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思想——神形兼备(2)

道教之音 张长弓

2016-05-30 18:36:52

五、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  

道教养生思想——神形兼备

资料图

清静无为是道家养生的基本思想。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动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科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道教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的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个方面。

老子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 “少私寡欲”   “无为处世”。前者为内涵,后者为方法。

清静。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的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扑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无为。《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 “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减少再减少,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

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

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繁荣的生活。

六、贵柔守雌、返璞归真的养生思想

贵柔守雌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思想。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衰败。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璞归真。

道家主张,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要淳厚,要俭朴,与道相合。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就是:少私寡欲、恬淡自乐。道家认为,唯其如此,方能保持身心健康。老子认为,五音、五色、五味等物质享受是有害无益的:“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心发 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视觉器官长期受到绚丽色彩的刺激,必致视力减退;整日追求美味佳肴必定导致食欲减退;纵情于骑马打猎,当然将心神不宁;刻意追求稀世珍宝,难免使得行为败伤。因此,道家主张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去甚, 去奢, 去泰。

老子认为追逐荣利, 嗜欲过多, 都是招灾惹祸、百病丛生的根源。庄子也认为: 养生莫差于养精寡欲, 他将酒色过度视为养生的畏途, 饮食之间, 而不知为之戒者, 过也; 形用而不休则弊也; 精用而不已则劳也。因此道家在养生方面认为骄奢淫逸,放纵肉欲,都将严重地损害健康,只有恬淡自乐才是健康长寿之本。

道家贵柔守雌、返璞归真的思想, 不是简单地退回到原始状态, 而是在新的层次主动应自然, 是追求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

七、神形兼备的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指出:“形乎形,日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神乎神,耳不闻。自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供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去,故曰神。”也就是说,“形”就是现实的可感知的人体,“神”则是可悟而不可见闻的精神意识。对于二者关系,《内经》认为神依赖于形,形又以神为生命标志。它在回答“何者为神”的问题时指出:“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庄子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道教经典《太平经》认为,“精神消亡,身即死矣”。它继承先秦两汉养生家守神养形的主张,提出“独贵自然,形神相守”的见解。由此出发,《太平经》主张采用“守一”的养神练气方法来养生:“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

西晋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则将“形”比作堤,“神”比作水,以此来说明“神舍于形”的关系。同时,他又用烛和火的例子来阐明形与神的依附关系。他在《抱朴子至理》中指出:“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

道家的养生可以分为形养和神养两大类。形养就是合理地、科学地生活, 特别要节制各种欲望, 食色二欲尤其节制;神养重于形养, 以神养为根本, 以形养为基础,形神兼养的思路。

八、元气为根本的养生思想

老子曰: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录之业,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

在老子看来,人的寿命是和元气汲汲相关的,一个人如果元气没有了,自然寿命就尽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用“元气大伤”来形容一个人身体受到重创。而一个人如果可以一直维护着自己体内的元气,做到不生气、不泄气、淡然处世,养蓄体内之气,自然可以长命百岁,甚至可以达到千岁。

道教理论认为天地生阴阳,阴阳交合,乃生万物。“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这就是说,人的情性形命皆禀自元气。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是人体健康的原动力。元气充裕则身体健康,元气不足或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元气的盛衰决定了人的健康和长寿。故而道教养生以炼养元气为根本,无论是导引行气、服食药饵、房中补导还是日常卫生,目的无不在于炼气养气,使人体元气充实,精神旺健,最终达到健康长寿、长生不死的目的。

道教视精气神为人身三大宝。精,指人身之精、血与津液;气,指宗气、荣气与卫气;神,指人的思维功能与意志活动力。精气神三者之精为有形之体,气无形而为精之御,神无质而为精与气之用。修炼到三者合一,即可达于容颜浸润,肉滑如怡,骨节坚强,去老还童之状。

所以,道家养生修行中,不但要善于养形、养神,还要善于养气,才能使人延年益寿。正是由元气论而导引出了吐纳、内丹等练气功夫,以此打通经脉,就是为了行气,而行气则是为了修炼精气神。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养生思想——神形兼备(2)

