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自然”: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浅论(2)

黄信阳博客 蔡林波

2011-01-20 08:19:27

二、本分性

此所谓“本分性”,是指人类应该基于自身生命活动的合理需求来规范、调节自己的饮食行为。唐代著名高道司马承祯曾论:

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巢林一枝,鸟见遗于丛苇;饮河满腹,兽不吝于洪波。外求诸物,内明诸己,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蔬食弊衣,足延性命,岂待酒食罗绮,然后为生哉!是故于生无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

这段话可谓明确地反对人类在饮食方式上的“过分”行为。所谓“知生之有分”,就是说每个人的生命所需或资源消费,应该是有一定限量的、符合“自然”分配原则的。如果人们为追求奢华的美味享受而过度消费资源,则是为“务分之所无”,既伤害自己性命,亦破坏生态平衡。《灵宝还魂丹方》序特别指出:“夫人生禀于五行,拘于五常,则为五味之所贼,八风之所攻,爰自饮乳至于耄年,莫不因风而丧命。或多食而过饱,或失食而甚饥,或饮啜太多,或干渴乏水,或食咸苦,或啜酸辛……或时餐燥药,或多啜冷浆,或久绝屏帏,或日多施泄。自此风趋百窍,毒聚一支,遂使手足不随,言词蹇涩。或痛贯骨体,或痺袭皮肤,或痒甚虫螟,或顽如铁石,或多痰唾,健忘好嗔,血脉不通,肉色干瘦,或久安床枕,起坐须臾,语涩面虚,虽活如死,或总无疾苦,辛暴而亡” 。

道教这种“知分”的饮食理念,获得了大量养生经验及知识性的支持。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司马承祯的《天隐子》等道经中,皆对道教饮食养生的知识经验有精当的整理。对此,我们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

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宗教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葛洪语),即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一般来说,“少”的标准乃是“食不欲过饱”、“饮不欲过多”。为此,道人们提出了几种饮食方法:一是“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销”,是指要少食多餐。二是“先饥乃食,先渴而饮”,这是说应该有规律的饮食,在饥饿、口渴的感觉发生之前,就应该进食、饮水了。否则,“恐觉饥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饮,饮必过”。这显然对身体是有伤害的。三是就总体而言,人们应该通过调养身心,尽量保持低热量的饮食平衡,“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这些饮食方法是符合现代养生学原理和常识的。

道教虽然提倡尽量减少饮食的量,甚至有“辟谷”的法术,但绝对不是为了某种极端的宗教目的而张设。实质上,这依然是道士们为寻求长生奥秘而作的探索结果。司马承祯《天隐子》指出:

夫人禀五行之气,而食五行之物,而实自胞胎有形也。呼吸精血,岂可去食而求其长生!但世人不知休粮服气,道家权宜,非永绝粒食之谓也。食之有斋戒者,斋乃洁净之务,戒乃节身之称。有饥即食,食勿令饱,此所谓调中也。

由此可见,道教的少食、辟谷、休粮等,实皆为追求健康、长寿的权宜之策,道教的饮食法则实为“调中”,合理摄取外部能量,即所谓“身得长保,饮食以时调之,不多不少,是其自爱自养也”。

2、熟胜于生: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 。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如,《吕氏春秋•本味》指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而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燥除檀"。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司马承祯《天隐子》中,提到:“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此皆宜戒也”,意思就是指那些尚没有成熟的动、植物,是不宜用来进食的。应该说,道教一向提倡的“不杀生”戒律,与这一点是有关的。在很大程度上,道教的“不杀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不杀生,而是指不毁坏正在生长着的生命事物。在饮食上,也应遵守此一本分性的原则。如《淮南子•主术》说:

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

3、素胜于荤:

道教提出的饮食结构,内容相当复杂。但总体来说,是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载:

《神农经》曰:食谷者智慧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仙药)者,与天地相弊,日月并列。

《孔子家语》曰:食肉者,勇敢而悍(虎狼之类);食气者,神明而寿(仙人、灵龟是);食谷者,智慧而夭(人也);不食者,不死而神(直任喘息而无思虑)。

道书《释斋有九食法》也指出:

粗食者,麻麦也;蔬食者,菜茹也;节食者,中食也。……粗食,止诸耽嗜;蔬食,弃诸肥腯;节食,除烦浊服精,其身神体成英带。

以上内容大致反映了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应该说,这种倾向性充分体现了道教饮食结构在养生和生态方面的合理性。

