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道教对发展及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启示(2)


来源:网络     作者:张继禹     时间:2011-03-17 09:00:49      繁體中文版     

三、齐同慈爱的太平观

“齐同慈爱”是道教《度人经》中所提出的社会道德理想,希望达到“国泰民丰,欣乐太平”,这也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期望。

道教《太平经》主张极大公平,认为社会一切财富是天地与人共同拥有的,不应为少数人所独占,应当在社会生活之中流通分配,使人人都能获得最起码的生活需要。对于财物的流通与分配,提倡“推通周足”,即广泛投入普遍的社会群众之中,以满足每个人的实际需要。具体方法,一方面可以由政府通过公平的财经政策实行调配,特别是应当给予饥寒者以衣食;也可以经过富有者散发财物以“周穷救饥”;还可以“假贷与之,不赍费息”,即借贷钱粮而不收利息。反之认为,如果富有者不散发钱财以周穷救饥,造成饥寒者因此亡命,这种富有者必会遭到天谴,即发生不良的报应。还说“智者当苞养愚者,力强当养力弱者,后生当养老者。”如果不但不养反加欺辱,就应当受到正义的谴责。三国时,道教第三代天师张鲁在中国汉中治世传教,曾向信教者收取信米,推行“义舍”,即将米肉置于路旁义亭中,供路人量腹食用,在三国战乱之际,维护了一片安宁之地,为世人所向往。

总之,道教所谋求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对全社会的广大人群普遍有利的太平世界。使人人皆得老有所养并得竟其天年,国家安宁,人人平等,没有贫富差异,不分贵贱贤愚,这是一种平衡而且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抱朴寡欲的名利观

《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认为,人的本来天性是纯朴和纯真的,即中国古代成语所说的“天真无邪”,但是由于思虑欲望的不断萌生,再有声色货利的种种诱惑,使人的纯朴天性逐渐迷蒙而致沦丧,乃致嗜欲不止,最后危及生命。所以教化人们,要返朴归真,不为钱财色利所动,应当保持清静的心态。特别是修真悟道之人,更不得象世俗之人一样绳绳求利,须要少思寡欲,摆脱物欲声色和私心杂念的缠绕。

但是道教提倡“清心寡欲”,并不是彻底禁欲。因为人生在世,必要的生活目标和生存需要不可缺少。同时道教在肯定人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反对嗜欲无度的贪求。认为对于物质追求的过度奢靡,必将给人性命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太平经》中就说:“日就浮华,因而愁苦,不竟天年。”告诫人们普遍盛行的物质贪求,将使社会上层贪赃枉法,腐败风行,使社会下层欺诈横生,劫贼蜂起,引发恶劣的变态后果,导致资源耗竭,造成自然灾害频仍,危及人类生存。此外不可避免的,沉缅于物质享乐之中将会阻碍人们精神境界的升华,导致整个社会畸形发展。

所以,道教主张在经济生活中,对财货声色名利钱物等等,不可过分贪求。应当修道立德,淡泊名利,平和心性,享受真正健康而且充实的快乐人生。

五、济世利人的功德观

道教主张和光同尘,济世利人,引导人们修道立德,教化世人以此作为道教行世的最终目的,以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和谐相处。所以在道教信奉的众多神灵和仙真高道之中,不仅要人们努力修炼,更同时强调积功累德。这就是道教济世利人的功德观,这是道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高尚引导。

葛洪真人在其所撰《抱朴子内篇》中说:“欲成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太上感应篇》中也说:“百善当修,万善当行。”道教认为多做功德,可以增延寿命。长春真人丘处机西去大雪山.教化成吉思汗应当“敬天爱民”,以道德治理天下,并且留下“一言止杀”的千古佳话,受到世人的普遍敬仰。在道教流行的各类善书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功过格》等等之中,均教人多做功德,周济穷困,施舍财物,除恶向善。这些教义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当今社会,仍为应当奉行的有效理念。

当代道教,对于以上所述传统教义提倡的经济生活观念,仍奉行不懈。积极教导世人积功德,行善行,服务社会,有益人群。.不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平衡而稳定的有益作用,也是道教实现度人无量的济世功德。

如今我国道观相继开放,接待国内外游人信众。道观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仍然坚持道教自己俭朴奉道的生活方式。并且将收入用于社会,捐助贫困地区和慈善公益事业。道教正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着教义之中所倡导的经济生活观念。同时对于社会人群的经济发展趋向,也将继续产生有益的影响。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