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晦朔合符章》新注(上)

道教之音 卢理湘

2013-05-16 12:21:01

总论:本章描述了内丹修炼一月之火候,以月相喻之。晦为每月最后一天,阴历三十。朔为初一。三十初一无月光,喻元精隐于混沌之中。

初三为震,喻为一阳初动,此时应以无孔双吹之法收元精,为丹道一候。十五为望,喻为一阳来复,精满自溢,此时应以下手法采得元精,归于中宫,为丹道二候。其余月相为温养之候。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①。混沌鸿蒙②,牝牡相比③。滋液润泽,施化流通④。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可用安身⑤,隐形而藏⑥。”

①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称为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木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战国时,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合符,指日月合璧,即太阳月亮于“晦朔之间”同时出没。

②混沌,为先天虚无状态。真一之炁藏于混沌之中。《金丹四百字》云:“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此“黍”为先天甘露,能化为先天真一之炁,此炁居于太极之先,为天地万物之祖。

吾师云:“混沌之先一点无,有了一点生万物。”“混沌之先”,无极时也,“有了一点”,太极时也。虚空三界皆为先天之炁所化,先天之炁藏于元精之中。

陈泥丸祖师云:“更将一盏鸿蒙酒,饵此刀圭壮颜色。”鸿蒙,为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炁,称为先天真一之炁。 “鸿蒙酒”指先天元精所化之甘露,又称为长生酒、神水等等。“刀圭”为甘露,取戊字“丿”,己字“乛 ”,合为“刀”字,坎中藏戊土,离中藏己土,二土相叠,为“圭”字,实指取坎填离,流戊就己。饵为饮。祖师之意是饮甘露可重返青春之神态。吕祖称为“独饮长生酒,逍遥有谁知?”

“混沌鸿蒙”之中,先天元精藏于水府,难以窥测,虽天地鬼神,亦不能度量。丹士只宜以至诚之心,专视中宫,以待活子时。

③牝为雌为阴,牡为雄为阳,比之本义为亲密。“牝牡相比”意为阴阳二炁相交,相亲相恋。

④二候至,下手采药,先天甘露自玄膺、气管下至中宫,先天真阳之炁与后天身体内真阴之炁相合,为阴阳交合。这阴阳相交,坎离交媾的真正景象是什么呢?为“滋液润泽,施化流通”。

先天甘露,成团成滴,自玄膺下降入气管,归于中宫,采药一次,约四五日下降完,嘴里有甜如蜜之味道。甘露成滴下降,一滴又一滴,张紫阳真人称为“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一粒如黍大。”五脏六腑如泡在水中,飘飘荡荡,其中景象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滋液”为金液,先天甘露,“润泽”我脏腑,又化为先天真阳之炁,一炁流通,无所不至,正是“施化流通”。

⑤安身,为炼己待时,安静虚无,以候爻动之机。

⑥“隐形而藏”,元精所化之先天真阳之炁至于中宫,则蛰藏之,如龙之养珠,如鸡之抱卵。

意译:每月三十初一,为晦朔,太阳和月亮刚好在一个方向上,地球上看不见月光,称为日月合璧。日和月如兵符之两半,正好相合。丹道以此天象比喻混沌之时,元精藏于水府(内肾)之中。二候至,精满自溢,为下手之时。二候在什么时候到来,虽“天地神明”也不能度量,只能以至诚之心待之。

此天象又可比喻温养之功。此时,阴阳二炁在中宫中相亲相恋,元精所化之甘露,滋润五脏六腑,甘露所化的真阳之炁,流通于全身各处。

丹家以“安身”比喻安静虚无,以待二候之元精出洞,出洞则下手,使元精化为甘露,归于中宫而温养蛰藏。

“始于东北,箕斗之乡①。旋而右转,呕轮吐萌②。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昴毕之上,震出为征。阳炁造端,初九潜龙。”

①《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意思是:按后天八卦图,艮卦方位是东北方,万物之所以完成终结而所以开始新的运行规律。《契》云:“艮主进止。”“进”为开始前进,“止”为停止前进。古人认为万物都是由东北方开始其运行规律,而箕斗二宿为东北之方位,所以说月亮之运行“始于东北箕斗之乡”。

②萌,为草木的芽。萌芽为开始发芽,比喻事情刚开始,有端绪。

意译:新月初出于东北,东北为箕斗二宿之位,及“旋而右转”,在初三黄昏时,见一弯蛾眉月,移在西方“昴毕”之上,“发散精光”。 所以说初三月出庚方,庚为西,月相如震卦之形象,又如乾卦之初爻,象征阳炁之发端。

