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四

道教之音整理 葛洪

2014-03-06 19:26:56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四

治卒大腹水病方第二十五

水病之初,先目上肿起如老蠢,色侠头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节声,此其候也。不即治,须臾体稍肿,肚尽胀。按之随手起,则病已成,犹可为治,此皆从虚损大病,或下痢后,妇人产后,饮水不即消,三焦受病,小便不利,乃相结渐渐生聚,遂流诸经络故也。治之方:

葶苈一升,熬,捣之於臼上,割生雄鹍鹦,合血共头,共捣万杵,服如梧子五丸,稍加至十丸,勿食盐。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鳢鱼佳也。

又方,防风、甘草、葶苈各一两,捣,苦酒和丸,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常服之,取消平乃止。

又方,雄黄六分,麝香三分,甘遂、芫花、人参各二分,捣,蜜和丸,服如豆大二丸,加至四丸,即差。

又方,但以春酒五升,渍葶苈子二升,隔宿,稍服一合,小便当利。

又方,葶苈一两,杏人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立差。

又方,《胡洽》水银丸,大治水肿,利小便。姚同。葶苈、椒目各一升,芒消六两,水银十两,水煮水银三日三夜,乃以合捣六万杵,自相和丸,服如大豆丸,日三服,日增一丸,至十丸,更从一起,差后,食牛羊肉自补,稍稍饮之。

又方,多取柯枝皮锉,浓煮煎,令可丸,服如梧子大三丸,须臾,又一丸,当下水,后将服三丸,日三服。此树一名木奴,南人用作船。

又方,真苏合香、水银、白粉等分,蜜丸,服如大豆二丸,日三,当下水,节饮好自养。无苏合,可阙之也。

又方,取草麻绳熟者二十枚,去皮,研之,水解得三合,日一服,至日中许,当吐下,诸水汁结裹。若不尽,三日后更服三十枚,犹未尽,更复作。差后,节饮及咸物等。

又方,小豆一升,白鸡一头,治如食法,以水三斗,煮熟,食滓饮汁,稍相令尽。

又方,取青雄鸭,以水五升,煮取饮汁一升,稍稍饮,令尽,厚覆之,取汗#1,佳。

又方,取胡燕卵中黄,顿吞十枚。

又方,取蛤蝼炙令熟,日食十个。

又方,若唯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蛊。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人六十枚,去皮尖,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为度,饮酒,佳。

又方,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更复取水蛊。若汤研麻子汁饮之。

又方,慈弥草三十斤,子三石,煮取一石,去滓,更汤上煎,令可丸,服如皂荚子,三九至五六丸,水随小便去,即饮糜粥养之。

又方,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又方,鼠尾草、马鞭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更煎,以粉和为丸,服如大豆大二丸,加至四五丸。禁肥肉、生冷,勿食。

肿满者,白椹树白皮一握,水二升,煮取五合,白槟榔大者二枚,末之,内更煎三五沸,汤成,下少许红雪,服之。

又,将服牛溺、章陆、羊肉臛及香柔煎等,在肿满条中。其十水丸诸大方,在别卷。若止皮肤水,腹内未有,服诸发汗药,得汗便差,然慎护风寒为急。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孔合须腹减乃止。

附方

李绛《兵部手集方》:疗水病,无问年月深浅,虽复脉恶,亦主之。

大戟、当归、橘皮各一大两,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勿怪至重,不过再服便差。禁毒食一年,水下后更服,永不作。此方出张尚客。

《外台秘要》:治水气。

章陆根白者去皮,切如小豆许一大盏,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已上烂,即取粟米一大盏,煮成粥,仍空心服。若一日两度服,即恐利多,每日服一顿即微利,不得杂食。

又,疗水病肿。

鲤鱼一头极大者,去头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2一大升,和鱼肉煮,可取二升,已上汁生,布绞去滓,顿服尽,如不能尽,分为二服,后服温令暖。服讫当下利,利尽即差。

又方,卒患肿满,曾有人忽脚胅肿,渐上至膝,足不可践地,至大水头面,遍身大肿胀满,苦瓠白瓤实,捻如大豆粒,以面裹煮一沸,空心服七枚,至午当出水一斗,三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差,三年内慎口味也。苦瓠须好者,无黡翳细理妍序者,不尔有毒不用。

《圣惠方》:治十种水不差垂死。用貒肉半斤,切,粳米三合,水三升,葱、椒、姜、豉作粥食之。

又方,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卧。

以蝼蛄五枚,乾为末,食前汤调半钱匕至一钱,小便通,效。

《食医心镜》:治十种水病不差垂死。

青头鸭一只,治如食法,细切,和米并五味;煮令极熟作粥,空腹食之。

又方,主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

白鸭一只,去毛肠洗馈,饭半升,以饭、姜、椒酿鸭腹中,缝定,如法蒸,候熟食之。

《杨氏产乳》:疗身体肿满,水气急,卧不得。

郁李人一大合,捣为末,和麦曲,搜作饼子,与吃入口,即大便通利气,便差。

《梅师方》: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

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

又方,治水肿,小便涩。

黄牛尿饮一升,一日至夜小便利,差。勿食盐。

又方,治心下有水。白朮三两,泽泻五两,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服。

《千金翼》:治小便不利,膀胱水气流滞。

以浮萍日乾,末,服方寸匕,日一二服良。

《经验方》:河东裴氏传经效,治水肿及暴肿。

葶苈三两,杵六千下,令如泥,即下汉防己末四两,取绿头鸭就药臼中截头,沥血於臼中,血尽,和鸭头更捣五千下,丸如梧桐子,患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稍可者五丸,频服,五日止。此药利小便,有效如神。

《韦宙独行方》:疗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

用赤小豆一斗,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以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亦愈。

李绛《兵部手集方》亦着此法,曾得效。

治卒心腹症坚方第二十六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方: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渍,以密#3封於热灰火中,温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

又方,用蒴藋根亦如此,尤良。

姚云:牛膝酒,神验也。

又方,多取当陆根捣蒸之,以新布藉腹上,药披着布上,勿腹上,冷复之,昼夜勿息。

又方,五月五日,葫十斤,去皮,桂一尺二寸,灶中黄土如鸭子一枚,合捣,以苦酒和涂,以布搭病,不过三,差。

又方,取橉木烧为灰,淋取汁八升,以酿一斛米,酒成服之,从半合始,不知,稍稍增至一二升,不尽一剂皆愈。此灰入染绛,用叶中酿酒也。橉,直忍切。

凡症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症有结积,便害饮食,转羸瘦,治之多用陷冰、玉壶、八毒诸大药,今止取小易得者。取虎杖根,勿令影临水上者,可得石余,杵熟煮汁,可丸,以秫米五六升,炊饭内,日中涂药后可饭,取差。

又方,亦可取根一升,捣千杵,酒渍之,从少起,日三服。此酒治症,乃胜诸大药。

又方,蚕矢一石,桑柴烧灰,以水淋之五度,取生鳖长一尺者,内中煮之烂熟,去骨细擘,锉,更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七丸,日三。

又方,射罔二两,椒三百粒,捣末,鸡子白和为丸,如大麻子,服一丸,渐至如大豆大,一丸至三丸为度。

又方,大猪心一枚,破头去血,捣末,雄黄、麝香当门子五枚,巴豆百枚,去心皮生用,心缝,以好酒於小铜器中煎之,令心没欲歇,随益尽三升,当糜烂,煎令可丸如麻子,服三丸,日三服。酒尽不糜者,出捣蜜丸之,良。又大黄末半斤,朴消三两,蜜一斤,合於汤上煎,可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服之。

治鳖症伏在心下,手揣见头足,时时转者。

白雌鸡一双,绝食一宿,明旦膏煎饭饲之,取其矢,无问多少,於铜器中以溺和之,火上熬,可捣末,服方寸匕,日四五服,须消尽乃止,常饲鸡取矢,差毕,煞鸡单食之。姚同。

治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者。

葶苈二两,熬之,大黄二两,泽漆四两,捣筛,蜜丸,和捣千杵,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服,稍加。

其有陷#4冰赭鬼诸丸方,别在大方中。

治两胁下有气结者。

狼毒二两,旋覆花一两,附子二两,炮之,捣筛,蜜和丸,服如梧子大二丸,稍加至三丸,服之。

熨症法,铜器受二升许,贮鱼膏令深二三寸,作大火炷六七枚,燃之令膏暖,重纸覆症上,以器熨之,昼夜勿息,膏尽更益也。

又方,茱萸三升,碎之,以酒和煮,令熟布帛物裹以熨症上,冷更均番用之,症当移去,复逐熨,须臾消止。亦可用好囗囗囗囗茱萸末,以鸡子白和射菵服之。

又方,灶中黄土一升,先捣葫熟,内上复捣,以苦酒浇令浥涓,先以涂布一面#5仍搭病上,以涂布上,乾复易之,取令消止,差。

治妇人脐下结物大如杯升,月经不通,发作往来,下痢赢瘦,此为气瘕,按之若牢强,肉症者,不可治,未者可治。

末乾漆一斤,生地黄三十斤,捣,绞取汁,火煎乾漆令可丸,食后服,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即差。

附方

《外台秘要方》:疗心腹宿症,卒得症。

取朱砂细研,搜饭令朱多,以雄鸡一只,先饿三日,后以朱饭饲之,着鸡於板上,收取粪,曝燥为末,温清酒服方寸匕至二钱,日三服,若病困者,昼夜可六服。一鸡少,更饲一鸡,取足服之,俟愈即止。

又,疗食鱼肉等成症结在腹,并诸毒气方。

狗粪五升,烧末之,绵裹,酒五升,渍再宿,取清分十服,日再,已后日三服,使尽,随所食症结即便出矣。

《千金方》:治食鱼绘及用生肉,住胸膈不化,必成症瘕。

捣马鞭草汁饮之一升,生姜水亦得,即消#6。

又方,治肉症思肉不已,食讫复思。

白马尿三升,空心饮,当吐肉,肉不出即死。

《药性论》云:治症癖病。

鳖甲、诃梨勒皮、乾姜,末,等分为丸,空心下三十丸,再服。

宋明帝宫人患腰痛牵#7心,发则气绝,徐文伯视之日:发瘕。

以油灌之,吐物如发,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摇,悬之滴尽,惟一发。

《胜金方》:治膜外气及气块方。延胡索不限多少,为末,猪胰一具,切作块子,炙熟,蘸药末食之。

治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方第二十七

治腹中冷癖,水谷瘾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

取大蟾蜍一枚,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芒消大人一升,中人七合,瘦弱人五合,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一升,一服后未得下,更一升,得下,则九日十日一作。

又方,茱萸八两,消石一升,生姜一斤,以酒五升,合煮,取四升,先服一服一升,不痛者止,勿再服之,下病后,好将养之。

又方,大黄八两,葶苈四两,并熬,芒消四两,熬令汁尽,熟捣,蜜和丸,丸如梧子大,食后服三丸,稍增五丸。

又方,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覆花三两,捣蜜丸服,如梧子大,食前三丸,日三服。

又方,巴豆三十枚,去心,杏人二十枚,并熬,桔梗六分,藜芦四分,皂荚三分,并炙之,捣,蜜和丸如胡豆大,未食服一丸,日二。欲下病者,服二丸,长将息,百日都好,差。

又方,贝母二两,桔梗二两,矾石一两,巴豆一两,去心皮生用,捣千杵,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二丸,病后少少减服。

