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义疏(下)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6-11-30 15:21:38

《道德经》上经明道,下经辨德。上经亦具明道德,但以道为正,以德为傍。下经亦具明道德,然以道为傍,以德为正。据傍正为论,故有道德经上下。此经一卷,凡四十四章。一经大分,义开三别:第一,一章,正开德宗;第二,四十二章,广明德义。第三,一章,总结前旨也。

上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章即是第一大段,正开德宗。就此章中,又开四别:第一显上下二德妄执不同。第二辨仁义礼之德,明浇淳世异。第三明去本之末,劝令息末崇本。第四斥礼为浮伪之始,示其取舍向方。

第一显上下二德妄执不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者高胜,是超出之名。德者得也,以克获为义。言上德之人妙契道境,境智冥会,得失兼忘。得失兼忘,故言不德。境智冥会,故言有德。有德则遗其失,不德则遗其得也。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证未造极,故称为下。执德不忘,故言不失。未能冥会,故无德也。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以,用也。上德无为,至本凝寂,而无以为,迹用虚妙。此明无为而为,为即无为也。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心不忘德,故称为之。迹仍有事,故言有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仁,慈悲也。有心覆育,故言为之。不责恩报,故言无以为。确论上仁不及下德,对义仁胜,故称无以为。三宝之中,以慈为首,故五德之内,亦以仁为先。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义主止恶裁非,即经中戒律是也。然戒律之起,本被下机,事涉有为,未阶虚妙,故言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礼尚威仪,即经中教斋威仪等是也。且至道冲寂,大象无形,今乃贱素贵华,重文轻质,不崇恬淡,惟尚威仪,虽为渐教法门,而未能与理相应。非但内乖于道,而乃外亦不能应物,故言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仍之。

仍,因也。礼尚往来,更相责望,因其礼薄,即攘臂怒之。欲明上礼为教之弊。故《庄子》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即其事也。第三明去本之末,劝令息末崇本。

故失道而后德。

德,上德也。众生感衰,道化斯隐,应物随时,下德方见。

失德而后仁。

德化渐替,仁恩继之。

失仁而后义。

仁慈不行,厥义方起。

失义而后礼。

自道丧淳漓,于斯为极,不能止恶,方事节文。虽复强作威仪,而浮伪已甚。

第四斥礼为淳伪之始,示其取舍向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徒自外彰文饰,未是情发于衷。既非信实之厚,适足忠诚之薄。不惩浮悖之源,更资昏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不知而强知曰前识,识在知前也。言此前识之人,于修道行中,甚为华伪,既非大智慧源,乃是愚痴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丈,长也。夫,扶也。谓有勇猛慈救之智,堪为群品之长,以扶护苍生也。其志弘普,故称大丈夫。大丈夫当怀道德之厚,岂处礼义之薄耶。

居其实,不居其华。

达道之人,方外之士,当留情于淳朴之实,岂处心于前识之华?

故去彼取此。

去彼华薄,则是绝仁弃义。取此实厚,则是返朴还淳。且上德圣人,体无分别,岂有心于彼此,情系于去取者乎?盖明不去而去,虽去不去,亦不取而取,虽取不取,非去之而去,取之而取者也。去取既尔,彼此亦然。

昔之章第三十九

昔之章即是第二大段第一章,正广明德义。就此章内,义分有三:第一举得一之能,示其有益。第二明失一之弊,显其必损。第三明用道谦虚,结成得一之义。

第一举得一之能,示其有益。

昔之得一者。

昔,古也。一,道也。言囊昔劫初得道之者。所得之状,具列下文。斯则御今而引古也。

天得一以清。

禀得道之气,故积阳成天,清浮在上也。

地得一以宁。

同禀一道,故凝阴成地,宁静于下。

神得一以灵。

神道处阴,幽冥难测,由其得一,故灵智无方。故《庄子》云: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也。

谷得一以盈。

谷,川谷也。言谷得一,故能泉源流润,溪壑盈满。

万物得一以生。

有识无情,通号万物。同禀一道,故得生成。

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政。

帝王公侯莫不禀道为化,只以无为得一,故能布政天下,放勋、文命是也。

其致之。

致,得也。通结前六事,咸得一道也。若作内解者,通是一人,而有六种行门也。

第二明失一之弊,显其必损。

天无以清,将恐裂。

以,用也。无,不也。裂,坏也。言天不能用道清虚,则日月悖蚀,星辰失度,灾变屡彰,恐当坼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发,变动也。言地不能用道宁静,则恐有崩沦之失。昔岐山崩、三川震是也。

