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道教和谐思想之我见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     作者:刘清章     时间:2011-12-16 15:01:10      繁體中文版     

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柢,道教智慧是中华智慧之灵魂。其处处皆言通,事事皆论理,句句皆显道,可谓字显珠玑,句隐灼见,书藏真知,经蕴大道,而和之思想则贯穿始终。开门见山地说,道教从初始的产生到今天的发展,遥遥走来,其贯古通今,影响内外,博采众长,其不仅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发展与继承产生深远的影响,重要的是,其不断地关注人与人之间或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关系。但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调和、和合、应和、播和与施和五个方面的和谐思想阐述一点个人的管见而已,以求方家批评指正。

一、调和则有利于生存

欲得生存,需调和谐之音。人世间之事,不调则难和;调不彻底则生隙。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和如一体之适,非气和而难有一体之适;如一家之睦,非调和而难有一家之睦;如一国之畅,非融和难有一国之畅。天下之事若不得调和,相分则难和,相违则难谐。如面非和无以食之,身非和难以寿之,家非和无以兴之,国非和无以宁之,天下非和无以通之。面非仅需柔水之和,若干焙而食之,非柔舌之和无以咽之。而世非人和则难以宁之;天下非自然之和则难以安之。看些许人类或争或斗,或为今世,或利子孙,或手动而速求,或器利而大侵,或权倾而大剥,或势强而大夺,以致争斗不断,少有休停。战之所生,物类相殘,人畜哀鸿,何等悲惨!此皆无调而生隙,无和而致战。

然宇宙之和天地定之,世间之和人最关之。言关之,在人之情欲。人之所欲,心动则杀戮攻伐而不终朝暮,心止则养精蓄锐而意在克敌。其虽所言和,且多为不利己动则踏之,无违己行则顺之。多有因一时之冲,或因几日之虑,或因数载之谋,或因万世之想,要么为谋而变,要么为图而兴,多有让麻雀跃为喜鹊之想,或求喜鹊缩为麻雀之图。麻雀何事于喜鹊,喜鹊又何碍于麻雀?两虽为鸟,物种虽同,各有品类,各舒其心,各适其性,何须雷同?可见,虽是不是,虽非不非,实无涉善非,禀性而已。

有人言和为一类方为和,非为一类又何言和?此言非之。和而不须同,同亦不等和,和同乃两类而非一事。若人人皆同或物类相同,却不能言其人人物物皆和。孔圣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大人与小人而言,莫论大小之等,皆有空间与之待,不能唯存君子而灭小人,或唯留小人而斥君子,此莫能和,也非为和。而唯有纳君子且容小人方为之和。若昼有雀鸟之翔,夜有蝙隼之畅,此为昼夜之和。雀力无以夜游,蝙力无以昼翔,然自然之性,却使各得其适。如善夜之物而与游于白昼之物相齐皆曰和,非之皆为非和,同之皆为齐同,此非经中所言之和,亦末可行。毕竟物类各有所适,以此适彼或以彼适此,有屈己而适他或适他而屈己之嫌。但两者有交和之处,即昼夜相交之和,若海水之物同淡水之类,亦有相交之地,此为淡水相入海水之处,或海水相容淡水之地。再者,两物亦无须和,因其不相同现。然此为不和之和,离此则为和之不和。

和之不和,若君子与小人本需调和以致和,然小人有做坏之适,君子有补正之周,两下当有互调之和。此和之要,不当君子为正而不容小人,小人为非而无容君子,此为不和。即面水相和,面本为面,水本为水,两下各执,此非调和之力不达。而和之者,皆使两者互容而抱。虽面为面水为水,然此面又非彼面,此水亦非彼水,因有调和之力,便有融和之因。若无有和因,水便为水,面便为面,本就为和,无需调和。此和因无需调,是为大和。