“呕轮吐萌,潜潭见象”,指晦朔无月光,月亮好像潜伏在深潭中,至初三日,月见(通现)象,如月轮吐出点微光,月之“潜潭”对应乾之“潜龙”,比喻元精稳于混沌之中。

震卦为震卦 ,震为雷,丹家称为地雷震动,又称为一阳初生,此时药嫩,不可采,应用无孔双吹以收元精。

初爻应乾之初九,如龙潜伏于深潭中。《易•乾》曰:“初九:潜龙,勿用。”《说文解字》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勿用:不用,占语。“潜龙,勿用”指不要轻举妄动,只能韬光隐晦,等待时机。

“造端”之意为发端、开始。乾卦初九,为阳炁开始之爻。丹经云:“初九潜龙不可炼。”即阳气嫩,不可作为炼丹的药物。

此节真人以天道、易道与丹道对应。丹道于一候时,因为一阳初生,象初三之月相(天道),象卦为震,又如乾卦之初九(易道)。“潜龙,勿用”指不要下手采药,因其阳较微,可用无孔双吹,将外阳吹萎。

《说文解字》中的“龙”指四象中的青龙七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指作为天象的苍龙七宿,在春分初昏时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在秋分初昏时在西方地平线上逐渐落下。直到现在,民间还有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说法,龙头即为东方苍龙(青龙)第一宿角宿。

人们把这七宿想象成龙的形象,赋于神话,所以龙能隐能现,能大能小,能长能短。丹家因为龙具有这些特征,与人体内之阴炁相似,故以青龙喻为后天炁,为真阴之炁,为离中真阴。但《易•乾》之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以及用九中的“龙”都喻为阳精或阳精所化之甘露,因为乾卦为纯阳之卦,而人体内肾之阳精为坎卦中之阳爻,本为乾家之物,无一丝阴炁可言。

“阳以三立,阴以八通①。三日震动②,八日兑行③。九二见龙④,和平有明⑤。”

①阳为先天阳精,阴为后天阴炁。三为阳数,八为阴数。在河图中,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一、三、五、七、九为奇数为阳,二、四、六、八、十是偶数为阴。“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指活子时一动,为一阳初动,丹家以无孔双吹之功,运汞迎铅,将元精收归中宫。先天阳精一动,后天真阴之炁即下行与之相通,将阳精召回。吾师云:“婴儿门外跳,姹女招手叫。”

②震卦为 震卦,一阳初生,象初三之月相。

③兑卦为 兑卦 ,二阳渐长,象初八之上弦月。兑为金,兑行为火逼金行。丹家常以兑金为元精。

④《易•乾》云:“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条爻辞的意思是:龙出现在田间,为此问蓍,得“利见大人”之占,即适合去见地位高的人。前一个“见”字通现,指龙出现。在丹法中,“见龙在田”喻为元精出洞、水中火发、白虎出洞、虎啸出窟。“龙”喻为元精,“见龙”为元精出现,“田”指下丹田真炁穴。其实质就是“一些珠露,何时运至稻花头?”。

吕祖《黄鹤赋》云:“若观见龙在田,须猛烹而极煅。”意为龙出现在下丹田真炁穴(元精出洞),须用武火采之,“猛烹极煅”,使元精化为甘露,归于中宫。

⑤和,为情意谐和,真意可擒真铅,与真汞相和。平,为元精逆行之路,对于得诀之人而言,平平坦坦,“得诀修炼夫何难”?明,为日月相合,为阴阳二炁相会之意。 “和平有明” 又指月相,初八之月,为上弦月,其平如绳,明有光明之意。

因其平如绳,为半轮月,丹家有“上弦铅半斤”之说。二十三之月相,也为半轮月,丹家有“下弦汞八两”之说。从月相看,上弦、下弦两弦相合,为一轮明月。于丹法,铅汞相合,凝为大丹,正合“大丹重一斤”之说。

意译:阳炁(先天阳精)从初三开始立基,日日生之,至十五精满采之,化为甘露。阳精一动,阴炁(后天炁)即下行与之相通,将其收回中宫。初三为震卦,一阳初动。初八象兑卦,象征元精逆督脉上行。元精出现在下丹田真炁穴,元精出洞,须用武火采之,如乾之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初八之月,为上弦月,其平如绳,象为真铅。二十三之月相,为下弦月,其平如绳,象为真汞。两者正好同声相和,如日月之相应生明(月亮反射太阳之光,生明)。

(本文作者:卢理湘   原文曾载于道源2013年第一期)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周易参同契•晦朔合符章》新注(上)

