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萧霁虹:“南滇福神”:云南真武信仰与崇祀研究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萧霁虹     时间:2017-03-21 10:47:40      繁體中文版     

真武信仰源自于古代“四灵”信仰中的玄武崇拜,“玄武”最初只是民间俗信中的北方之神,在宋初变成道教“四圣之一”,宋代以来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神明之一,不仅屡受帝王敕封,更深受民众信仰。特别是明代真武信仰在皇室和朝廷的大力推动下进入鼎盛时期,崇祀真武玄天上帝的祠庙宫观“且遍天下”   。真武信仰在元明时期随着内地移民传入云南,且与武当山渊源深厚,建有众多崇奉真武神的祠庙宫观,逐渐与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相结合,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本文主要结合相关史籍、方志、碑刻、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对云南真武信仰与崇祀活动的历史及现状进行考述研究。

一、云南真武祠庙宫观的兴造

真武神于北宋时被正式列入国家祀典予以崇奉,历朝帝王不断敕封“真武灵应真君”、“佑圣助顺真武灵验真君” 、“北极佑圣真武帝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明朝诸帝崇奉真武神是在洪武之世,朱元璋开始奉祀真武神,到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通过“肃靖内难”而登极,出于巩固皇位的需要,将自己入继大统归功于真武之“阴翊”,又进一步抬高了真武神的地位,奉其为“护国家神” ,此后,明朝诸帝均奉祀“玄天上帝真武神”,终明一世,未曾间断。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为真武圣诞,各地信仰者不是举办庆典,就是到圣地“武当山”朝圣进香,形成奇观。真武信仰便是随着大一统王朝的重新确立,政治、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以及中央王朝对原始宗教有目的引导与控制的背景下进入云南的。

明初首任镇守云南的大将沐英于明洪武十六(公元1383年)与蓝玉、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留滇镇守,从他到第17代沐天波一直是云南的最高统治者,世袭云南总兵官,沐氏家族可谓世镇云南。他们的宗教信仰与大明王朝保持一致,真武神被云南地方官员供奉为保护神,其神圣司职还包括福佑良善、祛邪治病、降服邪道等,民众往往出于各种现实的需求而信仰崇祀,在云南民间社会被视为有求必应威灵显着的万能之神,所以,真武神被尊奉为“治世福神”、“披发祖师”、“荡魔祖师”,在昆明地区被奉为“云滇治世福神” 、“南滇福神真武大帝荡魔天尊” ,长春派亦尊称为“南滇福神”。

云南真武祠庙宫观的广泛兴造是在明代,供奉真武帝君的真武殿、玄武观布及全省 。有学者 对云南真武信仰和三月三祭拜真武的习俗进行研究,发现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卷64《祠祭志》所云“真武观各州县俱有”,“北极宫各州县皆有”。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历过今天云南的昆明、大理、腾冲、保山、临沧、红河等地区的近20 个县市,在《徐霞客游记》记载了这些地区的道教宫观神祠近百处,其中的真武庙、真武祠载有多处,如西山的玄帝殿、真武宫,嵩明县城西北的玄帝殿,晋宁县金沙山中的真武殿,鸡足山的玄武庙、真武阁及洱海的玄武阁。该学者还把《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和《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所收集云南地方志中涉及云南三月三真武诞节的史料进行汇集、梳理,发现清朝、民国云南各地有真武崇拜的记载18条:

另外,据拙编《云南道教碑刻辑录》可知云南真武祠庙宫观除以上所述,还有明代昆明真庆观、洱海真武庙、永北城习仪真庆观、鹤庆太玄宫、武定真武观、昆明西山太玄宫、宜良真武观、昆明龙泉观北极殿、南华真武宫、祥云真武殿、禄丰真武祠;清朝有楚雄真武楼、广通县重修玄真观、昆明相度山真武宫、元江真武祠、云龙山真武宫、石屏真武阁、泸西真武宫、丽江石鼓真武祠等等,确实是各州县皆有真武信仰。