二、和合则有利于共赢

欲得共赢,需合和谐之象。世人皆知,阴阳相合,方能延续;物物相交,方能繁衍;阴阳相和,方得共赢。不论何人,也莫论何事,有合之基,必立和本。和合最为美妙,亦最为乐事。如若男女素不相识,经媒妁之引,以致阴阳之合,岂不美哉?此也为和之要。然异性之间,世人多识为阴阳相交之和,或识为夜合所淫或传宗接代而媾之。然和非言被下褥上之合而为和,唯教人以体和畅之情,感两人之和而能育子于腹中,而天下之和,岂不育天下之和于天下哉!育天下之和,感日丽风和,万物相戏,无有伤残之想;草木葳蕤,无有相害之念。人人相顺,物物相亲,家家和睦,户户安宁,人人相关,国国相照,天下熙洽,世风祥和,岂不美哉!此美实也为阴阳两者所共需之和,或为合所求之和,或因和而所求之合。言阴阳所需之合,此合其用在阴阳相慕之力而生力;言为合所求之和,此和其用在阴阳所鼓之励而生励。

不论识何,阴阳之合,皆因其所感,必有所恋;因其所恋,必有所依;因其所依,必有所托;因其所托,必有所求;因其所求,必有所应;因其所应,必有共赢。世人皆知阴阳相悦之合,多因于两厢互谐而和,或畅肢节之快,或适脏腑之舒。值此良机,少有所违,也为最谐之和。唯有此合,方能传宗;唯有此和,才能接代;也唯有此合,最能体现共赢之事。而人世间之事,欲求和之最合者,亦莫过如此。天地之和,或阴阳之和,为合之最和者;若非之则为逊之或稍逊之,或为合之最不和者。如男女之合,因所见之非或所行之异而生隙,虽合不和;如天地之合,因所感之非或所现之异而悖,虽媾不通。不通不和,两事相独,若两潭柔水,中无通渠,岂有融事。本当融而不融,本当和而不和,则不利于延展,又那有共赢之利。若和合,岂有难以拓展之理?然最最之和者,便若混沌,无有彼此,而阴阳之和尚有彼此,混沌则无分彼此,此亦是合之本根。

然和合之事,如游水下泄,少有一跃而入海者,多经小流而汇,常遇险道而行,或澎或湃,或飞或溅,或急或缓,或宽或狭,或静或躁,然不论宽狭急缓、躁静飞溅,皆有阴阳之堤相伴而行,此阴阳之伴也最为默契,也最为贯穿始终,虽两岸凹凸不整,宽狭不则,却最能相依而行,此皆因堤岸与水流早已融为一体,此也为阴阳合和之象征。

阴阳之合实为人之最和者也。最和者,依自然之和而合也,赖自然之合而和也;非强和而合也,或强合而和,强合为不和,强和为不合,若能和合则自然利于共赢,因和合之力与非合之力为大。

三、应和则有利于发展

欲得发展,需应和谐之机。古人云:“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若一朱一墨两物相遇,是朱随墨而黑或墨随朱而赤呢?显然,强难应弱,弱必随强。不过,弱多类水,居方则方,处圆则圆,然水性无变,变者器也。器者,载性之物,变者器变而非性变。而应和之人虽随他人,却不变本性,如镜之所鉴,物来即照,物去不留。其鉴因应为和而应,或因和为应而应。为和而应者皆利于彼此,利己利人者便为最佳之应。若一味曲己应人则屈,若一味求人应己则霸。此二者都难达和,而唯有彼此互利方可发展,互应方能达和。如骨肉之应,骨无肉则易露,肉无骨则不挺,此两者只有互应才有利于延展。

然此应多为利益可图之应。的确,人少有为美而美人者所应焉,多为残他而美己者或有利可得而应焉。此应或面和而心不和者,或暗自用心而败人者,少有始自真心而益人之利者。此为人之愚。所谓为愚之因,世人皆知,天下有利人利己终得成者,少有损人利己终得成者。然因利而应之所同,必生利之所谋,有所同亦有所谋,非和难以兼达。故和应人之和,但不应使人强随己和。然人心多有迫他强随己愿之想,不论动植或同等都可显现此性。如观市内之景便可窥其一斑。市内之景稀有天美,多美自于人,非成之于天;多成之于人,非成之于物。再如园内之物,少有天成,多成自于人。此两者都非成之于物之本性。人不随物性而致其强随己性,使动者笼之,静在裁之,顺者重之,逆者轻之,此为不公。如所饲之物,多曲己随人以足所噬。强者对物违性,对人也难顺性,有才者训而成非,非者训而更非,多逆以屈性,少顺以遂性,此亦是老氏求人守弱返朴之本。而守弱为应,应则可发展,反之,则多有害生之患。