神无以灵,将恐歇。

歇,废也。神不依道,则智用愚殆,既无灵验,恐将废歇也。

谷无以盈,将恐竭。

竭,塞也。言川谷乖一,灾否斯起,致泉源枯竭,流注不通也。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一切万物,得一而生。若丧道乖真,则死灭俄顷。

王侯无以贵高,将恐蹶。

蹶,败也。君王不能用道守贵,而乖理悖德,将恐神器颠覆,社稷倾危。夏桀殷纣,即其人也。

第三明用道谦虚,结成得一之义。

故贵以贱为本。

贵,尊高也。贱,卑下也。得一之君,故能谦下。失道之主,必致骄矜。故知骄矜是贱下之基,谦卑是尊高之本。校量得失,故有斯戒。

高下以为基。

九重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原乎一籄。以况尊贵,卑下为基。

是以王侯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不谷,犹不善也。王侯贵人,智慧聪达,体知傲是丧身之本,谦为贵盛之基,故能俯接下凡,卑以自牧,乃称孤寡不谷,岂非以贱为本耶?而言非乎者,盖是嗟叹假问之辞云尔。

故致数舆无舆。

舆,车也。箱辐毂辋假合而成,徒有车名,数即无实。五物四大,为幻亦然。所以身既浮虚,贵将安寄?是故处贵应须谦下。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玉,贵也。石,贱也。琭琭,少也。落落,多也。若内惑于身,外迷于物者,则贱物而贵身也。今既数车无车,即悟物我虚幻,故能自他平等,贵贱不殊,离形去智,冥于至道,所以不欲琭琭如玉之可贵,落落如石之可贱也。

反者章第四十

反者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得一之人谦虚用道,故次此章即明此人从本降迹,俯应苍生。就此一章,义开三别:第一明慈悲救物,反圣同凡。第二明虽复教迹多端,无过柔弱。第三明二仪万象从道而生。

第一明慈悲救物,反圣同凡。

反者道之动。

反,还也。动,悲也。得道圣人超凌三境,但以慈悲救物,反入三罗,混迹有中,赴机应化。故上经云远曰反。

第二明虽复教迹多端,无过柔弱。

弱者道之用。

逗机设教,抑乃多端。欲论切当,无过柔弱。故即以此柔弱为化用之先也。

第三明二仪万象从道而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应道也,所谓元一之气也。元一妙本,所谓冥寂之地也。言天地万物皆从应道有法而生,即此应道,从妙本而起,元乎妙本,即至无也。

上士章第四十一

上士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应道虚玄,本迹俱妙,故次此章即明上士能悟,非下士所闻。今就此章,义开三别:第一明三人闻道,机性不同。第二辨体道之人韬光匿耀。第三叹道功能,生成庶品。

第一明三人闻道,机性不同。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上机之士,智慧聪达,一闻至道,即悟万法皆空,所以勤苦修学,遂无疑怠。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机智闇,照理不明,虽复闻道,未能妙悟。若敛情归定,实时得空心。纔涉世尘,即滞于有境。与夺不定,故云存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机之人,根性愚钝,闻真道玄远,至言宏博,心既不悟,谓为虚诞,遂生诽谤,拊掌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不为凡人所笑,不足称为圣道。

建言有之。

建,立也。言上士所行之道,建在下文。有之,即明道若昧等是也。

第二明体道之人韬光匿耀。

明道若昧。

昧,闇也。照达真道之人,晦迹同俗,不显其明,若愚闇也。

进道若退。

大学之人,不见其迹,内虽进修,外若衰退。

夷道若类。

夷,平也。证太平等道,修行之人,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不见愚智之剔,等差一类也。

上德若谷。

胜上道德之人,与大虚等量,故能包容万物,若彼空谷也。本亦作俗字者,言能忘德,不异嚣俗也。

大白若辱。

白,洁净也。辱,污染也。言大洁白高行之人和光同尘,不曜于物,故能混迹扬波,若污辱也。故东方先生洁其道而秽其迹,即斯义也。

广德若不足。

广,大也。言怀大德之士,体道虚忘,故内至有余,而外若不足。《老子传》云: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

