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

道教之音整理 胡诚林道长

2014-07-11 19:43:59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在长期的宗教特定模式下,形成了以道尊德贵为思想主体,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信仰,以上善与玄德为人格追求,以自化化人、人己共度为价值目标,以天人合一、万物和谐为处世原则等义理思想体系,不仅对古老中华民族之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对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亦有着重要价值。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古老道教文化也以其崇尚道德、传播慈爱、讲求奉献,以及向往和平等东方固有的传统核心价值形象,逐渐走进现代人们的视角。且这一思想与价值对提升当今人类社会的道德境界,净化普通大众的心灵,化解社会群体的诚信危机,促进各民族、各国度间的大团结,推进人类社会持久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以清静无为之心改变我们不当和错误的言行

道教认为“一切唯心造,心生则欲生,心静则欲灭”。强调“人心多涣散,一念皆纯真”。也就是说人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恶的制造者。所以人们常常形象地形容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就在“善”、“恶”一念之间。正所谓天堂在善不在天,地狱在恶不在地,天堂地狱原本心念刹那的转化。故正人必先正行,正行重在正心,正心要在养性。道教《阴符经》认为“天道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为人也”。阐述了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无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动念、行为举止符合、顺从事物的本性与规律,不可虚动和妄为。老子《道德经》亦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是要求人应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内在法则,摒弃妄念,清心寡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

道教历来都是一个十分注重心性修炼与思想引导的宗教,并在长期的修持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与方法。在道教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得失和善于把握欲望的尺度。如果能处理好人生这两个认识与实践的问题,人心自然常清常静皎如月,言行举止必然如理入情,高雅纯真。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张一是寡欲知止,二是无为自然。所谓寡欲即抛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知止,就是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力戒贪心、排除妄为;无为自然,就是要明了物之本性,坚持顺应自然、恪守规律,做到知天理、循人情、顺造化。注重寡欲知止,在于那些对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克制和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保护环境、维护和平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强调无为自然,在于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始终是处在一种自然而然、不自而然的状态中和谐有序、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其消长荣枯、生息运化,自然天成,不受人力主宰。而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知止知常、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基此获得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化腐朽为神奇,变利己为利人。

二、以天道自然的根本规律,引领我们回归圣人的生活。

道教以“道”立教,以教化人。倡导始终践行“遵道贵德”的义理主张。“道”和“德”的思想之所以成为道教的核心思想,缘起道教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生化运行之客观的、自然的规律所在。“德”乃“道性”的根本体现,是建立在遵行“道”之自然规律和前提下的一种尺度、法则与功用,乃万物之性。故道经云“道之在我谓之德”,“道生之,德蓄之……”

共荣之道、为政从商之道、修身处世之道、开启智慧之道、了脱生死之道,以及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之道等。“尊道”的根本要旨在于,了悟万物的自然本性、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通晓世间的运化玄机、洞悉生活的普遍意义,以及参透人生的终极真理。“尊道”的最终目的在于,以真道为法则、藉明道正行为、借悟道助修真、借弘道致太平、凭得道度众生。道教所贵之“德”,实质是以“道”为根本之出发点和归结点,并遵照自然道性而行持的具体法则、功用,而这一法则、功用之本身就是道性在万物生化过程中的客观体现,故有“道为体、德为用”之说。道教“贵德”之核心思想就是循道所思、遵道而为,持道养德、厚德载物;道教“贵德”之重要价值在于法自然之道、养浩然正气,与天地合一、同四时合序,常怀济世之心、常做利人之行,言行有道、动静怀德,正己化人、普度众生。

如果说“尊道”的要旨是在于悟道明理、参透天机、提升灵性的话,那么悟道修真、参透天机、提升灵性之目的则在体行大道以培植德根,进而不断修养自我品性,净化身口心,做到处事待物不刻意、不强求、不妄为、不分别,以慈心示众、用厚德化人。如此方能在遵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下,促进我们身心清净、人我和合、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从而让我们始终走在圣人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三、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包容思想,培养我们相互关爱、彼此尊重的博大胸襟。

