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张宗健道长

道教之音 佚名

2013-05-02 14:52:00

太原市万柏林区道教协会张宗健会长

深蓝的袍服熨贴地穿在魁梧厚实的身上,慈善的脸庞呈现给人朴实与谦和,深沉的眼睛透出的是自信与慧根,黝黑的长发梳挽结髻盘在头顶,这就是全真道龙门派二十三代玄裔张宗健道长的素描画。

承袭长辈崇尚自然   虔诚学道住持居贤观

张宗健,1977年10月23日出生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介休市的一个村庄,他从善良本分的父母那里承袭了老实厚道、崇尚自然的农民本色,奠定了他法道于自然的“慧根”。幼时的他常跟随父母在姥姥家中小住,姥姥姥爷对道教四御之一的后土的虔诚信仰,像春雨润物那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滋生出了嫩芽,他不时地向长辈们就“道教”问题发问。

从15岁开始他跟随正一道大德刘上莲下生大师研习玄门易术,聪慧好学的他得到了大师的赏识与真经传授。他也没有辜负大师的期望,在大师的言传身教中,把大师的点点滴滴教诲都牢记在心里融化在血液里,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师百名弟子中最得意的门徒。1999年冬季正一道大德刘上莲下生大师羽化成仙后,为实现大师的宏愿、进一步传播道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遵照大师教导,于2000年3月登上北武当走进古观道院,在监院李上理下海大师启发与指导下,接受了道教“洗礼”,正式皈依北武当山道教。这一年他已经成长为一个20岁的壮后生。随着年龄的渐长和身体的成熟,它的学问也在逐渐增加和深化。青灯黄卷伴更长,道袍斋饭苦修形。在后来的三年多时间里,他虔诚地在李上理下海大师门下聆听教诲、研习教义,潜心学习和研究了《四品经》《道德经》《道教斋教科仪》和道教养生、道教斋醮法事、道教斋醮音乐等道家学说的诸多名篇和法理法事,从中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的精华。随着学道悟道的进一步深入和学道传道信念的逐步坚定,他于2006年3月正式出家于北武当山太和宫,真正成为了道家的一员,开始了他学道传道的道士生涯。

2007年10月,学徒出道的张宗健适逢而立之年,为实现正一道大德刘上莲下生大师和李上理下海大师弘道济世、服务社会的夙愿,他长途跋涉,一路走一路问,来到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家庄村,在当地老人们的指点下,终于寻找到了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居贤观道院。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很难看清楚哪是房屋哪是院墙哪是大门,这就是他即将住持的居贤观?在倒塌的房屋旁,他呆呆地伫立着,足足有一个小时一言未发,只有仿佛来自北武当山的阵阵凉风有节奏地吹拂着他的衣衫,在向他诉说着道观内曾经的往事。秋风吹着几片树叶在空中盘旋,两只小鸟嬉戏着啾啾地叫着从他身旁掠过,让他再一次想起了两位大师的谆谆教诲,也让这位30岁的汉子想到了自己应该的担当与责任。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恢复这座道观的历史风貌,让这座千年道观恢复往日的香火。一砖一瓦地捡拾、一镐一锹地平整,从自己的一点积蓄开始投入。他一边修缮殿堂一边为周边的村民们解疑释惑消灾免难、行医发药祛痛治病。他的“德行”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认可与褒奖,也得到了一些社会共识之士的鼎力帮助,投入随之逐渐增加,四年下来共投入380多万元。到2011年秋,居贤观道院基本恢复原貌:前院一座五米高的三层黄铜大宝鼎矗立中央,过殿三星殿;后院主殿聚仙殿,配殿大财神殿、碧霞元君殿分立东西,两棵柏树与两棵槐树耸立在主殿前,深情地俯视着护庙金蟾的神奇义举。两院前呼后应,清静庄严,人们静立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领略唐宋的浩荡神韵和明朝的宏大庙会。大殿竣工那天,他向着北武当山方向行了大礼,告慰曾经教诲过自己的两位大师。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庙,仿佛带着它沉重的鼓声和悠悠的钟声邀约曾经的诵经声,再一次以它特有的风貌展示出了传承中华道教文化的姿态。 