又方,茯苓一两,茱萸三两,捣,蜜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服。

又,治暴宿食留饮不除,腹中为患方。

大黄、茯苓、芒消各三两,巴豆一分,捣,蜜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不痛止。

又方,椒目二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捣,以枣膏丸如#8麻子,服二丸,下痛止。

又方,巴豆一枚,去心皮熬之,椒目十四枚,豉十六粒,合捣为丸,服二丸,当吐利。吐利不尽,更服二丸。

服四神丸下之,亦佳。中候黑丸,治诸癖结痰疮第一良。

桔梗四分,桂四分,巴豆八分,去心皮,杏人五分,去皮,芫花十二分,并熬令紫色,先捣三味药成末,又捣巴豆、杏人如膏,合和又捣二千杵,丸如胡豆大,服一丸,取利,至二三丸。儿生十日欲痫,皆与一二丸如粟粒大,诸腹内不便,体中觉患,便服,得一两行利则好也。

硫黄丸,至热,治人之大冷,夏月温饮食,不解衣者。

硫黄、矾石、乾姜、茱萸、桂、乌头、附子、椒、人参、细辛、皂荚、当归,十二种分等,随人多少,捣,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丸至二十丸,日三服。若冷痢者,加赤石脂、龙骨,即便愈也。

露宿丸,治大寒冷积聚方。

矾石、乾姜、桂、桔梗、附子炮、皂荚各三两,捣筛,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丸,加至一十五丸。

附方

《外台秘要》:疗癖方。大黄十两,杵,筛,醋三升,和匀,白蜜两匙,煎堪丸,如梧桐子大,一服三十丸,生姜汤吞下,以利为度,小者减之。

《圣惠方》: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

用桃奴二两,为末,空心温酒调二钱匕。

《简要济众》:治久积冷不下食,呕吐不止,冷在胃中。

半夏五两,洗过,为末,每服二钱,白面一两,以水和搜,切作棋子,水煮面熟为度,用生姜、醋调和服之。

治胸膈上痰瘾诸方第二十八

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方。釜月下墨四分,附子三分,桂一分,捣筛,以冷水服方寸匕,当吐。一方无桂。

又方,苦参、桂、半夏等分,捣下筛,苦酒和以涂,痛则差。

又方,乌梅三十枚,盥三指撮,酒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当吐,愈。

此本在杂治中,其病是胸中膈上,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差。

但单煮米作浓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尽二三升,须臾适吐,适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臾吐胆乃止,不损人而即差。

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方。

常山二两,甘草一两,松萝一两,瓜蒂三七枚,酒水各一升半,煮取升半,初服七合,取吐,吐不尽,余更分二服,后可服半夏汤。

《胡洽》名粉隔汤:矾石一两,水二升,煮取一升,内蜜半合,顿服,须臾未吐,饮少热汤。

又方,杜蘅三两,松萝三两,瓜蒂三十枚,酒一升二合,渍再宿,去滓,温服五合。一服不吐,晚更一服。

又方,瓜蒂一两,赤小豆四两,捣末,温汤三合和服,便安卧,欲擿之,不吐,更服之。

又方,先作一升汤,投水一升,名为生熟汤,及食三合盐,以此汤送之,须臾欲吐,便摘出,未尽,更服二合,饮汤二升后,亦可更服汤,不复也。

又方,常山四两,甘草半两,水七升,煮取三升,内半升蜜,服一升,不吐更服,无蜜亦可。

方中能月服一种,则无痰水之患。又有旋覆五饮,在诸大方中。若胸中痞寒#9短气腷者。腷,敷逼切。

甘草二两,茯苓三两,杏人五十枚,碎之,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分为五服。

又方,桂四两,术、甘草二两,附子炮,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膈中有结积,觉骇骇不去者。

藜芦一两,炙,末之,巴豆半两,去皮心熬之,先捣巴豆如泥,入藜芦末,又捣万杵,蜜丸如麻子大,服一丸至二三丸。

膈中之病,名曰膏肓,汤丸径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丸方。麦门冬十分,去心,甘草十分,炙,椒、远志、附子炮、乾姜、人参、桂、细辛各六分,捣筛,以上好蜜丸,如弹丸,以一丸含稍稍咽其汁,日三丸,服之,主短气,心胸满,心下坚,冷气也。

此疾有十许方,率皆相类。此丸最胜,用药虽多,不合五膈之名,谓忧膈、气膈、恚膈、寒膈,其病各有诊别,在大方中又有七气方,大约与此大同小别耳。

附方

《圣惠方》:治痰厥头痛。

以乌梅十个,取肉,盐二钱,酒一中盏,合煎至七分,去滓,非时温服,吐即佳。

又方,治冷痰饮恶心。

用荜拨一两,捣为末,於食前用清粥饮调半钱服。

又方,治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食。

用厚朴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为末,非时粥饮调下二钱匕。

《千金翼》论曰:治痰饮吐水,无时节者,其源以冷饮过度,遂令脾胃气羸,不能消於饮食,饮食入胃,则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

赤石脂散主之。

赤石脂一斤,捣筛,服方寸匕,酒饮自任,稍稍加至三匕,服尽一斤,则终身不吐淡水,又不下痢,补五藏,令人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效,用此方遂愈。

《御药院方》:真宗赐高祖相国,去痰清目,进饮食,生犀丸。

川芎十两,紧小者,粟米坩浸,三日换,切片子,日乾为末,作两料,每料入麝、脑各一分,生犀半两,重汤煮,蜜杵为丸,小弹子大,茶酒嚼下一丸。痰加朱砂半两;膈壅加牛黄一分、水飞铁粉一分;头目昏眩加细辛一分;口眼喎斜,炮天南星一分。

又方,治膈壅风痰。半夏不计多少,酸浆浸一宿,温汤洗五七遍,去恶气,日中晒乾,捣为末,浆水搜饼子,日中乾之,再为末,每五两,入生脑子一钱,研匀,以浆水浓脚,丸鸡头大#10,纱袋贮,通风处阴乾,每一丸,好茶或薄荷汤下。

王氏《博济》:治三焦气不顺,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利膈丸: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不蚛皂荚涂酥二两,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下。

《经验后方》:治头风化痰。川芎不计分两,用净水洗浸,薄切片子,日乾或焙,杵为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不拘时,茶酒嚼下。

又方,治风痰。

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各为末,和令匀,每服一字,用温浆水一盏,先以少浆水调下#11,余者水漱口,都服便以食压之。

《外台秘要》:治一切风痰,风霍乱,食不消,大便涩。

诃梨勒三枚,捣取末,和酒顿服三五度,良。

《胜金方》:治风痰。

白僵蚕七个,直者,细研,以姜汁一荼脚,温水调灌之。

又方,治风痰。

以萝卜子为末,温水调一匙头,良久吐出涎沫。如是瘫缓风,以此吐后,用紧疏药服,疏后服和气散,差。

《斗门方》:治胸膈壅滞,去痰开胃。

用半夏净洗,焙乾,捣罗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为饼子,用湿纸裹,於慢火中煨令香,熟水两盏,用饼子一块如弹丸大,入盐半钱,煎取一盏,温服,能去胸膈壅逆,大压痰毒,及治酒食所伤,其功极验。

治卒患胸痹痛方第二十九

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俛#12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治之方:

用雄黄、巴豆,光#13捣雄黄,细筛,内巴豆,务熟捣,相入丸如小豆大,服一丸,不效,稍益之。

又方,取枳实捣,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又方,捣栝楼实大者一枚,切,薤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可加半夏四两,汤洗去滑,则用之。

又方,橘皮半斤,枳实四枚,生姜半斤,水四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方,枳实、桂等分,捣末,橘皮汤下方寸匕,日三服。

仲景方,神效。

又方,桂、乌喙、乾姜各一分,人参、细辛、茱萸各二分,贝母二分,合捣,蜜和丸,如小豆大,一服三丸,日三服之。

若已差复发者。

下韭根五斤,捣绞取汁,饮之愈。

附方

杜壬治胸膈痛彻背心,腹痞满气不得通,及治疾嗽。

大栝楼,去瓤,取子熟炒,别研,和子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五丸。

治卒胃反呕啘方第三十

葛氏治卒乾呕不息方。

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即愈也。又方,捣葛根,绞取汁,服一升许。

又方,一云蔗汁温令热服一升,日三。一方,生姜汁服一升。

又方,灸两腕后两筋中一穴,名问使,各七壮,灸心主尺泽亦佳。

又方,甘草、人参各二两,生姜四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治卒呕啘又厥逆方。

用生姜半斤,去皮切之,橘皮四两,擘之,以水七升,煮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蘡薁藤断之,当汁出,器承取,饮一升。生葛藤尤佳。

治卒啘不止方。

饮新汲井水数升,甚良。

又方,痛爪眉中夹间气也。

又方,以物刺鼻中各一分来许,皂荚内鼻中令嚏,差。

又方,但闭气仰引之。

又方,好豉二升,煮取汁服之也。

又方,香苏激#14煮汁,头#15服一二升,良。

又方,粢米三升,为粉,井花水服之,良。

又方,用枇杷叶一斤,拭去毛,炙,水一斗,煮取三升。服芦根亦佳。

治食后喜呕吐者。

烧鹿角灰二两,人参一两,捣末,方寸匕,日三服。姚同。

治人忽恶心不己方。

薤白半斤,茱萸一两,豉半升,米一合,枣四枚,枳实二枚,盐如弹丸,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为三服。

又方,但多嚼豆蔻子及咬槟榔,亦佳。

治人胃反不受食,食毕辄吐出方。

大黄四两,甘草二两,水二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之。

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方。

人参一两,茱萸半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再服也。

哕不止,半夏洗,乾末之,服一匕,则立止。

又方,乾姜六分,附子四分,炮,捣,苦酒丸如梧子,服三丸,日三效。

附方

张仲景方:治反胃呕吐,大半夏汤。

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煎,扬之一百二十遍,煮下三升半,温服一升,日再。亦治膈间痰饮。

又方,主呕哕谷不得下,眩悸,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切,以水七升,煎取一升半,分温服之。

《千金方》:治反胃,食即吐。

捣粟米作粉,和水丸,如梧子大七枚,烂煮,内醋中细吞之,得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又方,治乾哕,若手足厥冷,宜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治心下痞坚不能食,胸中呕哕。

生姜八两,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夏五合,洗去滑,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味合煮,取一升半,稍稍服之。

又方,主乾呕。

取羊乳一杯,空心饮之。

《斗门方》:治翻胃。

用附子一个,最大者,坐於砖上,四面着火,渐逼碎,入生姜自然汁中,又依前火逼乾,复淬之,约生姜汁尽,尽半碗许,捣罗为末,用粟米饮下一钱,不过三服,差。

《经验方》:治呕逆反胃散。

大附子一个,生姜一斤,细锉,煮,研如缅糊,米饮下之。

又方,治丈夫妇人吐逆,连日不止,粥食汤药不能下者,可以应用此候效摩丸。

五灵脂,不夹土石,拣精好者,不计多少,捣罗为末,研,狗胆汁和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热生姜酒摩令极细,更以少生姜酒化以汤,汤药令极热,须是先做下粥,温热得所,左手与患人药吃,不得嗽口,右手急将粥与患人吃,不令太多。

