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论中国古代道教写经(7)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作者:刘志     时间:2014-12-12 14:53:53      繁體中文版     

四、道教写经功用

道教写经既有其在教内的特殊功用,也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作为道教教内的经书写本,它对于道教的产生和发展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古籍写本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道教教派建立和传承的基本条件

经书是道教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而早期道教的经书形式即为写经,如上述《太平经》写本之于太平道,《上清经》写本之于上清派。在道教的传承和发展中,写经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敦煌道教写经中的《老子五千文》,即为唐代道士受度的写经文本之一。

2、道教诵习经书、宣扬道法的重要文本

写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读经,为道士和道众读经提供文本。《要修科仪戒律钞·写经钞》讲:“若复有人,纸墨缣素,刻玉镌金,抄写素治,装褫绦轴,流通 读诵,宣布未闻,当知其人,已入道分,名书金格,列字玉篇”[50]。写经不仅是在道教教派建立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有“宣布未闻”的重要功 能,即通过诵读所抄写的道经向教内道士及教外民众宣扬道法,使更多的信众闻知道法。

3、祈福度亡

道教以得道长生为宗 旨,以仙道文化为特色。这体现在道经写经中所特有的祈福文化心态即为健康长寿、得道升仙。无论是为生者积功求福、治病消灾,还是为死者度亡祈福,大多是这 一文化心态。如敦煌道教写经S.3135《本际经》,即为唐代女道士郭金基为亡师写经祈福,以资益亡师“道契九仙、神游八境”。

4、藏书

在古代,特别是印刷术普及以前,要想在原有经书的基础上再收藏一部,只能靠抄写来完成。即使到了宋代印刷术已开始普及,写经用以收藏仍然占有重要的地 位。这不仅是因为抄写经书方便且成本低,而且抄本作为人工写书,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道教写经的收藏,著名的如南朝陆修静的天印山崇虚馆,收藏 有道经一千二百多卷[51],并编成《三洞经书目录》,这在当时条件下应该基本上都是写本。

5、国家文化治理

书籍的 制作是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古代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写经也一直被纳入到国家重大书籍制作工程之中。道教写经作为专门的丛书制作,曾由国家组 织抄写集结成藏,如唐代国家组织抄写的道经总集《一切道经》,这实质是国家专门组织人员抄写道藏的文化事业。道教写经作为四部书的组成部分,也被列入子部 道家类,参与到国家大规模书籍的制作之中。如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将道家、道教经书列入子部道家类,因而道教写经在这部中国最大的写本丛书中占有一席之 地。

总之,中国古代道教写经的制作主要分为教内写经与教外写经两种,前者在写本制作、写经功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道教文化、仙道文化内 涵,后者作为普通书籍的制作,则与中国古籍写本的一般发展规律和社会文化功能相符合。中国古代道教写经主要有两个相对集中的写本体系,即道教经书自身的 “三洞四辅”经藏体系和官修丛书的子部道家类体系。在道教经书版本的发展中,唐代就已形成的这两个写本体系是刻本道教经书的前身和基础。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