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

中国新闻网 宋秀杰 旷天琪

2012-02-17 04:19:00

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广东罗浮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在罗浮山的“九观十八寺二十八庵”中,黄龙观是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规模最为宏伟的宫观。1992年春,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投资重建了黄龙观,不仅延续了黄龙观的鼎盛香火,更为道教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侯道长离世已13年了,记者近日重新探访黄龙观,巧遇侯道长的弟子梁俊雄道长和黄龙观创建人之一欧穗科大师,从道长边人的介绍中,可以窥见他热心宗教几十载背后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侯宝桓与黄龙观

罗浮山黄龙观

罗浮山黄龙观

据历史记载,黄龙洞原称金砂洞,“黄龙”得名于南汉国主刘岩。刘岩曾在金砂洞大兴土木建了金碧辉煌的行宫——天华宫,他亲临此行宫视察,甚感满意。晚上歇息之时,他梦见一条黄龙从宫侧腾身而起,一飞冲天。刘岩非常高兴,认为是国运永固之吉兆,就将金砂洞改名为黄龙洞,又取“飞龙在天”之意。清代康熙年间,山东崂山派道士张妙升在黄龙洞中凭吊古迹,发现黄龙洞风水势旺,紫气东来,实乃修身养性,悟道论玄的最佳洞天,于是在天华宫的故址上,创建了黄龙观。

然而,黄龙观也未曾逃过历史的劫难。“文革”期间,黄龙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殿宇尽毁,只有败瓦残垣遗留在草丛中。直到1992年春,侯宝桓道长带领的香港青松观一行,在惠州市博罗县政府官员的陪同下视察了黄龙观故址。终于与博罗县政府签订了重建黄龙观协议书,由香港青松观拨巨资在原址重建。

工程于1993年4月奠基动土,耗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并于1995年10月举行开光庆典。据说,庆典之时,天边有两条带状白云,宛如游龙在天边飞舞,约10分钟才隐隐散去,成千来宾啧啧称奇。

之后,又持续投资增建了黄龙大道,慈恩亭和大型牌坊等,至今耗资将近一亿五千万元人民币。

宗教创新 独树一帜

侯宝桓道长入道大半生,对中国道教教育和古老宗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道教界内也极富盛名,大家都尊称他“侯爷”。他亲手栽培的弟子,黄龙观现任道长梁俊雄认为,侯爷虽已羽化登真,但他对道家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他为道家文化创新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依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中国道教界。

除了立足香港发展道教,侯道长力从祖师圣训“播玄风于全球”。自1997年起,便开始着手弘道于海外,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新加坡等地兴建5间青松观。

在内地,侯道长也怀着爱国爱教的情怀,自八十年代起多次参访祖国的名山古观,每见到宫观及道友有困难,皆竭诚关怀并给予慷慨帮助。他连年奔走,除了透过中国道教协会向“希望工程”捐款,更为内地较贫困的道观维修殿宇,收回宫观达两百余所之多。侯爷甚至到了晚年,仍频繁往来内地和香港之间,为祖国宫观的重修事宜而奔波。

多年来,侯道长致力于团结同道友好,提升道教文化在学术界的地位。自60年代起,先后主持筹建了“香港道教联合会”、台湾的“中华道教学院”、“香港道教学院”等,时刻不忘培育道教人才的使命。除了在中、小学及北京的中国道教学院设立奖学金之外,更赞助及举办三次大型的国际道教学术会议。更创办“国际道教联会”,以联合世界研究道家道教的学者专家,共筹弘道大计。

热心慈善 胸怀大爱

香港青松观的区穗科大师是侯爷生前的好朋友。他17年前从香港来到大陆,协助侯爷一同筹划重建黄龙观事宜,17年来,他放下家庭和事业,至今依然在黄龙观协助管理各项事宜。区大师说,刚认识侯爷的时候,侯爷一身穿得破破烂烂,衣服上打着补丁,但衣衫褴褛遮盖不了他充满大爱的心。侯爷热心宗教和公益事业,虽严于律己,对帮助他人却从来是慷慨大方,这样的处世为人深深感动了区先生。

侯道长从不藏私,在社会公益尤其是教育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他时常挂在口边的是“提倡道德教育”,一生在各地兴办了多所义学性质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每当某地遇上自然灾害,就积极参与赈灾,派寒衣、施良药,建立多所养老院、医疗诊所等。

如今,罗浮山黄龙观香火鼎盛,到访的游客数量也连年攀升,在一些节假日旺季,每天的游客甚至达到上万人。侯爷当年栽培的20多位道人也坚守着黄龙观,传播道教文化,也将侯道长高风亮节,大爱无私的精神传承千秋万代。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