2011年初,位于万柏林区南寨村的龙蟠宫在投入近400万元后修缮完工。清朝乾隆年间记载龙蟠宫始建年份与香火旺盛时的繁华景象的两块青石碑重见天日,重新闪烁出深厚历史熠熠之光。2012年8月太原市政府批准张宗健为龙蟠宫道院住持。

有关人士考证后说,居贤观内聚仙殿东西两面墙上的“龙王行云布雨图”和“行云回宫图”,是两幅具有较高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明朝壁画。这两幅壁画于2008年被山西省文物局评定为一级文物。周围的村民都说,正是有了对居贤观的修缮,才使得这两幅壁画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行云”和“龙王”两幅杰作在被狂风吹了近40年后终于有了的归宿,历经五个世纪风雨的柏树、槐树神定气凝地俯瞰着自己的栖息之所。

2010年11月,居贤观道院被确定为太原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太原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其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批准张宗健担任住持。现在这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古观道院,已有出家道士26人、教职人员12人、皈依居士100多人、信教群众1500多人。

道教礼仪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对于每一座道院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忽缺的。道教的礼仪内容很复杂, 大到出入行走,小到日常称呼都有其相传甚久的“礼数”。张宗健住持居贤观后,着手逐步建立和完善道院的管理制度,道容道貌斋蘸礼仪、早课晚课厅堂洒扫都按照教义之理认真制定实施细则,“挂单值日”“法事活动”“账务公示”等都明确上墙,凡事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粗”中有细的道长的精心管理,道院的各项活动都有条不紊、依章而行。逢年过节的大型斋蘸法事都按照教义之规认真举行,如遇民众有灾有难定会召集道士信众祈福禳灾、募捐献爱。随着张宗健道长住持的居贤观善举的施行,慈善之心也随之广泛传播,社会的布施也逐渐增加,观内的善事也在与日俱增。

尊道贵德修道养性   广施善行服务社会

许多人对张宗健道长的认识是从其善举中开始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冶,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对《道德经》中的这一段话,张宗健道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把它作为自己修德养性的信条。他说:“现代社会有很多道士都在追求物质享受和外表的冠冕堂皇,而把道教教义真正的精神实质抛弃了”“ 真正的善在心里,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上善若水,是由每时每刻的一举一动反映出来的。真正的善是大善,是不求回报的”。正是有了这样德行修养的信条,他一直坚持倡导和组织居贤观道院把接受的布施用在善举上,经常向同修们发出倡议并组织各种慈善捐赠活动,向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广施善行。

2012年4月12日,在张宗健道长倡议下,居贤观道院向全体道士和居士发起“为残疾儿童捐助一双鞋”的慈善活动,为在王家庄村寄养的20余名孤残儿童,捐赠了价值8000余元的鞋物。在给这些孤残儿童送去鞋物时,孩子们用激动的泪水和肢体语言向道士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2012年9月5日,金色的阳光洒满了万柏林区兴西小学的校园。这一天上午,由张宗健道长发起和组织的居贤观道院“慈爱洒兴西,红色送真情”捐赠仪式在教学楼前隆重举行。在捐赠仪式上,张宗健道长代表居贤观道院向兴西小学捐赠了价值54000多元的课座椅和电脑桌等“慈爱”之物,为开学伊始的兴西小学解决了燃眉之急。本次活动受到了参加捐赠仪式的山西省道教协会秘书长安宝忠、太原市宗教局副局长南红卫及万柏林区统战部部长李晓玉、万柏林区宗教局局长王建中等领导的高度赞誉。兴西小学的师生们向居贤观道院赠送了一面 “汇真情,爱延续,慈爱心缘”的锦旗。

2013年4月3日,张宗健道长带领两位道士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山西省静乐县双路乡砚弯村和兰家山村,向当地群众捐赠了价值10000元的衣服。留守的100多位老人和孩子都到捐赠现场依序接受捐赠的衣服,许多人激动地满含热泪连声道谢,有的人甚至学着道士双手作揖稽首称谢。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在居贤观道院多年的慈善活动中,长期以来受益最多的是周边的乡邻。几年来,在张宗建道长的倡议和组织下,居贤观坚持在周边村庄为乡亲们举办道医义诊活动,免费给群众针灸、按摩、正骨、诊脉,为许多患者减轻痛苦、缓解病情、治疗疾病。这些年来,他们还常常为经济拮据的乡亲们送医赠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义诊。居贤观道院这些年的道医义诊活动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道士道众一致表示,尽自己所能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开展这类活动。

