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南宗对养生学的贡献

道教之音 佚名

2015-03-15 08:58:38

 南宗兴起于两宋时期,是以内丹修炼为主,以雷法行持为辅的道教宗派。放在宏观道教史的角度来看,南宗以义理精深、修持真实的内丹学,充实、改造南方以符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道教,体现出宋以后道教发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在文化上具有强健的生命力。

南宗是北宋时期浙江天台张伯端创立,后经石泰、薛道光、陈楠,传至五祖白玉蟾。经过五祖白玉蟾的弘扬,不仅使其性命之学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与当时南方流传甚盛的雷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教区教团予以推广,使内丹学的发展依托于更规范的宗教组织、传度形式,从而创建作为一个道教宗派的南宗。元明时期,南宗主要是作为一个丹道文化体系在教内外流传的,虽然南宗的传衍不及北宗全真派隆盛,但由于南宗丹道文化的影响广泛而且深远,所以自宋末元初以来,教外学者如虞集等人,就以南宗与北宗全真教派对称,以同出钟吕而宗分南北,彰显南宗丹道文化的影响。

南宗以先命后性为其功法大要,以大丹结就而练化真性,《悟真篇》是其代表著作。南宗主张以内丹为修仙的不二法门,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务以得丹为修炼起手法则,所以称为“先命后性”。其法以玄关妙用为鼎炉,以元神元气为药物,以真意为火候,通过内炼,使身中真阴真阳凝聚不散,结成大丹,从而使性命相合,达到人体身心慧力完美和谐、长生久视的目的。

当今道教的养生理念和方法最上层的妙术无不与道教南宗丹鼎派的内丹术有关。纵观当今各类养生法门,几乎都出于此术,许多辅助的养生法门也都是围绕着内丹核心之真元之气的养、炼、化的理论建立起来的。

南宗丹法的养生功能显著,几乎所有南宗五祖的寿命都在百岁以上,历代修炼南宗金丹法的人多会长寿,如南宗五祖的一祖紫阳真人仙寿99岁,二祖石泰寿为137岁,三祖薛道光寿为114岁,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五祖白玉蟾为96岁。这些史实都说明道教南宗于养生有着不一般的养生功效。

一、道教南宗养生学的内涵

道教南宗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道教南宗养生学融合了哲学、医学、佛学、儒学、道学、武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包括了现代的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运动医学、医学心理学、生命工程学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内容,既有完整系统的养生理论和原则,如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以精、气、神为基础的生命本质观,以运气与振动为特征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观,以及正邪相搏的发病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等,又有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和技术,如以四时养生、调摄情志、食疗睡功、经络按摩、导引调息、内观守静、存神同精、性命双修等.因此中国道教南宗传统养生学是具有完整意义的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历史文化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生,通常以词源释义为保养、养护生命之义。即营卫摄养身心,以期健康长寿。如果深究便可发现,养生的内涵几乎关系到大文化的所有领域,囊括了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道教南宗养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养形,即对身体的锻炼养护,营养卫生,亦称作养身;二是养神,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亦称养心;三是养性,即对道德品质、精神世界的修炼与维护,也即孔子所言:仁者寿的范畴。

在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对生命的长久和生活的质量的提高更加重视,主动地保持和促进健康的要求也更加强烈。但人们对如何促进健康,如何合理饮食、调节心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寻找最佳运动健身方式却不是十分明了,现代体育健身的理论和手段离人民大众的需求及实践还有距离。实际上,老百姓喜欢接受本民族的健身理论和方法,因为它与我们的母体文化是同构同质的,更易使人们产生共鸣感和亲切感。而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南宗道教养生文化又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奇葩,其养生理论、原则、经验和方法是最能被中国民众所接受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道教养生学是可以解决现代人如何保持和促进健康,如何延长寿命的这个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课题的。

总之,道教南宗养生学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道教南宗养生学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既有古老传承又有新的学术生长点的领域宽广的学科。其深刻的思想和系统的学说有待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二、道教南宗养生学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是南宗养生的前提条件。

