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望 ● 卷之一(6)

道教之音整理 明·赵台鼎

2011-11-24 10:46:20

气原于心,心居身中故曰中关。其功在于呼吸升降。心肾气交,结为圣胎。然所以交者,意合之,心存之,神宰之也。三者难持易失,一有不谨,则交者不能保其不散也。故于是气既交,武火升炼之后,当用文火以温养之。阴阳气合为火,人身呼吸是也。呼则气出为阳,吸则气入为阴。呼吸互换处,即阴阳气合也。下学之功,有可无者,有真人之呼吸,有口鼻之呼吸。以真人之呼吸言之,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即呼吸之根,阖辟互换之处也。人之未生,随母呼吸,所谓真人之呼吸。即生之后,真人呼吸未尝亡,但神出气移,不能再守胎中之一息。修炼之法,使人返本还原,复其生身受气之初耳。以口鼻之呼吸言之,咽喉者,所由之关也。其上有会掩焉,启则呼气出,心肺主之;闭则吸气入,肝肾主之。心肺相去会掩为近,肝稍远,肾最下这尤远。呼则气促,其气由之而日耗于外。吸则气少而短,不能下至于肾,遇肝而返,此呼吸所以不固。真人呼吸,寿人元气,人人有之而不知。口鼻呼吸,丧人元气,人人陷之而不觉。人能回光返照,注意脐肾之间,一呼方至,以吸继之,互换禅续如环。斯循者,真息也,与婴儿在母腹无异是也。

上关:泥丸居顶上,神所栖也,故曰上关。一身之外,皆太虚也,太虚神之妙应者也。得之于我,还之于彼,何间然之有?炼精者,身不动而已。采取升降,不得不运之以心也。炼气者,心也。炼气者,心不动而已。阖关进退,不得不运于意也。至于神则妙应不测,既无所施。三者混合为一,复忘一,并出与太虚同体,恍然如在梦中。学者到此境界,乃是泰定,切不可放倒。当知昏久则明,浊久则清,脱胎元神,于此出矣。(玄工尽此三段之中。)

腹中橐籥风入松,顶上箫韶泉漱石。

《心经》无垢子注云:“六个门头一个关,五门不必更遮栏。从他世事纷纷乱,堂上家尊镇日安。”“六根皆从一根上起,但去一根上返照从何而起,若识起处,起处是妄,休教生苗。”

修行之法,筑基已就,玄牡有相之后,工夫大约有四:曰静(真息绵绵,纯然一性),曰定(始而昏定,继而正定),曰慧(了了常知),曰通(六通)。一步进一步,一层深一层。见境不着,见阻不退。谨谨护持,自然成就。否则前功尽弃矣。

《灵宝毕法》云:“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天地升降之理。气中生水,水中生气,乃心肾交合之机。比物取象,道不远人。配合甲庚,方验金丹之有准。抽添卯酉,自然火候之无差。红铅黑铅,彻底乃成大药。金液玉液,到头方是还丹。从无入有,常怀征战之心。自下升高,渐入希夷之域。抽铅添汞,致二八之阴消。换骨炼形,使九三之阳长。水源清濁,辨于既济之时。内景真虚,识于坐忘之日。玄机奥旨,难以尽形。”(工夫行持,不外于多入少出。)

尝读张三丰《道法会同疏》有云:“得腐朽再生之橐籥,见劫仞不殒之卷阿。红铅黑铅,煅炼方成影响。金液玉液,坐卧略致疏通。”(云云。)每疑“劫仞”“卷阿”之错,及阅《大洞经》,有“黄箓保劫仞”之句,又“停玄三秀阿”,注云:“藏隐玄根于三秀之卷阿。南岳名太虚小有之天,古诗 小有洞中三秀草 ,即灵芝是也。山有五芝,饵其上者得仙。”乃信仙词咸有所据,非杜撰也。

《华严经》云:“惟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度人经》“身度我界,体入自然。”又云:“有过我界,身入玉虚。”圭堂注云:“先天之命源一也。夫命如召命之命,此意玄妙入极。”又《楞严经》行阴画中云:“深达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圭堂注云:“闻之曰:命如召命之命。”《坛经》:“吾若不知去处,终不别汝。”圭堂注云:“闻之曰:六祖偈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湼槃相如是 ,夫四其二土之妙,乃在是矣。”(有幻身四大,有真空四大。)