如果有谁走进王家庄打问居贤观,老乡们都会热情地指引带路,临别时他们总要用自信的口吻向来访者说一句:“张道长仗义厚道,是个大好人”。

“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人人心存善念。只有人人谦和,争献爱心,不求回报,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如此则国之幸,民之幸”。而“善心最大者莫过于热爱国家、热爱大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汶川和雅安大地震发生后,身为万柏林区道协会长的张宗健心系灾区、心系灾民,及时组织居贤观道院和龙蟠宫道院的道众和信众100多人,举行了为灾区民众祈福禳灾大法会暨募捐活动。伴着庄严厚重、起伏有节的鼓乐,张道长带领道众信众以洪亮庄重的祈祷声,共同祈愿灾区同胞生者坚强、逝者安息,祈愿灾区民众共渡难关、重建家园。“法会”仪式结束后,大家将捐款纷纷投入“功德箱”中,表达着对道教教义的笃信和对灾区民众的关切之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日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张宗健道长组织和带领道士和信众以道教特有的方式在居贤观举行了“祈福大法会”,为人类祈祷和平,为父老乡亲祈求风调雨顺。

张宗健道长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王家庄村附近群众的认可与赞赏。2011年3月张宗健当选为政协万柏林区第四届委员、常委,2012年4月当选为政协太原市十二届委员,2012年6月成为太原市道教协会筹备组成员,2012年9月当选为太原市青联九届委员,2012年12月当选为万柏林区道教协会会长。

增加的数个头衔并未把他的“混元巾”压出皱褶,粗壮的发髻依然将帽沿支撑的挺拔圆流。张宗健道长牢记着两位大师的夙愿和嘱托,和广大道众信众共同致力于晋阳道教文化的整理与开发。

讲经传道是中国道教固有的传统,是引导信众的最基本方法,是道教薪火相传的重要途径,也是道教活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2012年6月20日,经张宗健道长四处奔波、多方呼吁,在居贤观举办了太原市首届"玄门讲经"暨道教界人士培训活动,省内外70多位道教界人士、知名专家齐聚一堂,谈经论道。张宗健道长围绕“同心晋阳论道、合力共创和谐”主题,以《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和早课晚课等内容,从义理、修持、戒律、养生、教育等方面为“玄门讲经”作了一节示范课。讲课结束时,张宗健道长以宏亮急切的语气说:“太原是李唐龙兴之地,道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应该秉承晋阳文化特色,挖掘、整理道教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发挥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太原市道教界与全国各地道教的交流,扩大对外影响,努力打造太原市文化新名片”。这次活动对弘扬太原道教文化,恢复道教学经、讲经的传统,促进太原道教教职人员学经讲经、提高学识修为、纯正道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山西省民族宗教局、道教协会和太原市政协、统战部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

在2012年10月,在武当大兴600年罗天大蘸法会暨中道协第四次玄门讲经法会期间,张宗健道长作为全国18名讲经选手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道教界出席全国性道教活动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在“玄门讲经”中作了重点发言,把自己的学识与山西道教界介绍给了大家,让与会者又眼前一亮之感,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共鸣。在这次活动中,由张宗健道长指导的居贤观居士马俊生的15米长卷《太上感应篇》,作为历届抄经大赛中最长的长卷和上乘的书法作品获得玄门讲经抄经大赛特别奖,这是本次活动中山西省的唯一获奖作品。

太原市万柏林区道教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刚刚结束,张宗健道长又投入到了太原市道教协会的筹备工作中。至2016年11月,山西太原市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会议隆重召开,张宗健道长当选为太原市道教协会第一届会长。

风尘仆仆的他,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眼睛始终透着自信、步履始终沉稳坚定。他会牢记大师的嘱托、勇于担当,为道教文化的整理与传承积极拓展、永不停歇!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山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张宗健道长

