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陇州龙门洞薛教玉道长

陇州图片报道博客 陇州图片报道

2016-01-27 14:21:41

薛教玉道长,甘肃省华亭县人,黄本善法嗣徒孙,全真教龙门派第17代传人。幼年入学,但未进仕途,天资颖悟,长于经济学问。七岁即归玄,壮年出家如龙门洞,冠巾后,云游参访,广见博闻,继承师祖扩山阐教之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任龙门洞监院,募化各郡,与功德主蔡毓俊、蔡芝仲、赵义、贺英杰、贾崃等人共谋龙门洞道院兴工之事。商定后遂携羽士赵子南跋涉金陵,聘请名艺人工笔彩绘《太上一气化三清》,八十一幅圣像壁画,购置法器经典36(部)件,檀像2尊。归赴本山后,先后建成了太清殿、灵官亭、左右配楼、东西客厅、玉皇前阁、七真楼、王母宫以及道院群房。后将“八十一化”,挂置于太清殿内,其画面山水人物勾勒清晰生动,栩栩如生,为道教庙观中少见艺术珍品,为民间无名艺人智慧的结晶。建国后,有关文物保护部门曾拍摄照片,以作为研究学习者观摩参考和维修复建的临摹蓝本。于此同时,他还组织冶铜塑造了玉皇大帝像、钟磬醮炉等。设立了龙门洞下院二处,置水磨二盘,水窖一眼。这些,都使龙门洞再度山色增辉。

另据《龙门洞常住碑记》载,薛教玉道长不以物累,虚清为怀,修炼精严,善结四方志同道合之士。尤勤劳俭朴,不屑入乡村闹市以乞施为道。在常住内,他卧石盖草、仅设善粥地一处,垦地自耕,奋发兴道。康熙五十四年(1751),他视道场土地不足耕种,遂考察本山旁上阴坪、狮子湾、交白岘等荒坡数段,呈报州署准为开垦扩大耕种,使龙门洞常住鹤田增达400余亩。后恐与地方发生地界纠纷,他复勘押帖,依州府文告铭文立碑,明确了道院田地四址。并说:“人不可求,求之于地,地不可求,求之于天。俯仰尘寰奔走形势,此我之所不能也,戴日荷锄,披星负锸,此我之所能也。即地□山脊,耕种难施,而满地松花,遍山橡栗,此天之所以予我,为辟谷计,莫善于此,奚累于后哉”。其善言高志,与世无争,名无为而始,实有为而终的高尚道德可见一斑。

薛教玉道长法嗣龙门洞,对师祖之焦劳,前建之勋猷,念念不忘,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他曾为师祖黄本善道长建祠造像,岁岁祀奉,雍正三年(1725年)又为祖师“邱祖青天歌”铭碑立石,使龙门善事、文献得以永存。薛道长秉志演清,弘扬道法,开拓基业,建树丰厚,为有清一代龙门洞道院复兴之中坚。康熙五十二年(1749年)《重修龙门洞碑记》誉其功绩:“龙门非薛子不能显其奥,薛子非龙门不能展其才而扩其志”。仙逝后,公议入典“四公祠”,塑像陪“四公”受祀。

(选自陇州图片报道博客)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陕西陇州龙门洞薛教玉道长

陇州图片报道博客 陇州图片报道

2016-01-27 14:21:41

|
陕西陇州龙门洞薛教玉道长
|

薛教玉道长,甘肃省华亭县人,黄本善法嗣徒孙,全真教龙门派第17代传人。幼年入学,但未进仕途,天资颖悟,长于经济学问。七岁即归玄,壮年出家如龙门洞,冠巾后,云游参访,广见博闻,继承师祖扩山阐教之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任龙门洞监院,募化各郡,与功德主蔡毓俊、蔡芝仲、赵义、贺英杰、贾崃等人共谋龙门洞道院兴工之事。商定后遂携羽士赵子南跋涉金陵,聘请名艺人工笔彩绘《太上一气化三清》,八十一幅圣像壁画,购置法器经典36(部)件,檀像2尊。归赴本山后,先后建成了太清殿、灵官亭、左右配楼、东西客厅、玉皇前阁、七真楼、王母宫以及道院群房。后将“八十一化”,挂置于太清殿内,其画面山水人物勾勒清晰生动,栩栩如生,为道教庙观中少见艺术珍品,为民间无名艺人智慧的结晶。建国后,有关文物保护部门曾拍摄照片,以作为研究学习者观摩参考和维修复建的临摹蓝本。于此同时,他还组织冶铜塑造了玉皇大帝像、钟磬醮炉等。设立了龙门洞下院二处,置水磨二盘,水窖一眼。这些,都使龙门洞再度山色增辉。

另据《龙门洞常住碑记》载,薛教玉道长不以物累,虚清为怀,修炼精严,善结四方志同道合之士。尤勤劳俭朴,不屑入乡村闹市以乞施为道。在常住内,他卧石盖草、仅设善粥地一处,垦地自耕,奋发兴道。康熙五十四年(1751),他视道场土地不足耕种,遂考察本山旁上阴坪、狮子湾、交白岘等荒坡数段,呈报州署准为开垦扩大耕种,使龙门洞常住鹤田增达400余亩。后恐与地方发生地界纠纷,他复勘押帖,依州府文告铭文立碑,明确了道院田地四址。并说:“人不可求,求之于地,地不可求,求之于天。俯仰尘寰奔走形势,此我之所不能也,戴日荷锄,披星负锸,此我之所能也。即地□山脊,耕种难施,而满地松花,遍山橡栗,此天之所以予我,为辟谷计,莫善于此,奚累于后哉”。其善言高志,与世无争,名无为而始,实有为而终的高尚道德可见一斑。

薛教玉道长法嗣龙门洞,对师祖之焦劳,前建之勋猷,念念不忘,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他曾为师祖黄本善道长建祠造像,岁岁祀奉,雍正三年(1725年)又为祖师“邱祖青天歌”铭碑立石,使龙门善事、文献得以永存。薛道长秉志演清,弘扬道法,开拓基业,建树丰厚,为有清一代龙门洞道院复兴之中坚。康熙五十二年(1749年)《重修龙门洞碑记》誉其功绩:“龙门非薛子不能显其奥,薛子非龙门不能展其才而扩其志”。仙逝后,公议入典“四公祠”,塑像陪“四公”受祀。

(选自陇州图片报道博客)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