中国新闻网 宋秀杰 旷天琪

2012-02-17 04:19:00

|
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
|

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广东罗浮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在罗浮山的“九观十八寺二十八庵”中,黄龙观是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规模最为宏伟的宫观。1992年春,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投资重建了黄龙观,不仅延续了黄龙观的鼎盛香火,更为道教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侯道长离世已13年了,记者近日重新探访黄龙观,巧遇侯道长的弟子梁俊雄道长和黄龙观创建人之一欧穗科大师,从道长边人的介绍中,可以窥见他热心宗教几十载背后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侯宝桓与黄龙观

罗浮山黄龙观

罗浮山黄龙观

据历史记载,黄龙洞原称金砂洞,“黄龙”得名于南汉国主刘岩。刘岩曾在金砂洞大兴土木建了金碧辉煌的行宫——天华宫,他亲临此行宫视察,甚感满意。晚上歇息之时,他梦见一条黄龙从宫侧腾身而起,一飞冲天。刘岩非常高兴,认为是国运永固之吉兆,就将金砂洞改名为黄龙洞,又取“飞龙在天”之意。清代康熙年间,山东崂山派道士张妙升在黄龙洞中凭吊古迹,发现黄龙洞风水势旺,紫气东来,实乃修身养性,悟道论玄的最佳洞天,于是在天华宫的故址上,创建了黄龙观。

然而,黄龙观也未曾逃过历史的劫难。“文革”期间,黄龙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殿宇尽毁,只有败瓦残垣遗留在草丛中。直到1992年春,侯宝桓道长带领的香港青松观一行,在惠州市博罗县政府官员的陪同下视察了黄龙观故址。终于与博罗县政府签订了重建黄龙观协议书,由香港青松观拨巨资在原址重建。

工程于1993年4月奠基动土,耗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并于1995年10月举行开光庆典。据说,庆典之时,天边有两条带状白云,宛如游龙在天边飞舞,约10分钟才隐隐散去,成千来宾啧啧称奇。

之后,又持续投资增建了黄龙大道,慈恩亭和大型牌坊等,至今耗资将近一亿五千万元人民币。

宗教创新 独树一帜

侯宝桓道长入道大半生,对中国道教教育和古老宗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道教界内也极富盛名,大家都尊称他“侯爷”。他亲手栽培的弟子,黄龙观现任道长梁俊雄认为,侯爷虽已羽化登真,但他对道家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他为道家文化创新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依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中国道教界。

除了立足香港发展道教,侯道长力从祖师圣训“播玄风于全球”。自1997年起,便开始着手弘道于海外,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新加坡等地兴建5间青松观。

在内地,侯道长也怀着爱国爱教的情怀,自八十年代起多次参访祖国的名山古观,每见到宫观及道友有困难,皆竭诚关怀并给予慷慨帮助。他连年奔走,除了透过中国道教协会向“希望工程”捐款,更为内地较贫困的道观维修殿宇,收回宫观达两百余所之多。侯爷甚至到了晚年,仍频繁往来内地和香港之间,为祖国宫观的重修事宜而奔波。

多年来,侯道长致力于团结同道友好,提升道教文化在学术界的地位。自60年代起,先后主持筹建了“香港道教联合会”、台湾的“中华道教学院”、“香港道教学院”等,时刻不忘培育道教人才的使命。除了在中、小学及北京的中国道教学院设立奖学金之外,更赞助及举办三次大型的国际道教学术会议。更创办“国际道教联会”,以联合世界研究道家道教的学者专家,共筹弘道大计。

热心慈善 胸怀大爱

香港青松观的区穗科大师是侯爷生前的好朋友。他17年前从香港来到大陆,协助侯爷一同筹划重建黄龙观事宜,17年来,他放下家庭和事业,至今依然在黄龙观协助管理各项事宜。区大师说,刚认识侯爷的时候,侯爷一身穿得破破烂烂,衣服上打着补丁,但衣衫褴褛遮盖不了他充满大爱的心。侯爷热心宗教和公益事业,虽严于律己,对帮助他人却从来是慷慨大方,这样的处世为人深深感动了区先生。

侯道长从不藏私,在社会公益尤其是教育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他时常挂在口边的是“提倡道德教育”,一生在各地兴办了多所义学性质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每当某地遇上自然灾害,就积极参与赈灾,派寒衣、施良药,建立多所养老院、医疗诊所等。

如今,罗浮山黄龙观香火鼎盛,到访的游客数量也连年攀升,在一些节假日旺季,每天的游客甚至达到上万人。侯爷当年栽培的20多位道人也坚守着黄龙观,传播道教文化,也将侯道长高风亮节,大爱无私的精神传承千秋万代。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