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六

道教之音 唐---孙思邈

2017-10-28 13:25:42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平脉方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十四

扁鹊曰:夫相死脉之气,如群乌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裹,不在荣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脉病人不病,脉来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来既绝而止,时时复起,而不相连属也。雀啄者,脉来其数而疾,绝止复顿来也。又经言:得病七八日,脉如屋漏、雀啄者死。脉弹人手如黍米也。

脉来如弹石,去如解索者死。弹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动数而随散乱,无复次绪也。

脉困,病人脉如虾之游,如鱼之翔者死。虾游者,苒苒而起,寻复退没,不知所在,久乃复起,起辄迟而没去速者是也。鱼翔者,似鱼不行,而但掉尾动,头身播而久住者是也。

脉如悬薄卷索者死。

脉如转豆者死。

脉如偃刀者死。

脉涌涌不去者死。

脉忽去忽来,暂止复来者死。

脉中侈者死。

脉分绝者死。上下分散也。

脉有表无裹者死,经名曰结,去即死。何谓结?脉在指下如麻子动摇,属肾,名曰结,去死近也。

脉五来不复增减者死,经名曰代。何谓代?脉五来一止也,脉七来是人一息,半时不复增减,亦名曰代,正死不疑。

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有连年月而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然,可具知也。

设病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滑而微者死。

病若吐血,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得浮大牢者死。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得手足四逆,脉反沉细微者死。

病若大腹而泄,脉当微细而涩,反得紧大而滑者死。此之谓也。

经言:形脉与病相反者死,奈何?然:病若头痛目痛,脉反短涩者死。

病若腹痛,脉反浮大而长者死。

病若腹满而喘,脉反滑利而沉者死。

病若四肢厥逆,脉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千金翼》云:脉大者生,沉运细者难治。

病若目□□,脉反大而缓者死。

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为逆,逆者死,不可治。

脉来沉之绝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一作半日。

脉来微细而绝者,人病当死。

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人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应,脉绝者死。

脉当大反小者死。

肥人脉细小如丝欲绝者死。

赢人得躁脉者死。

人身涩而脉来往滑者死。

人身滑而脉来往涩者死。

人身小而脉来往大者死。

人身大而脉来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脉来往长者死。

人身长而脉来往短者死。

尺脉上应寸口大迟者,半日死。《脉经》云:尺脉不应寸,时如驰,半日死。

诊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相反,有一反逆,即为死候也。

诊百病死生要诀第十五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凶。

诊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温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

温病时行大热,其脉细小者死。《脉经》时行作穰穰。

温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出,脉坚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满,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腹痛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软一作喘不散一作数者,当喑,疮后三日,若汗不出者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枯黑者死。

热病未得汗,脉盛躁疾,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难瘥。

热病已得汗,脉静安者生,脉躁者难治。

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之极也,十死不治。

热病已得汗,脉常躁盛,阴气之极也,亦死。《太素》作阳极。

热病已得汗,常大热不去者亦死。大,一作专。

热病已得汗,热未去,脉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热病发热甚者,其脉阴阳皆竭,慎勿刺。不汗出,必下利。

诊人被风,不仁痿蹶,其脉虚者生,《巢源》云虚数者生。坚急疾者死。

诊癫病,虚则可治,实则死。

癫疾,脉实坚者生,脉沉细小者死。

癫疾,脉搏大滑者,久久自已。其脉沉小急实,不可治;小坚急,亦不可疗。

诊头痛目痛,久视无所见者死。久视,一作卒视。

诊人心腹积聚,其脉坚强急者生,虚弱者死。又实强者生,沉者死。其脉大,腹大胀,四肢逆冷,其人脉形长者死。腹胀满,便血,脉大时绝,极下血,脉小疾者死。

心腹痛,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坚大疾者死。

肠僻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

肠澼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

肠澼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肠澼之属,身热,脉不悬绝,滑大者生,悬涩者死。以脏期之。

肠澼下脓血,脉沉小流连者生;数疾且大有热者死。

肠澼,筋挛,其脉小细安静者生;浮大紧者死。

洞泄,食不化,下脓血,脉微小者生,紧急者死。

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蚀阴疰,其脉虚小者生;紧急者死。

咳嗽,脉沉紧者死;浮直者生;浮软者生;小沉伏匿者死。

咳嗽,赢瘦,脉形坚大者死。

咳脱形,发热,脉小坚急者死。

肌瘦下脱形,热不去者死。咳而呕,腹胀且泄,其脉弦急欲绝者死。

吐血衄血,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死。

汗出若衄,其脉小滑者生,大躁者死。

唾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

吐血而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伤寒家,咳而上气,其脉数散者死。谓其人形损故也。

上气,脉数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上气,喘息低昂,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可治。加利必死。一作又甚。