又方,碧霞丹,治吐逆立效。

北来黄丹四两,筛过,用好米醋半升,同药入铫内。煎令乾,却用炭火三秤,就姚内毁透红,冷,取研细为末,用粟米饭丸,如桐子大,煎酵汤下七丸,不嚼,只一服。

孙真人《食忌》:治呕吐。

以白槟榔一颗,煨,橘皮一分,炙,为末,水一盏,煎半盏服。

《广济方》:治呕逆不能食。

诃梨勒皮二两,去核,熬,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日二服。

《食医心镜》: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

粟米半升,杵细,水和丸如梧子大,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

《金匮玉函方》: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

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

《外台秘要》:治反胃,昔幼年经患此疾,每服食饼及羹粥等,须臾吐出,贞观许奉御兄弟及柴、蒋等家,时称名医,奉救令治,罄竭各人所长,竟不能疗,渐赢惫,候绝朝夕,忽有一卫士云:服驴小便极验。旦服二合,后食唯吐一半,晡时又服二合,人定时,食粥,吐即便定,迄至今日午时奏之,大内中,五六人患反胃,同服,一时俱差。此药稍有毒,服时不可过多,承取尿,及热服二合,病深七日以来服之良。后来疗人,并差。

又方,治呕。

麻仁三两,杵,熬,以水研取汁,着少盐吃,立效。李谏议用极妙。

又方,治久患咳噫,连咳四五十声者。

取生姜汁半合,蜜一匙头,煎令熟,温服,如此三服,立效。

又方,治咳噫。

生姜四两,烂捣,入兰香叶二两,椒末一钱匕,盐和面四两,裹作烧饼熟煨,空心吃,不过三两度,效。

《孙尚药方》:治诸吃噫。

橘皮二两,汤浸去瓤,锉,以水一升,煎之五合,通热顿服,更加枳壳一两,去瓤炒,同煎之服,效。

《梅师方》:主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旋旋吐者。

以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二味相和,分为三服。

又方,治醋心。

槟榔四两,橘皮二两,细捣为散,空心生蜜汤下方寸匕。

《兵部手集》: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

吴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近有人心如蜇破,服此方后,二十年不发。

治卒发黄疸诸黄病第三十一

治黄疸方。芜菁子五升,捣筛,服方寸匕,日三,先后十日,愈之。

又方,烧乱发,服一钱匕,日三服。秘方,此治黄疸。

又方,捣生麦苗,水和绞取汁,服三升,以小麦胜大麦,一服六七合,日三四。此酒疸也。

又方,取藜芦着灰中炮之,令小变色,捣,下筛末,服半钱匕,当小吐,不过数服。此秘方也。

又方,取小豆、秫米、鸡矢白各二分,捣筛,为末,分为三服,黄汁当出。此通治面目黄,即差。

疸病有五种,谓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也。黄汗#16者,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黄檗汁#17,由大汗出卒入水所致,方:

猪脂一斤热,温令热,尽服之,日三,当下,下则稍愈。

又方,栀子十五枚,栝篓子三枚,苦参三分,捣末,以苦酒渍鸡子二枚,令软,合黄白以和药,捣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五六除热不吐,即下自消也。

又方,黄雌鸡一只,治之,锉生地黄三斤,内腹中,急缚仰置铜器中,蒸令极熟,绞取汁,再服之。

又方,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尽啜食之。

又方,柞树皮烧末,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甘草一尺,栀子十五枚,黄檗十五分,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此药亦治温病发黄。

又方,茵陈六两,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内大黄二两,栀子十四枚,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又方,麻黄一把,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可尽服,汗出差。

若变成疸者,多死,急治之方。

土瓜根捣取汁,顿服一升,至三服,须病汗,当小便去,不尔,更服之。

谷疸者,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治之方。

茵陈四两,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大黄二两,栀子七枚,煮取二升,分三服,溺去黄汁差。

又方,苦参三两,龙胆一合,末,牛胆丸如梧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

酒疸者,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治之方。

黄耆二两,木兰一两,末之,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大黄一两,枳实五枚,栀子七枚,豉六合,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又方,芫花、椒目等分,烧末,服半钱,日一两遍。

女劳疸者,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小便难,由大劳大热交接,交接后入水所致,治之方。

消石、矾石等分,末,以大麦粥饮服方寸匕,日三,令小汗出,小便当去黄汁也。

又方,乱发如鹦子大,猪膏半斤,煎令消尽,分二服。

附方

《外台秘要》:治黄疸。

柳枝,以水一斗,煮取浓汁半升,服令尽。

又方,治阴黄汗染衣,涕唾黄。

取蔓菁子捣末,平旦以井花水服一匙,日再,加至两匙,以知为度。每夜小便,重浸少许帛子,各书记日,色渐退白,则差,不过服五升。

《图经》曰:黄疸病及狐惑病,并猪苓散主之。

猪苓、茯苓、术等分,杵末,每服方寸匕,水调下。

《食疗》云:主心急黄。

以百合蒸过,蜜和食之,作粉尤佳。红花者,名山丹,不堪食。

治黄疸。

用秦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或利便止,就中好酒人易治。凡黄有数种,伤酒曰酒黄,夜食、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多痰涕,目有赤脉,日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崔元亮用之,及治人皆得,方极效。秦艽须用新好罗文者。

《伤寒类要》:疗男子妇人黄疸病,医不愈,耳目悉黄,食饮不消,胃中胀热生黄衣,在胃中有乾屎,使病尔。

用煎猪脂一小升,温热顿服之,日三,燥屎下去乃愈。

又方,治黄百药不差。

煮驴头熟,以姜齑啖之,并随多少饮汁。

又方,治黄疸,身眼皆如金色。

不可使妇人鸡犬见,取东引桃根,切细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差,百日方平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黄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此是徐之才家秘方。

《正元广利方》:疗黄,心烦热口乾,皮肉皆黄。

以秦艽十二分,牛乳一大升,同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差。此方出於许人则。

治卒患腰胁痛诸方第三十二

葛氏治卒腰痛诸方,不得俯仰方。

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毕,藏竹勿令人得矣。

又方,鹿角长六寸,烧,捣末,酒服之。鹿茸尤佳。

又方,取鳖甲一枚,炙,捣筛,服方寸匕,食后,日三服,

又方,桂八分,牡丹四分,附子二分,捣末,酒服一刀圭,日再服。

治肾气虚衰,腰脊疼痛,或当风卧湿,为冷所中,不速治,流入腿膝,为偏枯冷痹缓弱,宜速治之,方:

独活四分,附子一枚大者,炮,杜仲、茯苓、桂心各八分,牛膝、秦艽、防风、芎藭、芍药六分,细辛五分,乾地黄十分,切,水九升,煮取三升,空腹,分三服,如行八九里,进一服,忌如前,顿服三剂。

治诸腰痛,或肾虚冷,腰疼痛,阴萎方。

乾漆熬烟绝、巴戟天去心、杜仲、牛膝各十二分,桂心、狗脊、独活各八分,五加皮、山茱萸、乾薯蓣各十分,防风六分,附子四分,炼蜜丸如梧子大,空腹酒下二十丸,日再加臧,以知为度也,大效。

胁痛如打方。

大豆半升,熬令焦,好酒一升,煮之令沸熟,饮取醉。

又方,芫花、菊花等分,踯躅花半斤,布囊贮,蒸令热,以熨痛处,冷复易之。

又方,去穷骨上一寸,灸七壮,其左右一寸,又灸七壮。

又,积年久痛,有时发动方。

乾地黄十分,甘草五分,乾漆五分,水五分,桂一尺,捣筛,酒服一匕,日三服。

又方,六七月取地肤子,阴乾,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治反腰有血痛方。捣杜仲三升许,以苦酒和,涂痛上,乾复涂。并灸足踵白肉际,三壮。

治_腰痛。

生葛根嚼之,咽其汁,多多益佳。

又方,生地黄捣,绞取汁三升,煎取二升,内蜜一升,和一升,日三服。不差,则更服之。

又方,灸腰眼中七壮。

_腰者,犹如反腰忽转而倇之。

治腰中常冷如带钱方。

甘草、乾姜各二两,茯苓、术各四两,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品》云:温。

治胁卒痛如打方。

以绳横度两乳中间,屈绳从乳横度,以趋痛胁下,灸绳下屈处,三十壮便愈。此本在杂治中。

隐居效方:腰背痛方。

杜仲一斤,切,酒二斗,渍十日,服三合。

附方《千金方》:治腰脚疼痛。

胡麻一升,新者,熬令香,杵筛,日服一小升,计服一斗,即永差,酒饮、蜜汤、羹汁皆可,服之佳。

《续千金方》:治腰膝疼痛伤败。

鹿茸不限多少,涂酥,炙紫色,为末,温酒调下一钱匕。

《经验方》:治腰脚痛。

威灵仙一斤洗,乾,好酒浸七日,为末,面糊丸,桐子大,以浸药酒下二十丸。

《经验后方》:治腰疼神妙。

用破故纸为末,温酒下三钱匕。

又方,治肾虚腰脚无力。

生栗袋贮,悬乾,每日平明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

又方,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

菟丝子洗秤一两,牛膝一两,同浸於银器内,用酒过一寸,五日,曝乾为末,将元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

《外台秘要》:疗腰痛。取黄狗皮,炙,裹腰痛处,取暖彻为度,频即差也。徐伯玉方同。

《斗门方》:治腰痛。

用大黄半两,更入生姜半两,同切如小豆大,於铛内炒令黄色,投水两碗,至五更初顿服,天明取下腰间恶血物,用盆器贮,如鸡肝样,即痛止。

又方,治腰重痛。

用槟榔为末,酒下一钱。

《梅师方》:治卒腰痛,暂转不得。

鹿角一枚,长五寸,酒二升,烧鹿角令赤,内酒中浸一宿,饮之。

《崔元亮海上方》:治腰脚冷风气。

以大黄二大两,切如棋子,和少酥炒,令酥尽,入药中,切不得令黄焦,则无力。捣筛,为末,每日空腹以水大三合,入生姜两片如钱,煎十余沸,去姜,取大黄末两钱,别置碗子中以姜汤调之,空腹顿服。如有余姜汤,徐徐呷之令尽,当下冷脓多恶物等,病即差,止。古人用毒药攻病,必随人之虚实而处置,非一切而用也。姚僧垣初仕,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室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食,非用大黄无差理。帝从而遂愈。以此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其偶中病,便谓此方之神奇,其差误乃不言用药之失,如此者众矣,可不戒哉!