昆明真庆观较为著名。如碑刻载:“太傅黔国沐公偕弟都督公以世勋镇云南,绥怀夷落,民物丕阜。顾瞻东廊长春真人谪滇南栖息之处,朝廷诏命之颁布,皆于是奉迎,朝廷使节之临莅,皆于是出入。非有崇宫邃室,岂无洞天。并兴造真武祠庙宫观,郡城之巽位,乃即真武旧祠,思新而大之,”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9年)统治云南的西平侯沐晟兄弟为了使“朝使节钺之往来,藩阃方岳之出入”的地方“廓而大之”,“遂遴选长春观炼丹师蒋日和”,并礼请他“以主其事”,蒋日和开始对真武祠进行重建,正如碑文所载:蒋日和“与诸徒营工募匠,辇材木,陶瓴甓,择吉修造。废敝崇新而髹垩之饰,委输毕具,建佑圣殿于其中,崇上皇阁于其后;左翼以星垣宝藏,右辅以雷殿天神,以及廊庑山门,方丈斋庖,像彩幢盖,与夫香之供奉,莫不井然,各如仪度”。最终于洪熙元年(1425)落成,经过此次重修的真庆观,具备了佑圣殿、上皇阁,两侧又添置了星垣宝藏、雷殿天神,并修缮了周边廊庑及山门,蒋日和勤于其教,夙夜不懈,募材鸠工,经营劬劳,以六年的时间使得真庆观面貌一新。时值洪熙年间,刘渊然被召还京,他奏请仁宗皇帝将真武祠改名为真庆观。自此,得到皇帝准予更名的真庆观较之其他庙宇更为尊贵,风光显赫。对于改真武祠为真庆观这一盛事,《重建真庆观记》、《重修真庆观记》、《真庆观兴造记》这三通明代碑刻都有过记述,“复蒙仁宗皇帝诏入京师,尝因对次,请改其旧所住龙泉道院为龙泉观,是祠为真庆观”、“是岁钦承玺书,召其师刘真人渊然回朝。顾问之次,真人请改是祠为真庆观”以及“洪熙改元,真人还朝受封,兼领导天下道教,以是祠为真庆观”与此同时,朝廷还复加蒋日和为“明真显道弘教法师”之号。改祠为观的真庆观这才有了如《重修真庆观记》碑上所言的“真则真武所居,万人瞻仰。庆则壹人有庆,兆民赖之”之意蕴。表明真庆观当时主要奉祀真武大帝,并为皇家祈福,迎合了明初统治者对真武大帝的信仰,由此可见,云南地方统治者对真武祀奉的推崇,云南民间对真武的信仰极为普遍,云南各地真武庙多源于地方官的倡议或兴建。

二、云南真武信仰与武当山的渊源

云南真武信仰与武当山渊源特殊。沐氏家族对武当山的兴建有直接贡献,沐英的小儿子沐昕被永乐皇帝朱棣招为驸马,封驸马都尉。沐昕从永乐十年(1412)至十七年(1419),与隆平候张信等负责营建武当山宫观,沐昕题名“南岩”是两块大字题刻碑。碑置南岩皇经堂两仪殿左侧岩畔,均高1.88米,各宽1.58米,立于长方形石座之上。大家看(图)“南岩”二字分刻两碑正中,正书,阴刻。“南”字碑右上侧刻朱文篆印“黔宁王世家”,右下侧为朱文篆印“忠爱存心”;“岩”字左侧署“驸马都尉沐昕书”,其下刻篆印三方,分别为“公余清兴”、“光风霁月”、“驸马都尉图书”。沐昕在武当山期间不仅监造宫观、为永乐皇帝宣扬“瑞应”,还与武当山高道孙碧云有交游往来,所以,沐氏家族对于保障明朝廷无西南之忧,巩固西南边防,发展明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推动了云南道教的发展。

明代万历年间,云南巡抚陈用宾陈用宾会同金殿开山始祖徐正元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在昆明市东北郊鸣凤山上,仿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金殿的建筑形式,创建吕仙祠、太和宫和三元宫。太和宫居中,宫内修筑紫禁城,铸造铜殿北极真武殿,供奉真武祖师(北极玄天)。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立,陈用宾撰《鼎建太和宫记铭》记录其过程:

