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

网络 秩名

2012-07-09 13:54:00

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1936年6月。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1952年3月,年已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精通道教科仪,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他认为,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而道教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用性,不但对己身有益,而且对人类幸福、社会稳定、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因此,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研道意。从1955年至1958年(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为陕西省青年代表)这3年中,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道德》、《南华》、《四品》、《阴符》、《素书》等道教经书,自感获益不浅。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
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
 

1957年冬,任法融拜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院挂单。当时楼观台总理为梁宗和道长,颇谙儒、道经籍,赞扬任法融读了不少书,但还必须精读儒家五经,以打好治学的基础。于是任法融认梁宗和道长为师,在梁道长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左传》、《尚书》、《易经》。在习儒学6年之后,任法融觉得儒学虽然渊博,但道教徒还是对博大宏深的《道德经》感到亲切。从1964年至1966年,任法融认真阅读《道藏精华录》中所载60余家高人对《道德经》的注释,这使他大为开阔了知识的视野,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楼观台道教徒受冲击,大部分殿堂、园林被文管、园林部门占住,大部分道教徒被遣散。任法融时年31岁,仍坚持在楼观台,与道众垦荒种地谋生。在十年浩劫中,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处境十分危险,但任法融处险不惊,遇难不悲,心胸豁达,信仰虔诚,一直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通过十年浩劫,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人生之困苦,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道德》的深玄妙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道教义理重新注释《道德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陕西楼观台又重归道教自己管理。1980年,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观台的责任。在尔后的5年中,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利用间暇之时,注释《道德经》。相传楼观台为道教圣地,老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楼观台古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楼正本”,是此书的一种著名版本。任法融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5年间,注写三遍,约40万字,1986年又刻意求精,重新改写,1987年冬脱稿,篇幅10万字,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发行。据该书“内容提要”介绍说:“任法融道长用数千年来道家真传的正统观点注释了‘楼正本’《道德经》。”“笔者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道德经》的基本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尤其是宇宙论、养生论和政治论)之玄理奥义作了深入浅出、与众不同的解释。”此书的特色,就在于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他用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道德经》。欲知道教徒如何看待和理解《道德经》,就请看此注释本。

任法融喜读道书,且勤于著述,至今已完成4种。一为《道德经释义》,10万字,198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二为《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2万字,1986年《中国道教》创刊号发表;三为《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10万字,已出版;四为《周易参同契释义》,10万字,已出版。

任法融不仅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干练的道观监院,自从1984年被楼观台道众推选为监院后,每天忙于管理宫观事务、进行正常宗教活动、依法与占住宫观殿堂房舍的部门交涉落实政策,培养新入道的年轻道教徒,带领道众从事农业生产以谋自养,接待港澳台及国际著名人士来访等等,诸事纷繁,心力均劳。任法融道长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办事胸有成竹,井井有条,不几年便使古楼观恢复了原来的风貌,成为道教宫观中道风蔚然的楷模。

由于他一贯爱国爱教,信仰虔诚,作风朴素,办事干练,而且是当今道教界中少有的学者之一,故而他在周至县、陕西省乃至全国道教界中享有良好声誉,受到道教界人士的拥戴,1985年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常委员;1986年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任法融在风水研究上也有–定深度,他还和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是多年朋友,同年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委,1990年被选为周至县政协副主席;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并任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同年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第8-10届全国政协委员;10届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第11届全国政协常委。2015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2020年11月中国道教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文化专家、易学专家,讲学于世界各地,为宏扬祖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任法融书法,艺术文如其人,字亦如其人。人的本质意识决定其言语行为。同样,书家的道德修养支使其运笔之轨迹,构字之骨架,结体之布局,墨迹之浓淡。任道长之书作,可透视出他宽阔的胸怀,施善于众,普济苍生的道德理念,对天地万物的深知卓识,对人世是非善恶的体察关照。