上气,注液,其脉虚宁宁伏匿者生,坚强者死。

寒气上攻,脉实而顺滑者生,实而逆涩则死。《太素》云:寒气暴上,脉满实,何如?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其形尽满,何如?曰:举形#1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满而不应,如是者,顺则生,逆则死。何谓顺则生,逆则死?曰:所谓顺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消渴,其脉数大者生,细小浮短者死。

痟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急,病久不可治。

消渴,脉沉小者生,实坚大者死。

水病,脉洪大者可治,微细者不可治。

水病胀闭,其脉浮大软者生,沉细虚小者死。

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死。

卒中恶,吐血数升,脉沉数细者死,浮大疾快者生。

卒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亦生。

病疮,腰脊强急,瘈痰者,皆不可治。

寒热,瘈痰,其脉代绝者死。

金疮,血出太多,其脉虚细者生,数实大者死。

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斫疮出血一二石,脉来大,二十日死。

斫刺俱有,病多少血出不自止断者,脉止脉来大者,七日死。

从高顿仆,内有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人为百药所中伤,脉微细者死,洪大而速者生。《脉经》远作迟。

人病甚而脉不讽者,难瘥。

人病甚而脉洪,易瘥。

人阴阳俱结者,见其上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死。结,一作竭。

人内外俱虚,身体冷而汗出,微呕而烦扰,手足厥逆,体不得安静者死。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生,冬夏死。

老人脉微,阳羸阴强者生,脉焱大加息者死。

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

尺脉涩而坚,为血实气虚也。其发病腹痛逆满,气上行,此为妇人胞中绝伤,有恶血,久成结瘕。得病以冬时,黍际赤而死。

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细而来有力者,是谷气不足,病得节辄动,枣叶生而死。此病秋时得之。

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花,一作叶。

右手寸口脉偏沉伏,乍小乍大,朝来浮大,幕夜沉伏,浮大即太过,上出鱼际,沉伏即下不至关中,往来无常,时时复来者,榆叶枯落而死。叶,一作荚。

右手尺部脉三十动一止,有顷更还;二十动一止,乍动乍疏,不与息数相应,其人虽食谷犹不愈,艺#2草生而死。

左手尺部脉四十动而一止,止而复来,来逆如循直木,如循张弓弦,絙经然如两人共引一索,至立春而死。《脉经》作至立冬死。

诊三部脉虚实诀死生第十六

凡三部脉,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者,脉呼吸八至,细数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赢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於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快#3疾,呼吸八至也。

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三部脉虚,其人长病得之死;虚而涩,长病亦死;虚而滑亦死;虚而缓亦死;虚而弦急,癫病亦死。

三部脉实而长#4;长病得之死。实而滑,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实而缓亦生,实而紧亦生。实而紧急,癫病可治。

三部脉强,非称其人,病便死。

三部脉赢,非其人,得之死。

三部脉粗,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细而软,长病得之生,细而数亦生,微而紧亦生。

三部脉微而伏,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软,长病得之不治自愈,治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浮而结,长病得之死。浮而滑,长病亦死。

三部脉浮而数,长病风得之生,卒病得之死#5。

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

三部脉弦而数,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6,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坚而数,如银钗股,蛊毒病必死。数而软,蛊毒病得之生。

三部脉潎潎如羹上肥,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连连如蜘蛛丝,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如霹雳,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角弓,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累累如贯珠,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水淹然流,长病不治自愈,治之反死。

三部脉如屋漏,长病十四日死。《脉经》云十日死。

三部脉如雀啄、长病七日死。

三部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

三部脉急切,腹间病,又婉转腹痛,针上下瘥。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十六竟

#1形:原作『垂』据影宋刻本改。

#2艺:影宋刻本作『繁』。

#3快:原作『诀』,据影宋刻本改。

#4长:影来刻本作『大』。

#5死:原作『生』,据影宋刻本改。

#6死:原作『生』,据影宋刻本改。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六

道教之音 唐---孙思邈

2017-10-28 13:25:42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八十六
|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平脉方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十四