《修真方》:神仙方。

菟丝子一斗,酒一斗,浸良久,漉出暴乾,又浸,以酒尽为度,每服二钱,温酒下,日二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加至三钱匕,服之令人光泽,三年老变为少,此药治腰膝去风,久服延年。

治虚损羸瘦不堪劳动方第三十三

治人素有劳根,苦作便发,则身百节皮肤无处不疼痛,或热筋急方。

取白柘东南行根一尺,刮去上皮,取中间皮,以烧屑,亦可细切捣之,以酒服三方寸匕,厚覆取汗,日三服。无酒,以浆服之。白柘,是柘之无刺者也。

治卒连时不得眠方。

暮以新布火炙以熨目;并蒸大豆,更番囊贮枕,枕冷复更易热,终夜常枕热豆,即立愈也。

此二条本在杂治中,并皆虚劳,患此疾,虽非乃飙急,不即治,亦渐瘵人,后方劳救,为力数倍,今故略载诸法。

凡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体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乾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藏气竭,则难可复振。治之汤方。

甘草二两,桂三两,芍药四两,生姜五两,无者亦可用乾姜,大枣二七枚,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八两,分三服,间日复作一剂。复可将诸丸散耳,黄蓍加二两,人参二两,为佳。若息痰满及溏泻,可除饴耳。姚同。

又方,乌雌鸡一头,治如食法,以生地黄一斤,切,饴糖二升,内腹内,急缚,铜器贮甑中,蒸五升米久,须臾取出,食肉、饮汁,勿啖盐,三月三度作之。姚云神良。并止盗汗。

又方,甘草一两,白朮四两,麦门冬四两,牡蛎二两,大枣二十枚,胶三两,水八升,煮取二升,再服。

又方,黄耆、枸杞根白皮、生姜三两,甘草、麦门冬、桂各二两,生米三合,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又方,羊肾一枚,切,朮一升,以水一斗,煮取九升,服一升,日二三服,一日尽,冬月分二日服,日可再服。

又有建中肾沥汤法诸丸方。

乾地黄四两,茯苓、薯蓣、桂、牡丹、山茱萸各二两,附子、泽泻一两,捣,蜜丸如梧子,服七丸,日三,加至十丸。此是张仲景八味肾气丸方,疗虚劳不足,大伤饮水,腰痛,小腹急,小便不利。又云:长服,即去附子,加五味子。治大风冷。

又方,苦参、黄连、菖蒲、车前子、忍冬、枸杞子各一升,捣,蜜丸如梧子大,服十丸,日三服。有肾气大丸法诸散方。

朮一斤,桂半斤,乾地黄、泽泻、茯苓各四两,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三两服,佳。

又方,生地黄二斤,面一斤,捣,炒乾,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附方

枸杞子酒,主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能去劳热。用生枸杞子五升,好酒二斗,研,搦匀碎,浸七日,漉去滓,饮之,初以三合为始,后即任意饮之。《外台秘要》同。

《食疗》:补虚劳,治肺劳,止渴,去热风。

用天门冬,去皮心,入蜜煮之,食后服之。若曝乾,入蜜丸,尤佳。亦用洗面,甚佳。

又方,雀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主男子阴萎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央痈肿,续五藏气。

《经验方》:暖精气,益元阳。

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卧时冷水下三十丸。

又方,除盗汗及阴汗。

牡蛎为末,有汗处粉之。

《经验后方》: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腰脚无力,羊肾徒蓉羹法。

羊肾一对,去脂膜,细切,肉徒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细切,相和作羹,葱白盐五味等如常法事治,空腹食之。

又方,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乌髭鬓,一切风病,四肢疼痛,驻颜壮气。

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乾,却用乌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声绝,即播去,只取补骨脂为末,醋煮缅糊丸,如梧桐子大,早晨温酒盐汤下二十丸。

又方,固阳丹。

菟丝子二两,酒浸十日,水淘,焙乾为末,更入杜仲一两,蜜炙,捣,用薯蓣末酒煮为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用酒下五十丸。

《食医心镜》:益丈夫,兴阳,理腿膝冷。淫羊蕾一斤,酒一斗浸,经三日,饮之佳。

《御药院》:治脚膝风湿,虚汗少力,多疼痛及阴汗。

烧矾作灰,细研末,一匙头,沸汤投之,淋洗痛处。

《外台秘要》:补虚劳,益髓长肌,悦颜色,令人肥健。

鹿角胶炙,捣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又,治骨蒸。

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双人,留尖,杵和为丸,平旦井花水顿服,令尽服讫,量性饮酒令醉,仍须吃水,能多最精,隔日又服一剂,百日不得食肉。

又,骨蒸亦曰内蒸,所以言内者,必外寒内热附骨也,其根在五藏六府之中,或皮燥而无光,蒸作之时,四肢渐细,足胅肿者。

石膏十分,研如乳法,和水服方寸匕,日再,以体冻为度。

《崔元亮海上方》:疗骨蒸鬼气。

取童子小便五大斗,澄过,青蒿五斗,八月九月采,带子者最好,细锉,二物相和,内好大釜中,以猛火煎取三大斗,去滓,净洗釜令乾,再泻汁,安釜中,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即取猪胆十枚相和,煎一大斗半,除火待冷,以新瓷器贮,每欲服时,取甘草二三两,熟炙,捣末,以煎和,捣一千杵,为丸,空腹粥饮下二十丸,渐增至三十丸止。

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方第三十四

治卒得食病,似伤寒,其人但欲卧,七八日不治煞人方。按其脊两边有陷处,正灸陷处两头,各七壮,即愈。

治食鱼鲙及生肉,住胸膈中不消化,吐之又不出,不可留,多使成症方。

朴消如半鸡子一枚,大黄一两,凡二物□咀,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尽服之,立消。若无朴消者,芒消代之,皆可用。

治食生冷杂物,或寒时衣薄当风,或夜食便卧,不即消,心腹烦痛胀急,或连日不化方。

烧地令极热,即敷薄荐莞东,向卧覆取汗,即立愈也。

治食过饱烦闷,但欲卧而腹胀方。

熬面令微香,捣,服方寸匕,得大麦生面益佳,无面以糜亦得。

此四条本在潍冶中,皆食饮脾胃家事,令胃气充实,则永无食患。食宜先治其本,故后疏诸法。

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羸瘦,致之四肢尪弱,百疾因此互生。

生地黄十斤,捣绞取汁,和好面三斤,以日曝乾,更和汁尽止,未食后,服半合,日三,稍增至三合。

又方,面半斤,麦蘗五升,豉五合,杏仁二升,皆熬令黄香,捣筛,丸如弹,服一枚,稍后增之。

又方,大黄、芍药各半斤,捣末之,芒消半斤,以蜜三斤,於铜器中汤上煎河丸,如梧子大,服七丸至十丸。

又方,曲一斤,乾姜十两,茱萸一合捣,蜜和如弹丸,日三服。

又方,术二斤,曲一斤,熬令黄,捣,蜜丸,如梧子大,服三十丸,日三。若大冷,可加乾姜三两;若患腹痛、加当归三两;赢弱,加甘草二两,并长将息,徐以曲术法。疗产后心下停水,仍须利之。

治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方。

大麻子三升,大豆炒黄香,合捣筛,食前一二方寸匕,日四五服,佳矣。

治饱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方。

大麦蘗一升,椒一两,并熬,乾姜三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附方

《食医心镜》: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无力,鹘突羹。

鲫鱼半斤,细切,起作鲙,沸豉汁热投之,着胡椒、乾姜、莳萝、橘皮等末,空腹食之。

《近世方》:主脾胃虚冷不下食,积久赢弱成瘵者。

温州白乾姜一物,浆水煮,令透心,润湿,取出培乾,捣筛,陈廪米煮粥饮,丸如桐子,一服三五十丸,场使任用,其效如神。

《食疗》:治胃气虚,风热不能食。

生姜汁半鸡子壳,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头,和水三合,顿服立差。

《经验方》:治脾元气发歇痛不可忍者。

吴茱萸一两,桃仁一两,和炒,令茱萸焦黑,后去茱萸,取桃仁,去皮尖,研细,葱白三茎,煨熟,以酒浸,温分二服。

《经验后方》:治脾胃进食。

茴香二两,生姜四两,同捣令匀,净器内湿纸盖一宿,次以银石器中,文武火炒,令黄焦为末,酒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茶酒下。

《外台秘要》:治久患气胀。

乌牛尿,空心温服一升,日一服,气散即止。

治卒绝粮失食饥惫欲死方第三十五

粒食者,生人之所资,数日乏绝,便能致命。《本草》有不饥之文,而医方莫言斯术者,当以其涉在仙奇之境,非庸俗所能遵故也,遂使荒馑之岁,饿尸横路,良可哀乎。今略载其易为者云,若脱值奔窜在无人之乡,及堕坠溪谷空井深冢之中,四顾迥绝,无可藉口者,便须饮水服气。其服法如左。

闭口以舌料上下齿,取津液而咽之,一日得三百六十咽便佳。渐习乃可至千,自然不饥。三五日小疲极,过此便渐轻强。复有食十二时六戊者诸法,恐危逼之地,不能晓方面,及时之早晚,故不论此。若有水者,卒无器,便与左手贮,祝日:丞掾吏之赐,真乏粮,正赤黄,行无过城下,诸医以自防。毕,三叩齿,右手指三叩左手,如此三遍,便饮之。后复有杯器,贮水尤佳,亦左手执,右手以物扣之如法,日服三升,便不复饥,即差。

若可得游涉之地周行山泽间者。

但取松、柏叶,细切,水服二合,日中二三升,便佳。又,掘取白茅根,洗净,切,服之。此三物得行曝燥,石上捣碎服,服者食方寸,辟一日,又有大豆者,取含光明匝热,以水服,尽此则解。十日,赤小豆亦佳,得熬二豆黄,末,服一二升,辟十日。草中有术,天门冬、麦门冬、黄精、萎蕤、贝母,或生或熟,皆可单食,树木上自耳,及檀、榆白皮,并可辟饥也。

若遇荒年谷贵,无以充根,应须药济命者。

取稻米一斗,淘汰之,百蒸百曝,捣。日一餐以水得三十日都止,则可终身不食,日行三百里。

又方,粳米一斗,酒三升,渍之,出曝之,又渍,酒尽止出,稍食之,渴饮之,辟三十日。足一斛二升,辟周年。

有守中丸药法。

其疏诸米豆者,是人间易得易作,且不乖谷气,使质力无减耳,恐肉秽之身,忽然专御药物,或非所堪,若可得频管则自更。按余所撰谷方中求也。

附方

《圣惠方》:绝谷升仙不食法。取松实捣为膏,酒调下三钱,日三,则不饥,渴饮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轻,日行五百里。

《野人闲话》云伏虎尊师炼松脂法。

十斤松脂,五度以水煮过,令苦味尽取,得后每一斤炼了松脂,入四两茯苓末,每晨水下一刀圭,即终年不食,而后延龄,身轻清爽。

抱朴子》云:汉成帝时,猎者於终南山见一人,无衣服,身皆生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伺其所在,合围取得,乃是一妇人,问之,言:我是秦之宫人,关东贼至,秦王出降,惊走入山,饥无所食,洎欲饿死,有一老公教我吃松、柏叶实,初时苦涩,后稍便吃,遂不复饥,冬不寒,夏不热。此女是秦人,至成帝时,三百余载也。

万仙翁肘后备急方卷四竟

#1汗:原作『汁』,据万历本改。。

#2豆:原作『五』,据万历本改。

#3密:万历本作『蜜』。

#4陷:原作『^』,据万历本改。

#5面:原作『回』,据万历本改。

#6消:原作『丁』,据万历本改。

#7牵:原作『丸』,据万历本改。

#8丸如:原作『九知』,据万历本改。

#9寒:疑当作『塞』。

#10大:原作『火』,据万历本改。

#11下:原作『百』,据万历本政。

#12俛:原作『倪』,据万历本改。

#13光:万历本作『先』。

#14激:万历本作『浓』。

#15头:万历本作『顿』。

#16汗:原作『汁』,据《金匮要略方论·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改。

#17汁:原作『汗』,据《金匮要略方论·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改。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四