道教之音 卢理湘

2013-05-16 12:21:01

|
《周易参同契•晦朔合符章》新注(上)
|

总论:本章描述了内丹修炼一月之火候,以月相喻之。晦为每月最后一天,阴历三十。朔为初一。三十初一无月光,喻元精隐于混沌之中。

初三为震,喻为一阳初动,此时应以无孔双吹之法收元精,为丹道一候。十五为望,喻为一阳来复,精满自溢,此时应以下手法采得元精,归于中宫,为丹道二候。其余月相为温养之候。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①。混沌鸿蒙②,牝牡相比③。滋液润泽,施化流通④。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可用安身⑤,隐形而藏⑥。”

①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称为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木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战国时,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合符,指日月合璧,即太阳月亮于“晦朔之间”同时出没。

②混沌,为先天虚无状态。真一之炁藏于混沌之中。《金丹四百字》云:“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此“黍”为先天甘露,能化为先天真一之炁,此炁居于太极之先,为天地万物之祖。

吾师云:“混沌之先一点无,有了一点生万物。”“混沌之先”,无极时也,“有了一点”,太极时也。虚空三界皆为先天之炁所化,先天之炁藏于元精之中。

陈泥丸祖师云:“更将一盏鸿蒙酒,饵此刀圭壮颜色。”鸿蒙,为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炁,称为先天真一之炁。 “鸿蒙酒”指先天元精所化之甘露,又称为长生酒、神水等等。“刀圭”为甘露,取戊字“丿”,己字“乛 ”,合为“刀”字,坎中藏戊土,离中藏己土,二土相叠,为“圭”字,实指取坎填离,流戊就己。饵为饮。祖师之意是饮甘露可重返青春之神态。吕祖称为“独饮长生酒,逍遥有谁知?”

“混沌鸿蒙”之中,先天元精藏于水府,难以窥测,虽天地鬼神,亦不能度量。丹士只宜以至诚之心,专视中宫,以待活子时。

③牝为雌为阴,牡为雄为阳,比之本义为亲密。“牝牡相比”意为阴阳二炁相交,相亲相恋。

④二候至,下手采药,先天甘露自玄膺、气管下至中宫,先天真阳之炁与后天身体内真阴之炁相合,为阴阳交合。这阴阳相交,坎离交媾的真正景象是什么呢?为“滋液润泽,施化流通”。

先天甘露,成团成滴,自玄膺下降入气管,归于中宫,采药一次,约四五日下降完,嘴里有甜如蜜之味道。甘露成滴下降,一滴又一滴,张紫阳真人称为“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一粒如黍大。”五脏六腑如泡在水中,飘飘荡荡,其中景象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滋液”为金液,先天甘露,“润泽”我脏腑,又化为先天真阳之炁,一炁流通,无所不至,正是“施化流通”。

⑤安身,为炼己待时,安静虚无,以候爻动之机。

⑥“隐形而藏”,元精所化之先天真阳之炁至于中宫,则蛰藏之,如龙之养珠,如鸡之抱卵。

意译:每月三十初一,为晦朔,太阳和月亮刚好在一个方向上,地球上看不见月光,称为日月合璧。日和月如兵符之两半,正好相合。丹道以此天象比喻混沌之时,元精藏于水府(内肾)之中。二候至,精满自溢,为下手之时。二候在什么时候到来,虽“天地神明”也不能度量,只能以至诚之心待之。

此天象又可比喻温养之功。此时,阴阳二炁在中宫中相亲相恋,元精所化之甘露,滋润五脏六腑,甘露所化的真阳之炁,流通于全身各处。

丹家以“安身”比喻安静虚无,以待二候之元精出洞,出洞则下手,使元精化为甘露,归于中宫而温养蛰藏。

“始于东北,箕斗之乡①。旋而右转,呕轮吐萌②。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昴毕之上,震出为征。阳炁造端,初九潜龙。”

①《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意思是:按后天八卦图,艮卦方位是东北方,万物之所以完成终结而所以开始新的运行规律。《契》云:“艮主进止。”“进”为开始前进,“止”为停止前进。古人认为万物都是由东北方开始其运行规律,而箕斗二宿为东北之方位,所以说月亮之运行“始于东北箕斗之乡”。

②萌,为草木的芽。萌芽为开始发芽,比喻事情刚开始,有端绪。

意译:新月初出于东北,东北为箕斗二宿之位,及“旋而右转”,在初三黄昏时,见一弯蛾眉月,移在西方“昴毕”之上,“发散精光”。 所以说初三月出庚方,庚为西,月相如震卦之形象,又如乾卦之初爻,象征阳炁之发端。