为何守弱,因人过强;为何返朴,因人失本。人失本则人与人难应,人过强则人与人难和,因过强必致所随者失本。如笼鸟之翁,或笼鸟于檐下,或养雀于寝中,声言其爱鸟,耳愿闻其鸣,心乐与物接,然其鸟爱于己乎?不明鸟语,反闻鸟音;不识鸟性,反言鸟生,真鸟人而已!尝以己住于囹圄之中,试以己处于暗室之内,心能快之而情可悦之?若快,何不束己于囿中以自适,或居于暗室以放歌,何苦反求鸟于笼中哭哀怨,或煎日月,或熬春秋?然人之残,不言鸟声悲,反言鸟声美;不言鸟声凄,反言鸟声迷。然鸟之随主而应,附主而和,唯因其所应方得其所生,唯因求其所生,屈己而应其所随,此强其所应,最为无奈,日久,其本能必废,长翔之事不再,如豢养之物,皆失本来。为悦己情而剥物之性,此为不道。若道,应笼之于自然,放之于天下,使其回归本来,方使其与自然相应和。自然之应和如镜,物来则应,物去无物,此应和利物却无损于己。不过,识残为美,认弱以食,乃人之常性,实也人之大悲。人之悲,不囿鸟于笼,而囿己于规,使物强随己愿而应,乃人之贱,可谓真悲。

然应和之事,必两厢情愿,虽有弱者相附,不可强其所难而应,否则,若长久观之,终难畅达。而得发展者,则为心应行,行应心;彼应此,此应彼;他我同待,和而无碍,此也应和之本。

四、播和则有利于继承

如得继承,需播继承之种。如地之无播,虽现百草,岂见百谷?因地为阴类,其不种此,便长彼,而心地亦然。也若女性,与此男也孕,与彼男也孕,非专为此孕而不为彼孕,或专为彼孕而不为此孕,除非者。非者因何?因于种非。是者因甚?因于种适。而见是者,因其种是;见非者,因其种非。其本无是非,因所种而生是非,如人之呼猫,猫亦猫?人之不呼猫,猫不猫?然虽种非,却存在和因,如诱猫猫至而昵。再如羊草之和,羊众而草稀则难和,若使羊草无稀,则需羊草适中,播种恰当,和因自存;否则,即不利于草,也莫利于羊。

然人多与羊有情而与草无情,且时下多有不食荤者,其因荤有命而怜,或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然何不怜于草木?草木不亦生命之物?有人言其无情之种,此言差矣!一切动植皆有情种,无情岂得延续。说其无情,皆以己情论之而已;亦不排除,说其有情,皆以己情论有。然无论如何,人无离于草木,或直接或间接。况人虽非草木,实也若草木;人虽不见其情,实却自演其情。虽说不见,并非没有。如《庄子•则阳》中说:“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人能见之?人能见蚁争食粮或夺地盘而厮戮于脚下,却难见百菌为垒巢于己口而争斗于腔内。不易见其所是,便易见其所非,也多因不见其所是反掩其所非,多不见其所非反蔽其所是。如此为和,则易于播不和之和,承所非之非。

显而易见,播当和之和,则继所播之和;承所非之非,则续所播之非。如虎、羊、草三物,虎食羊,羊食草,草食腐,三者各得其所需,也各得其所适,有适则生,无适则灭;有需得需则承,有需无继则亡。承亡之途,皆在所播之是与非是。而人欲求继承,自然需撒继承之种,方获继承之果,独持有继之道,方入有承之途。如有人言,孩子欲井,人会拯之。不言其仇者会推之,但言其不类于己之野物欲落其井亦会拯之?多推之还恐不及。由此可见,人所言之和多为己和而和,非为万物之和或万世之和而和。万物之和,物物无别,种种皆一,何分彼此,那来你我;万世之和,不当利今而违未,此播和之大本。以此看来,播和非限于己也因于彼,无彼则无己,有己有彼,方可继承,否则坏其一端,便可毁之一串。