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是体现道教“内以修圣、外包万象”的重要思想。道祖老子借山谷比喻人之胸怀,用大海假释人的心量,目的在于让人学习山谷志存高远,但始终处在空灵幽深、静寂不张的状态;借鉴大海襟怀博大,却不曾有排斥潺潺溪流与无数山川的想法。基此引伸而言,虚怀若谷的思想精髓在于虚无、高远和含蓄;海纳百川的精神核心则是开放、容纳与和合。二者表现在人的修养层面,前者是在尊重和肯定别人的同时肯定自己,显现出谦虚谨慎、先人后己的圣人气度;而后者则以包容与接纳别人的方式来丰腴、完善自己,更多的折射出和合圆融、偕同共进的君子襟怀。故就个人修为而言,虚怀若谷就是要培养我们思维的纬度和思想的态度,侧重于精神层面;而海纳百川则重在塑造自己的圆融精神与和合精神,突显出更多的实践法则。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体用。

道祖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老的中华民族五千来之所以历久弥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得就是不断承传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等这样优良的思想传统和博大的胸怀与气度。面对复杂多变和很不安宁的国际环境,我们依然需要发扬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圣人气度与君子襟怀。因为,当每个人做到了彼此尊重、谦虚谨慎、先人后己,做到了和合圆融、偕同共进,那么我们的社会自会文明、定然和谐;当世界各个国家都能积极实践彼此尊重、谦虚谨慎、先人后己的理念,发扬和合圆融、偕同共进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的民风则更为淳朴、人民更加团结,国家更具凝聚力与向心力,人类也将更加自信和焕发希望,世界必将化干戈为玉帛、变仇恨为慈爱!

 四、 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化解全球生态环境危机。

 环境与气候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最严峻、最迫切的核心问题。全球气温暖化,两极冰川快速融解,海平面不断上升,很多地处低洼的国家和地区面临被迫迁移,而大大小小的飓风、洪水、干旱、火灾、地震和各种莫名的瘟疫等自然灾害,更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加之因政治、经济等利益诱发的局部冲突和战争等,都正在挑战人类的古老文明与持久和平,加剧了生态和气候恶化的进程,威胁着一切有情生命。

 面对不容辩驳的事实和真相,我们应再度回归到老祖宗们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古老生活理念中去,当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努力为防止环境恶化,维护生态平衡,奔走出力。

 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的主张上,道教首先提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的宏观环保思想。认为,物之所生各赋其性。顺其性而辅助之,故能长久长生,反之则形消命灭。故《周易》中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阴符经》则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说明天地人三者一体,有互为借助、生化的作用。而维系好三者关系的关键在于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性,把握好适度性,即相宜、和谐。道教的这一环保思想着重强调了要复归万物自然天成的本能,不以人的意志力改变其自然本性;进一步指出了人与万物的关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和谐整体,故对待自然人类应该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仿自然、保护自然,进而和大自然合而为一、共生共荣。

其次,倡导崇尚节俭、反对奢华、抑制浪费、损益盈虚的生活主张。 道祖老子曰:“吾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易经》云“人道恶盈而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道教全真龙门派邱处机祖师则进一步指出“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受”;而道教《初真十戒》第八戒亦规定“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恤贫穷”。这里均强调并指出在生活方式上奉行朴素易简、节俭知足之道;在资源分配上坚持供需平衡、“去甚、去奢、去泰”的原则;在发展理念上讲求控制数量、讲求精良的战略等,才是维系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

