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著名道医——王泰科道长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6-01-10 16:00:00

武当山著名道医——王泰科道长

武当山著名道医——王泰科道长

王泰科道长,1943年5月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南召县鹿鸣山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是当地卫生协会秘书。其兄妹6人,他在家排行老二,哥哥、弟弟都从医,侄儿也是医生。尽管他学习成绩很好,还是班干部,但由于家里很困难,中学没读完就被迫辍学了。14岁那年,他开始随父亲学医,学习临床内外各科诊治,研究栽培、炮制中药技术。在没有出家之前,王泰科就有个向往,想找一个道家修炼的地方。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曾先后三次为年迈的奶奶祈福祛病而朝拜武当。耳濡目染,他渐渐对神秘的武当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3年3月,王泰科遁入道门,拜南阳地区方城县三贤山道观李宗海道长为师,成为全真华山派第廿四代传人。1986年,王泰科道长云游至武当,潜心修炼,参玄悟道,远功名、脱世俗,投身武当玄门、从太上之教、衣钵授度,继承与发扬济世救人的优良传统,从此与仙山结缘。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领受三坛大戒,获得“月字第十号”(戒名:理哲子)。1986年至1995年,他在武当山金顶太和宫担任住持。辞去职务后,他住进紫霄宫,直到2008年到了丹江口市净乐宫,随后常驻于武当山道教学院教授道家养生课。

对于纷至沓来的病人,起初王泰科道长想避而不见,但救死扶伤的教义又让他接连不断地把脉问诊,平均每天要接待一位病人。寒暑易节,岁月周转,这样的生活已不知不觉过去了很多年。不过,王泰科道长却态度严谨地说:“准确地讲,我不是医生。因为我没有医师资格证。”话虽这么说,但他长期致力于武当道教医学、武当道家养生功法、命理、堪舆、周易、术数的研究,名声早已远播。在武当山上,道友们常称王泰科道长为“王医生”,全山上下都还流传着他的传说。据说,每当有严重病人来到养生班,王道长都会为之检查身体,决定病人是否有留下必要;除了动过手术的恶性肿瘤病人,几乎所有病人都能得到些好处。一个当地工作人员无数次重复的故事:一位拉脱维亚的老太太因患乳腺癌晚期,生命只剩下三个月。养生班接纳了她,一待就是九个月,去年回到拉脱维亚时,看上去已经健康得多。

王泰科道长一直致力于武当道教医学、武当道家养生功、命理、堪舆、周易、术数的研究,曾着述出版:《大药性赋》、《养身功十二段锦》《大众养生之道》等,被誉为“道医国手”。2008年,武当山道教医药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泰科成为武当山道教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悬壶济世、勤于布道的他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一位病人;他诊疗从不收费,药费也只收本钱,并多次随团远赴美国、法国、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道教文化交流。

他常说:“医乃仁术,不敌不仇,无隐而不彰也。”一本《大药性赋读本》凝聚着王道长几十年的心血。这本书16开,100多页。《大药性赋》传说始于晋代道医葛洪抱朴子》之撰著,历世代抄本,相传中原,至今存卷无几,且讹谬颇多,原著180味药,历代名医续编280余味。为弘扬道教先师医药遗产,王道长从祖辈残存的篇卷中摄取归纳,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缺者补之,讹者绳之,整理增删至500味,以飨有志之人。

说起养生,王泰科起手就是一句:“这些《黄帝内经》里都有。”他认为,养生最重要的典籍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上古天真论。这些既是医典,也都有道家的道理在其中。道教素以养生闻名天下。实际上,道医真正注重的不是治病,而是养生。养生就是对生命的滋养。以武当道人为例,他们要求“食不言,寝不语”,将养心与养身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少思寡欲,少劳心多养气;饮食与调养结合,不偏食、不暴食;动功与静功结合,并将练功与医药结合,这是王泰科道长总结的养生法。王泰科认为,现代人最大的精神枷锁,无外乎“酒、色、财、气”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元凶,也是养生的绊脚石。“是人自己给自己带上的这个枷锁,想解开这个枷锁也只有靠自己。上锁与开锁的关键,就是一个认识问题,酒色财气,有利也有弊,取其益,避其害,才能让自己达到一种健康平衡的状态。”