道教南宗先贤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道教在修炼养生中常讲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难成。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修养,道教南宗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如五祖白玉蟾的《道法九要》就做了详细规定。强调“屏除害人损物之心,克务好生济人之念。孜孜向善,事事求真。”必须要做到与人为善,积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救人之急,悯人之孤等。通过这些具体的道教行为规范,净化社会,净化人们的心灵,最终就可达到不求寿而寿自延的目的。

(二)重视个人的心理卫生修养,是南宗养生的基础。

道教南宗主张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不言而喻,不好的心境最能使人短命。欢乐就是健康,抑郁就是病魔。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都想要,就什么也得不到。五祖白玉蟾的《道法九要》中就要求人们“动止端庄,威仪整肃。勿生邪淫妄想,勿游花衢柳陌,勿临诛戮之场,勿亲尸秽之地。清静身心,远离恶党。”心胸开阔、性情直爽、能够抑喜忍怒、甘于淡泊、清静无为,具有处世不惊,调适自己心理变化和状态的自制力和适应力,避免感情上的大起大落,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一个心情平和的良好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各种养生之术。否则,养生便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卫生呢?按照孙思邈的要求,那就是:“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尽量避免情绪波动和各种愁绪的干扰,是养生的必要条件。从反面例证来说,怒气伤肝,哀怨伤心,情绪不稳定是养生的大敌和克星。

(三)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修炼内丹,是南宗养生的主要方法。

南宗修炼内丹特点是先命后性,首重内药真炁运用。《悟真篇》诗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也就是说南宗的所有修炼皆从内药起手。《悟真篇》说:“人人自有长生药……”这个药的来源就是人身自产,加以自练,可以得仙。又说:“赫赫金丹一日成……”说明炼丹不难。相对而言,内药的操作运行在心性水平上没有北宗丹法要求的那么严格,于身心和谐见效快,恰如古人所言“功夫容易药非遥”“得丹只在片晌”。体悟自然天道容易上手,出有入无化虚得妙,滋养五脏,无精神负担,立竿见影,不累身形,十分方便,所以修行界中身体素质较弱的,从南宗入手颇为合宜。

内丹修炼的关键是唯道是从。要遵从并严守自然规律、清净自然,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原则为本,养生常识和修炼技巧为用,加上充分利用自然生命原动力的力量,在人生观念和精神上的彻底再造,才能达到身心完美和谐,重新组装机能体系,进而于此自然而然的逆修之中,使得内药充盈,真机活泼,真元坚固,而获得健康长寿。

内丹修炼的方法,是利用人体生命元力,是最自然的物质,绝对自然的方法,滋养周身五脏经络乃及身心,感受生命力中最为活泼最富生机的能量变化,进而掌握精气神的炼化的方法,从而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平衡心态,调和气血,以及脏腑内部的协调流通,精气神的存储、使用和向高级状态的升华等。这种对内丹的修炼自然、简易、方便,毫无副作用。故而应用广泛,可以全方位解决养生方面的诸多实际问题,缓解衰老,并且可以积极化解不少慢性疾病。我们将南宗的养生目的界定为:通过南宗丹道功法的训练,达到充分利用人体内在的自然生命力,来增加人身的抗病能力,开发相应的慧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另外,道教南宗养生炼气之法,是一种动静结合以养护元气为主的养生之道。南宗认为,人的元气为生命之源,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欲保生命之体,就必须养气。养气分为服气和行气两个方面。服气即吸收天地之生气,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时间以每天清晨为主,以晴天为主,端立或平坐,闭目叩齿,舌抵上颚,津液回咽,吸气平稳适度有力。行气的要求是以我之心,行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实际就是用体力真气抵抗外部邪秽之侵袭,从而达到气血两旺,身体免疫力增强的效果。道教南宗服气、行气早已成为气功修炼的基本要领,同时也被医学界所推广,用于治疗很多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养生治病的呼吸行气的南宗“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字诀和“呵、呼、咽、吹、嘘、唏”六宇诀即是最好的例证。