扁鹊曰:夫相死脉之气,如群乌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裹,不在荣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脉病人不病,脉来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来既绝而止,时时复起,而不相连属也。雀啄者,脉来其数而疾,绝止复顿来也。又经言:得病七八日,脉如屋漏、雀啄者死。脉弹人手如黍米也。

脉来如弹石,去如解索者死。弹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动数而随散乱,无复次绪也。

脉困,病人脉如虾之游,如鱼之翔者死。虾游者,苒苒而起,寻复退没,不知所在,久乃复起,起辄迟而没去速者是也。鱼翔者,似鱼不行,而但掉尾动,头身播而久住者是也。

脉如悬薄卷索者死。

脉如转豆者死。

脉如偃刀者死。

脉涌涌不去者死。

脉忽去忽来,暂止复来者死。

脉中侈者死。

脉分绝者死。上下分散也。

脉有表无裹者死,经名曰结,去即死。何谓结?脉在指下如麻子动摇,属肾,名曰结,去死近也。

脉五来不复增减者死,经名曰代。何谓代?脉五来一止也,脉七来是人一息,半时不复增减,亦名曰代,正死不疑。

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有连年月而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然,可具知也。

设病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滑而微者死。

病若吐血,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得浮大牢者死。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得手足四逆,脉反沉细微者死。

病若大腹而泄,脉当微细而涩,反得紧大而滑者死。此之谓也。

经言:形脉与病相反者死,奈何?然:病若头痛目痛,脉反短涩者死。

病若腹痛,脉反浮大而长者死。

病若腹满而喘,脉反滑利而沉者死。

病若四肢厥逆,脉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千金翼》云:脉大者生,沉运细者难治。

病若目□□,脉反大而缓者死。

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为逆,逆者死,不可治。

脉来沉之绝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一作半日。

脉来微细而绝者,人病当死。

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人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应,脉绝者死。

脉当大反小者死。

肥人脉细小如丝欲绝者死。

赢人得躁脉者死。

人身涩而脉来往滑者死。

人身滑而脉来往涩者死。

人身小而脉来往大者死。

人身大而脉来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脉来往长者死。

人身长而脉来往短者死。

尺脉上应寸口大迟者,半日死。《脉经》云:尺脉不应寸,时如驰,半日死。

诊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相反,有一反逆,即为死候也。

诊百病死生要诀第十五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凶。

诊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温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

温病时行大热,其脉细小者死。《脉经》时行作穰穰。

温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出,脉坚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满,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腹痛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软一作喘不散一作数者,当喑,疮后三日,若汗不出者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枯黑者死。

热病未得汗,脉盛躁疾,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难瘥。

热病已得汗,脉静安者生,脉躁者难治。

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之极也,十死不治。

热病已得汗,脉常躁盛,阴气之极也,亦死。《太素》作阳极。

热病已得汗,常大热不去者亦死。大,一作专。

热病已得汗,热未去,脉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热病发热甚者,其脉阴阳皆竭,慎勿刺。不汗出,必下利。

诊人被风,不仁痿蹶,其脉虚者生,《巢源》云虚数者生。坚急疾者死。

诊癫病,虚则可治,实则死。

癫疾,脉实坚者生,脉沉细小者死。

癫疾,脉搏大滑者,久久自已。其脉沉小急实,不可治;小坚急,亦不可疗。

诊头痛目痛,久视无所见者死。久视,一作卒视。

诊人心腹积聚,其脉坚强急者生,虚弱者死。又实强者生,沉者死。其脉大,腹大胀,四肢逆冷,其人脉形长者死。腹胀满,便血,脉大时绝,极下血,脉小疾者死。

心腹痛,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坚大疾者死。

肠僻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

肠澼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

肠澼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肠澼之属,身热,脉不悬绝,滑大者生,悬涩者死。以脏期之。

肠澼下脓血,脉沉小流连者生;数疾且大有热者死。

肠澼,筋挛,其脉小细安静者生;浮大紧者死。

洞泄,食不化,下脓血,脉微小者生,紧急者死。

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蚀阴疰,其脉虚小者生;紧急者死。

咳嗽,脉沉紧者死;浮直者生;浮软者生;小沉伏匿者死。

咳嗽,赢瘦,脉形坚大者死。

咳脱形,发热,脉小坚急者死。

肌瘦下脱形,热不去者死。咳而呕,腹胀且泄,其脉弦急欲绝者死。

吐血衄血,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死。

汗出若衄,其脉小滑者生,大躁者死。

唾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

吐血而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伤寒家,咳而上气,其脉数散者死。谓其人形损故也。

上气,脉数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上气,喘息低昂,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可治。加利必死。一作又甚。