(根据网络新闻资料整理)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武当山著名道医——王泰科道长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6-01-10 16:00:00

|
武当山著名道医——王泰科道长
|

武当山著名道医——王泰科道长

武当山著名道医——王泰科道长

王泰科道长,1943年5月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南召县鹿鸣山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是当地卫生协会秘书。其兄妹6人,他在家排行老二,哥哥、弟弟都从医,侄儿也是医生。尽管他学习成绩很好,还是班干部,但由于家里很困难,中学没读完就被迫辍学了。14岁那年,他开始随父亲学医,学习临床内外各科诊治,研究栽培、炮制中药技术。在没有出家之前,王泰科就有个向往,想找一个道家修炼的地方。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曾先后三次为年迈的奶奶祈福祛病而朝拜武当。耳濡目染,他渐渐对神秘的武当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3年3月,王泰科遁入道门,拜南阳地区方城县三贤山道观李宗海道长为师,成为全真华山派第廿四代传人。1986年,王泰科道长云游至武当,潜心修炼,参玄悟道,远功名、脱世俗,投身武当玄门、从太上之教、衣钵授度,继承与发扬济世救人的优良传统,从此与仙山结缘。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领受三坛大戒,获得“月字第十号”(戒名:理哲子)。1986年至1995年,他在武当山金顶太和宫担任住持。辞去职务后,他住进紫霄宫,直到2008年到了丹江口市净乐宫,随后常驻于武当山道教学院教授道家养生课。

对于纷至沓来的病人,起初王泰科道长想避而不见,但救死扶伤的教义又让他接连不断地把脉问诊,平均每天要接待一位病人。寒暑易节,岁月周转,这样的生活已不知不觉过去了很多年。不过,王泰科道长却态度严谨地说:“准确地讲,我不是医生。因为我没有医师资格证。”话虽这么说,但他长期致力于武当道教医学、武当道家养生功法、命理、堪舆、周易、术数的研究,名声早已远播。在武当山上,道友们常称王泰科道长为“王医生”,全山上下都还流传着他的传说。据说,每当有严重病人来到养生班,王道长都会为之检查身体,决定病人是否有留下必要;除了动过手术的恶性肿瘤病人,几乎所有病人都能得到些好处。一个当地工作人员无数次重复的故事:一位拉脱维亚的老太太因患乳腺癌晚期,生命只剩下三个月。养生班接纳了她,一待就是九个月,去年回到拉脱维亚时,看上去已经健康得多。

王泰科道长一直致力于武当道教医学、武当道家养生功、命理、堪舆、周易、术数的研究,曾着述出版:《大药性赋》、《养身功十二段锦》《大众养生之道》等,被誉为“道医国手”。2008年,武当山道教医药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泰科成为武当山道教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悬壶济世、勤于布道的他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一位病人;他诊疗从不收费,药费也只收本钱,并多次随团远赴美国、法国、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道教文化交流。

他常说:“医乃仁术,不敌不仇,无隐而不彰也。”一本《大药性赋读本》凝聚着王道长几十年的心血。这本书16开,100多页。《大药性赋》传说始于晋代道医葛洪抱朴子》之撰著,历世代抄本,相传中原,至今存卷无几,且讹谬颇多,原著180味药,历代名医续编280余味。为弘扬道教先师医药遗产,王道长从祖辈残存的篇卷中摄取归纳,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缺者补之,讹者绳之,整理增删至500味,以飨有志之人。

说起养生,王泰科起手就是一句:“这些《黄帝内经》里都有。”他认为,养生最重要的典籍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上古天真论。这些既是医典,也都有道家的道理在其中。道教素以养生闻名天下。实际上,道医真正注重的不是治病,而是养生。养生就是对生命的滋养。以武当道人为例,他们要求“食不言,寝不语”,将养心与养身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少思寡欲,少劳心多养气;饮食与调养结合,不偏食、不暴食;动功与静功结合,并将练功与医药结合,这是王泰科道长总结的养生法。王泰科认为,现代人最大的精神枷锁,无外乎“酒、色、财、气”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元凶,也是养生的绊脚石。“是人自己给自己带上的这个枷锁,想解开这个枷锁也只有靠自己。上锁与开锁的关键,就是一个认识问题,酒色财气,有利也有弊,取其益,避其害,才能让自己达到一种健康平衡的状态。”

(根据网络新闻资料整理)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