五、施和则有利于持续

欲得持续,需谋持续之事;欲得和谐,需施和谐之因。然持续需和,无和难持;持续需适,无适难续,而施和皆在于使天下和。断一国之贫富,莫看富者积财之厚,而视贫者得资之寡。一国之富者可有四海,而穷者居无室,立无足,能言国富者自然差矣!尤其贫者众而富者寡,患也由此生矣!患生,又何言天下和?不施和因,反播叛种,岂有和理。故古人云:“不患贫而患不均。”

若细察天下家国,不尽相同,真有富可敌国之家,生活康佳,穿着得体,动辄前呼后拥,食则山珍海味,居则金玉铺地,用则喜新厌旧,可谓掷千金如吐痰,休妻子如弃履。其出手阔绰或因家底殷实,财金丰厚或因来路不正。莫论其来正与非,用于己口或情人之身多毫无吝啬之想,然其用于善事,则会千般思量,万般计较,要么施金为扬名,要么布银为求誉。然富者之财于己之囊中,出否各随己便,他人无权论人短长,道人是非,因其取财有道。然贫富之差巨显,则为叛和而非用和,亦为失道。

论及有道,必有无道。我们看天下财可敌国者,富可享用几代者,其有用于智慧,或赖于勤谨,或守于机遇,或承于祖业,富各不相同,但有富者非靠智慧,而是借权柄之力,谋财于非正,此财虽富,德才最贫。再者掘祖业所遗之产富己代之囊;或靠祖德所树之威,敛他人之财,阔己家之蓄;或傍为非之徒;竭他人之库而聚己不义之资;此等非富。集先天之物或掘先人之遗,或卖或用,此非真富,因富己而穷他,或富今而竭后,或夺人所爱,最为可耻。若掘先天所集之物,如自然所铸珠宝之类还不为下等,最下等者为窃逝者所遗之物或劫取他人之资,此最属不道,虽得财不义,也都非施和之为。然当今之世,似有以此为荣者。若能掘古人所遗之德而施之于天下,取古人所奉之信而布之于四方者,虽贫不贫,此也为施和之本。故虽贫无立稚之人,然不可单视物质之富而忽略精神之贵。或虽言财富而德寡之人,虽富不富,如言德富而财寡,虽贫不贫。为何言及精神而小略物质之富?因世人多为敛财,耀己而残他者日现,此为理丧而仁枯,争非而义竭,伦败而礼无,谋多而智缺,德薄而信坏。若财丰而德厚,才可称道,而财丰善施,德厚善化,此为施和之根。

施和非为显而施,为显而施虽施不施;和非为表而和,为表而和虽和不和。若施为和而施,虽不显亦显;和为里而和,虽不和亦和。里和为根本,表和为枝叶;显施为枝叶,藏施为根本。所谓藏施就是施不求报之施,如光之普照而无求恩,同水之遍润而无求报。此施为真施,真施可浸染他人,以至施于持续。

结语

和乃世人之所愿,也为天下人之所想,然其需举群体之力共同参与以建构,如此和之基础方可牢固。但和又需要恒久传承,如此,和之基础方可稳固。若我辈稍稍浏览一下当今,便不难发现,和乃国人或世人所探讨之重要话题。其实,和更为道教有史以来所重视之义理思想,自《道德经》中“和其光”、“和之至”、“和大怨”等关于和的理念中,便可窥见一斑。古老道教长期以来,多致力于和之义理之传播。为何致力于此?多源于世人皆重视一己之私而忽略天下之公,因有利益之图,便生不和之因。而调和、和合、应和、播和、施和也就成为必然。也说明古人多有远见之明,或透过某一社会之现象而认清世人之本质,从而倡导世人以和为本,不计个人之得失,追求和光同尘。然人如模特无异,或举世皆模特,有示之以形,有展之以貌,有弄之以文,有舞之以武,有骄之以才,有炫之以资,有文奇于哲理者,有武蕴于掠夺者,千奇百异皆为显己而追名;千方百计皆为凸己而谋利。若较个人得失,只计自己之私,长存下去,可致一家难稳,一国难安,一世难平。若弃个人得失而虑及天下安危,长存下去,可致一家稳固,一国安康,一世永平,此亦为道教万物和谐永固之根本。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