三、自控性

此所谓“自控性”,是指在饮食养生活动中,人们应该把养内与养外,以保持人体内外,身心之间的和谐。

道教特别重视“养内”的前提性和重要性,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穹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 这种把养内与养外结合起来的养生理念,实际上就是“饮食自然”思想的体现。《谷神妙气诀》引《黄庭经》曰:

玉池清水灌灵根,子能修之可长存,名曰:饮食自然。

此把“饮食”内化、延展到了自身内在的修炼活动中。此意味着:“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汲取物质和能量活动,而是通过胎食、服气、存思等方法对自身的身体内部、心理状态等加以调节,在保持自身内部生命运动的和谐、健康的基础上,来“自然”地调节或控制其外在的“饮食”欲望。如,老君《道经绝谷气第三法》载:

先合口引气,咽之满三百六十已上,不得减此。咽之欲多多益善,能日咽至千,益佳。咽多而食日减一餐,十日后能不食也。后,气常入不出,意气常饱;不食三日,腹中悁悁若饥,或小便赤黄,取好枣九枚,,或好脯如枣者九枚,念食啖一枚,若二枚至三枚,一昼一夜无过此九也。意中不念食者,不须啖也,常舍枣核受气,令口中常行津液,嘉。

这种饮食养生方法,实质上是融合于道教修炼实践体系中的,其充分体现“饮食自然”的哲学理念。故而,《西升经》论言:

老君曰:道者,虚无之物。若虚而为实,无而为有也……是以君子终日不视不听,不言不食,内知而抱玄。夫欲视亦无所见,欲听亦无所闻,欲言亦无所道,欲食亦无所味。淡薄寂哉,不可得而味也,复归于无物。若常能清净无为,气自复也。返于未生而无身也,无为养身,形体全也。天地充实,常保年也。

可见,“饮食自然”作为道教饮食养生的核心原则,实质上是一种追求身心、物我、天人合一的修道方法论和思想智慧。而这种养生方法和思想原则,无疑具有超越时代、境域的价值。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饮食自然”: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浅论(2)

    黄信阳博客 蔡林波

    2011-01-20 08:19:27

    |
    “饮食自然”: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浅论(2)
    |

    二、本分性

    此所谓“本分性”,是指人类应该基于自身生命活动的合理需求来规范、调节自己的饮食行为。唐代著名高道司马承祯曾论:

    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巢林一枝,鸟见遗于丛苇;饮河满腹,兽不吝于洪波。外求诸物,内明诸己,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蔬食弊衣,足延性命,岂待酒食罗绮,然后为生哉!是故于生无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

    这段话可谓明确地反对人类在饮食方式上的“过分”行为。所谓“知生之有分”,就是说每个人的生命所需或资源消费,应该是有一定限量的、符合“自然”分配原则的。如果人们为追求奢华的美味享受而过度消费资源,则是为“务分之所无”,既伤害自己性命,亦破坏生态平衡。《灵宝还魂丹方》序特别指出:“夫人生禀于五行,拘于五常,则为五味之所贼,八风之所攻,爰自饮乳至于耄年,莫不因风而丧命。或多食而过饱,或失食而甚饥,或饮啜太多,或干渴乏水,或食咸苦,或啜酸辛……或时餐燥药,或多啜冷浆,或久绝屏帏,或日多施泄。自此风趋百窍,毒聚一支,遂使手足不随,言词蹇涩。或痛贯骨体,或痺袭皮肤,或痒甚虫螟,或顽如铁石,或多痰唾,健忘好嗔,血脉不通,肉色干瘦,或久安床枕,起坐须臾,语涩面虚,虽活如死,或总无疾苦,辛暴而亡” 。

    道教这种“知分”的饮食理念,获得了大量养生经验及知识性的支持。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司马承祯的《天隐子》等道经中,皆对道教饮食养生的知识经验有精当的整理。对此,我们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

    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宗教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葛洪语),即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一般来说,“少”的标准乃是“食不欲过饱”、“饮不欲过多”。为此,道人们提出了几种饮食方法:一是“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销”,是指要少食多餐。二是“先饥乃食,先渴而饮”,这是说应该有规律的饮食,在饥饿、口渴的感觉发生之前,就应该进食、饮水了。否则,“恐觉饥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饮,饮必过”。这显然对身体是有伤害的。三是就总体而言,人们应该通过调养身心,尽量保持低热量的饮食平衡,“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这些饮食方法是符合现代养生学原理和常识的。