“呕轮吐萌,潜潭见象”,指晦朔无月光,月亮好像潜伏在深潭中,至初三日,月见(通现)象,如月轮吐出点微光,月之“潜潭”对应乾之“潜龙”,比喻元精稳于混沌之中。

震卦为震卦 ,震为雷,丹家称为地雷震动,又称为一阳初生,此时药嫩,不可采,应用无孔双吹以收元精。

初爻应乾之初九,如龙潜伏于深潭中。《易•乾》曰:“初九:潜龙,勿用。”《说文解字》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勿用:不用,占语。“潜龙,勿用”指不要轻举妄动,只能韬光隐晦,等待时机。

“造端”之意为发端、开始。乾卦初九,为阳炁开始之爻。丹经云:“初九潜龙不可炼。”即阳气嫩,不可作为炼丹的药物。

此节真人以天道、易道与丹道对应。丹道于一候时,因为一阳初生,象初三之月相(天道),象卦为震,又如乾卦之初九(易道)。“潜龙,勿用”指不要下手采药,因其阳较微,可用无孔双吹,将外阳吹萎。

《说文解字》中的“龙”指四象中的青龙七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指作为天象的苍龙七宿,在春分初昏时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在秋分初昏时在西方地平线上逐渐落下。直到现在,民间还有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说法,龙头即为东方苍龙(青龙)第一宿角宿。

人们把这七宿想象成龙的形象,赋于神话,所以龙能隐能现,能大能小,能长能短。丹家因为龙具有这些特征,与人体内之阴炁相似,故以青龙喻为后天炁,为真阴之炁,为离中真阴。但《易•乾》之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以及用九中的“龙”都喻为阳精或阳精所化之甘露,因为乾卦为纯阳之卦,而人体内肾之阳精为坎卦中之阳爻,本为乾家之物,无一丝阴炁可言。

“阳以三立,阴以八通①。三日震动②,八日兑行③。九二见龙④,和平有明⑤。”

①阳为先天阳精,阴为后天阴炁。三为阳数,八为阴数。在河图中,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一、三、五、七、九为奇数为阳,二、四、六、八、十是偶数为阴。“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指活子时一动,为一阳初动,丹家以无孔双吹之功,运汞迎铅,将元精收归中宫。先天阳精一动,后天真阴之炁即下行与之相通,将阳精召回。吾师云:“婴儿门外跳,姹女招手叫。”

②震卦为 震卦,一阳初生,象初三之月相。

③兑卦为 兑卦 ,二阳渐长,象初八之上弦月。兑为金,兑行为火逼金行。丹家常以兑金为元精。

④《易•乾》云:“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条爻辞的意思是:龙出现在田间,为此问蓍,得“利见大人”之占,即适合去见地位高的人。前一个“见”字通现,指龙出现。在丹法中,“见龙在田”喻为元精出洞、水中火发、白虎出洞、虎啸出窟。“龙”喻为元精,“见龙”为元精出现,“田”指下丹田真炁穴。其实质就是“一些珠露,何时运至稻花头?”。

吕祖《黄鹤赋》云:“若观见龙在田,须猛烹而极煅。”意为龙出现在下丹田真炁穴(元精出洞),须用武火采之,“猛烹极煅”,使元精化为甘露,归于中宫。

⑤和,为情意谐和,真意可擒真铅,与真汞相和。平,为元精逆行之路,对于得诀之人而言,平平坦坦,“得诀修炼夫何难”?明,为日月相合,为阴阳二炁相会之意。 “和平有明” 又指月相,初八之月,为上弦月,其平如绳,明有光明之意。

因其平如绳,为半轮月,丹家有“上弦铅半斤”之说。二十三之月相,也为半轮月,丹家有“下弦汞八两”之说。从月相看,上弦、下弦两弦相合,为一轮明月。于丹法,铅汞相合,凝为大丹,正合“大丹重一斤”之说。

意译:阳炁(先天阳精)从初三开始立基,日日生之,至十五精满采之,化为甘露。阳精一动,阴炁(后天炁)即下行与之相通,将其收回中宫。初三为震卦,一阳初动。初八象兑卦,象征元精逆督脉上行。元精出现在下丹田真炁穴,元精出洞,须用武火采之,如乾之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初八之月,为上弦月,其平如绳,象为真铅。二十三之月相,为下弦月,其平如绳,象为真汞。两者正好同声相和,如日月之相应生明(月亮反射太阳之光,生明)。

(本文作者:卢理湘   原文曾载于道源2013年第一期)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