道教之音整理 葛洪

2014-03-06 19:26:56

|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四
|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四

治卒大腹水病方第二十五

水病之初,先目上肿起如老蠢,色侠头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节声,此其候也。不即治,须臾体稍肿,肚尽胀。按之随手起,则病已成,犹可为治,此皆从虚损大病,或下痢后,妇人产后,饮水不即消,三焦受病,小便不利,乃相结渐渐生聚,遂流诸经络故也。治之方:

葶苈一升,熬,捣之於臼上,割生雄鹍鹦,合血共头,共捣万杵,服如梧子五丸,稍加至十丸,勿食盐。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鳢鱼佳也。

又方,防风、甘草、葶苈各一两,捣,苦酒和丸,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常服之,取消平乃止。

又方,雄黄六分,麝香三分,甘遂、芫花、人参各二分,捣,蜜和丸,服如豆大二丸,加至四丸,即差。

又方,但以春酒五升,渍葶苈子二升,隔宿,稍服一合,小便当利。

又方,葶苈一两,杏人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立差。

又方,《胡洽》水银丸,大治水肿,利小便。姚同。葶苈、椒目各一升,芒消六两,水银十两,水煮水银三日三夜,乃以合捣六万杵,自相和丸,服如大豆丸,日三服,日增一丸,至十丸,更从一起,差后,食牛羊肉自补,稍稍饮之。

又方,多取柯枝皮锉,浓煮煎,令可丸,服如梧子大三丸,须臾,又一丸,当下水,后将服三丸,日三服。此树一名木奴,南人用作船。

又方,真苏合香、水银、白粉等分,蜜丸,服如大豆二丸,日三,当下水,节饮好自养。无苏合,可阙之也。

又方,取草麻绳熟者二十枚,去皮,研之,水解得三合,日一服,至日中许,当吐下,诸水汁结裹。若不尽,三日后更服三十枚,犹未尽,更复作。差后,节饮及咸物等。

又方,小豆一升,白鸡一头,治如食法,以水三斗,煮熟,食滓饮汁,稍相令尽。

又方,取青雄鸭,以水五升,煮取饮汁一升,稍稍饮,令尽,厚覆之,取汗#1,佳。

又方,取胡燕卵中黄,顿吞十枚。

又方,取蛤蝼炙令熟,日食十个。

又方,若唯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蛊。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人六十枚,去皮尖,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为度,饮酒,佳。

又方,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更复取水蛊。若汤研麻子汁饮之。

又方,慈弥草三十斤,子三石,煮取一石,去滓,更汤上煎,令可丸,服如皂荚子,三九至五六丸,水随小便去,即饮糜粥养之。

又方,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又方,鼠尾草、马鞭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更煎,以粉和为丸,服如大豆大二丸,加至四五丸。禁肥肉、生冷,勿食。

肿满者,白椹树白皮一握,水二升,煮取五合,白槟榔大者二枚,末之,内更煎三五沸,汤成,下少许红雪,服之。

又,将服牛溺、章陆、羊肉臛及香柔煎等,在肿满条中。其十水丸诸大方,在别卷。若止皮肤水,腹内未有,服诸发汗药,得汗便差,然慎护风寒为急。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针脐下二寸,入数分令水出,孔合须腹减乃止。

附方

李绛《兵部手集方》:疗水病,无问年月深浅,虽复脉恶,亦主之。

大戟、当归、橘皮各一大两,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勿怪至重,不过再服便差。禁毒食一年,水下后更服,永不作。此方出张尚客。

《外台秘要》:治水气。

章陆根白者去皮,切如小豆许一大盏,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已上烂,即取粟米一大盏,煮成粥,仍空心服。若一日两度服,即恐利多,每日服一顿即微利,不得杂食。

又,疗水病肿。

鲤鱼一头极大者,去头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2一大升,和鱼肉煮,可取二升,已上汁生,布绞去滓,顿服尽,如不能尽,分为二服,后服温令暖。服讫当下利,利尽即差。

又方,卒患肿满,曾有人忽脚胅肿,渐上至膝,足不可践地,至大水头面,遍身大肿胀满,苦瓠白瓤实,捻如大豆粒,以面裹煮一沸,空心服七枚,至午当出水一斗,三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差,三年内慎口味也。苦瓠须好者,无黡翳细理妍序者,不尔有毒不用。

《圣惠方》:治十种水不差垂死。用貒肉半斤,切,粳米三合,水三升,葱、椒、姜、豉作粥食之。

又方,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卧。

以蝼蛄五枚,乾为末,食前汤调半钱匕至一钱,小便通,效。

《食医心镜》:治十种水病不差垂死。

青头鸭一只,治如食法,细切,和米并五味;煮令极熟作粥,空腹食之。

又方,主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

白鸭一只,去毛肠洗馈,饭半升,以饭、姜、椒酿鸭腹中,缝定,如法蒸,候熟食之。

《杨氏产乳》:疗身体肿满,水气急,卧不得。

郁李人一大合,捣为末,和麦曲,搜作饼子,与吃入口,即大便通利气,便差。

《梅师方》: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

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

又方,治水肿,小便涩。

黄牛尿饮一升,一日至夜小便利,差。勿食盐。

又方,治心下有水。白朮三两,泽泻五两,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服。

《千金翼》:治小便不利,膀胱水气流滞。

以浮萍日乾,末,服方寸匕,日一二服良。

《经验方》:河东裴氏传经效,治水肿及暴肿。

葶苈三两,杵六千下,令如泥,即下汉防己末四两,取绿头鸭就药臼中截头,沥血於臼中,血尽,和鸭头更捣五千下,丸如梧桐子,患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稍可者五丸,频服,五日止。此药利小便,有效如神。

《韦宙独行方》:疗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

用赤小豆一斗,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以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亦愈。

李绛《兵部手集方》亦着此法,曾得效。

治卒心腹症坚方第二十六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方: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渍,以密#3封於热灰火中,温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

又方,用蒴藋根亦如此,尤良。

姚云:牛膝酒,神验也。

又方,多取当陆根捣蒸之,以新布藉腹上,药披着布上,勿腹上,冷复之,昼夜勿息。

又方,五月五日,葫十斤,去皮,桂一尺二寸,灶中黄土如鸭子一枚,合捣,以苦酒和涂,以布搭病,不过三,差。

又方,取橉木烧为灰,淋取汁八升,以酿一斛米,酒成服之,从半合始,不知,稍稍增至一二升,不尽一剂皆愈。此灰入染绛,用叶中酿酒也。橉,直忍切。

凡症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症有结积,便害饮食,转羸瘦,治之多用陷冰、玉壶、八毒诸大药,今止取小易得者。取虎杖根,勿令影临水上者,可得石余,杵熟煮汁,可丸,以秫米五六升,炊饭内,日中涂药后可饭,取差。

又方,亦可取根一升,捣千杵,酒渍之,从少起,日三服。此酒治症,乃胜诸大药。

又方,蚕矢一石,桑柴烧灰,以水淋之五度,取生鳖长一尺者,内中煮之烂熟,去骨细擘,锉,更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七丸,日三。

又方,射罔二两,椒三百粒,捣末,鸡子白和为丸,如大麻子,服一丸,渐至如大豆大,一丸至三丸为度。

又方,大猪心一枚,破头去血,捣末,雄黄、麝香当门子五枚,巴豆百枚,去心皮生用,心缝,以好酒於小铜器中煎之,令心没欲歇,随益尽三升,当糜烂,煎令可丸如麻子,服三丸,日三服。酒尽不糜者,出捣蜜丸之,良。又大黄末半斤,朴消三两,蜜一斤,合於汤上煎,可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服之。

治鳖症伏在心下,手揣见头足,时时转者。

白雌鸡一双,绝食一宿,明旦膏煎饭饲之,取其矢,无问多少,於铜器中以溺和之,火上熬,可捣末,服方寸匕,日四五服,须消尽乃止,常饲鸡取矢,差毕,煞鸡单食之。姚同。

治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者。

葶苈二两,熬之,大黄二两,泽漆四两,捣筛,蜜丸,和捣千杵,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服,稍加。

其有陷#4冰赭鬼诸丸方,别在大方中。

治两胁下有气结者。

狼毒二两,旋覆花一两,附子二两,炮之,捣筛,蜜和丸,服如梧子大二丸,稍加至三丸,服之。

熨症法,铜器受二升许,贮鱼膏令深二三寸,作大火炷六七枚,燃之令膏暖,重纸覆症上,以器熨之,昼夜勿息,膏尽更益也。

又方,茱萸三升,碎之,以酒和煮,令熟布帛物裹以熨症上,冷更均番用之,症当移去,复逐熨,须臾消止。亦可用好囗囗囗囗茱萸末,以鸡子白和射菵服之。

又方,灶中黄土一升,先捣葫熟,内上复捣,以苦酒浇令浥涓,先以涂布一面#5仍搭病上,以涂布上,乾复易之,取令消止,差。

治妇人脐下结物大如杯升,月经不通,发作往来,下痢赢瘦,此为气瘕,按之若牢强,肉症者,不可治,未者可治。

末乾漆一斤,生地黄三十斤,捣,绞取汁,火煎乾漆令可丸,食后服,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即差。

附方

《外台秘要方》:疗心腹宿症,卒得症。

取朱砂细研,搜饭令朱多,以雄鸡一只,先饿三日,后以朱饭饲之,着鸡於板上,收取粪,曝燥为末,温清酒服方寸匕至二钱,日三服,若病困者,昼夜可六服。一鸡少,更饲一鸡,取足服之,俟愈即止。

又,疗食鱼肉等成症结在腹,并诸毒气方。

狗粪五升,烧末之,绵裹,酒五升,渍再宿,取清分十服,日再,已后日三服,使尽,随所食症结即便出矣。

《千金方》:治食鱼绘及用生肉,住胸膈不化,必成症瘕。

捣马鞭草汁饮之一升,生姜水亦得,即消#6。

又方,治肉症思肉不已,食讫复思。

白马尿三升,空心饮,当吐肉,肉不出即死。

《药性论》云:治症癖病。

鳖甲、诃梨勒皮、乾姜,末,等分为丸,空心下三十丸,再服。

宋明帝宫人患腰痛牵#7心,发则气绝,徐文伯视之日:发瘕。

以油灌之,吐物如发,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摇,悬之滴尽,惟一发。

《胜金方》:治膜外气及气块方。延胡索不限多少,为末,猪胰一具,切作块子,炙熟,蘸药末食之。

治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方第二十七

治腹中冷癖,水谷瘾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

取大蟾蜍一枚,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芒消大人一升,中人七合,瘦弱人五合,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一升,一服后未得下,更一升,得下,则九日十日一作。

又方,茱萸八两,消石一升,生姜一斤,以酒五升,合煮,取四升,先服一服一升,不痛者止,勿再服之,下病后,好将养之。

又方,大黄八两,葶苈四两,并熬,芒消四两,熬令汁尽,熟捣,蜜和丸,丸如梧子大,食后服三丸,稍增五丸。

又方,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覆花三两,捣蜜丸服,如梧子大,食前三丸,日三服。

又方,巴豆三十枚,去心,杏人二十枚,并熬,桔梗六分,藜芦四分,皂荚三分,并炙之,捣,蜜和丸如胡豆大,未食服一丸,日二。欲下病者,服二丸,长将息,百日都好,差。

又方,贝母二两,桔梗二两,矾石一两,巴豆一两,去心皮生用,捣千杵,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二丸,病后少少减服。

