业兴盛,市肆繁荣的景象。当时《胶州志。艺文篇》中曾 有“去往帆樯日几回,潮声人语竞喧。试从沽客闲相问,可是船从返照来”的诗句。“少海连樯”被列为胶州八景之一,当时胶州的兴盛概况即可见一斑,故有“金 胶州”之美称。

    五六十年前的老胶城住户,都知道当时胶城有“三多”,即庙宇寺院多、桥多、石头牌坊多,向有“五步三座桥、三步两座庙”之说。其中财神庙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庙宇之一。财神庙所在的街道就叫财神庙街,又因为街上钱庄当铺较多,是商业中心,所以也叫钱市街。财神庙街周边有铁市街 、驴市街 、粮食市街、山货市街等,周边市场的交易所需款项都在钱市街进行汇兑和存、放款,所以被誉为胶州城的“华尔街”。而财神庙街上的财神庙更是香火鼎盛,清代《重修胶州志》上记载,参拜财神庙的多是商贾和百姓,财神庙遇到大小节日,特别是春节和财神节,“香客接踵而至,人头攒动,易入难出”。

    自唐宋以来,胶州就有正月十五观灯的习俗。人们说这夜火树银花,金吾不禁,就是说这一晚上,尽情玩乐取消宵禁。太阳还没下山的时候,各寺院庙宇就已挂满了灯,天一黑即点上蜡烛。灯多的庙宇座落在市中心的百子庙(原坊子街中段)、财神庙(钱市街)、东关天老爷庙、施不全庙、药王庙、辛街庙、菩萨庙等都扎有松棚。只要是庙宇不管大小都有灯。规模最大的当属百子庙和财神庙挂的灯最吸引游客。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胶州的财神庙的来历,史料上无记载。听当地老人讲,清代胶州文人法伟堂曾经看到过财神庙的碑记,也讲过一个民间故事。说北宋时期板桥镇有一孙姓商贩,往来于板桥镇和淄川之间,从淄川贩来瓷器,批发给海外来的客商。每次他到淄川贩瓷器,都要到当地的 增福庙上香,并且给增福财神许下心愿,一旦发迹,必定要在自己的家乡为财神爷盖庙宇,塑金身。他的诚心感动了财神爷,不几年就发了迹,挣下了万贯家财。他 没有忘记当年许下的心愿,出资建造了财神庙,并亲自到淄川增福庙请来了财神爷。财神爷有求必应,影响越来越大,逐渐传播到青岛和即墨等地,后来才有了青岛天后宫和即墨财神庙。

    现在看来,孙富商也许是赶上了好时代。当时北宋政权为了应对北方辽、金侵扰,在板桥镇设军,使板桥镇成为一个军事重镇,更成为一个经济大港。当时有“板桥控 东南海道,风飘信宿可至吴楚”之说。《续资治通鉴》记载:“胶西当登、宁海之冲,百货辐凑……时互市始通,北人尤重南货,价增十倍。全诱商人至山阳,以舟 浮其货而中分之,自淮转海,达于胶西。”《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谈到,“来自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乃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商客 般运见钱、丝、绵、绫、绢,往来交易,买卖极为繁盛”。前几年在板桥镇遗址出土了大量宋代的铁钱,更证实了当年板桥镇的繁荣与昌盛,这样的环境也应该是孙 客商发迹的原因之一。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一 胶州板桥镇遗址出土的北宋铁钱文化层

    可惜的是,在清末民初的“庙产兴学”运动中,财神爷被请出了财神庙。庙宇变成了民众教育馆,日伪时期为长安镇公所,50年代改为中心小学教师宿舍。如今旧址已经破烂不堪,无法辨认了。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二  破烂不堪的胶州钱市街(财神庙街)

    “海山处处皆新色,吊古惟凭天后宫”。再说说青岛的天后宫。

    据《太清宫志》记载:“明成化年间,青岛已是南北航线上的避风港,往来船舶较多,当时青岛村一胡姓乡绅捐施土地建成天后殿、龙王殿、财神殿各三间,供奉妈祖、财神、龙王等神祗”。明成化三年(1467年),天后宫落成,而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清朝末年),所以有 “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之说。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三 德占时期老照片上的青岛天后宫。(资料图片)

    天后宫建成之时同时建有戏楼。但是二百年后戏楼倒塌,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戏楼。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中写道:“窃闻青岛开埠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天后宫旧有戏楼,而栋宇全无,不堪适观……”

    作为岛城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戏楼,在建成之初,就是青岛口的演艺中心。特别是正月里,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齐聚天后宫,听大戏赶庙会,积久成俗。据胡存约 《海云堂随记》记载:“每届新正,群集天后庙,焚香祝祷,年复一年,代代如此……自元旦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小场、大书、兆姑、梆柳、秧歌、江湖 把式无所不有。”财神庙作为天后宫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少不了人们的祭财神活动。

    1936年,时在青岛的老舍在一篇小品文中就曾写下:“我等着听除夕彻夜的鞭炮,我等着看元旦娘娘庙进香,我等着看大年初二祭祀财神,我等着看……”文章中的娘娘庙就是天后宫,可见天后宫祭拜财神的活动一直延续不断。

    青岛人崇拜财神的历史渊源

    图四  1996年修复后的青岛天后宫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