恭惟玄帝天乙之精,乘玄枵当帝座,迹最着于太和。贞观而还,代能尊祀。我成祖文皇帝穆有遐思,式廓其制,千古让隆焉。予尝阅《大岳志略》:“稽首扬言曰:至矣哉,文皇帝神道设教之意乎”。及抚滇之九年,滇人士有言于予曰:“远方冠掖瞻慕圣容,儗稍仿太和规度冶金为殿,以昭假玄穹。积诚已久,第难其所以为地子大夫盍谋诸”。予闻而喜,喜其知所慕,可以道德齐礼之大机也。易不云乎?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服之说者柔其血气,心知而皈,诸道之谓。然柔人邪气,牖人真知,莫神于帝矣。武当垂训,其词甚严,令人见者辄毛骨竦然,思所以改过而迁善,直与大诰律例幽明相表里,而潜消迨之。予紬绎帝训,至于吃着国王水土,终身不得忘恩。有此髪肤身体,须当孝养双亲,肃容发念,愿含生负气之伦,悉皈心帝命,信受奉行。庶几亲见无极上道,沦于人之肌肤,洽于人之骨髓乎。此予夙昔之愿也。今佩此入滇,滇人能以帝像顾諟为图,予敢爱夫心力。居旬日,乡缙绅中丞朱公即其事告予,予幸可资定志,偕卜胜城东,相度山原间几一舍许,无当者,延竚环望,真气英英,连蜷环翠宫左,扪萝视之,适彩雉从中盘起,玉局宛然,无亦光岳之閟有待欤。中丞朱公曰:“胜在是矣”。予重兹举,再延黔国公沐世老胥之曰:“胜在不疑已”。乃偕黔国佐费[豸*页]帝尊严,直指公则捐廪,镇府督理公则捐赀,司道郡县、叅游备而下则捐俸,各有差,乃穆卜天元一气之辰,而以启宇告向背,是景广轮,是规营表正也。甄梓是鸠,髤垩是简,工作集也。绳墨是虔,厉鍜是取,财用庀也。物事是班,教护是敦,章程课也。始事竣,事俱以王正之月,甫一载而缮完,弈弈乎,翼翼乎,激日曜而纳光者,中严之厂殿也。拥云英而封阒者,鸿秘之法藏也。青阳开而鳞墄者,庭唐之浩级也。应晴曀而訇鞳者,列虡之镛贲也。渊雷声而竦敕者,竭款之宾庐也。森天阃而偊旅肃者,扞启之重门也。通坤轴而循走惧者,蹛缭之周垣也。揷太幑、标天柱,跧伏而昂骧者,旋共之辅弼也。邻绛阙、接殊庭,遹皇而肸赫者,混辟之元始也。是役也,天作其奇,地呈其秘,人綦其图,三资合而若待,以成厥胜,然藉匪玄功之翔洽而幽赞也,亦曷克臻厥成矣。夫通国之精诚,凛重元而积之历禩,历禩之精诚合三资而奉之,今兹是谓定志,是谓谋同,于以灵承神依,质之大岳璇宫规制,固一一合者。凡诸人士试思一水一土,孰非皇家之毛,一孔一窍,尽出双亲之里。登宝构,瞻帝容,绎帝训,其濯而心,涤而虑。为臣忠,必纯其衷,为子孝,必完其量。暗室屋漏,恍如陟降,则气和于意,而应感于神。隤祉函蒙,必且阴骘行,且消阳九之阨,臻大有之祥,扫欃枪之妖,洗银河之甲。雨旸时若,干戈载戢,荒服奠安,皇图巩固。若诸挟愿而祈者,祓而禳者,其应如影响者,又第二义矣。似此崇报,庶几文皇帝设神教之深意。而帝与山灵相为悠久,予之愿其少纾矣乎,敬砻石以铭。铭曰:元黄既剖,大道难醇。帝实念之,睠兹下民。爰显太和,于缠翼轸,岂其井参,而殊厥闵。林林总总,业缮精诚。覃尔萌庶,迄于弁缨。咸向臣言,兾谐广愿。幸采群情,藉而攸劝。臣谨稽首,北望玉皇。虚左以待,气珥瑶光。呵护閟灵,俶开佑圣。大罗清都,万真叶庆。谓我求者,奚啻人求。何蕲鄯阐,中有十洲。人谋鬼谋,敢为臣力。奉天扶化,亦臣之臣。庀徒揆日,各有司存。圣颜咫尺,恍叩帝阍。侍从有职,香案有吏。丹刻翚飞,武当可二。象设孔辟,众志合宁。莫民护国,亿万斯龄。