(四)注重运动锻炼和内丹修炼元素的结合,是南宗养生的原则之一。

适度地进行运动锻炼,是道教南宗养生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和一般运动学所不同的是:南宗养生学强调在运动中增加一些内丹修炼的元素,使运动能达到化生先天真气的作用。让有氧运动与内丹术结合,适当调整一些运动的方式,经常可以在有氧活动中进行气脉打通,有效进行精气神的管理,并建立相关的概念体系。譬如在爬山活动中,一方面加强了内部气血运行,如果此时配合全身性的呼吸,放松,沉肩坠肘,等效果非常好。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养生学所重视的,为此,道教的修炼者发明了武当拳、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八段锦等等,而道教南宗则首推无极导引、金刚功和长寿功。当然,锻炼的方式很多,打拳舞剑、长跑短跑、散步淡心、跳舞做操等。人们可以根据身体的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若干项作为锻炼的基本方式。锻炼身体切记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不断才能收到强身健体的理想效果。这是益寿延年、养生强身的治本之道。

在现代生活中各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活动只要引入南宗修炼内丹的思想,就能让广大人民体味到中华养生保健的精深博大,让人类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够起到炼化功效,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方式,这是南宗入世的一大功德。

(五)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搞好膳食营养平衡,是南宗养生的重要途径。

道教南宗认为,百病从口人。所以应该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现代科学证明,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菜肴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会引发多种疾病。至于烟酒,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所以,我们谨遵“三皈五戒”的教义,忌食荤腥烟酒,忌食葱蒜辛辣之味。“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素食为佳”,米面杂粮、蔬菜果瓜,粗纤维食品既利于消化,又营养丰富,这就是素食能够长寿的秘诀。同时,主张一日三餐不能吃得过饱,不要吃夜餐,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如果饮食不加节制,久则“伤神损寿”。道教中著名的寿星彭祖曾说:“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一日之忌者暮无饱食,一月之忌者暮无大醉”,他还告诫说:“夜饱损一日之寿,夜醉损一月之寿”。这些都是养生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至理名言。
道教南宗宗坛玉蟾宫的素食就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六)服食药物,是南宗养生的辅助手段。

道教南宗服食药物养生的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运用药物治病。

养生的目的是祛病,祛病才能延年。那种认为养生不需重视疾病的防治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当然,现代社会的防病治病所需用的药物,绝不同于以往的砂铅汞石,诊治疾病、服食药物,必须要到医院求医问药,只有真正的做到防病治病同养生锻炼的有机结合,祛病延年、延缓衰老、健康长寿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可能。

2、运用药物辅助养生。

在修炼内丹时,可采用一些补药,来激发人体功能,同时将其纳入积极的炼化过程中。使得内药外药互动而解决真气对五脏六腑的精气神管理。不是吃了药就算完事,而是在药力发挥作用之中,通过练功来炼化内药促进成丹,促使先后天转换达到内炼的效果。外药引动内药,使用热性滋补作用的的中草药来激发内药的产生,与此同时在内药发动的时机,学习内丹的炼制和精气神炼化,就非常容易。并将其直接和我们的恬淡精神冥合一体。这对老年人,和一些身体虚弱的年轻人都是非常实用的。因为人们往往拘泥于古代修行家所追求的那种“守静笃,致虚极”的要求,往往长期修炼不得要领。用一些药物,则可以即时体悟到生命的真机动静变化,加以适当的炼化,当下取得修真悟真的良好效果。外药舒缓内药的不稳定性,使用一些凉性药物,来疏导减缓内气的失控影响,这对于许多内气过度充足者和青年人非常必要。有些人入定困难,我们设计的一些药物可以使其身心泰定,无须长期训练,便可以当下和谐自在。

3、运用药制补品帮助养生

道教南宗还在长期养生实践中,运用添加药物的养生食品、饮品帮助养生。如五祖白玉蟾秘传的“蟾宫玉液”酒,就对于养生、治病有明显效果,流传至现在。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南宗对养生学的贡献