建德若偷。

偷,盗也。言建立大德之人,藏名隐迹,如彼偷窃,不用人知。故上经云:犹若畏四邻。

质真若渝。

质,实也。渝,变也。言素质体真之士,寂而动,真而应,变见无常,故若渝也。

大方无隅。

隅,角也。言体道大方之人,因循顺物,不守节操,不立隅角,所谓上达节也。

大器晚成。瑚琏九鼎,非一朝可成。喻大学之人,岂近心能证,必须累劫修研,方致虚极。即任公子钓鳌是也。

大音希声。

希,犹无也。至道大音,寂乎无响。自妙本降迹,而声无声也。师旷听之而不闻其声也。琼音震乎宇宙,欲明即迹即本,故言大音希声也。

大象无形。

大道之象,象而无形。无形而形,离朱视之而莫见其形也。色象遍乎虚空,欲明即有而无,故云大象无形也。

道隐无名。

至道妙本,幽隐窈冥,非形器之所测量,岂名言之能诠辩也。

第三叹道功能,生成庶品。

夫唯道,善贷且成。

贷,借也。独此无名之道,有大慈悲,故能俯救众生,借其善力,亭毒群品,生化三才,种种方便,趣令成就也。

道生章第四十二

道生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大道权应,善贷生成,故次此章即明所生之物,无由次第。就此一章,义开三别:第一明权道应化,生物所由。第二显出物情,劝修中顺。第三广辨柔弱,为学之先。

第一明权道应化,生物所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元气也。二,阴阳也。三,天地人也。万物,一切有识无情也。言至道妙本,体绝形名,从本降迹,肇生元气。又从元气,变生阴阳。于是阳气清浮,升而为天;阴气沈浊,降而为地,二气升降,和气为人。有三才,次生万物。欲明道能善贷,次第列之。

第二显出物情,劝修中顺。

万物负阴而抱阳。

负,背也。抱,向也。阳,生也。阴,死也。言一切万物,有识无情,莫不背阴向阳,好生恶死。然恶死不遂免死,好生未尝得生。圣人愍之,故此下为说长生之术也。

冲气以为和。

冲,中也。和,顺也。言人欲得不死者,必须处心中正,谦和柔弱,此则长生也。故下文云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也。

第三广辨柔弱,为学行之先。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名。

孤独鳏寡,乃不善之事,以此为恶,人之常情。而王公贵人用斯自牧,足明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劝修行之人,必须处心谦顺。

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谦卑柔弱,损己济物,物必归之,故生道获全。矜夸傲诞,益己凌物,物必挫之,故致危败。危败是损,全生是益。损益之验,其义尽然。故言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也。

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

言俗人儒教,亦尚谦柔,我之法门,本崇静退。然儒俗谦柔,犹怀封执,我之静退,贵在虚忘,所以为异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强梁,犹刚躁也。父,始也。言强梁之人,必当夭折,不得依于天命,寿终而死也。老君虽复阐法多端,教门匪一,而每说柔弱为善,刚强为恶,以此切当,将为学道之先。父亦本也。

天下章第四十三

天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柔弱之教为学道之先,故次此章重显柔弱之能,无为之益。就此章内,文有三重:第一举譬明柔胜刚劣,第二明柔弱之行能入无间,第三结叹无为是希有之教。

第一举譬明柔胜刚劣。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至柔,水也。至坚,金也。驰骋是攻击贯穿之义也。言水至柔,能攻金石之坚,喻无为至弱,能破有为之累。故下文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第二明柔弱之行能入无间。

无有入无间。

间,隙也。言颠倒之流,见空为有,达观之士,即有而空,故言无有也。入,契会也。有为麤疏,故有隙。无为微密,故无间。既而即有即无,故能入无间之妙理也。

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柔能破刚,无能遣有,是以知无为之教,大益修行之人。

第三结叹无为是希有之教。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所谓不言,非关杜口。在理既即有即无,在教亦即言即默。即言即默,故名不言之教。即有即无,故名无为之益。益既不益而益,而教岂教而教哉?﹒斯乃穷理尽性盖世之谈,世间名教罕能逮者,故言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章所以次前者,前章叹美柔弱为道之枢机,故次此章明知足舍贪,是修真之要术。就此章内,文有三重:第一假设三问,料简得失。第二明躭著名利,损智败身。第三明知足舍贪,可以长久。

第一假设三问,料简得失。

名与身孰亲?