欣赏任道长书法作品之深邃含义,渐渐地便可借以理悟任道长关于“道”的特征要义。

“虚无”。一张白纸谓之“无”,胸中之气为之“虚”,其灵虚之气,一旦酝酿成形,发之于笔端,落之于纸上,便成为真真切切的带着精气神的书作。此所谓虚中蕴实,实源于虚,虚实相生是也。“自然”、“纯粹”、“素朴”、“平易”。无论诗文书画皆为作者感情之自然流露,它应是独一笃厚,纯一不杂的,不可动辄便想成名成家,获奖得利。鄙人多有体验,为文作书时若心存杂念刻意而求,其作品大都存有瑕疵,污垢,何谈精美。而任道长心底洁净,其诗文书作正如其名一样,将道的玄理奥义,融汇于书法作品之中,以其纯粹之心,创作出一幅幅表现素朴、平易人格的书作。

“清静”、“恬淡”。翠竹环绕,碧树掩映,仙气笼罩的楼观台,真乃修道养德著书立说之佳境。聆听道长宏论,靠近书案观其挥毫泼墨,方知晓道长内心之清静,处世之恬淡,这种气度,付之于笔端,其墨宝当然皆为极品。

“无为”。道家有论:“无为而大有为”。作为道学大师的任法融其做书乃无为而又有为,无为而作,有为而用。其品多为馈赠之礼,而遇见刻意有为之求者,往往要收取不菲之润笔费,以之用于道家事业的发展,弥补济生施舍经费之不足,此所谓以“无为”之心成大为之事。

“柔弱”、“不争”。说到德,《书· 洪范》云:“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柔克”。品赏任道长的书作,可清楚地参悟出其正直的品质,平易近人,为人循循善诱柔弱而暗含刚强的性格,以此贯之于笔墨,其态势,大气磅礴;其用笔,虚实相生;其墨色,浓淡相宜;其节奏,疏密相间;其结构,相让不争;其韵律,刚柔相济。这些不正是道德经精神内涵的外现吗?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

网络 秩名

2012-07-09 13:54:00

|
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
|

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1936年6月。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1952年3月,年已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精通道教科仪,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他认为,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而道教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用性,不但对己身有益,而且对人类幸福、社会稳定、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因此,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研道意。从1955年至1958年(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为陕西省青年代表)这3年中,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道德》、《南华》、《四品》、《阴符》、《素书》等道教经书,自感获益不浅。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
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道长
 

1957年冬,任法融拜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院挂单。当时楼观台总理为梁宗和道长,颇谙儒、道经籍,赞扬任法融读了不少书,但还必须精读儒家五经,以打好治学的基础。于是任法融认梁宗和道长为师,在梁道长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左传》、《尚书》、《易经》。在习儒学6年之后,任法融觉得儒学虽然渊博,但道教徒还是对博大宏深的《道德经》感到亲切。从1964年至1966年,任法融认真阅读《道藏精华录》中所载60余家高人对《道德经》的注释,这使他大为开阔了知识的视野,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楼观台道教徒受冲击,大部分殿堂、园林被文管、园林部门占住,大部分道教徒被遣散。任法融时年31岁,仍坚持在楼观台,与道众垦荒种地谋生。在十年浩劫中,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处境十分危险,但任法融处险不惊,遇难不悲,心胸豁达,信仰虔诚,一直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通过十年浩劫,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人生之困苦,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道德》的深玄妙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道教义理重新注释《道德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陕西楼观台又重归道教自己管理。1980年,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观台的责任。在尔后的5年中,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利用间暇之时,注释《道德经》。相传楼观台为道教圣地,老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楼观台古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楼正本”,是此书的一种著名版本。任法融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5年间,注写三遍,约40万字,1986年又刻意求精,重新改写,1987年冬脱稿,篇幅10万字,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发行。据该书“内容提要”介绍说:“任法融道长用数千年来道家真传的正统观点注释了‘楼正本’《道德经》。”“笔者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道德经》的基本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尤其是宇宙论、养生论和政治论)之玄理奥义作了深入浅出、与众不同的解释。”此书的特色,就在于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他用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道德经》。欲知道教徒如何看待和理解《道德经》,就请看此注释本。

