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教主林灵素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07-12 13:53:00

在道教的发展史上,林灵素有一个有争论的人物。由于他在徽宗执政期间所处的地位与实际作用,引起了众多官宦、儒生、佛教徒、民众及部份道教徒的反感与公愤。他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结蔡京、童贯之辈奸臣,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预政治,“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满,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对,促使政局动荡,社会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门羽客王允诚。《能改斋漫录》记载有一道者听林灵素讲经,怒目而前,敢于向他挑战。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五二亦曰:“宋徽宗政和末,林灵素开讲于宝录宫,道俗会者数千人,皆擎跽致敬,独一道人真目在前立”,公开与之对抗。时至明代,张宇初天师还对林灵素之流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说:“至若赵归真、林灵素之徒,偶为世主之所崇尚敬礼,即为富贵所骄,有失君臣之分,过设夸诞之辞,不以慈俭自守,亦取议当时后世矣,是切为后戒。”当然,根本的原因在于宋徽宗的腐败无能,最后导致北宋的灭亡。这一切严重的后果,都与林灵素的所作所为有关,因此,史书上对林灵素的评击是非常尖锐的,也是合符实际的。

不过,还需要探讨的是,林灵素在道教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尤其是他在神霄派形成的过程中,他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这里略加分析。

林灵素为温州永嘉人,家世寒微。生日不详。七岁读书,粗能作诗。据说苏东坡曾见之,惊异其聪明,并问其志,答曰:“生封候,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年将三十,博通儒道经典,志慕清虚,语论孤高,迥脱尘俗。初林灵素游西洛,遇一道人姓赵,交游数载,忽一日卒死,林灵素为其沐浴安葬,得所遗书三册,细字如珠,间有天篆,人莫能识,上题曰《神霄天坛玉书》,内言神仙变化法诀,兴云致雨符咒,驱遣下鬼,役使万灵。“先生自受其玉书,豁然神悟,察见鬼神,诵咒书符,策役雷电,追摄邪魔,与人禁冶疾苦,立见功验,驱瘟伐庙,无施不灵。”次年,林灵素至岳阳酒肆,复见已死复活的赵道人。道人曰:“予乃汉天师弟子赵升也。向者所授五雷玉书,谨而行之,不可轻泄。即日为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东华帝君有难,力当救之。”赵与时《林灵素传》亦曰 ,林灵素之五雷法,为入蜀时得自赵升。显然,这些皆为依托之言,只是说明林灵素的道法来自张道陵天师道传统。

关于林灵素何时至京、何以得宋徽宗宠信,历来异说多端,矛盾迭出。综观各书所记,以《宋史·林灵素传》所载“政和末,王老志、王仔者既衰,徽宗访方士于左道录徐知常,以灵素对”等语,比较与事实相近。

政和六年(1116年)十月,徽宗驾幸太乙东宫,见道录徐知常所录林灵素所作“神霄谣”,其文皆神仙妙语喜甚,乃令徐知常引林灵素入见,从此委以重任。并依林灵素所言,命天下皆建神霄万寿宫,开神霄录坛。京城神霄宫建成后,徽宗率蔡京和群臣庆贺。早斋罢,徽宗引百官游观,忽吟得上联:“宣德五门来万国。”蔡京等沉思无以答,徽宗问林灵素:“师能对否?”林应声而答:“神霄一府总诸天。”徽宗大喜,遂令林灵素修正一黄录青醮科仪,编排三界圣位,校正丹经子书。“每月初七日升座,泊亲王内贵、文武百官皆集,听讲三洞道经。或御驾亲临,亦于座下。自此东京人方知奉道也。”《宋史·方技列传·林灵素传》亦曰:“每设大斋,辄费纸钱数万,谓之千道会。帝设幄其侧,而灵素升高正坐,间者皆再拜以请,所言无殊异,时时杂捷给嘲诙以资 笑。其徒美衣玉食,几二万人,遂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有诸殿待晨、校籍、授经,以拟侍制、修撰、直阁。”

时徽宗欲得全部雷书金经,林灵素遂上言曰:“昔汉天师有《神霄雷书》二十卷,并天部霆司八角雷印六颗。至第八代天师藏十卷,并六印文,并晋火痕印文。国初张守真遇翊圣真君,传赐五卷。”今应帝求,上帝遣六丁玉女授以四枚雷印,“一天坛玉印,一神霄嗣教宗师印,一都管雷公印,一天部霆司印,皆坚如铁石,非金非玉”。林灵素便以此四印并《雷书》五卷进奏,遂得全集。