    道教虽然提倡尽量减少饮食的量,甚至有“辟谷”的法术,但绝对不是为了某种极端的宗教目的而张设。实质上,这依然是道士们为寻求长生奥秘而作的探索结果。司马承祯《天隐子》指出:

    夫人禀五行之气,而食五行之物,而实自胞胎有形也。呼吸精血,岂可去食而求其长生!但世人不知休粮服气,道家权宜,非永绝粒食之谓也。食之有斋戒者,斋乃洁净之务,戒乃节身之称。有饥即食,食勿令饱,此所谓调中也。

    由此可见,道教的少食、辟谷、休粮等,实皆为追求健康、长寿的权宜之策,道教的饮食法则实为“调中”,合理摄取外部能量,即所谓“身得长保,饮食以时调之,不多不少,是其自爱自养也”。

    2、熟胜于生: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 。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如,《吕氏春秋•本味》指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而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燥除檀"。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司马承祯《天隐子》中,提到:“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此皆宜戒也”,意思就是指那些尚没有成熟的动、植物,是不宜用来进食的。应该说,道教一向提倡的“不杀生”戒律,与这一点是有关的。在很大程度上,道教的“不杀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不杀生,而是指不毁坏正在生长着的生命事物。在饮食上,也应遵守此一本分性的原则。如《淮南子•主术》说:

    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

    3、素胜于荤:

    道教提出的饮食结构,内容相当复杂。但总体来说,是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载:

    《神农经》曰:食谷者智慧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仙药)者,与天地相弊,日月并列。

    《孔子家语》曰:食肉者,勇敢而悍(虎狼之类);食气者,神明而寿(仙人、灵龟是);食谷者,智慧而夭(人也);不食者,不死而神(直任喘息而无思虑)。

    道书《释斋有九食法》也指出:

    粗食者,麻麦也;蔬食者,菜茹也;节食者,中食也。……粗食,止诸耽嗜;蔬食,弃诸肥腯;节食,除烦浊服精,其身神体成英带。

    以上内容大致反映了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应该说,这种倾向性充分体现了道教饮食结构在养生和生态方面的合理性。

    三、自控性

    此所谓“自控性”,是指在饮食养生活动中,人们应该把养内与养外,以保持人体内外,身心之间的和谐。

    道教特别重视“养内”的前提性和重要性,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穹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 这种把养内与养外结合起来的养生理念,实际上就是“饮食自然”思想的体现。《谷神妙气诀》引《黄庭经》曰:

    玉池清水灌灵根,子能修之可长存,名曰:饮食自然。

    此把“饮食”内化、延展到了自身内在的修炼活动中。此意味着:“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汲取物质和能量活动,而是通过胎食、服气、存思等方法对自身的身体内部、心理状态等加以调节,在保持自身内部生命运动的和谐、健康的基础上,来“自然”地调节或控制其外在的“饮食”欲望。如,老君《道经绝谷气第三法》载:

    先合口引气,咽之满三百六十已上,不得减此。咽之欲多多益善,能日咽至千,益佳。咽多而食日减一餐,十日后能不食也。后,气常入不出,意气常饱;不食三日,腹中悁悁若饥,或小便赤黄,取好枣九枚,,或好脯如枣者九枚,念食啖一枚,若二枚至三枚,一昼一夜无过此九也。意中不念食者,不须啖也,常舍枣核受气,令口中常行津液,嘉。

    这种饮食养生方法,实质上是融合于道教修炼实践体系中的,其充分体现“饮食自然”的哲学理念。故而,《西升经》论言:

    老君曰:道者,虚无之物。若虚而为实,无而为有也……是以君子终日不视不听,不言不食,内知而抱玄。夫欲视亦无所见,欲听亦无所闻,欲言亦无所道,欲食亦无所味。淡薄寂哉,不可得而味也,复归于无物。若常能清净无为,气自复也。返于未生而无身也,无为养身,形体全也。天地充实,常保年也。

    可见,“饮食自然”作为道教饮食养生的核心原则,实质上是一种追求身心、物我、天人合一的修道方法论和思想智慧。而这种养生方法和思想原则,无疑具有超越时代、境域的价值。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