道教之音 佚名

2015-03-15 08:58:38

|
道教南宗对养生学的贡献
|

 南宗兴起于两宋时期,是以内丹修炼为主,以雷法行持为辅的道教宗派。放在宏观道教史的角度来看,南宗以义理精深、修持真实的内丹学,充实、改造南方以符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道教,体现出宋以后道教发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在文化上具有强健的生命力。

南宗是北宋时期浙江天台张伯端创立,后经石泰、薛道光、陈楠,传至五祖白玉蟾。经过五祖白玉蟾的弘扬,不仅使其性命之学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与当时南方流传甚盛的雷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教区教团予以推广,使内丹学的发展依托于更规范的宗教组织、传度形式,从而创建作为一个道教宗派的南宗。元明时期,南宗主要是作为一个丹道文化体系在教内外流传的,虽然南宗的传衍不及北宗全真派隆盛,但由于南宗丹道文化的影响广泛而且深远,所以自宋末元初以来,教外学者如虞集等人,就以南宗与北宗全真教派对称,以同出钟吕而宗分南北,彰显南宗丹道文化的影响。

南宗以先命后性为其功法大要,以大丹结就而练化真性,《悟真篇》是其代表著作。南宗主张以内丹为修仙的不二法门,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务以得丹为修炼起手法则,所以称为“先命后性”。其法以玄关妙用为鼎炉,以元神元气为药物,以真意为火候,通过内炼,使身中真阴真阳凝聚不散,结成大丹,从而使性命相合,达到人体身心慧力完美和谐、长生久视的目的。

当今道教的养生理念和方法最上层的妙术无不与道教南宗丹鼎派的内丹术有关。纵观当今各类养生法门,几乎都出于此术,许多辅助的养生法门也都是围绕着内丹核心之真元之气的养、炼、化的理论建立起来的。

南宗丹法的养生功能显著,几乎所有南宗五祖的寿命都在百岁以上,历代修炼南宗金丹法的人多会长寿,如南宗五祖的一祖紫阳真人仙寿99岁,二祖石泰寿为137岁,三祖薛道光寿为114岁,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五祖白玉蟾为96岁。这些史实都说明道教南宗于养生有着不一般的养生功效。

一、道教南宗养生学的内涵

道教南宗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道教南宗养生学融合了哲学、医学、佛学、儒学、道学、武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包括了现代的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运动医学、医学心理学、生命工程学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内容,既有完整系统的养生理论和原则,如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以精、气、神为基础的生命本质观,以运气与振动为特征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观,以及正邪相搏的发病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等,又有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和技术,如以四时养生、调摄情志、食疗睡功、经络按摩、导引调息、内观守静、存神同精、性命双修等.因此中国道教南宗传统养生学是具有完整意义的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历史文化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生,通常以词源释义为保养、养护生命之义。即营卫摄养身心,以期健康长寿。如果深究便可发现,养生的内涵几乎关系到大文化的所有领域,囊括了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道教南宗养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养形,即对身体的锻炼养护,营养卫生,亦称作养身;二是养神,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亦称养心;三是养性,即对道德品质、精神世界的修炼与维护,也即孔子所言:仁者寿的范畴。

在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对生命的长久和生活的质量的提高更加重视,主动地保持和促进健康的要求也更加强烈。但人们对如何促进健康,如何合理饮食、调节心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寻找最佳运动健身方式却不是十分明了,现代体育健身的理论和手段离人民大众的需求及实践还有距离。实际上,老百姓喜欢接受本民族的健身理论和方法,因为它与我们的母体文化是同构同质的,更易使人们产生共鸣感和亲切感。而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南宗道教养生文化又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奇葩,其养生理论、原则、经验和方法是最能被中国民众所接受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道教养生学是可以解决现代人如何保持和促进健康,如何延长寿命的这个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课题的。

总之,道教南宗养生学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道教南宗养生学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既有古老传承又有新的学术生长点的领域宽广的学科。其深刻的思想和系统的学说有待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二、道教南宗养生学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是南宗养生的前提条件。

