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 ●丙部之六(卷四十)

网络 秩名

2010-12-14 14:43:56

●丙部之六(卷四十)

   ◎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

   “真人前,天下之人凡有几穷乎?”“何谓也?”“谓平平无变,人有几迫穷乎?”“所穷众多。”“其所穷,独无有名字邪?”“不可名字也。”“子未知也。天下之人有四穷。”

“何谓也?”“谓子本得生于父母也,既生,年少之时,思其父母不能去,是一穷也。适长,巨大自胜,女欲嫁,男欲娶,不能胜其情欲,因相爱不能相离,是二穷也。既相爱,即生子,夫妇老长,颜色适不可爱,其子少可爱,又当见养,是三穷也。其子适巨,可毋养身,便自老长不能行,是四穷也。

    四穷之后,能得明师,思虑守道尚可。高才有天命者或得度,其次或得寿,其次可得须臾乐其身,魂魄居地下,为其复见乐。”

   “何谓也?”“地下得新死之人,悉问其生时所作为,所更,以是生时可为,定名籍,因其事而责之。故事不可不豫防,安危皆其身自得之也。真人慎之,见此诫耶?”“唯唯。天师乃敕以不见之言。”“然,所以敕教子者,见子常有善意,恐真人懈倦,故明示敕之耳。”“唯唯。”

    “真人今学,以何自期乎?”“以年穷尽为期。”“善哉子志,可谓得道意矣。然凡人行,皆以寿尽为期,顾有善恶尽耳。”

    “何谓也?愿闻之。”“然,守善学,游乐而尽者,为乐游鬼,法复不见愁苦,其自愁苦而尽者为愁苦鬼,恶而尽者为恶鬼也。此皆露见之事,凡人可知也,而人不肯为善,乐其魂神,其过诚重。”

   “何谓也?”“人生乃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合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此身体,或居天地四时五行。先人之身,常乐善无忧,反复传生,后世不肖,反久苦天地四时五行之身,令使更自冤死,尚愁其魂魄。是故愚士不深计,不足久居也,故令欲使其疾死亡,于其死不复恨之也。精神但自冤怜,无故得愁恚于此下士。是故古者大贤圣,深计远虑知如此,故学而不止也。

   其为人君者,乐思太平,得天之心,其功倍也,魂神得常游乐,与天善气合。其不能平其治者,治不合天心,不得天意,为无功于天上,已到终,其魂神独见责于地下,与恶气合处。是故太古上圣之君,乃知此,故努力也。愚人不深计,故生亦有谪于天,死亦有谪于地。”

“可骇哉!弟子愚暗,不欲闻也。”“善哉!子既来学,不欲闻此,即且努力为善矣。”“唯唯。天师处地,使得知天命,受教敕深厚,以何得免于此哉?” “善乎!子但急传吾书道,使天下人得行之,俱思其身,定精念,合于大道,且自知过失所从来也,即承负之责除矣。天地大喜,年复得反上古而倍矣。”“善哉善哉!”

“行,辞小竟,真人努力勉之,异日复来。”“唯唯。”“得书详思上下,学而不精,名为惚恍。求事不得无形象,思念不致精神,无从得往。”“善哉善哉!”

右天师诫人生时不努力卒死尚为魂神得承负之谪

   ◎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

   “真人前,子既来学,当广知道意,少者可案行耶?多者可案行耶?”“然,备足众多者,可案行也。”“噫!子内未广知道要意也。今天,一也,反行地二。其意何也?今地,二也,反行人三,何也?”“愚生愿闻其相行意”。

   “然,夫地为天使,人为地使,故天悦喜,则使今年地上万物大善。天不喜悦,地虽欲养也,使其物恶。地善,则居地上者人民好善,此其相使明效也。故治乱者,由太多端,不得天之心,当还反其本根。

  夫人言太多,而不见是者,当还反其本要也,乃其言事可立也。故一言而成者,其本文也;再转言而止者,乃成章句也;故三言而止,反成解难也,将远真,故有解难也;四言而止,反成文辞也;五言而止,反成伪也;六言而止,反成欺也;七言而止,反成破也;八言而止,反成离散远道,远复远也;九言而止,反成大乱也;十言而止,反成灭毁也,故经至十而改,更相传而败毁也。

   夫凡事毁者,当反本。故反守一以为元初。是故天数起于一,十而终也,是天道自然之性也。是故古者圣人问事,初一卜占者,其吉凶是也,守其本也,乃天神下告之也;再卜占者,地神出告之也;三卜占者,人神出告之也;过此而下者,皆欺人不可占,故卦数则不中也,人辞文多则不珍。”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太平经》 ●丙部之六(卷四十)