又方,茯苓一两,茱萸三两,捣,蜜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服。

又,治暴宿食留饮不除,腹中为患方。

大黄、茯苓、芒消各三两,巴豆一分,捣,蜜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不痛止。

又方,椒目二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捣,以枣膏丸如#8麻子,服二丸,下痛止。

又方,巴豆一枚,去心皮熬之,椒目十四枚,豉十六粒,合捣为丸,服二丸,当吐利。吐利不尽,更服二丸。

服四神丸下之,亦佳。中候黑丸,治诸癖结痰疮第一良。

桔梗四分,桂四分,巴豆八分,去心皮,杏人五分,去皮,芫花十二分,并熬令紫色,先捣三味药成末,又捣巴豆、杏人如膏,合和又捣二千杵,丸如胡豆大,服一丸,取利,至二三丸。儿生十日欲痫,皆与一二丸如粟粒大,诸腹内不便,体中觉患,便服,得一两行利则好也。

硫黄丸,至热,治人之大冷,夏月温饮食,不解衣者。

硫黄、矾石、乾姜、茱萸、桂、乌头、附子、椒、人参、细辛、皂荚、当归,十二种分等,随人多少,捣,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丸至二十丸,日三服。若冷痢者,加赤石脂、龙骨,即便愈也。

露宿丸,治大寒冷积聚方。

矾石、乾姜、桂、桔梗、附子炮、皂荚各三两,捣筛,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丸,加至一十五丸。

附方

《外台秘要》:疗癖方。大黄十两,杵,筛,醋三升,和匀,白蜜两匙,煎堪丸,如梧桐子大,一服三十丸,生姜汤吞下,以利为度,小者减之。

《圣惠方》: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

用桃奴二两,为末,空心温酒调二钱匕。

《简要济众》:治久积冷不下食,呕吐不止,冷在胃中。

半夏五两,洗过,为末,每服二钱,白面一两,以水和搜,切作棋子,水煮面熟为度,用生姜、醋调和服之。

治胸膈上痰瘾诸方第二十八

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方。釜月下墨四分,附子三分,桂一分,捣筛,以冷水服方寸匕,当吐。一方无桂。

又方,苦参、桂、半夏等分,捣下筛,苦酒和以涂,痛则差。

又方,乌梅三十枚,盥三指撮,酒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当吐,愈。

此本在杂治中,其病是胸中膈上,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差。

但单煮米作浓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尽二三升,须臾适吐,适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臾吐胆乃止,不损人而即差。

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方。

常山二两,甘草一两,松萝一两,瓜蒂三七枚,酒水各一升半,煮取升半,初服七合,取吐,吐不尽,余更分二服,后可服半夏汤。

《胡洽》名粉隔汤:矾石一两,水二升,煮取一升,内蜜半合,顿服,须臾未吐,饮少热汤。

又方,杜蘅三两,松萝三两,瓜蒂三十枚,酒一升二合,渍再宿,去滓,温服五合。一服不吐,晚更一服。

又方,瓜蒂一两,赤小豆四两,捣末,温汤三合和服,便安卧,欲擿之,不吐,更服之。

又方,先作一升汤,投水一升,名为生熟汤,及食三合盐,以此汤送之,须臾欲吐,便摘出,未尽,更服二合,饮汤二升后,亦可更服汤,不复也。

又方,常山四两,甘草半两,水七升,煮取三升,内半升蜜,服一升,不吐更服,无蜜亦可。

方中能月服一种,则无痰水之患。又有旋覆五饮,在诸大方中。若胸中痞寒#9短气腷者。腷,敷逼切。

甘草二两,茯苓三两,杏人五十枚,碎之,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分为五服。

又方,桂四两,术、甘草二两,附子炮,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膈中有结积,觉骇骇不去者。

藜芦一两,炙,末之,巴豆半两,去皮心熬之,先捣巴豆如泥,入藜芦末,又捣万杵,蜜丸如麻子大,服一丸至二三丸。

膈中之病,名曰膏肓,汤丸径过,针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令气势得相熏染,有五膈丸方。麦门冬十分,去心,甘草十分,炙,椒、远志、附子炮、乾姜、人参、桂、细辛各六分,捣筛,以上好蜜丸,如弹丸,以一丸含稍稍咽其汁,日三丸,服之,主短气,心胸满,心下坚,冷气也。

此疾有十许方,率皆相类。此丸最胜,用药虽多,不合五膈之名,谓忧膈、气膈、恚膈、寒膈,其病各有诊别,在大方中又有七气方,大约与此大同小别耳。

附方

《圣惠方》:治痰厥头痛。

以乌梅十个,取肉,盐二钱,酒一中盏,合煎至七分,去滓,非时温服,吐即佳。

又方,治冷痰饮恶心。

用荜拨一两,捣为末,於食前用清粥饮调半钱服。

又方,治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食。

用厚朴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为末,非时粥饮调下二钱匕。

《千金翼》论曰:治痰饮吐水,无时节者,其源以冷饮过度,遂令脾胃气羸,不能消於饮食,饮食入胃,则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

赤石脂散主之。

赤石脂一斤,捣筛,服方寸匕,酒饮自任,稍稍加至三匕,服尽一斤,则终身不吐淡水,又不下痢,补五藏,令人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效,用此方遂愈。

《御药院方》:真宗赐高祖相国,去痰清目,进饮食,生犀丸。

川芎十两,紧小者,粟米坩浸,三日换,切片子,日乾为末,作两料,每料入麝、脑各一分,生犀半两,重汤煮,蜜杵为丸,小弹子大,茶酒嚼下一丸。痰加朱砂半两;膈壅加牛黄一分、水飞铁粉一分;头目昏眩加细辛一分;口眼喎斜,炮天南星一分。

又方,治膈壅风痰。半夏不计多少,酸浆浸一宿,温汤洗五七遍,去恶气,日中晒乾,捣为末,浆水搜饼子,日中乾之,再为末,每五两,入生脑子一钱,研匀,以浆水浓脚,丸鸡头大#10,纱袋贮,通风处阴乾,每一丸,好茶或薄荷汤下。

王氏《博济》:治三焦气不顺,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利膈丸: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不蚛皂荚涂酥二两,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下。

《经验后方》:治头风化痰。川芎不计分两,用净水洗浸,薄切片子,日乾或焙,杵为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不拘时,茶酒嚼下。

又方,治风痰。

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各为末,和令匀,每服一字,用温浆水一盏,先以少浆水调下#11,余者水漱口,都服便以食压之。

《外台秘要》:治一切风痰,风霍乱,食不消,大便涩。

诃梨勒三枚,捣取末,和酒顿服三五度,良。

《胜金方》:治风痰。

白僵蚕七个,直者,细研,以姜汁一荼脚,温水调灌之。

又方,治风痰。

以萝卜子为末,温水调一匙头,良久吐出涎沫。如是瘫缓风,以此吐后,用紧疏药服,疏后服和气散,差。

《斗门方》:治胸膈壅滞,去痰开胃。

用半夏净洗,焙乾,捣罗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为饼子,用湿纸裹,於慢火中煨令香,熟水两盏,用饼子一块如弹丸大,入盐半钱,煎取一盏,温服,能去胸膈壅逆,大压痰毒,及治酒食所伤,其功极验。

治卒患胸痹痛方第二十九

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俛#12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治之方:

用雄黄、巴豆,光#13捣雄黄,细筛,内巴豆,务熟捣,相入丸如小豆大,服一丸,不效,稍益之。

又方,取枳实捣,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又方,捣栝楼实大者一枚,切,薤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可加半夏四两,汤洗去滑,则用之。

又方,橘皮半斤,枳实四枚,生姜半斤,水四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方,枳实、桂等分,捣末,橘皮汤下方寸匕,日三服。

仲景方,神效。

又方,桂、乌喙、乾姜各一分,人参、细辛、茱萸各二分,贝母二分,合捣,蜜和丸,如小豆大,一服三丸,日三服之。

若已差复发者。

下韭根五斤,捣绞取汁,饮之愈。

附方

杜壬治胸膈痛彻背心,腹痞满气不得通,及治疾嗽。

大栝楼,去瓤,取子熟炒,别研,和子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五丸。

治卒胃反呕啘方第三十

葛氏治卒乾呕不息方。

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即愈也。又方,捣葛根,绞取汁,服一升许。

又方,一云蔗汁温令热服一升,日三。一方,生姜汁服一升。

又方,灸两腕后两筋中一穴,名问使,各七壮,灸心主尺泽亦佳。

又方,甘草、人参各二两,生姜四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治卒呕啘又厥逆方。

用生姜半斤,去皮切之,橘皮四两,擘之,以水七升,煮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蘡薁藤断之,当汁出,器承取,饮一升。生葛藤尤佳。

治卒啘不止方。

饮新汲井水数升,甚良。

又方,痛爪眉中夹间气也。

又方,以物刺鼻中各一分来许,皂荚内鼻中令嚏,差。

又方,但闭气仰引之。

又方,好豉二升,煮取汁服之也。

又方,香苏激#14煮汁,头#15服一二升,良。

又方,粢米三升,为粉,井花水服之,良。

又方,用枇杷叶一斤,拭去毛,炙,水一斗,煮取三升。服芦根亦佳。

治食后喜呕吐者。

烧鹿角灰二两,人参一两,捣末,方寸匕,日三服。姚同。

治人忽恶心不己方。

薤白半斤,茱萸一两,豉半升,米一合,枣四枚,枳实二枚,盐如弹丸,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为三服。

又方,但多嚼豆蔻子及咬槟榔,亦佳。

治人胃反不受食,食毕辄吐出方。

大黄四两,甘草二两,水二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之。

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方。

人参一两,茱萸半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再服也。

哕不止,半夏洗,乾末之,服一匕,则立止。

又方,乾姜六分,附子四分,炮,捣,苦酒丸如梧子,服三丸,日三效。

附方

张仲景方:治反胃呕吐,大半夏汤。

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煎,扬之一百二十遍,煮下三升半,温服一升,日再。亦治膈间痰饮。

又方,主呕哕谷不得下,眩悸,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切,以水七升,煎取一升半,分温服之。

《千金方》:治反胃,食即吐。

捣粟米作粉,和水丸,如梧子大七枚,烂煮,内醋中细吞之,得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又方,治乾哕,若手足厥冷,宜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治心下痞坚不能食,胸中呕哕。

生姜八两,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夏五合,洗去滑,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味合煮,取一升半,稍稍服之。

又方,主乾呕。

取羊乳一杯,空心饮之。

《斗门方》:治翻胃。

用附子一个,最大者,坐於砖上,四面着火,渐逼碎,入生姜自然汁中,又依前火逼乾,复淬之,约生姜汁尽,尽半碗许,捣罗为末,用粟米饮下一钱,不过三服,差。

《经验方》:治呕逆反胃散。

大附子一个,生姜一斤,细锉,煮,研如缅糊,米饮下之。

又方,治丈夫妇人吐逆,连日不止,粥食汤药不能下者,可以应用此候效摩丸。

五灵脂,不夹土石,拣精好者,不计多少,捣罗为末,研,狗胆汁和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热生姜酒摩令极细,更以少生姜酒化以汤,汤药令极热,须是先做下粥,温热得所,左手与患人药吃,不得嗽口,右手急将粥与患人吃,不令太多。