道教之音 佚名

2013-05-02 14:52:00

|
山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张宗健道长
|

太原市万柏林区道教协会张宗健会长

深蓝的袍服熨贴地穿在魁梧厚实的身上,慈善的脸庞呈现给人朴实与谦和,深沉的眼睛透出的是自信与慧根,黝黑的长发梳挽结髻盘在头顶,这就是全真道龙门派二十三代玄裔张宗健道长的素描画。

承袭长辈崇尚自然   虔诚学道住持居贤观

张宗健,1977年10月23日出生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介休市的一个村庄,他从善良本分的父母那里承袭了老实厚道、崇尚自然的农民本色,奠定了他法道于自然的“慧根”。幼时的他常跟随父母在姥姥家中小住,姥姥姥爷对道教四御之一的后土的虔诚信仰,像春雨润物那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滋生出了嫩芽,他不时地向长辈们就“道教”问题发问。

从15岁开始他跟随正一道大德刘上莲下生大师研习玄门易术,聪慧好学的他得到了大师的赏识与真经传授。他也没有辜负大师的期望,在大师的言传身教中,把大师的点点滴滴教诲都牢记在心里融化在血液里,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师百名弟子中最得意的门徒。1999年冬季正一道大德刘上莲下生大师羽化成仙后,为实现大师的宏愿、进一步传播道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遵照大师教导,于2000年3月登上北武当走进古观道院,在监院李上理下海大师启发与指导下,接受了道教“洗礼”,正式皈依北武当山道教。这一年他已经成长为一个20岁的壮后生。随着年龄的渐长和身体的成熟,它的学问也在逐渐增加和深化。青灯黄卷伴更长,道袍斋饭苦修形。在后来的三年多时间里,他虔诚地在李上理下海大师门下聆听教诲、研习教义,潜心学习和研究了《四品经》《道德经》《道教斋教科仪》和道教养生、道教斋醮法事、道教斋醮音乐等道家学说的诸多名篇和法理法事,从中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的精华。随着学道悟道的进一步深入和学道传道信念的逐步坚定,他于2006年3月正式出家于北武当山太和宫,真正成为了道家的一员,开始了他学道传道的道士生涯。

2007年10月,学徒出道的张宗健适逢而立之年,为实现正一道大德刘上莲下生大师和李上理下海大师弘道济世、服务社会的夙愿,他长途跋涉,一路走一路问,来到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家庄村,在当地老人们的指点下,终于寻找到了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居贤观道院。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很难看清楚哪是房屋哪是院墙哪是大门,这就是他即将住持的居贤观?在倒塌的房屋旁,他呆呆地伫立着,足足有一个小时一言未发,只有仿佛来自北武当山的阵阵凉风有节奏地吹拂着他的衣衫,在向他诉说着道观内曾经的往事。秋风吹着几片树叶在空中盘旋,两只小鸟嬉戏着啾啾地叫着从他身旁掠过,让他再一次想起了两位大师的谆谆教诲,也让这位30岁的汉子想到了自己应该的担当与责任。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恢复这座道观的历史风貌,让这座千年道观恢复往日的香火。一砖一瓦地捡拾、一镐一锹地平整,从自己的一点积蓄开始投入。他一边修缮殿堂一边为周边的村民们解疑释惑消灾免难、行医发药祛痛治病。他的“德行”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认可与褒奖,也得到了一些社会共识之士的鼎力帮助,投入随之逐渐增加,四年下来共投入380多万元。到2011年秋,居贤观道院基本恢复原貌:前院一座五米高的三层黄铜大宝鼎矗立中央,过殿三星殿;后院主殿聚仙殿,配殿大财神殿、碧霞元君殿分立东西,两棵柏树与两棵槐树耸立在主殿前,深情地俯视着护庙金蟾的神奇义举。两院前呼后应,清静庄严,人们静立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领略唐宋的浩荡神韵和明朝的宏大庙会。大殿竣工那天,他向着北武当山方向行了大礼,告慰曾经教诲过自己的两位大师。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庙,仿佛带着它沉重的鼓声和悠悠的钟声邀约曾经的诵经声,再一次以它特有的风貌展示出了传承中华道教文化的姿态。 