但随着徽宗对他的宠信越来越深,他的权势日益嚣张,从而导致与当朝重臣蔡京等人的对立。赵与时《林灵素传》载:“京师大旱,命灵素祈雨,未应,蔡京奏其妄”,请上治罪,可证蔡京已与他发生正面冲突。对此,林灵素亦反奏童贯、蔡京等为奸臣,乃“飞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转世祸国,劝请徽宗斩决。他说:“愿陛下知丙午之乱,奉大道,去华饰,任忠良,灭奸党,修德行,诛童、蔡,此祸可免,他时玉府再会天颜,不然则大祸将临。”其后,林灵素又多次假神真降言,警告徽宗:“幸速避地,勿尚奢华,当出圣断,毋听奸邪所败。”一次徽宗邀林灵素、张继先同游禁中一阁下,见一元佑奸党之碑,林灵素、张继先皆免首致敬,林因请纸笔题诗云:“苏、黄不作文章客,童 、蔡反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显然,这是明目张胆的为元佑党人喊冤叫屈,予头直指蔡京。无怪乎次日徽宗以诗示太师蔡京,“京惶恐无地,乞出。”

但蔡京与林灵素的争斗并非停止,反而更加激烈。据传林灵素有一秘室,“两面窗,前门后壁,乃入靖之处,中有二椅,外常封锁,不许一切人入,虽驾到亦不引入其室,蔡京疑,遣八厢密探之,有黄罗帐上销金龙床及朱红椅卓。奏上:林公有亻替,愿陛下亲往,臣当从驾示,敢有不实,臣当万死。帝即幸通真宫,先生迎驾起居,帝与京径入其室,启封关锁,但见纷壁明窗,椅卓二只,他无一物。蔡京惊惶战惧,叩头请罪。”显然,这又是两人之间的一场较量,结果是蔡京又打了一场败仗。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玉真教主林灵素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07-12 13:53:00

    |
    玉真教主林灵素
    |

    在道教的发展史上,林灵素有一个有争论的人物。由于他在徽宗执政期间所处的地位与实际作用,引起了众多官宦、儒生、佛教徒、民众及部份道教徒的反感与公愤。他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结蔡京、童贯之辈奸臣,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预政治,“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满,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对,促使政局动荡,社会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门羽客王允诚。《能改斋漫录》记载有一道者听林灵素讲经,怒目而前,敢于向他挑战。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五二亦曰:“宋徽宗政和末,林灵素开讲于宝录宫,道俗会者数千人,皆擎跽致敬,独一道人真目在前立”,公开与之对抗。时至明代,张宇初天师还对林灵素之流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说:“至若赵归真、林灵素之徒,偶为世主之所崇尚敬礼,即为富贵所骄,有失君臣之分,过设夸诞之辞,不以慈俭自守,亦取议当时后世矣,是切为后戒。”当然,根本的原因在于宋徽宗的腐败无能,最后导致北宋的灭亡。这一切严重的后果,都与林灵素的所作所为有关,因此,史书上对林灵素的评击是非常尖锐的,也是合符实际的。

    不过,还需要探讨的是,林灵素在道教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尤其是他在神霄派形成的过程中,他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这里略加分析。

    林灵素为温州永嘉人,家世寒微。生日不详。七岁读书,粗能作诗。据说苏东坡曾见之,惊异其聪明,并问其志,答曰:“生封候,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年将三十,博通儒道经典,志慕清虚,语论孤高,迥脱尘俗。初林灵素游西洛,遇一道人姓赵,交游数载,忽一日卒死,林灵素为其沐浴安葬,得所遗书三册,细字如珠,间有天篆,人莫能识,上题曰《神霄天坛玉书》,内言神仙变化法诀,兴云致雨符咒,驱遣下鬼,役使万灵。“先生自受其玉书,豁然神悟,察见鬼神,诵咒书符,策役雷电,追摄邪魔,与人禁冶疾苦,立见功验,驱瘟伐庙,无施不灵。”次年,林灵素至岳阳酒肆,复见已死复活的赵道人。道人曰:“予乃汉天师弟子赵升也。向者所授五雷玉书,谨而行之,不可轻泄。即日为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东华帝君有难,力当救之。”赵与时《林灵素传》亦曰 ,林灵素之五雷法,为入蜀时得自赵升。显然,这些皆为依托之言,只是说明林灵素的道法来自张道陵天师道传统。