又方,碧霞丹,治吐逆立效。

北来黄丹四两,筛过,用好米醋半升,同药入铫内。煎令乾,却用炭火三秤,就姚内毁透红,冷,取研细为末,用粟米饭丸,如桐子大,煎酵汤下七丸,不嚼,只一服。

孙真人《食忌》:治呕吐。

以白槟榔一颗,煨,橘皮一分,炙,为末,水一盏,煎半盏服。

《广济方》:治呕逆不能食。

诃梨勒皮二两,去核,熬,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日二服。

《食医心镜》: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

粟米半升,杵细,水和丸如梧子大,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

《金匮玉函方》: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

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

《外台秘要》:治反胃,昔幼年经患此疾,每服食饼及羹粥等,须臾吐出,贞观许奉御兄弟及柴、蒋等家,时称名医,奉救令治,罄竭各人所长,竟不能疗,渐赢惫,候绝朝夕,忽有一卫士云:服驴小便极验。旦服二合,后食唯吐一半,晡时又服二合,人定时,食粥,吐即便定,迄至今日午时奏之,大内中,五六人患反胃,同服,一时俱差。此药稍有毒,服时不可过多,承取尿,及热服二合,病深七日以来服之良。后来疗人,并差。

又方,治呕。

麻仁三两,杵,熬,以水研取汁,着少盐吃,立效。李谏议用极妙。

又方,治久患咳噫,连咳四五十声者。

取生姜汁半合,蜜一匙头,煎令熟,温服,如此三服,立效。

又方,治咳噫。

生姜四两,烂捣,入兰香叶二两,椒末一钱匕,盐和面四两,裹作烧饼熟煨,空心吃,不过三两度,效。

《孙尚药方》:治诸吃噫。

橘皮二两,汤浸去瓤,锉,以水一升,煎之五合,通热顿服,更加枳壳一两,去瓤炒,同煎之服,效。

《梅师方》:主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旋旋吐者。

以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二味相和,分为三服。

又方,治醋心。

槟榔四两,橘皮二两,细捣为散,空心生蜜汤下方寸匕。

《兵部手集》: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

吴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近有人心如蜇破,服此方后,二十年不发。

治卒发黄疸诸黄病第三十一

治黄疸方。芜菁子五升,捣筛,服方寸匕,日三,先后十日,愈之。

又方,烧乱发,服一钱匕,日三服。秘方,此治黄疸。

又方,捣生麦苗,水和绞取汁,服三升,以小麦胜大麦,一服六七合,日三四。此酒疸也。

又方,取藜芦着灰中炮之,令小变色,捣,下筛末,服半钱匕,当小吐,不过数服。此秘方也。

又方,取小豆、秫米、鸡矢白各二分,捣筛,为末,分为三服,黄汁当出。此通治面目黄,即差。

疸病有五种,谓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也。黄汗#16者,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黄檗汁#17,由大汗出卒入水所致,方:

猪脂一斤热,温令热,尽服之,日三,当下,下则稍愈。

又方,栀子十五枚,栝篓子三枚,苦参三分,捣末,以苦酒渍鸡子二枚,令软,合黄白以和药,捣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五六除热不吐,即下自消也。

又方,黄雌鸡一只,治之,锉生地黄三斤,内腹中,急缚仰置铜器中,蒸令极熟,绞取汁,再服之。

又方,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尽啜食之。

又方,柞树皮烧末,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甘草一尺,栀子十五枚,黄檗十五分,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此药亦治温病发黄。

又方,茵陈六两,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内大黄二两,栀子十四枚,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又方,麻黄一把,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可尽服,汗出差。

若变成疸者,多死,急治之方。

土瓜根捣取汁,顿服一升,至三服,须病汗,当小便去,不尔,更服之。

谷疸者,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治之方。

茵陈四两,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大黄二两,栀子七枚,煮取二升,分三服,溺去黄汁差。

又方,苦参三两,龙胆一合,末,牛胆丸如梧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

酒疸者,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治之方。

黄耆二两,木兰一两,末之,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大黄一两,枳实五枚,栀子七枚,豉六合,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又方,芫花、椒目等分,烧末,服半钱,日一两遍。

女劳疸者,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小便难,由大劳大热交接,交接后入水所致,治之方。

消石、矾石等分,末,以大麦粥饮服方寸匕,日三,令小汗出,小便当去黄汁也。

又方,乱发如鹦子大,猪膏半斤,煎令消尽,分二服。

附方

《外台秘要》:治黄疸。

柳枝,以水一斗,煮取浓汁半升,服令尽。

又方,治阴黄汗染衣,涕唾黄。

取蔓菁子捣末,平旦以井花水服一匙,日再,加至两匙,以知为度。每夜小便,重浸少许帛子,各书记日,色渐退白,则差,不过服五升。

《图经》曰:黄疸病及狐惑病,并猪苓散主之。

猪苓、茯苓、术等分,杵末,每服方寸匕,水调下。

《食疗》云:主心急黄。

以百合蒸过,蜜和食之,作粉尤佳。红花者,名山丹,不堪食。

治黄疸。

用秦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或利便止,就中好酒人易治。凡黄有数种,伤酒曰酒黄,夜食、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多痰涕,目有赤脉,日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崔元亮用之,及治人皆得,方极效。秦艽须用新好罗文者。

《伤寒类要》:疗男子妇人黄疸病,医不愈,耳目悉黄,食饮不消,胃中胀热生黄衣,在胃中有乾屎,使病尔。

用煎猪脂一小升,温热顿服之,日三,燥屎下去乃愈。

又方,治黄百药不差。

煮驴头熟,以姜齑啖之,并随多少饮汁。

又方,治黄疸,身眼皆如金色。

不可使妇人鸡犬见,取东引桃根,切细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差,百日方平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黄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此是徐之才家秘方。

《正元广利方》:疗黄,心烦热口乾,皮肉皆黄。

以秦艽十二分,牛乳一大升,同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差。此方出於许人则。

治卒患腰胁痛诸方第三十二

葛氏治卒腰痛诸方,不得俯仰方。

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毕,藏竹勿令人得矣。

又方,鹿角长六寸,烧,捣末,酒服之。鹿茸尤佳。

又方,取鳖甲一枚,炙,捣筛,服方寸匕,食后,日三服,

又方,桂八分,牡丹四分,附子二分,捣末,酒服一刀圭,日再服。

治肾气虚衰,腰脊疼痛,或当风卧湿,为冷所中,不速治,流入腿膝,为偏枯冷痹缓弱,宜速治之,方:

独活四分,附子一枚大者,炮,杜仲、茯苓、桂心各八分,牛膝、秦艽、防风、芎藭、芍药六分,细辛五分,乾地黄十分,切,水九升,煮取三升,空腹,分三服,如行八九里,进一服,忌如前,顿服三剂。

治诸腰痛,或肾虚冷,腰疼痛,阴萎方。

乾漆熬烟绝、巴戟天去心、杜仲、牛膝各十二分,桂心、狗脊、独活各八分,五加皮、山茱萸、乾薯蓣各十分,防风六分,附子四分,炼蜜丸如梧子大,空腹酒下二十丸,日再加臧,以知为度也,大效。

胁痛如打方。

大豆半升,熬令焦,好酒一升,煮之令沸熟,饮取醉。

又方,芫花、菊花等分,踯躅花半斤,布囊贮,蒸令热,以熨痛处,冷复易之。

又方,去穷骨上一寸,灸七壮,其左右一寸,又灸七壮。

又,积年久痛,有时发动方。

乾地黄十分,甘草五分,乾漆五分,水五分,桂一尺,捣筛,酒服一匕,日三服。

又方,六七月取地肤子,阴乾,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治反腰有血痛方。捣杜仲三升许,以苦酒和,涂痛上,乾复涂。并灸足踵白肉际,三壮。

治_腰痛。

生葛根嚼之,咽其汁,多多益佳。

又方,生地黄捣,绞取汁三升,煎取二升,内蜜一升,和一升,日三服。不差,则更服之。

又方,灸腰眼中七壮。

_腰者,犹如反腰忽转而倇之。

治腰中常冷如带钱方。

甘草、乾姜各二两,茯苓、术各四两,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品》云:温。

治胁卒痛如打方。

以绳横度两乳中间,屈绳从乳横度,以趋痛胁下,灸绳下屈处,三十壮便愈。此本在杂治中。

隐居效方:腰背痛方。

杜仲一斤,切,酒二斗,渍十日,服三合。

附方《千金方》:治腰脚疼痛。

胡麻一升,新者,熬令香,杵筛,日服一小升,计服一斗,即永差,酒饮、蜜汤、羹汁皆可,服之佳。

《续千金方》:治腰膝疼痛伤败。

鹿茸不限多少,涂酥,炙紫色,为末,温酒调下一钱匕。

《经验方》:治腰脚痛。

威灵仙一斤洗,乾,好酒浸七日,为末,面糊丸,桐子大,以浸药酒下二十丸。

《经验后方》:治腰疼神妙。

用破故纸为末,温酒下三钱匕。

又方,治肾虚腰脚无力。

生栗袋贮,悬乾,每日平明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

又方,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

菟丝子洗秤一两,牛膝一两,同浸於银器内,用酒过一寸,五日,曝乾为末,将元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

《外台秘要》:疗腰痛。取黄狗皮,炙,裹腰痛处,取暖彻为度,频即差也。徐伯玉方同。

《斗门方》:治腰痛。

用大黄半两,更入生姜半两,同切如小豆大,於铛内炒令黄色,投水两碗,至五更初顿服,天明取下腰间恶血物,用盆器贮,如鸡肝样,即痛止。

又方,治腰重痛。

用槟榔为末,酒下一钱。

《梅师方》:治卒腰痛,暂转不得。

鹿角一枚,长五寸,酒二升,烧鹿角令赤,内酒中浸一宿,饮之。

《崔元亮海上方》:治腰脚冷风气。

以大黄二大两,切如棋子,和少酥炒,令酥尽,入药中,切不得令黄焦,则无力。捣筛,为末,每日空腹以水大三合,入生姜两片如钱,煎十余沸,去姜,取大黄末两钱,别置碗子中以姜汤调之,空腹顿服。如有余姜汤,徐徐呷之令尽,当下冷脓多恶物等,病即差,止。古人用毒药攻病,必随人之虚实而处置,非一切而用也。姚僧垣初仕,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室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食,非用大黄无差理。帝从而遂愈。以此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其偶中病,便谓此方之神奇,其差误乃不言用药之失,如此者众矣,可不戒哉!