身,内也,实也。名,外也,宾也。孰,谁也。世人皆求外丧内,贪名忘实。何者?夫令誉芳名,本为身也,身既为名致死,名竟何所施为?老君愍兹颠倒,故问之云:名之与身,谁是汝亲乎?而汝贪名忘身耶?以斯格量,亲疏可见。故《庄子》云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也。

身与货孰多?

夫资货者,本为我身,迷惑之徒,丧身徇货。故老君责言:汝去货存身利多耶?聚货丧身利多耶?故《庄子》云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得与亡孰病?

夫多贪得财必丧己,少欲亡货则存身。然则得是丧己之征,亡是存身之验。丧己可以为病,存身可以为药。世人翻以得为适,以亡为病者,不亦谬乎?故教主云:得之与亡,定谁是病耶?

第二明躭著名利,损智败身。

是故甚爱必大费。

费,损也。为是义故,甚爱名誉之人必劳形怵心,费神损智。此一句解名也。

多藏必厚亡。

夫多藏贿货于府库者,必有劫盗之患,非但丧失财物,亦乃害及己身。其为败亡,祸必深厚。故《书》云:匹夫无罪,怀玉其辜。《庄》云:大儒胪传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于是以金鎚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是也。此一句解货。

第三明知足舍贪,可以长久。

故知足不辱。

体知财贿虚假,守分不贪,清廉知足,故无耻辱。此一句结货。

知止不殆。

既悟名誉非真,所以止而不着,全身远害,故无危殆。上经云: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此一句结名。

可以长久。

知止于名,知足于货,忘名忘利,则可长可久。此一句总结名利。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老子道德经义疏(下)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6-11-30 15:21:38

    |
    老子道德经义疏(下)
    |

    《道德经》上经明道,下经辨德。上经亦具明道德,但以道为正,以德为傍。下经亦具明道德,然以道为傍,以德为正。据傍正为论,故有道德经上下。此经一卷,凡四十四章。一经大分,义开三别:第一,一章,正开德宗;第二,四十二章,广明德义。第三,一章,总结前旨也。

    上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章即是第一大段,正开德宗。就此章中,又开四别:第一显上下二德妄执不同。第二辨仁义礼之德,明浇淳世异。第三明去本之末,劝令息末崇本。第四斥礼为浮伪之始,示其取舍向方。

    第一显上下二德妄执不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者高胜,是超出之名。德者得也,以克获为义。言上德之人妙契道境,境智冥会,得失兼忘。得失兼忘,故言不德。境智冥会,故言有德。有德则遗其失,不德则遗其得也。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证未造极,故称为下。执德不忘,故言不失。未能冥会,故无德也。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以,用也。上德无为,至本凝寂,而无以为,迹用虚妙。此明无为而为,为即无为也。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心不忘德,故称为之。迹仍有事,故言有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仁,慈悲也。有心覆育,故言为之。不责恩报,故言无以为。确论上仁不及下德,对义仁胜,故称无以为。三宝之中,以慈为首,故五德之内,亦以仁为先。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义主止恶裁非,即经中戒律是也。然戒律之起,本被下机,事涉有为,未阶虚妙,故言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礼尚威仪,即经中教斋威仪等是也。且至道冲寂,大象无形,今乃贱素贵华,重文轻质,不崇恬淡,惟尚威仪,虽为渐教法门,而未能与理相应。非但内乖于道,而乃外亦不能应物,故言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仍之。

    仍,因也。礼尚往来,更相责望,因其礼薄,即攘臂怒之。欲明上礼为教之弊。故《庄子》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即其事也。第三明去本之末,劝令息末崇本。