道教南宗先贤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道教在修炼养生中常讲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难成。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修养,道教南宗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如五祖白玉蟾的《道法九要》就做了详细规定。强调“屏除害人损物之心,克务好生济人之念。孜孜向善,事事求真。”必须要做到与人为善,积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救人之急,悯人之孤等。通过这些具体的道教行为规范,净化社会,净化人们的心灵,最终就可达到不求寿而寿自延的目的。

(二)重视个人的心理卫生修养,是南宗养生的基础。

道教南宗主张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不言而喻,不好的心境最能使人短命。欢乐就是健康,抑郁就是病魔。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都想要,就什么也得不到。五祖白玉蟾的《道法九要》中就要求人们“动止端庄,威仪整肃。勿生邪淫妄想,勿游花衢柳陌,勿临诛戮之场,勿亲尸秽之地。清静身心,远离恶党。”心胸开阔、性情直爽、能够抑喜忍怒、甘于淡泊、清静无为,具有处世不惊,调适自己心理变化和状态的自制力和适应力,避免感情上的大起大落,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一个心情平和的良好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各种养生之术。否则,养生便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卫生呢?按照孙思邈的要求,那就是:“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尽量避免情绪波动和各种愁绪的干扰,是养生的必要条件。从反面例证来说,怒气伤肝,哀怨伤心,情绪不稳定是养生的大敌和克星。

(三)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修炼内丹,是南宗养生的主要方法。

南宗修炼内丹特点是先命后性,首重内药真炁运用。《悟真篇》诗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也就是说南宗的所有修炼皆从内药起手。《悟真篇》说:“人人自有长生药……”这个药的来源就是人身自产,加以自练,可以得仙。又说:“赫赫金丹一日成……”说明炼丹不难。相对而言,内药的操作运行在心性水平上没有北宗丹法要求的那么严格,于身心和谐见效快,恰如古人所言“功夫容易药非遥”“得丹只在片晌”。体悟自然天道容易上手,出有入无化虚得妙,滋养五脏,无精神负担,立竿见影,不累身形,十分方便,所以修行界中身体素质较弱的,从南宗入手颇为合宜。

内丹修炼的关键是唯道是从。要遵从并严守自然规律、清净自然,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原则为本,养生常识和修炼技巧为用,加上充分利用自然生命原动力的力量,在人生观念和精神上的彻底再造,才能达到身心完美和谐,重新组装机能体系,进而于此自然而然的逆修之中,使得内药充盈,真机活泼,真元坚固,而获得健康长寿。

内丹修炼的方法,是利用人体生命元力,是最自然的物质,绝对自然的方法,滋养周身五脏经络乃及身心,感受生命力中最为活泼最富生机的能量变化,进而掌握精气神的炼化的方法,从而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平衡心态,调和气血,以及脏腑内部的协调流通,精气神的存储、使用和向高级状态的升华等。这种对内丹的修炼自然、简易、方便,毫无副作用。故而应用广泛,可以全方位解决养生方面的诸多实际问题,缓解衰老,并且可以积极化解不少慢性疾病。我们将南宗的养生目的界定为:通过南宗丹道功法的训练,达到充分利用人体内在的自然生命力,来增加人身的抗病能力,开发相应的慧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另外,道教南宗养生炼气之法,是一种动静结合以养护元气为主的养生之道。南宗认为,人的元气为生命之源,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欲保生命之体,就必须养气。养气分为服气和行气两个方面。服气即吸收天地之生气,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时间以每天清晨为主,以晴天为主,端立或平坐,闭目叩齿,舌抵上颚,津液回咽,吸气平稳适度有力。行气的要求是以我之心,行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实际就是用体力真气抵抗外部邪秽之侵袭,从而达到气血两旺,身体免疫力增强的效果。道教南宗服气、行气早已成为气功修炼的基本要领,同时也被医学界所推广,用于治疗很多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养生治病的呼吸行气的南宗“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字诀和“呵、呼、咽、吹、嘘、唏”六宇诀即是最好的例证。