2011年初,位于万柏林区南寨村的龙蟠宫在投入近400万元后修缮完工。清朝乾隆年间记载龙蟠宫始建年份与香火旺盛时的繁华景象的两块青石碑重见天日,重新闪烁出深厚历史熠熠之光。2012年8月太原市政府批准张宗健为龙蟠宫道院住持。

有关人士考证后说,居贤观内聚仙殿东西两面墙上的“龙王行云布雨图”和“行云回宫图”,是两幅具有较高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明朝壁画。这两幅壁画于2008年被山西省文物局评定为一级文物。周围的村民都说,正是有了对居贤观的修缮,才使得这两幅壁画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行云”和“龙王”两幅杰作在被狂风吹了近40年后终于有了的归宿,历经五个世纪风雨的柏树、槐树神定气凝地俯瞰着自己的栖息之所。

2010年11月,居贤观道院被确定为太原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太原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其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批准张宗健担任住持。现在这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古观道院,已有出家道士26人、教职人员12人、皈依居士100多人、信教群众1500多人。

道教礼仪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对于每一座道院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忽缺的。道教的礼仪内容很复杂, 大到出入行走,小到日常称呼都有其相传甚久的“礼数”。张宗健住持居贤观后,着手逐步建立和完善道院的管理制度,道容道貌斋蘸礼仪、早课晚课厅堂洒扫都按照教义之理认真制定实施细则,“挂单值日”“法事活动”“账务公示”等都明确上墙,凡事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粗”中有细的道长的精心管理,道院的各项活动都有条不紊、依章而行。逢年过节的大型斋蘸法事都按照教义之规认真举行,如遇民众有灾有难定会召集道士信众祈福禳灾、募捐献爱。随着张宗健道长住持的居贤观善举的施行,慈善之心也随之广泛传播,社会的布施也逐渐增加,观内的善事也在与日俱增。

尊道贵德修道养性   广施善行服务社会

许多人对张宗健道长的认识是从其善举中开始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冶,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对《道德经》中的这一段话,张宗健道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把它作为自己修德养性的信条。他说:“现代社会有很多道士都在追求物质享受和外表的冠冕堂皇,而把道教教义真正的精神实质抛弃了”“ 真正的善在心里,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上善若水,是由每时每刻的一举一动反映出来的。真正的善是大善,是不求回报的”。正是有了这样德行修养的信条,他一直坚持倡导和组织居贤观道院把接受的布施用在善举上,经常向同修们发出倡议并组织各种慈善捐赠活动,向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广施善行。

2012年4月12日,在张宗健道长倡议下,居贤观道院向全体道士和居士发起“为残疾儿童捐助一双鞋”的慈善活动,为在王家庄村寄养的20余名孤残儿童,捐赠了价值8000余元的鞋物。在给这些孤残儿童送去鞋物时,孩子们用激动的泪水和肢体语言向道士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2012年9月5日,金色的阳光洒满了万柏林区兴西小学的校园。这一天上午,由张宗健道长发起和组织的居贤观道院“慈爱洒兴西,红色送真情”捐赠仪式在教学楼前隆重举行。在捐赠仪式上,张宗健道长代表居贤观道院向兴西小学捐赠了价值54000多元的课座椅和电脑桌等“慈爱”之物,为开学伊始的兴西小学解决了燃眉之急。本次活动受到了参加捐赠仪式的山西省道教协会秘书长安宝忠、太原市宗教局副局长南红卫及万柏林区统战部部长李晓玉、万柏林区宗教局局长王建中等领导的高度赞誉。兴西小学的师生们向居贤观道院赠送了一面 “汇真情,爱延续,慈爱心缘”的锦旗。

2013年4月3日,张宗健道长带领两位道士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山西省静乐县双路乡砚弯村和兰家山村,向当地群众捐赠了价值10000元的衣服。留守的100多位老人和孩子都到捐赠现场依序接受捐赠的衣服,许多人激动地满含热泪连声道谢,有的人甚至学着道士双手作揖稽首称谢。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在居贤观道院多年的慈善活动中,长期以来受益最多的是周边的乡邻。几年来,在张宗建道长的倡议和组织下,居贤观坚持在周边村庄为乡亲们举办道医义诊活动,免费给群众针灸、按摩、正骨、诊脉,为许多患者减轻痛苦、缓解病情、治疗疾病。这些年来,他们还常常为经济拮据的乡亲们送医赠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义诊。居贤观道院这些年的道医义诊活动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道士道众一致表示,尽自己所能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开展这类活动。