    网络 秩名

    2010-12-14 14:43:56

    |
    《太平经》 ●丙部之六(卷四十)
    |

    ●丙部之六(卷四十)

       ◎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

       “真人前,天下之人凡有几穷乎?”“何谓也?”“谓平平无变,人有几迫穷乎?”“所穷众多。”“其所穷,独无有名字邪?”“不可名字也。”“子未知也。天下之人有四穷。”

    “何谓也?”“谓子本得生于父母也,既生,年少之时,思其父母不能去,是一穷也。适长,巨大自胜,女欲嫁,男欲娶,不能胜其情欲,因相爱不能相离,是二穷也。既相爱,即生子,夫妇老长,颜色适不可爱,其子少可爱,又当见养,是三穷也。其子适巨,可毋养身,便自老长不能行,是四穷也。

        四穷之后,能得明师,思虑守道尚可。高才有天命者或得度,其次或得寿,其次可得须臾乐其身,魂魄居地下,为其复见乐。”

       “何谓也?”“地下得新死之人,悉问其生时所作为,所更,以是生时可为,定名籍,因其事而责之。故事不可不豫防,安危皆其身自得之也。真人慎之,见此诫耶?”“唯唯。天师乃敕以不见之言。”“然,所以敕教子者,见子常有善意,恐真人懈倦,故明示敕之耳。”“唯唯。”

        “真人今学,以何自期乎?”“以年穷尽为期。”“善哉子志,可谓得道意矣。然凡人行,皆以寿尽为期,顾有善恶尽耳。”

        “何谓也?愿闻之。”“然,守善学,游乐而尽者,为乐游鬼,法复不见愁苦,其自愁苦而尽者为愁苦鬼,恶而尽者为恶鬼也。此皆露见之事,凡人可知也,而人不肯为善,乐其魂神,其过诚重。”

       “何谓也?”“人生乃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合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此身体,或居天地四时五行。先人之身,常乐善无忧,反复传生,后世不肖,反久苦天地四时五行之身,令使更自冤死,尚愁其魂魄。是故愚士不深计,不足久居也,故令欲使其疾死亡,于其死不复恨之也。精神但自冤怜,无故得愁恚于此下士。是故古者大贤圣,深计远虑知如此,故学而不止也。

       其为人君者,乐思太平,得天之心,其功倍也,魂神得常游乐,与天善气合。其不能平其治者,治不合天心,不得天意,为无功于天上,已到终,其魂神独见责于地下,与恶气合处。是故太古上圣之君,乃知此,故努力也。愚人不深计,故生亦有谪于天,死亦有谪于地。”

    “可骇哉!弟子愚暗,不欲闻也。”“善哉!子既来学,不欲闻此,即且努力为善矣。”“唯唯。天师处地,使得知天命,受教敕深厚,以何得免于此哉?” “善乎!子但急传吾书道,使天下人得行之,俱思其身,定精念,合于大道,且自知过失所从来也,即承负之责除矣。天地大喜,年复得反上古而倍矣。”“善哉善哉!”

    “行,辞小竟,真人努力勉之,异日复来。”“唯唯。”“得书详思上下,学而不精,名为惚恍。求事不得无形象,思念不致精神,无从得往。”“善哉善哉!”

    右天师诫人生时不努力卒死尚为魂神得承负之谪

       ◎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

       “真人前,子既来学,当广知道意,少者可案行耶?多者可案行耶?”“然,备足众多者,可案行也。”“噫!子内未广知道要意也。今天,一也,反行地二。其意何也?今地,二也,反行人三,何也?”“愚生愿闻其相行意”。

       “然,夫地为天使,人为地使,故天悦喜,则使今年地上万物大善。天不喜悦,地虽欲养也,使其物恶。地善,则居地上者人民好善,此其相使明效也。故治乱者,由太多端,不得天之心,当还反其本根。

      夫人言太多,而不见是者,当还反其本要也,乃其言事可立也。故一言而成者,其本文也;再转言而止者,乃成章句也;故三言而止,反成解难也,将远真,故有解难也;四言而止,反成文辞也;五言而止,反成伪也;六言而止,反成欺也;七言而止,反成破也;八言而止,反成离散远道,远复远也;九言而止,反成大乱也;十言而止,反成灭毁也,故经至十而改,更相传而败毁也。

       夫凡事毁者,当反本。故反守一以为元初。是故天数起于一,十而终也,是天道自然之性也。是故古者圣人问事,初一卜占者,其吉凶是也,守其本也,乃天神下告之也;再卜占者,地神出告之也;三卜占者,人神出告之也;过此而下者,皆欺人不可占,故卦数则不中也,人辞文多则不珍。”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