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古之真人”的心灵境界——兼论道家的生命智慧(4)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程水金     时间:2014-12-03 11:33:14      繁體中文版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覩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月不庭。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庭也。”

当然,庄子这则寓言诉说的主旨,是告诫人们或曰他的弟子,不要为“外物”所迷惑,“见利而忘其真”。但是,从所设置的具体情景而论,这则寓言却反映着一个可怕的事实,即人所存身的这个外部世界,实际上是由无限多的环节纽结而成的关系网、生物链。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异鹊却“从而利之”――庄周“执弹而留之”――虞人(管林人) 又“逐而谇之”。由此可见,在这个关系网或曰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潜藏着不可预测的险厄,隐伏着难以防范的危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遭到暗算。因此,“物固相累,二类相召”,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欧西存在主义哲学家所宣称的:“他人就是地狱!”

污浊而险厄的生存环境,卑微而贫困的角色定位,曾经迫使庄子痛苦地追问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艰难地思索生存的价值及其终极目的。而且,亦毋庸讳言,这种污浊而险厄的生存环境,卑微而贫困的角色定位,并不因为庄子悟“道”之后,便有什么大的改变。今天的阳光并不比昨天灿烂,今天的生活也并不比昨天富有;世界并没有改变,既不比昨天更好,也未必就比昨天更坏。然而,有“道”无“道”,“通”与不“通”,毕竟有着天壤之别、本质之差。虽然,人确实不是“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当然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梦境,“心斋”与“坐忘”之后,仍然要回到现实世界,因而“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可是,悟“道”之后的心境,却与先前大不一样。超迈与旷达的宇宙情怀,宁静而高远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安闲(“和”)、愉快(“豫”)与通达(“通”)的心情与心境;然后,再以这种安闲(“和”)、愉快(“豫”)、通达(“通”)的心情与心境观照现实中的人生际遇与世情百态,于是便由衷地产生一种春天般的融融暖意。故《德充符》曰: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近人钟泰曰:“‘不失于兑’,老子之所谓‘塞其兑’也。‘郤’与隙同。‘日夜无郤’,即‘不失于兑’义。‘与物为春’,即‘和豫通’义。所以反复交互言之者,亦以见其通而无害于塞,塞而不失其通也。” 钟氏引老子“塞其兑”解“不失于兑”,又曰“通而无害于塞,塞而不失其通”,既有欠明晰,又曲解庄子原意。庄子仅言“通”,而不言“塞”,乃钟氏自“塞”耳。按《经典释文》引李颐曰:“兑,悦也。”是其义也。“不失于兑”,即补足“和豫通”之意,“不失”者,不坠也,犹言“永葆”也。而“日夜无郤”乃修饰“与物为春”,“日夜”者,言其不间断也,“无郤”者,言其无隔阂也,与“不失于兑”之义无涉。

准此,则所谓“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者,意即:使心灵永远保持安闲、愉快而通达的状态;再将这种安闲、愉快而通达的心灵状态永无间断、亦永无隔阂地投射于外物,于是外在的事事物物亦由此而充满了盎然的春意,世界亦由此而洒满了静谧、详和、欢悦的辉光。于是内在的心情与外在的感受融为一体,不知是心灵的愉悦导致了外物的详和,还是外物的详和带来了心灵的愉悦。故曰:“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时”,乃“春”之应;“接”与“与物”之“与”为应;“心”既与“和豫通”相应,又与“与物为春”相应。是以超迈与旷达的宇宙情怀,宁静而高远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安闲、愉快与通达的心情与心境;而有此心情与心境,则“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诸般遭际,又不仅仅是“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而已,反而以一种包举宇内,涵藏万物的博大胸襟,欣欣然而容受之且“水流乎无形”不存芥蒂,坦坦然而接纳之又“发泄乎太清”无所稽滞。因此,《大宗师》曰: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淒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其心志”者,“其心”超迈与旷达,宁静而高远也。“其容寂,其颡頯”者,心境安闲而愉悦,发之于容貌也。 而“淒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者,似“喜怒”而无“喜怒”,似哀乐而无哀乐;其“喜怒”哀乐,与“四时”相通而无滞碍,与天地相谐而不龃龉,“接而生时于心”,反之又“与物有宜”,而人亦不能测知其究竟也。故曰:“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