    道教之音 张长弓

    2016-05-30 18:36:52

    |
    道教养生思想——神形兼备(2)
    |

    五、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  

    道教养生思想——神形兼备

    资料图

    清静无为是道家养生的基本思想。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动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科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道教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的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个方面。

    老子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 “少私寡欲”   “无为处世”。前者为内涵,后者为方法。

    清静。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的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扑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无为。《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 “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减少再减少,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

    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

    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繁荣的生活。

    六、贵柔守雌、返璞归真的养生思想

    贵柔守雌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思想。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衰败。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璞归真。

    道家主张,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要淳厚,要俭朴,与道相合。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就是:少私寡欲、恬淡自乐。道家认为,唯其如此,方能保持身心健康。老子认为,五音、五色、五味等物质享受是有害无益的:“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心发 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视觉器官长期受到绚丽色彩的刺激,必致视力减退;整日追求美味佳肴必定导致食欲减退;纵情于骑马打猎,当然将心神不宁;刻意追求稀世珍宝,难免使得行为败伤。因此,道家主张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去甚, 去奢, 去泰。

    老子认为追逐荣利, 嗜欲过多, 都是招灾惹祸、百病丛生的根源。庄子也认为: 养生莫差于养精寡欲, 他将酒色过度视为养生的畏途, 饮食之间, 而不知为之戒者, 过也; 形用而不休则弊也; 精用而不已则劳也。因此道家在养生方面认为骄奢淫逸,放纵肉欲,都将严重地损害健康,只有恬淡自乐才是健康长寿之本。

    道家贵柔守雌、返璞归真的思想, 不是简单地退回到原始状态, 而是在新的层次主动应自然, 是追求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

    七、神形兼备的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指出:“形乎形,日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神乎神,耳不闻。自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供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去,故曰神。”也就是说,“形”就是现实的可感知的人体,“神”则是可悟而不可见闻的精神意识。对于二者关系,《内经》认为神依赖于形,形又以神为生命标志。它在回答“何者为神”的问题时指出:“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庄子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道教经典《太平经》认为,“精神消亡,身即死矣”。它继承先秦两汉养生家守神养形的主张,提出“独贵自然,形神相守”的见解。由此出发,《太平经》主张采用“守一”的养神练气方法来养生:“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

    西晋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则将“形”比作堤,“神”比作水,以此来说明“神舍于形”的关系。同时,他又用烛和火的例子来阐明形与神的依附关系。他在《抱朴子至理》中指出:“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

    道家的养生可以分为形养和神养两大类。形养就是合理地、科学地生活, 特别要节制各种欲望, 食色二欲尤其节制;神养重于形养, 以神养为根本, 以形养为基础,形神兼养的思路。

    八、元气为根本的养生思想

    老子曰: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录之业,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

    在老子看来,人的寿命是和元气汲汲相关的,一个人如果元气没有了,自然寿命就尽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用“元气大伤”来形容一个人身体受到重创。而一个人如果可以一直维护着自己体内的元气,做到不生气、不泄气、淡然处世,养蓄体内之气,自然可以长命百岁,甚至可以达到千岁。

    道教理论认为天地生阴阳,阴阳交合,乃生万物。“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这就是说,人的情性形命皆禀自元气。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是人体健康的原动力。元气充裕则身体健康,元气不足或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元气的盛衰决定了人的健康和长寿。故而道教养生以炼养元气为根本,无论是导引行气、服食药饵、房中补导还是日常卫生,目的无不在于炼气养气,使人体元气充实,精神旺健,最终达到健康长寿、长生不死的目的。

    道教视精气神为人身三大宝。精,指人身之精、血与津液;气,指宗气、荣气与卫气;神,指人的思维功能与意志活动力。精气神三者之精为有形之体,气无形而为精之御,神无质而为精与气之用。修炼到三者合一,即可达于容颜浸润,肉滑如怡,骨节坚强,去老还童之状。

    所以,道家养生修行中,不但要善于养形、养神,还要善于养气,才能使人延年益寿。正是由元气论而导引出了吐纳、内丹等练气功夫,以此打通经脉,就是为了行气,而行气则是为了修炼精气神。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