《楞严经》:“地性火性,水性空性。”圭堂注云:“闻之真实土,真虚土,皆土也。合真水、真火、真风,并谓之四真。《楞严》 虚空藏菩萨手执四珠,遍照空界 ,与《金光明经》 四如来混合一室 者,正发明是义。若以后天四物,与夫假合四大而会之者,万里矣。世尊托后天四物,以明不可言传之妙,而曰如来四真。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遍满世间,宁有方所,岂细事哉。此之谓造化一源。先君妙道,大佛之秘藏,生灵之太初,自从水火相击搏,便有两土各战争。故曰两土成圭者,此也。”(风乃巽风,又为橐籥也。)圭堂云:“乾坤函盖,狮象交驰,真火盘旋,风云改观。既而千光历落,浑透帘帷,醒醐弥抽,机轴潜发,三恩大事,再叹奇哉。”(此景详见《修玄章》第九,及《四百字序》。)

元精者,父母交媾之初,阴阻偶合之始。精血相含,孕于坤宫,生于坎户,徐徐凝结,渐渐成胎,十月周圆,形体全备。身中一物,名曰命蒂,乃召命之命尔。自造化中来,以其能召元神入身而为物者,此即先天自然之祖气也。元神者,虚中一灵,湛湛寂寂,无去无来,不增不减,乃混成之性尔。偶因念动,遂于造化未来之前,天命既立之后,一点灵光,自虚无中来。受命之命,附体着形而为物者,此即中天湛然之气也(谓之灵汞)。元炁者,粤自立命之初,设性之后,混合身形,伏母脐下,随母呼吸;十月满足,离母出胎,大哭一声,径受此炁;自杳冥中来,系于命蒂,自呼自吸。此后一身精血气液 ,随时滋长。情见于外,若知禁忌,寿满天年。倘或恣情,必遭夭折。更能知时运用,乃得长生。此后天浩然之气也(谓之真铅)。

人以父母初交元阳,召空中魂爽而有此身。有身之后,元阳日耗,魂爽渐离,而身不能久。修行之工,不过使身中元阳与游魂重来相见,聚而不散,以返未生之初耳。故云“金来归性初”。

  • 共6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脉望 ● 卷之二
    |

    脉望 ● 卷之一(6)

    道教之音整理 明·赵台鼎

    2011-11-24 10:46:20

    |
    脉望 ● 卷之一(6)
    |

    气原于心,心居身中故曰中关。其功在于呼吸升降。心肾气交,结为圣胎。然所以交者,意合之,心存之,神宰之也。三者难持易失,一有不谨,则交者不能保其不散也。故于是气既交,武火升炼之后,当用文火以温养之。阴阳气合为火,人身呼吸是也。呼则气出为阳,吸则气入为阴。呼吸互换处,即阴阳气合也。下学之功,有可无者,有真人之呼吸,有口鼻之呼吸。以真人之呼吸言之,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即呼吸之根,阖辟互换之处也。人之未生,随母呼吸,所谓真人之呼吸。即生之后,真人呼吸未尝亡,但神出气移,不能再守胎中之一息。修炼之法,使人返本还原,复其生身受气之初耳。以口鼻之呼吸言之,咽喉者,所由之关也。其上有会掩焉,启则呼气出,心肺主之;闭则吸气入,肝肾主之。心肺相去会掩为近,肝稍远,肾最下这尤远。呼则气促,其气由之而日耗于外。吸则气少而短,不能下至于肾,遇肝而返,此呼吸所以不固。真人呼吸,寿人元气,人人有之而不知。口鼻呼吸,丧人元气,人人陷之而不觉。人能回光返照,注意脐肾之间,一呼方至,以吸继之,互换禅续如环。斯循者,真息也,与婴儿在母腹无异是也。

    上关:泥丸居顶上,神所栖也,故曰上关。一身之外,皆太虚也,太虚神之妙应者也。得之于我,还之于彼,何间然之有?炼精者,身不动而已。采取升降,不得不运之以心也。炼气者,心也。炼气者,心不动而已。阖关进退,不得不运于意也。至于神则妙应不测,既无所施。三者混合为一,复忘一,并出与太虚同体,恍然如在梦中。学者到此境界,乃是泰定,切不可放倒。当知昏久则明,浊久则清,脱胎元神,于此出矣。(玄工尽此三段之中。)