明代后期,统治云南的沐氏因屡被朝廷惩治,家运日衰,认为是城东北的金殿系铜,“铜乃西方之属,能克木。”家运系铜所致,故令巡抚张凤翮出面,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将陈用宾所铸铜殿迁往西边的宾川鸡足山天柱峰。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又在鸣凤山重铸金殿。新铸的铜殿坐落在两层大理石台基上,金瓦飞甍、飞檐翘角,仿木结构的重檐歇山顶式而造,高6.7米,阔7.8米,深7.8米,两层屋面。铜殿四面有斗拱装饰,屋面正脊通体雕云龙纹,两端饰以龙吻,中间饰以云龙纹火焰宝珠。戗脊饰人、马、鱼等。有16根立柱、四壁为36扇格子门组合,前后各10扇,两壁各8扇,正门铸浮雕云龙、龙凤呈祥等各种图案,后壁及左右壁均铸浮雕“寿”字及几何图案。殿内有八角藻井,由四条龙柱斜撑,整个殿宇为仿穿斗榫结构。铜殿正梁上镌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楷体字一行。据考证,铜殿及神像、案几、匾联、帏幔等,全部用铜铸制,耗铜约达250余吨,是全国较大的铜殿。铜殿平台前,竖有日月七星铜旗。旗杆、旗斗和旗帜全系铜制。铜旗上方,有镂空的日月,旗边镶狼牙边,一周镶二十八宿,中间为北斗七星。日月之间,镂刻“天下太平”四字,旗的飘带上,镂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铜旗象征七星所指的北极真武“普护”着“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至清咸丰丁巳年(公元1857年)兵变,三宫被焚为一片瓦烁,铜殿亦毁大半,造成残缺。据昆明金殿《皇清敕授登仕佐郎、云南都纪司、龙门正派第十九世师李元龙碑》载:当时,“兵火日炽,梵宇琳宫,遍遭洗劫”,全省道观烧毁无数,“太和宫罹祸惨巨,劫火烛天,道众罹难者以十数,庙中什物,悉遭窃掠”。变乱平息之后,住持李元龙又“藉会城绅士力,重修真武像”,“起宫楼、后殿若干间,营造七星旗以应北极之象”。光绪年间多次修建,住持李明清多方募化,云南缙绅王炽、余安禀请督办云南矿务巡抚唐炯倡助铜一万斤,又遍约各方捐银三干余两,在十六至三十一年间(1890--1905)重修山门、牌坊、殿宇,新盖雷神、太乙、文昌、土主殿和棂星门坊、山门八字围墙,新塑神像三十尊,新铸铜格门十扇、侍座六尊、匾对三副及飞仙走马、沟头滴水,新添打铜板瓦连安嵌,当时的金殿金漆彩画,修葺一新。

每年三月三真武圣诞之日吸引了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朝拜真武帝。民国《昆明县志•岁时民俗》记载:三月“三日,谒真武庙,西则于罗汉壁,东则于鸣凤山”。另据雍正《云南通志•岁时民俗》记载:明清时昆明人三月“三日,谒真武庙,或于西山罗汉寺,或东之鸣凤山金殿,或先期赴易隆中和山,行两日程,或负香之襄阳谒武当山,往返数月”可见昆明人为庆真武诞,不仅拜谒本地真武庙,而且不远千里,远赴湖北武当山进香。

云南由于盛行武当山进香的习俗,今天的武当山金殿四周围绕的148根青铜栏杆,大多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由云南昆明等地的“奉道信士”捐资铸造,从留存至今的铜柱上的铭文可以知道,其中也有江西、陕西等省信士以家为单位捐造的,但尤以云南省城官绅士庶居多,每根铜栏杆上的铭文记载了捐献者籍贯姓名及祈求愿望等。如:

1、大明国云南省城永清门内居住信官李铠、室人马氏敬造,祈保夫妇寿命延常,吉祥如意。辛卯年吉旦。

 2、云南巨津州吏目今升萍乡县主簿陈嘉禄(共8人姓名,不具录)诚心铸造一柱玄帝老爷金殿栅栏,勒之永久,伏祈庇护。

3、云南府学生员吴宗文、父亲吴世宗、母刘氏、妻黄氏、花男冬徇,上同募舍银二两造铜柱,祈保父母安康,夫妻和乐,买卖亨通,功名显远,吉祥如意。

……

这些宝贵的铭文资料,古代山志和文人游记均没有记载,仅清初王澐在《楚游纪略》中曾提到过“(金殿)四周铜栏则滇民所造也”。天柱峰巅的金殿是武当山建筑的精华,也是武当山在明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的标志。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室及民间均有进供物品于寺庙宫观的传统,这些青铜栏杆非官方铸造,而是来自于民间士庶的捐献的,是明代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末至十九年由专人组织化缘,由云南昆明等地的士庶官商,其中包括云南当地人和寓居云南的移民中的“奉道信士”捐资铸造,这反映了云南真武信仰在民间强大的生命力。