(四)注重运动锻炼和内丹修炼元素的结合,是南宗养生的原则之一。

适度地进行运动锻炼,是道教南宗养生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和一般运动学所不同的是:南宗养生学强调在运动中增加一些内丹修炼的元素,使运动能达到化生先天真气的作用。让有氧运动与内丹术结合,适当调整一些运动的方式,经常可以在有氧活动中进行气脉打通,有效进行精气神的管理,并建立相关的概念体系。譬如在爬山活动中,一方面加强了内部气血运行,如果此时配合全身性的呼吸,放松,沉肩坠肘,等效果非常好。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养生学所重视的,为此,道教的修炼者发明了武当拳、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八段锦等等,而道教南宗则首推无极导引、金刚功和长寿功。当然,锻炼的方式很多,打拳舞剑、长跑短跑、散步淡心、跳舞做操等。人们可以根据身体的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若干项作为锻炼的基本方式。锻炼身体切记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不断才能收到强身健体的理想效果。这是益寿延年、养生强身的治本之道。

在现代生活中各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活动只要引入南宗修炼内丹的思想,就能让广大人民体味到中华养生保健的精深博大,让人类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够起到炼化功效,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方式,这是南宗入世的一大功德。

(五)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搞好膳食营养平衡,是南宗养生的重要途径。

道教南宗认为,百病从口人。所以应该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现代科学证明,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菜肴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会引发多种疾病。至于烟酒,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所以,我们谨遵“三皈五戒”的教义,忌食荤腥烟酒,忌食葱蒜辛辣之味。“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素食为佳”,米面杂粮、蔬菜果瓜,粗纤维食品既利于消化,又营养丰富,这就是素食能够长寿的秘诀。同时,主张一日三餐不能吃得过饱,不要吃夜餐,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如果饮食不加节制,久则“伤神损寿”。道教中著名的寿星彭祖曾说:“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一日之忌者暮无饱食,一月之忌者暮无大醉”,他还告诫说:“夜饱损一日之寿,夜醉损一月之寿”。这些都是养生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至理名言。
道教南宗宗坛玉蟾宫的素食就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六)服食药物,是南宗养生的辅助手段。

道教南宗服食药物养生的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运用药物治病。

养生的目的是祛病,祛病才能延年。那种认为养生不需重视疾病的防治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当然,现代社会的防病治病所需用的药物,绝不同于以往的砂铅汞石,诊治疾病、服食药物,必须要到医院求医问药,只有真正的做到防病治病同养生锻炼的有机结合,祛病延年、延缓衰老、健康长寿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可能。

2、运用药物辅助养生。

在修炼内丹时,可采用一些补药,来激发人体功能,同时将其纳入积极的炼化过程中。使得内药外药互动而解决真气对五脏六腑的精气神管理。不是吃了药就算完事,而是在药力发挥作用之中,通过练功来炼化内药促进成丹,促使先后天转换达到内炼的效果。外药引动内药,使用热性滋补作用的的中草药来激发内药的产生,与此同时在内药发动的时机,学习内丹的炼制和精气神炼化,就非常容易。并将其直接和我们的恬淡精神冥合一体。这对老年人,和一些身体虚弱的年轻人都是非常实用的。因为人们往往拘泥于古代修行家所追求的那种“守静笃,致虚极”的要求,往往长期修炼不得要领。用一些药物,则可以即时体悟到生命的真机动静变化,加以适当的炼化,当下取得修真悟真的良好效果。外药舒缓内药的不稳定性,使用一些凉性药物,来疏导减缓内气的失控影响,这对于许多内气过度充足者和青年人非常必要。有些人入定困难,我们设计的一些药物可以使其身心泰定,无须长期训练,便可以当下和谐自在。

3、运用药制补品帮助养生

道教南宗还在长期养生实践中,运用添加药物的养生食品、饮品帮助养生。如五祖白玉蟾秘传的“蟾宫玉液”酒,就对于养生、治病有明显效果,流传至现在。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