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论中国古代道教写经(3)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作者:刘志     时间:2014-12-12 14:53:53      繁體中文版     

2、魏晋至唐末五代——道教写经逐步发展以至高峰阶段

这一历史时期道经写本以纸本写卷为代表。自东汉毕升发明造纸术,纸本书籍逐步取代竹简、帛书,至唐代纸本写卷经书发展到高峰。早期道经的产生到集结成藏,基本上是在这一历史阶段。

魏晋南北朝,伴随着早期道派的建立,道教内部出现了造经、抄经活动。特别是在东晋南朝时期,《三皇经》、《灵宝经》、《上清经》等早期道教经书传世,据 有关文献记载,《三皇经》为符书绢本[14]、《灵宝经》为紫文金简[15]、《上清经》为隶书[16]纸本[17]。道经写本材料绢、简、纸的多样性,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简帛类写经向唐代纸卷写经过渡的情况。上述写经即道教《三洞真经》的早期写本,甚至是祖本,至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三洞(洞真部、洞神 部、洞玄部)四辅(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七大部类[18],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道教经书共有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十六卷。[19]

至唐初,道教经书已经集结成藏,称《一切道经》,这在写本发展史上也是卷轴写本的高峰时期。唐上元二年(675),武后作《一切道经序》,并敕令书写道 经[20],即由国家组织《一切道经》抄写。其写本形式即为黄麻纸、小楷书,从存世敦煌写卷英国国家图书馆藏S.1513《一切道经序》(图2)中可见一 斑。又唐天宝八年(749),唐玄宗诏令崇玄馆缮写、诸郡转写《一切道经》[21],约有经书二千一百三十卷[22]。唐代朝廷尊崇道教,是道教发展的鼎 盛时期,加之写卷本图书的大发展,而雕版印刷术又尚未广泛使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为道经写本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成为道经写本发展的高峰时期。我们从存 世800余件敦煌道经写卷(以唐代写本为主)中,发现官方机构中的楷书手、教内的道士、民间的经生抄写了大量的各类道经,种类大致涵盖了三洞四辅的经藏体 系。[23]

图2  唐代敦煌写卷《一切道经序》

3、宋元明清——道教写经的延续阶段

这一时期写本(抄本)的主要形式是以册页本为代表,传世道教写经以内丹类和科仪类为特色。册页本即将许多页纸按顺序装成的书籍。册页本既有刻本,也有写本,虽然刻本经书在宋代及以后成为书籍的基本形式,但是作为写本经书的册页本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内丹类写经,如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道书十八种二十卷》[24],系内丹类写本小丛书,收有《丹房奥论》、《指归集》、《还金述》等经书。官方道教写经 如清代《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收有《道德宝章》、《悟真篇注疏》、《古文龙虎经注疏》[25]等内丹经书写本。

科仪类写经, 如清代台湾地区的道教科仪丛书《庄林续道藏》,共一百四十卷,多为写本,收有《百神登科》、《开光科仪》、《祝圣科仪》[26]等经书。再如清代云南、广 西等地瑶族道经写本《正一初真授戒科》、《解冤科》、《无上玉京盟真救苦大小斋秘语一本》[27]等,也属于科仪类写经。从现存写经来看,清代道教内部的 写经中多是科仪类经书,写经以为科仪活动所需,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简言之,道教写经产生于简帛写经,集结成藏于卷轴写经、延续发展于册页写经,经历了中国古籍写本的主要变化过程,是一从形式至内容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的自成一体的写本文献群。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