    故失道而后德。

    德,上德也。众生感衰,道化斯隐,应物随时,下德方见。

    失德而后仁。

    德化渐替,仁恩继之。

    失仁而后义。

    仁慈不行,厥义方起。

    失义而后礼。

    自道丧淳漓,于斯为极,不能止恶,方事节文。虽复强作威仪,而浮伪已甚。

    第四斥礼为淳伪之始,示其取舍向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徒自外彰文饰,未是情发于衷。既非信实之厚,适足忠诚之薄。不惩浮悖之源,更资昏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不知而强知曰前识,识在知前也。言此前识之人,于修道行中,甚为华伪,既非大智慧源,乃是愚痴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丈,长也。夫,扶也。谓有勇猛慈救之智,堪为群品之长,以扶护苍生也。其志弘普,故称大丈夫。大丈夫当怀道德之厚,岂处礼义之薄耶。

    居其实,不居其华。

    达道之人,方外之士,当留情于淳朴之实,岂处心于前识之华?

    故去彼取此。

    去彼华薄,则是绝仁弃义。取此实厚,则是返朴还淳。且上德圣人,体无分别,岂有心于彼此,情系于去取者乎?盖明不去而去,虽去不去,亦不取而取,虽取不取,非去之而去,取之而取者也。去取既尔,彼此亦然。

    昔之章第三十九

    昔之章即是第二大段第一章,正广明德义。就此章内,义分有三:第一举得一之能,示其有益。第二明失一之弊,显其必损。第三明用道谦虚,结成得一之义。

    第一举得一之能,示其有益。

    昔之得一者。

    昔,古也。一,道也。言囊昔劫初得道之者。所得之状,具列下文。斯则御今而引古也。

    天得一以清。

    禀得道之气,故积阳成天,清浮在上也。

    地得一以宁。

    同禀一道,故凝阴成地,宁静于下。

    神得一以灵。

    神道处阴,幽冥难测,由其得一,故灵智无方。故《庄子》云: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也。

    谷得一以盈。

    谷,川谷也。言谷得一,故能泉源流润,溪壑盈满。

    万物得一以生。

    有识无情,通号万物。同禀一道,故得生成。

    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政。

    帝王公侯莫不禀道为化,只以无为得一,故能布政天下,放勋、文命是也。

    其致之。

    致,得也。通结前六事,咸得一道也。若作内解者,通是一人,而有六种行门也。

    第二明失一之弊,显其必损。

    天无以清,将恐裂。

    以,用也。无,不也。裂,坏也。言天不能用道清虚,则日月悖蚀,星辰失度,灾变屡彰,恐当坼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发,变动也。言地不能用道宁静,则恐有崩沦之失。昔岐山崩、三川震是也。

    神无以灵,将恐歇。

    歇,废也。神不依道,则智用愚殆,既无灵验,恐将废歇也。

    谷无以盈,将恐竭。

    竭,塞也。言川谷乖一,灾否斯起,致泉源枯竭,流注不通也。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一切万物,得一而生。若丧道乖真,则死灭俄顷。

    王侯无以贵高,将恐蹶。

    蹶,败也。君王不能用道守贵,而乖理悖德,将恐神器颠覆,社稷倾危。夏桀殷纣,即其人也。

    第三明用道谦虚,结成得一之义。

    故贵以贱为本。

    贵,尊高也。贱,卑下也。得一之君,故能谦下。失道之主,必致骄矜。故知骄矜是贱下之基,谦卑是尊高之本。校量得失,故有斯戒。

    高下以为基。

    九重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原乎一籄。以况尊贵,卑下为基。

    是以王侯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不谷,犹不善也。王侯贵人,智慧聪达,体知傲是丧身之本,谦为贵盛之基,故能俯接下凡,卑以自牧,乃称孤寡不谷,岂非以贱为本耶?而言非乎者,盖是嗟叹假问之辞云尔。

    故致数舆无舆。

    舆,车也。箱辐毂辋假合而成,徒有车名,数即无实。五物四大,为幻亦然。所以身既浮虚,贵将安寄?是故处贵应须谦下。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玉,贵也。石,贱也。琭琭,少也。落落,多也。若内惑于身,外迷于物者,则贱物而贵身也。今既数车无车,即悟物我虚幻,故能自他平等,贵贱不殊,离形去智,冥于至道,所以不欲琭琭如玉之可贵,落落如石之可贱也。

    反者章第四十

    反者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得一之人谦虚用道,故次此章即明此人从本降迹,俯应苍生。就此一章,义开三别:第一明慈悲救物,反圣同凡。第二明虽复教迹多端,无过柔弱。第三明二仪万象从道而生。