三、“南滇福神”的当今崇祀科仪

至今云南各地奉祀真武大帝,香火亦盛。真武神像一般身材魁梧,容貌慈祥,披发跣足,或披甲、或戴冕冠,着十二章纹帝服,威严端坐。真武祖师的祭祀节庆是农历的三月初三圣诞、九月初九成道日,云南许多道观要行“真武朝科仪”以示庆贺,上香祈福。以昆明北郊的万寿宫为例,除了这两天行此科仪庆贺,“真武朝科仪”是万寿宫最主要的祈福科仪,无论斋主祈福、求财、求子嗣,万寿宫皆在祖师殿安排行此科仪,几乎每隔两天会有一次,可见真武信仰在昆明地区的影响力。

每年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早上九点,万寿宫钟鼓齐鸣,所有信众都来到祖师殿跪拜,万寿宫住持带领信众上殿拈香礼拜结束后,鸣炮,“真武朝科”才开始,这两个节日与普通信众做此科仪所不同的是,“真武朝科”结束后,道众还要讽诵《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下午还要礼拜《玄武灵真报恩法忏》,而在这两个节庆的头一天晚上,万寿宫全体道众还要行《祝寿科》,给祖师祝寿,以示庆贺,祈求祖师保佑山门鼎盛,香火绵远。而这个祝寿仪式,普通的信众不能参与。

一般来万寿宫来上表祈福的人带着自己采购的供品,大多是一些水果、糖果、点心之类的东西。早上8:30左右到后在万寿宫香火店请购香、蜡、纸、烛,然后到万寿宫每一个神殿去朝拜,朝拜完毕法事正式开始,在行《真武朝科》之前还有一个科仪,确切讲不是科仪,其实就是《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也叫早朝,《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本身是道教住庙道士每日必行的功课,也就是说是属于道士自己的功课,但万寿宫在行《真武朝科》之前必须上早课,为信众祈福,但是早课中不上表,这也是万寿宫作为正一派宫观的特点。《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大约持续40分钟,于10:00左右结束。然后道众下殿休息,到10:30的时候,《真武朝科》才真正开始。据说道教上表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上表一般要在古代时辰中的午时进行,所谓“午朝行道”就是这个意思,深入的意义据说跟宇宙天体运行有关。10:25分,经师领班便到祖师殿敲三通大鼓,听到鼓声,高功及经师便会立即到祖师殿集合,一点不亚于军队的号角声,大约两三分钟后,所有高功、经师、乐队和信徒皆到齐,高功、经师皆换上上述的法衣、经衣,信徒跪好后,殿主发给每个信士一支香,经师领班示意乐队,乐队便开始奏乐,《真武朝科》正式开始,现将《真武朝科》的仪节例表于后:

真武朝科主要行科仪节便是依此逐步展开,其中 “发炉”这一仪节在古代非常受重视,整个过程中高功法师的存思极其复杂,还要鸣天鼓、叩金钟玉罄。因为该仪节决定着在法事过程中,高功是否与天界接起了连线,人间的祈祷是否能到达天庭。这一仪式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已经被简化,明代威灵咒仪式的举行很复杂,威灵咒分五段,应东南西北中央五方,举行该仪节时,高功需存思无色气自脚底涌泉冒出泥丸,高功用极快的速度在罡单上转圈,是为发神也,即发自己之元神,而在当代科仪中,发炉仪节比较短暂,同样是三位高功换位上三支香,只是与三宝香不同的是,发炉中用的香是小瓣的檀香插在小香炉中,这个小香炉代表着人间与仙界连接点,相当于电视机的天线,而发炉也就是启动天线的过程,法事过程中绝对不能熄灭,可见其重要性。

威灵咒,据明代《上清灵宝领教济度大成金书》 记载的科仪中,都有威灵咒这一仪节,一般皆是从:“各礼师,存念如法”开始,其内容与当代科仪也有较大的区别。在明代的科仪中,威灵咒分五段,即东南西北中央五方威灵咒,召请五灵五老天尊降临护卫坛场,为接下来迎接圣驾做准备。而当代的科仪中威灵咒这一仪节同样被简化,在真武朝科中的威灵咒也只剩下了一段,大意就是赞颂真武祖师作为北方的水神,统镇北方、护国佑民、滋养万物。

更多链接: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专题报道

(论文出自“北极镇天·万类咸亨”真武论坛”)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