上气,注液,其脉虚宁宁伏匿者生,坚强者死。

寒气上攻,脉实而顺滑者生,实而逆涩则死。《太素》云:寒气暴上,脉满实,何如?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其形尽满,何如?曰:举形#1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满而不应,如是者,顺则生,逆则死。何谓顺则生,逆则死?曰:所谓顺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消渴,其脉数大者生,细小浮短者死。

痟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急,病久不可治。

消渴,脉沉小者生,实坚大者死。

水病,脉洪大者可治,微细者不可治。

水病胀闭,其脉浮大软者生,沉细虚小者死。

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死。

卒中恶,吐血数升,脉沉数细者死,浮大疾快者生。

卒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亦生。

病疮,腰脊强急,瘈痰者,皆不可治。

寒热,瘈痰,其脉代绝者死。

金疮,血出太多,其脉虚细者生,数实大者死。

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斫疮出血一二石,脉来大,二十日死。

斫刺俱有,病多少血出不自止断者,脉止脉来大者,七日死。

从高顿仆,内有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人为百药所中伤,脉微细者死,洪大而速者生。《脉经》远作迟。

人病甚而脉不讽者,难瘥。

人病甚而脉洪,易瘥。

人阴阳俱结者,见其上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死。结,一作竭。

人内外俱虚,身体冷而汗出,微呕而烦扰,手足厥逆,体不得安静者死。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生,冬夏死。

老人脉微,阳羸阴强者生,脉焱大加息者死。

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

尺脉涩而坚,为血实气虚也。其发病腹痛逆满,气上行,此为妇人胞中绝伤,有恶血,久成结瘕。得病以冬时,黍际赤而死。

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细而来有力者,是谷气不足,病得节辄动,枣叶生而死。此病秋时得之。

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花,一作叶。

右手寸口脉偏沉伏,乍小乍大,朝来浮大,幕夜沉伏,浮大即太过,上出鱼际,沉伏即下不至关中,往来无常,时时复来者,榆叶枯落而死。叶,一作荚。

右手尺部脉三十动一止,有顷更还;二十动一止,乍动乍疏,不与息数相应,其人虽食谷犹不愈,艺#2草生而死。

左手尺部脉四十动而一止,止而复来,来逆如循直木,如循张弓弦,絙经然如两人共引一索,至立春而死。《脉经》作至立冬死。

诊三部脉虚实诀死生第十六

凡三部脉,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者,脉呼吸八至,细数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赢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於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快#3疾,呼吸八至也。

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三部脉虚,其人长病得之死;虚而涩,长病亦死;虚而滑亦死;虚而缓亦死;虚而弦急,癫病亦死。

三部脉实而长#4;长病得之死。实而滑,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实而缓亦生,实而紧亦生。实而紧急,癫病可治。

三部脉强,非称其人,病便死。

三部脉赢,非其人,得之死。

三部脉粗,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细而软,长病得之生,细而数亦生,微而紧亦生。

三部脉微而伏,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软,长病得之不治自愈,治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浮而结,长病得之死。浮而滑,长病亦死。

三部脉浮而数,长病风得之生,卒病得之死#5。

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

三部脉弦而数,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6,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坚而数,如银钗股,蛊毒病必死。数而软,蛊毒病得之生。

三部脉潎潎如羹上肥,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连连如蜘蛛丝,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如霹雳,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角弓,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累累如贯珠,长病得之死。

三部脉如水淹然流,长病不治自愈,治之反死。

三部脉如屋漏,长病十四日死。《脉经》云十日死。

三部脉如雀啄、长病七日死。

三部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

三部脉急切,腹间病,又婉转腹痛,针上下瘥。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十六竟

#1形:原作『垂』据影宋刻本改。

#2艺:影宋刻本作『繁』。

#3快:原作『诀』,据影宋刻本改。

#4长:影来刻本作『大』。

#5死:原作『生』,据影宋刻本改。

#6死:原作『生』,据影宋刻本改。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