如果有谁走进王家庄打问居贤观,老乡们都会热情地指引带路,临别时他们总要用自信的口吻向来访者说一句:“张道长仗义厚道,是个大好人”。

“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人人心存善念。只有人人谦和,争献爱心,不求回报,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如此则国之幸,民之幸”。而“善心最大者莫过于热爱国家、热爱大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汶川和雅安大地震发生后,身为万柏林区道协会长的张宗健心系灾区、心系灾民,及时组织居贤观道院和龙蟠宫道院的道众和信众100多人,举行了为灾区民众祈福禳灾大法会暨募捐活动。伴着庄严厚重、起伏有节的鼓乐,张道长带领道众信众以洪亮庄重的祈祷声,共同祈愿灾区同胞生者坚强、逝者安息,祈愿灾区民众共渡难关、重建家园。“法会”仪式结束后,大家将捐款纷纷投入“功德箱”中,表达着对道教教义的笃信和对灾区民众的关切之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日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张宗健道长组织和带领道士和信众以道教特有的方式在居贤观举行了“祈福大法会”,为人类祈祷和平,为父老乡亲祈求风调雨顺。

张宗健道长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王家庄村附近群众的认可与赞赏。2011年3月张宗健当选为政协万柏林区第四届委员、常委,2012年4月当选为政协太原市十二届委员,2012年6月成为太原市道教协会筹备组成员,2012年9月当选为太原市青联九届委员,2012年12月当选为万柏林区道教协会会长。

增加的数个头衔并未把他的“混元巾”压出皱褶,粗壮的发髻依然将帽沿支撑的挺拔圆流。张宗健道长牢记着两位大师的夙愿和嘱托,和广大道众信众共同致力于晋阳道教文化的整理与开发。

讲经传道是中国道教固有的传统,是引导信众的最基本方法,是道教薪火相传的重要途径,也是道教活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2012年6月20日,经张宗健道长四处奔波、多方呼吁,在居贤观举办了太原市首届"玄门讲经"暨道教界人士培训活动,省内外70多位道教界人士、知名专家齐聚一堂,谈经论道。张宗健道长围绕“同心晋阳论道、合力共创和谐”主题,以《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和早课晚课等内容,从义理、修持、戒律、养生、教育等方面为“玄门讲经”作了一节示范课。讲课结束时,张宗健道长以宏亮急切的语气说:“太原是李唐龙兴之地,道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应该秉承晋阳文化特色,挖掘、整理道教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发挥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太原市道教界与全国各地道教的交流,扩大对外影响,努力打造太原市文化新名片”。这次活动对弘扬太原道教文化,恢复道教学经、讲经的传统,促进太原道教教职人员学经讲经、提高学识修为、纯正道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山西省民族宗教局、道教协会和太原市政协、统战部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

在2012年10月,在武当大兴600年罗天大蘸法会暨中道协第四次玄门讲经法会期间,张宗健道长作为全国18名讲经选手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道教界出席全国性道教活动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在“玄门讲经”中作了重点发言,把自己的学识与山西道教界介绍给了大家,让与会者又眼前一亮之感,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共鸣。在这次活动中,由张宗健道长指导的居贤观居士马俊生的15米长卷《太上感应篇》,作为历届抄经大赛中最长的长卷和上乘的书法作品获得玄门讲经抄经大赛特别奖,这是本次活动中山西省的唯一获奖作品。

太原市万柏林区道教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刚刚结束,张宗健道长又投入到了太原市道教协会的筹备工作中。至2016年11月,山西太原市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会议隆重召开,张宗健道长当选为太原市道教协会第一届会长。

风尘仆仆的他,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眼睛始终透着自信、步履始终沉稳坚定。他会牢记大师的嘱托、勇于担当,为道教文化的整理与传承积极拓展、永不停歇!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