    关于林灵素何时至京、何以得宋徽宗宠信,历来异说多端,矛盾迭出。综观各书所记,以《宋史·林灵素传》所载“政和末,王老志、王仔者既衰,徽宗访方士于左道录徐知常,以灵素对”等语,比较与事实相近。

    政和六年(1116年)十月,徽宗驾幸太乙东宫,见道录徐知常所录林灵素所作“神霄谣”,其文皆神仙妙语喜甚,乃令徐知常引林灵素入见,从此委以重任。并依林灵素所言,命天下皆建神霄万寿宫,开神霄录坛。京城神霄宫建成后,徽宗率蔡京和群臣庆贺。早斋罢,徽宗引百官游观,忽吟得上联:“宣德五门来万国。”蔡京等沉思无以答,徽宗问林灵素:“师能对否?”林应声而答:“神霄一府总诸天。”徽宗大喜,遂令林灵素修正一黄录青醮科仪,编排三界圣位,校正丹经子书。“每月初七日升座,泊亲王内贵、文武百官皆集,听讲三洞道经。或御驾亲临,亦于座下。自此东京人方知奉道也。”《宋史·方技列传·林灵素传》亦曰:“每设大斋,辄费纸钱数万,谓之千道会。帝设幄其侧,而灵素升高正坐,间者皆再拜以请,所言无殊异,时时杂捷给嘲诙以资 笑。其徒美衣玉食,几二万人,遂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有诸殿待晨、校籍、授经,以拟侍制、修撰、直阁。”

    时徽宗欲得全部雷书金经,林灵素遂上言曰:“昔汉天师有《神霄雷书》二十卷,并天部霆司八角雷印六颗。至第八代天师藏十卷,并六印文,并晋火痕印文。国初张守真遇翊圣真君,传赐五卷。”今应帝求,上帝遣六丁玉女授以四枚雷印,“一天坛玉印,一神霄嗣教宗师印,一都管雷公印,一天部霆司印,皆坚如铁石,非金非玉”。林灵素便以此四印并《雷书》五卷进奏,遂得全集。

    但随着徽宗对他的宠信越来越深,他的权势日益嚣张,从而导致与当朝重臣蔡京等人的对立。赵与时《林灵素传》载:“京师大旱,命灵素祈雨,未应,蔡京奏其妄”,请上治罪,可证蔡京已与他发生正面冲突。对此,林灵素亦反奏童贯、蔡京等为奸臣,乃“飞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转世祸国,劝请徽宗斩决。他说:“愿陛下知丙午之乱,奉大道,去华饰,任忠良,灭奸党,修德行,诛童、蔡,此祸可免,他时玉府再会天颜,不然则大祸将临。”其后,林灵素又多次假神真降言,警告徽宗:“幸速避地,勿尚奢华,当出圣断,毋听奸邪所败。”一次徽宗邀林灵素、张继先同游禁中一阁下,见一元佑奸党之碑,林灵素、张继先皆免首致敬,林因请纸笔题诗云:“苏、黄不作文章客,童 、蔡反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显然,这是明目张胆的为元佑党人喊冤叫屈,予头直指蔡京。无怪乎次日徽宗以诗示太师蔡京,“京惶恐无地,乞出。”

    但蔡京与林灵素的争斗并非停止,反而更加激烈。据传林灵素有一秘室,“两面窗,前门后壁,乃入靖之处,中有二椅,外常封锁,不许一切人入,虽驾到亦不引入其室,蔡京疑,遣八厢密探之,有黄罗帐上销金龙床及朱红椅卓。奏上:林公有亻替,愿陛下亲往,臣当从驾示,敢有不实,臣当万死。帝即幸通真宫,先生迎驾起居,帝与京径入其室,启封关锁,但见纷壁明窗,椅卓二只,他无一物。蔡京惊惶战惧,叩头请罪。”显然,这又是两人之间的一场较量,结果是蔡京又打了一场败仗。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