    腹中橐籥风入松,顶上箫韶泉漱石。

    《心经》无垢子注云:“六个门头一个关,五门不必更遮栏。从他世事纷纷乱,堂上家尊镇日安。”“六根皆从一根上起,但去一根上返照从何而起,若识起处,起处是妄,休教生苗。”

    修行之法,筑基已就,玄牡有相之后,工夫大约有四:曰静(真息绵绵,纯然一性),曰定(始而昏定,继而正定),曰慧(了了常知),曰通(六通)。一步进一步,一层深一层。见境不着,见阻不退。谨谨护持,自然成就。否则前功尽弃矣。

    《灵宝毕法》云:“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天地升降之理。气中生水,水中生气,乃心肾交合之机。比物取象,道不远人。配合甲庚,方验金丹之有准。抽添卯酉,自然火候之无差。红铅黑铅,彻底乃成大药。金液玉液,到头方是还丹。从无入有,常怀征战之心。自下升高,渐入希夷之域。抽铅添汞,致二八之阴消。换骨炼形,使九三之阳长。水源清濁,辨于既济之时。内景真虚,识于坐忘之日。玄机奥旨,难以尽形。”(工夫行持,不外于多入少出。)

    尝读张三丰《道法会同疏》有云:“得腐朽再生之橐籥,见劫仞不殒之卷阿。红铅黑铅,煅炼方成影响。金液玉液,坐卧略致疏通。”(云云。)每疑“劫仞”“卷阿”之错,及阅《大洞经》,有“黄箓保劫仞”之句,又“停玄三秀阿”,注云:“藏隐玄根于三秀之卷阿。南岳名太虚小有之天,古诗 小有洞中三秀草 ,即灵芝是也。山有五芝,饵其上者得仙。”乃信仙词咸有所据,非杜撰也。

    《华严经》云:“惟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度人经》“身度我界,体入自然。”又云:“有过我界,身入玉虚。”圭堂注云:“先天之命源一也。夫命如召命之命,此意玄妙入极。”又《楞严经》行阴画中云:“深达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圭堂注云:“闻之曰:命如召命之命。”《坛经》:“吾若不知去处,终不别汝。”圭堂注云:“闻之曰:六祖偈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湼槃相如是 ,夫四其二土之妙,乃在是矣。”(有幻身四大,有真空四大。)

    《楞严经》:“地性火性,水性空性。”圭堂注云:“闻之真实土,真虚土,皆土也。合真水、真火、真风,并谓之四真。《楞严》 虚空藏菩萨手执四珠,遍照空界 ,与《金光明经》 四如来混合一室 者,正发明是义。若以后天四物,与夫假合四大而会之者,万里矣。世尊托后天四物,以明不可言传之妙,而曰如来四真。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遍满世间,宁有方所,岂细事哉。此之谓造化一源。先君妙道,大佛之秘藏,生灵之太初,自从水火相击搏,便有两土各战争。故曰两土成圭者,此也。”(风乃巽风,又为橐籥也。)圭堂云:“乾坤函盖,狮象交驰,真火盘旋,风云改观。既而千光历落,浑透帘帷,醒醐弥抽,机轴潜发,三恩大事,再叹奇哉。”(此景详见《修玄章》第九,及《四百字序》。)

    元精者,父母交媾之初,阴阻偶合之始。精血相含,孕于坤宫,生于坎户,徐徐凝结,渐渐成胎,十月周圆,形体全备。身中一物,名曰命蒂,乃召命之命尔。自造化中来,以其能召元神入身而为物者,此即先天自然之祖气也。元神者,虚中一灵,湛湛寂寂,无去无来,不增不减,乃混成之性尔。偶因念动,遂于造化未来之前,天命既立之后,一点灵光,自虚无中来。受命之命,附体着形而为物者,此即中天湛然之气也(谓之灵汞)。元炁者,粤自立命之初,设性之后,混合身形,伏母脐下,随母呼吸;十月满足,离母出胎,大哭一声,径受此炁;自杳冥中来,系于命蒂,自呼自吸。此后一身精血气液 ,随时滋长。情见于外,若知禁忌,寿满天年。倘或恣情,必遭夭折。更能知时运用,乃得长生。此后天浩然之气也(谓之真铅)。

    人以父母初交元阳,召空中魂爽而有此身。有身之后,元阳日耗,魂爽渐离,而身不能久。修行之工,不过使身中元阳与游魂重来相见,聚而不散,以返未生之初耳。故云“金来归性初”。

  • 共6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