任法融喜读道书,且勤于著述,至今已完成4种。一为《道德经释义》,10万字,198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二为《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2万字,1986年《中国道教》创刊号发表;三为《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10万字,已出版;四为《周易参同契释义》,10万字,已出版。

任法融不仅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干练的道观监院,自从1984年被楼观台道众推选为监院后,每天忙于管理宫观事务、进行正常宗教活动、依法与占住宫观殿堂房舍的部门交涉落实政策,培养新入道的年轻道教徒,带领道众从事农业生产以谋自养,接待港澳台及国际著名人士来访等等,诸事纷繁,心力均劳。任法融道长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办事胸有成竹,井井有条,不几年便使古楼观恢复了原来的风貌,成为道教宫观中道风蔚然的楷模。

由于他一贯爱国爱教,信仰虔诚,作风朴素,办事干练,而且是当今道教界中少有的学者之一,故而他在周至县、陕西省乃至全国道教界中享有良好声誉,受到道教界人士的拥戴,1985年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常委员;1986年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任法融在风水研究上也有–定深度,他还和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是多年朋友,同年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委,1990年被选为周至县政协副主席;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并任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同年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第8-10届全国政协委员;10届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第11届全国政协常委。2015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2020年11月中国道教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任法融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文化专家、易学专家,讲学于世界各地,为宏扬祖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任法融书法,艺术文如其人,字亦如其人。人的本质意识决定其言语行为。同样,书家的道德修养支使其运笔之轨迹,构字之骨架,结体之布局,墨迹之浓淡。任道长之书作,可透视出他宽阔的胸怀,施善于众,普济苍生的道德理念,对天地万物的深知卓识,对人世是非善恶的体察关照。

欣赏任道长书法作品之深邃含义,渐渐地便可借以理悟任道长关于“道”的特征要义。

“虚无”。一张白纸谓之“无”,胸中之气为之“虚”,其灵虚之气,一旦酝酿成形,发之于笔端,落之于纸上,便成为真真切切的带着精气神的书作。此所谓虚中蕴实,实源于虚,虚实相生是也。“自然”、“纯粹”、“素朴”、“平易”。无论诗文书画皆为作者感情之自然流露,它应是独一笃厚,纯一不杂的,不可动辄便想成名成家,获奖得利。鄙人多有体验,为文作书时若心存杂念刻意而求,其作品大都存有瑕疵,污垢,何谈精美。而任道长心底洁净,其诗文书作正如其名一样,将道的玄理奥义,融汇于书法作品之中,以其纯粹之心,创作出一幅幅表现素朴、平易人格的书作。

“清静”、“恬淡”。翠竹环绕,碧树掩映,仙气笼罩的楼观台,真乃修道养德著书立说之佳境。聆听道长宏论,靠近书案观其挥毫泼墨,方知晓道长内心之清静,处世之恬淡,这种气度,付之于笔端,其墨宝当然皆为极品。

“无为”。道家有论:“无为而大有为”。作为道学大师的任法融其做书乃无为而又有为,无为而作,有为而用。其品多为馈赠之礼,而遇见刻意有为之求者,往往要收取不菲之润笔费,以之用于道家事业的发展,弥补济生施舍经费之不足,此所谓以“无为”之心成大为之事。

“柔弱”、“不争”。说到德,《书· 洪范》云:“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柔克”。品赏任道长的书作,可清楚地参悟出其正直的品质,平易近人,为人循循善诱柔弱而暗含刚强的性格,以此贯之于笔墨,其态势,大气磅礴;其用笔,虚实相生;其墨色,浓淡相宜;其节奏,疏密相间;其结构,相让不争;其韵律,刚柔相济。这些不正是道德经精神内涵的外现吗?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