    第一明慈悲救物,反圣同凡。

    反者道之动。

    反,还也。动,悲也。得道圣人超凌三境,但以慈悲救物,反入三罗,混迹有中,赴机应化。故上经云远曰反。

    第二明虽复教迹多端,无过柔弱。

    弱者道之用。

    逗机设教,抑乃多端。欲论切当,无过柔弱。故即以此柔弱为化用之先也。

    第三明二仪万象从道而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应道也,所谓元一之气也。元一妙本,所谓冥寂之地也。言天地万物皆从应道有法而生,即此应道,从妙本而起,元乎妙本,即至无也。

    上士章第四十一

    上士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应道虚玄,本迹俱妙,故次此章即明上士能悟,非下士所闻。今就此章,义开三别:第一明三人闻道,机性不同。第二辨体道之人韬光匿耀。第三叹道功能,生成庶品。

    第一明三人闻道,机性不同。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上机之士,智慧聪达,一闻至道,即悟万法皆空,所以勤苦修学,遂无疑怠。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机智闇,照理不明,虽复闻道,未能妙悟。若敛情归定,实时得空心。纔涉世尘,即滞于有境。与夺不定,故云存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机之人,根性愚钝,闻真道玄远,至言宏博,心既不悟,谓为虚诞,遂生诽谤,拊掌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不为凡人所笑,不足称为圣道。

    建言有之。

    建,立也。言上士所行之道,建在下文。有之,即明道若昧等是也。

    第二明体道之人韬光匿耀。

    明道若昧。

    昧,闇也。照达真道之人,晦迹同俗,不显其明,若愚闇也。

    进道若退。

    大学之人,不见其迹,内虽进修,外若衰退。

    夷道若类。

    夷,平也。证太平等道,修行之人,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不见愚智之剔,等差一类也。

    上德若谷。

    胜上道德之人,与大虚等量,故能包容万物,若彼空谷也。本亦作俗字者,言能忘德,不异嚣俗也。

    大白若辱。

    白,洁净也。辱,污染也。言大洁白高行之人和光同尘,不曜于物,故能混迹扬波,若污辱也。故东方先生洁其道而秽其迹,即斯义也。

    广德若不足。

    广,大也。言怀大德之士,体道虚忘,故内至有余,而外若不足。《老子传》云: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

    建德若偷。

    偷,盗也。言建立大德之人,藏名隐迹,如彼偷窃,不用人知。故上经云:犹若畏四邻。

    质真若渝。

    质,实也。渝,变也。言素质体真之士,寂而动,真而应,变见无常,故若渝也。

    大方无隅。

    隅,角也。言体道大方之人,因循顺物,不守节操,不立隅角,所谓上达节也。

    大器晚成。瑚琏九鼎,非一朝可成。喻大学之人,岂近心能证,必须累劫修研,方致虚极。即任公子钓鳌是也。

    大音希声。

    希,犹无也。至道大音,寂乎无响。自妙本降迹,而声无声也。师旷听之而不闻其声也。琼音震乎宇宙,欲明即迹即本,故言大音希声也。

    大象无形。

    大道之象,象而无形。无形而形,离朱视之而莫见其形也。色象遍乎虚空,欲明即有而无,故云大象无形也。

    道隐无名。

    至道妙本,幽隐窈冥,非形器之所测量,岂名言之能诠辩也。

    第三叹道功能,生成庶品。

    夫唯道,善贷且成。

    贷,借也。独此无名之道,有大慈悲,故能俯救众生,借其善力,亭毒群品,生化三才,种种方便,趣令成就也。

    道生章第四十二

    道生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大道权应,善贷生成,故次此章即明所生之物,无由次第。就此一章,义开三别:第一明权道应化,生物所由。第二显出物情,劝修中顺。第三广辨柔弱,为学之先。

    第一明权道应化,生物所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元气也。二,阴阳也。三,天地人也。万物,一切有识无情也。言至道妙本,体绝形名,从本降迹,肇生元气。又从元气,变生阴阳。于是阳气清浮,升而为天;阴气沈浊,降而为地,二气升降,和气为人。有三才,次生万物。欲明道能善贷,次第列之。