《修真方》:神仙方。

菟丝子一斗,酒一斗,浸良久,漉出暴乾,又浸,以酒尽为度,每服二钱,温酒下,日二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加至三钱匕,服之令人光泽,三年老变为少,此药治腰膝去风,久服延年。

治虚损羸瘦不堪劳动方第三十三

治人素有劳根,苦作便发,则身百节皮肤无处不疼痛,或热筋急方。

取白柘东南行根一尺,刮去上皮,取中间皮,以烧屑,亦可细切捣之,以酒服三方寸匕,厚覆取汗,日三服。无酒,以浆服之。白柘,是柘之无刺者也。

治卒连时不得眠方。

暮以新布火炙以熨目;并蒸大豆,更番囊贮枕,枕冷复更易热,终夜常枕热豆,即立愈也。

此二条本在杂治中,并皆虚劳,患此疾,虽非乃飙急,不即治,亦渐瘵人,后方劳救,为力数倍,今故略载诸法。

凡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体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乾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藏气竭,则难可复振。治之汤方。

甘草二两,桂三两,芍药四两,生姜五两,无者亦可用乾姜,大枣二七枚,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八两,分三服,间日复作一剂。复可将诸丸散耳,黄蓍加二两,人参二两,为佳。若息痰满及溏泻,可除饴耳。姚同。

又方,乌雌鸡一头,治如食法,以生地黄一斤,切,饴糖二升,内腹内,急缚,铜器贮甑中,蒸五升米久,须臾取出,食肉、饮汁,勿啖盐,三月三度作之。姚云神良。并止盗汗。

又方,甘草一两,白朮四两,麦门冬四两,牡蛎二两,大枣二十枚,胶三两,水八升,煮取二升,再服。

又方,黄耆、枸杞根白皮、生姜三两,甘草、麦门冬、桂各二两,生米三合,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又方,羊肾一枚,切,朮一升,以水一斗,煮取九升,服一升,日二三服,一日尽,冬月分二日服,日可再服。

又有建中肾沥汤法诸丸方。

乾地黄四两,茯苓、薯蓣、桂、牡丹、山茱萸各二两,附子、泽泻一两,捣,蜜丸如梧子,服七丸,日三,加至十丸。此是张仲景八味肾气丸方,疗虚劳不足,大伤饮水,腰痛,小腹急,小便不利。又云:长服,即去附子,加五味子。治大风冷。

又方,苦参、黄连、菖蒲、车前子、忍冬、枸杞子各一升,捣,蜜丸如梧子大,服十丸,日三服。有肾气大丸法诸散方。

朮一斤,桂半斤,乾地黄、泽泻、茯苓各四两,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三两服,佳。

又方,生地黄二斤,面一斤,捣,炒乾,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附方

枸杞子酒,主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能去劳热。用生枸杞子五升,好酒二斗,研,搦匀碎,浸七日,漉去滓,饮之,初以三合为始,后即任意饮之。《外台秘要》同。

《食疗》:补虚劳,治肺劳,止渴,去热风。

用天门冬,去皮心,入蜜煮之,食后服之。若曝乾,入蜜丸,尤佳。亦用洗面,甚佳。

又方,雀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主男子阴萎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央痈肿,续五藏气。

《经验方》:暖精气,益元阳。

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卧时冷水下三十丸。

又方,除盗汗及阴汗。

牡蛎为末,有汗处粉之。

《经验后方》: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腰脚无力,羊肾徒蓉羹法。

羊肾一对,去脂膜,细切,肉徒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细切,相和作羹,葱白盐五味等如常法事治,空腹食之。

又方,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乌髭鬓,一切风病,四肢疼痛,驻颜壮气。

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乾,却用乌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声绝,即播去,只取补骨脂为末,醋煮缅糊丸,如梧桐子大,早晨温酒盐汤下二十丸。

又方,固阳丹。

菟丝子二两,酒浸十日,水淘,焙乾为末,更入杜仲一两,蜜炙,捣,用薯蓣末酒煮为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用酒下五十丸。

《食医心镜》:益丈夫,兴阳,理腿膝冷。淫羊蕾一斤,酒一斗浸,经三日,饮之佳。

《御药院》:治脚膝风湿,虚汗少力,多疼痛及阴汗。

烧矾作灰,细研末,一匙头,沸汤投之,淋洗痛处。

《外台秘要》:补虚劳,益髓长肌,悦颜色,令人肥健。

鹿角胶炙,捣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又,治骨蒸。

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双人,留尖,杵和为丸,平旦井花水顿服,令尽服讫,量性饮酒令醉,仍须吃水,能多最精,隔日又服一剂,百日不得食肉。

又,骨蒸亦曰内蒸,所以言内者,必外寒内热附骨也,其根在五藏六府之中,或皮燥而无光,蒸作之时,四肢渐细,足胅肿者。

石膏十分,研如乳法,和水服方寸匕,日再,以体冻为度。

《崔元亮海上方》:疗骨蒸鬼气。

取童子小便五大斗,澄过,青蒿五斗,八月九月采,带子者最好,细锉,二物相和,内好大釜中,以猛火煎取三大斗,去滓,净洗釜令乾,再泻汁,安釜中,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即取猪胆十枚相和,煎一大斗半,除火待冷,以新瓷器贮,每欲服时,取甘草二三两,熟炙,捣末,以煎和,捣一千杵,为丸,空腹粥饮下二十丸,渐增至三十丸止。

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方第三十四

治卒得食病,似伤寒,其人但欲卧,七八日不治煞人方。按其脊两边有陷处,正灸陷处两头,各七壮,即愈。

治食鱼鲙及生肉,住胸膈中不消化,吐之又不出,不可留,多使成症方。

朴消如半鸡子一枚,大黄一两,凡二物□咀,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尽服之,立消。若无朴消者,芒消代之,皆可用。

治食生冷杂物,或寒时衣薄当风,或夜食便卧,不即消,心腹烦痛胀急,或连日不化方。

烧地令极热,即敷薄荐莞东,向卧覆取汗,即立愈也。

治食过饱烦闷,但欲卧而腹胀方。

熬面令微香,捣,服方寸匕,得大麦生面益佳,无面以糜亦得。

此四条本在潍冶中,皆食饮脾胃家事,令胃气充实,则永无食患。食宜先治其本,故后疏诸法。

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羸瘦,致之四肢尪弱,百疾因此互生。

生地黄十斤,捣绞取汁,和好面三斤,以日曝乾,更和汁尽止,未食后,服半合,日三,稍增至三合。

又方,面半斤,麦蘗五升,豉五合,杏仁二升,皆熬令黄香,捣筛,丸如弹,服一枚,稍后增之。

又方,大黄、芍药各半斤,捣末之,芒消半斤,以蜜三斤,於铜器中汤上煎河丸,如梧子大,服七丸至十丸。

又方,曲一斤,乾姜十两,茱萸一合捣,蜜和如弹丸,日三服。

又方,术二斤,曲一斤,熬令黄,捣,蜜丸,如梧子大,服三十丸,日三。若大冷,可加乾姜三两;若患腹痛、加当归三两;赢弱,加甘草二两,并长将息,徐以曲术法。疗产后心下停水,仍须利之。

治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方。

大麻子三升,大豆炒黄香,合捣筛,食前一二方寸匕,日四五服,佳矣。

治饱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方。

大麦蘗一升,椒一两,并熬,乾姜三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附方

《食医心镜》: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无力,鹘突羹。

鲫鱼半斤,细切,起作鲙,沸豉汁热投之,着胡椒、乾姜、莳萝、橘皮等末,空腹食之。

《近世方》:主脾胃虚冷不下食,积久赢弱成瘵者。

温州白乾姜一物,浆水煮,令透心,润湿,取出培乾,捣筛,陈廪米煮粥饮,丸如桐子,一服三五十丸,场使任用,其效如神。

《食疗》:治胃气虚,风热不能食。

生姜汁半鸡子壳,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头,和水三合,顿服立差。

《经验方》:治脾元气发歇痛不可忍者。

吴茱萸一两,桃仁一两,和炒,令茱萸焦黑,后去茱萸,取桃仁,去皮尖,研细,葱白三茎,煨熟,以酒浸,温分二服。

《经验后方》:治脾胃进食。

茴香二两,生姜四两,同捣令匀,净器内湿纸盖一宿,次以银石器中,文武火炒,令黄焦为末,酒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茶酒下。

《外台秘要》:治久患气胀。

乌牛尿,空心温服一升,日一服,气散即止。

治卒绝粮失食饥惫欲死方第三十五

粒食者,生人之所资,数日乏绝,便能致命。《本草》有不饥之文,而医方莫言斯术者,当以其涉在仙奇之境,非庸俗所能遵故也,遂使荒馑之岁,饿尸横路,良可哀乎。今略载其易为者云,若脱值奔窜在无人之乡,及堕坠溪谷空井深冢之中,四顾迥绝,无可藉口者,便须饮水服气。其服法如左。

闭口以舌料上下齿,取津液而咽之,一日得三百六十咽便佳。渐习乃可至千,自然不饥。三五日小疲极,过此便渐轻强。复有食十二时六戊者诸法,恐危逼之地,不能晓方面,及时之早晚,故不论此。若有水者,卒无器,便与左手贮,祝日:丞掾吏之赐,真乏粮,正赤黄,行无过城下,诸医以自防。毕,三叩齿,右手指三叩左手,如此三遍,便饮之。后复有杯器,贮水尤佳,亦左手执,右手以物扣之如法,日服三升,便不复饥,即差。

若可得游涉之地周行山泽间者。

但取松、柏叶,细切,水服二合,日中二三升,便佳。又,掘取白茅根,洗净,切,服之。此三物得行曝燥,石上捣碎服,服者食方寸,辟一日,又有大豆者,取含光明匝热,以水服,尽此则解。十日,赤小豆亦佳,得熬二豆黄,末,服一二升,辟十日。草中有术,天门冬、麦门冬、黄精、萎蕤、贝母,或生或熟,皆可单食,树木上自耳,及檀、榆白皮,并可辟饥也。

若遇荒年谷贵,无以充根,应须药济命者。

取稻米一斗,淘汰之,百蒸百曝,捣。日一餐以水得三十日都止,则可终身不食,日行三百里。

又方,粳米一斗,酒三升,渍之,出曝之,又渍,酒尽止出,稍食之,渴饮之,辟三十日。足一斛二升,辟周年。

有守中丸药法。

其疏诸米豆者,是人间易得易作,且不乖谷气,使质力无减耳,恐肉秽之身,忽然专御药物,或非所堪,若可得频管则自更。按余所撰谷方中求也。

附方

《圣惠方》:绝谷升仙不食法。取松实捣为膏,酒调下三钱,日三,则不饥,渴饮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轻,日行五百里。

《野人闲话》云伏虎尊师炼松脂法。

十斤松脂,五度以水煮过,令苦味尽取,得后每一斤炼了松脂,入四两茯苓末,每晨水下一刀圭,即终年不食,而后延龄,身轻清爽。

抱朴子》云:汉成帝时,猎者於终南山见一人,无衣服,身皆生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伺其所在,合围取得,乃是一妇人,问之,言:我是秦之宫人,关东贼至,秦王出降,惊走入山,饥无所食,洎欲饿死,有一老公教我吃松、柏叶实,初时苦涩,后稍便吃,遂不复饥,冬不寒,夏不热。此女是秦人,至成帝时,三百余载也。

万仙翁肘后备急方卷四竟

#1汗:原作『汁』,据万历本改。。

#2豆:原作『五』,据万历本改。

#3密:万历本作『蜜』。

#4陷:原作『^』,据万历本改。

#5面:原作『回』,据万历本改。

#6消:原作『丁』,据万历本改。

#7牵:原作『丸』,据万历本改。

#8丸如:原作『九知』,据万历本改。

#9寒:疑当作『塞』。

#10大:原作『火』,据万历本改。

#11下:原作『百』,据万历本政。

#12俛:原作『倪』,据万历本改。

#13光:万历本作『先』。

#14激:万历本作『浓』。

#15头:万历本作『顿』。

#16汗:原作『汁』,据《金匮要略方论·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改。

#17汁:原作『汗』,据《金匮要略方论·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改。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