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君位司喉舌经理庖厨,既掌管饮食又主祸福生死

道教之音 清溪道人

2015-09-03 12:44:00

灶君位司喉舌经理庖厨,既掌管饮食又主祸福生死

灶神,全称是“九天司命东厨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称“灶君”、“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灶王爷”。神诞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三。每年腊月廿三晚升天奏事(南方大多在腊月廿四),除夕则返回人间。据其宝诰称“位司喉舌,经理庖厨”,既掌管饮食,又主宰祸福生死。

一、灶神信仰起源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灶神信仰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

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上帝报告。腊月廿三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谢灶之期也分阶层,关于何时谢灶,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又称“忘了辞五,别辞六”,就是说,二十三、二十四没辞,就辞五,但千万不要辞六了。“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廿三谢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廿四谢灶,“邓家”即指水上人,会在年廿五举行。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廿三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 

二、灶神职责略考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灶神上通于天阙,下入于幽冥,中可以察人情万事,录人功过。于庚申甲子日均要奏上苍,由三尸神总结汇报。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的《微旨》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大约成书於元明之际的《东厨司命灯仪》中有句称,“灶神职重,秉下民倚伏之权”,“在天为七元之使者,递日奉万事于宸庭”,“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必恭记录”。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因此,南北习俗均于腊月廿三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民间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从灶上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粘贴新的灶君纸马。

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三、道教中的灶神信仰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在道观里用斋,分为三种形式:一便堂、二过堂、三过大堂。简简单单没有拘束,称之为便堂;罗列威仪严整有序,称之为过堂;腊月廿五向后至正月初五,“神落地”,则要过大堂。

在过斋堂时,道众排班,心中默诵“香厨妙供天尊”或“三元赦罪天尊”或“玉皇赦罪天尊”。进斋堂后,拜过灶神吟经诵《供养咒》后才可以食用。饭后诵《结斋咒》,拜谢灶神,保持严肃谨慎,恭敬一切。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在道教,有诸如《祀灶科仪》之类的法事活动,其意义都是希望灶神爷赐福消灾。俞净意(俞都)是明朝的大善人,晚年行善积德,有著作《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教人怎样修身“意净无染,君子有终”,影响广泛深远。本善书在道教界,甚至佛教界被助印数目较多,也被翻盘成电视剧广为流传。

灶神宝诰

志心皈命礼。位司喉舌,经理庖厨。录人间功过之因,依期上奏。 体天地生成之化,覆佑下民。 驱不正之鬼神,扫尘中之疵疠。 一家吉庆,合宅昌荣。朝夕承匡扶之仁,庚申察是非之目。雍雍瑞相,赫赫灵祇。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道教之音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灶君位司喉舌经理庖厨,既掌管饮食又主祸福生死

道教之音 清溪道人

2015-09-03 12:44:00

|
灶君位司喉舌经理庖厨,既掌管饮食又主祸福生死
|

灶君位司喉舌经理庖厨,既掌管饮食又主祸福生死

灶神,全称是“九天司命东厨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称“灶君”、“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灶王爷”。神诞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三。每年腊月廿三晚升天奏事(南方大多在腊月廿四),除夕则返回人间。据其宝诰称“位司喉舌,经理庖厨”,既掌管饮食,又主宰祸福生死。

一、灶神信仰起源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灶神信仰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

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上帝报告。腊月廿三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谢灶之期也分阶层,关于何时谢灶,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又称“忘了辞五,别辞六”,就是说,二十三、二十四没辞,就辞五,但千万不要辞六了。“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廿三谢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廿四谢灶,“邓家”即指水上人,会在年廿五举行。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廿三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 

二、灶神职责略考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灶神上通于天阙,下入于幽冥,中可以察人情万事,录人功过。于庚申甲子日均要奏上苍,由三尸神总结汇报。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的《微旨》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大约成书於元明之际的《东厨司命灯仪》中有句称,“灶神职重,秉下民倚伏之权”,“在天为七元之使者,递日奉万事于宸庭”,“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必恭记录”。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因此,南北习俗均于腊月廿三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民间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祭毕,即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马从灶上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粘贴新的灶君纸马。

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三、道教中的灶神信仰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在道观里用斋,分为三种形式:一便堂、二过堂、三过大堂。简简单单没有拘束,称之为便堂;罗列威仪严整有序,称之为过堂;腊月廿五向后至正月初五,“神落地”,则要过大堂。

在过斋堂时,道众排班,心中默诵“香厨妙供天尊”或“三元赦罪天尊”或“玉皇赦罪天尊”。进斋堂后,拜过灶神吟经诵《供养咒》后才可以食用。饭后诵《结斋咒》,拜谢灶神,保持严肃谨慎,恭敬一切。

掌管饮食 主宰祸福 农历八月初一,恭逢灶神圣诞

在道教,有诸如《祀灶科仪》之类的法事活动,其意义都是希望灶神爷赐福消灾。俞净意(俞都)是明朝的大善人,晚年行善积德,有著作《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教人怎样修身“意净无染,君子有终”,影响广泛深远。本善书在道教界,甚至佛教界被助印数目较多,也被翻盘成电视剧广为流传。

灶神宝诰

志心皈命礼。位司喉舌,经理庖厨。录人间功过之因,依期上奏。 体天地生成之化,覆佑下民。 驱不正之鬼神,扫尘中之疵疠。 一家吉庆,合宅昌荣。朝夕承匡扶之仁,庚申察是非之目。雍雍瑞相,赫赫灵祇。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道教之音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