    第二显出物情,劝修中顺。

    万物负阴而抱阳。

    负,背也。抱,向也。阳,生也。阴,死也。言一切万物,有识无情,莫不背阴向阳,好生恶死。然恶死不遂免死,好生未尝得生。圣人愍之,故此下为说长生之术也。

    冲气以为和。

    冲,中也。和,顺也。言人欲得不死者,必须处心中正,谦和柔弱,此则长生也。故下文云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也。

    第三广辨柔弱,为学行之先。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名。

    孤独鳏寡,乃不善之事,以此为恶,人之常情。而王公贵人用斯自牧,足明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劝修行之人,必须处心谦顺。

    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谦卑柔弱,损己济物,物必归之,故生道获全。矜夸傲诞,益己凌物,物必挫之,故致危败。危败是损,全生是益。损益之验,其义尽然。故言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也。

    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

    言俗人儒教,亦尚谦柔,我之法门,本崇静退。然儒俗谦柔,犹怀封执,我之静退,贵在虚忘,所以为异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强梁,犹刚躁也。父,始也。言强梁之人,必当夭折,不得依于天命,寿终而死也。老君虽复阐法多端,教门匪一,而每说柔弱为善,刚强为恶,以此切当,将为学道之先。父亦本也。

    天下章第四十三

    天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柔弱之教为学道之先,故次此章重显柔弱之能,无为之益。就此章内,文有三重:第一举譬明柔胜刚劣,第二明柔弱之行能入无间,第三结叹无为是希有之教。

    第一举譬明柔胜刚劣。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至柔,水也。至坚,金也。驰骋是攻击贯穿之义也。言水至柔,能攻金石之坚,喻无为至弱,能破有为之累。故下文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第二明柔弱之行能入无间。

    无有入无间。

    间,隙也。言颠倒之流,见空为有,达观之士,即有而空,故言无有也。入,契会也。有为麤疏,故有隙。无为微密,故无间。既而即有即无,故能入无间之妙理也。

    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柔能破刚,无能遣有,是以知无为之教,大益修行之人。

    第三结叹无为是希有之教。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所谓不言,非关杜口。在理既即有即无,在教亦即言即默。即言即默,故名不言之教。即有即无,故名无为之益。益既不益而益,而教岂教而教哉?﹒斯乃穷理尽性盖世之谈,世间名教罕能逮者,故言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章所以次前者,前章叹美柔弱为道之枢机,故次此章明知足舍贪,是修真之要术。就此章内,文有三重:第一假设三问,料简得失。第二明躭著名利,损智败身。第三明知足舍贪,可以长久。

    第一假设三问,料简得失。

    名与身孰亲?

    身,内也,实也。名,外也,宾也。孰,谁也。世人皆求外丧内,贪名忘实。何者?夫令誉芳名,本为身也,身既为名致死,名竟何所施为?老君愍兹颠倒,故问之云:名之与身,谁是汝亲乎?而汝贪名忘身耶?以斯格量,亲疏可见。故《庄子》云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也。

    身与货孰多?

    夫资货者,本为我身,迷惑之徒,丧身徇货。故老君责言:汝去货存身利多耶?聚货丧身利多耶?故《庄子》云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得与亡孰病?

    夫多贪得财必丧己,少欲亡货则存身。然则得是丧己之征,亡是存身之验。丧己可以为病,存身可以为药。世人翻以得为适,以亡为病者,不亦谬乎?故教主云:得之与亡,定谁是病耶?

    第二明躭著名利,损智败身。

    是故甚爱必大费。

    费,损也。为是义故,甚爱名誉之人必劳形怵心,费神损智。此一句解名也。

    多藏必厚亡。

    夫多藏贿货于府库者,必有劫盗之患,非但丧失财物,亦乃害及己身。其为败亡,祸必深厚。故《书》云:匹夫无罪,怀玉其辜。《庄》云:大儒胪传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于是以金鎚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是也。此一句解货。

    第三明知足舍贪,可以长久。

    故知足不辱。

    体知财贿虚假,守分不贪,清廉知足,故无耻辱。此一句结货。

    知止不殆。

    既悟名誉非真,所以止而不着,全身远害,故无危殆。上经云: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此一句结名。

    可以长久。

    知止于名,知足于货,忘名忘利,则可长可久。此一句总结名利。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