其三,推崇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重生贵生的生命至上精神。主张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和重生贵生的精神,源于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故一切蠢茧含灵都禀赋“道性”、天生“有情”。“道性”的根本即本性自然、处物平等、无形无名、运化自如、和谐为一;“有情”的核心是尊重物性、慈爱和同、不思杀念、怜悯众生。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有机部分,其同样禀道而生、本性含情,与万物处于齐同平等、共生共荣的状态。基由这一思想,道教不光十分重视、热爱人类自己的生命,也极为尊重、保护其它所有生命物种,甚至小到“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程度。如:《文昌帝君阴骘文》就要求“勿登山而网禽兽,勿临水而毒鱼虾”;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这与儒家“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的爱生思想是一致的。可见,保护生态平衡、缓解自然环境的恶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贵在珍爱一切有情物类,重在改变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关键是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主观意愿与客观要求的和谐。

显然,道教信奉、行持的这一环保和生态思想信仰,是以尊道贵德为基础,以惜爱物命、和谐平等为前提,以顺物之性、朴素自然为法则,以谦下不争、可欲有度为境界,以持续发展、共生共荣为目标的一种宗教普世情怀的体验。集中体现了道教对由生命的终极关怀到对社会、自然之广博关切的泛爱精神与济世责任。这种精神与责任,也恰恰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与普天之下所最需要奉行和坚持的法则!

 五、以和光同尘、恭敬一切的处世态度,创建安定祥和、永久和平的人类家园。

全球化世界发展格局,信息网络化的现代传媒,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而因价值观念的差异、种族歧视的矛盾、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政治利益的趋使,让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却相反的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局部冲突乃至战争,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人类正在用膨胀的私欲和无明的抉择挑战甚至践踏人类自己创造的古老文明。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使得很多英明的政治家、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士,都纷纷站出来为捍卫正义与和平而奔走呐喊、现身说法。尽管,我们知道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道路还很遥远,但这让我们在惶恐担忧之余看到了希望。因为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与慈爱温暖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愿望及普遍的追求。

“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祥和安宁的世界,需要以道相通、遵道而行;需要从我做起、从心开始;遵道而行、从心开始,追根揭底离不开“和光同尘”的心境,离不开“恭敬一切”的胸怀,因为和谐世界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故人道契天道、合事理、应万化。进一步而言,人既是和谐世界的缔造者、享有者,同样也可成为和谐世界的破坏者、受害者。因而,和谐世界源自和谐之道,始于人心的和谐。

这里,道教强调的“和光同尘”的心境,就是一种清净自然、无私无欲的心境,一种和合包容、和而不同的心境,一种万物一体、荣存与共的心境;道教倡导的“恭敬一切”的胸怀,就是一种理解尊重、处下谦卑的胸怀,一种诚实守信、柔弱不争的胸怀,一种慈爱和同、彼此依赖的胸怀。这种心境与胸怀概括起来,就是以和为贵、以和为尚的“崇和”之道。显而易见,道教这一“崇和”之道,既是一种尊重认同、人我和谐的精神,也是一种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的气度,更是一种谦下不欺、慈悲互助的境界。同样,这一“崇和”思想,一方面充分体现了道教在认识世界、处世态度上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也深刻彰显出其千百年来为之信仰、追求和实践的真理所在。

置身这个灾难频发、很不安宁的时代,积极宣传和弘扬道教“和光同尘”、“恭敬一切”的“崇和”思想,发挥其在缓和民族冲突、化解国际争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与国际宗教间的友好交往,用东方古老道教的“和谐之道”与“和而不同”之智慧,去影响、感化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与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对话化解对抗,以扩大共识缔结友好、寻求合作,努力维护世界的安定与祥和。此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使命光荣。愿和谐世界,以道相通;愿世界和平,与爱偕行!

道祖老子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面对人心向往清静、社会崇尚和谐、时代呼唤安宁的当今世界,古老道教所倡导和奉行的清心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主张;知足、知止、知常的行为规范;上德不德、上士无争的精神境界;物我无弃、济世利人的世间责任;五气安和、性命双修的养生之道;合光同尘、万物一体的处世方式;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包容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环保理念;慈心下气、上善若水的心性修养等,正是给予这个危机时代以最好的回应和最有效的化解法门。

让我们一起回归远古圣贤们的道德生活,用传统的智慧应化当代各种危机,以无私无欲和慈悲博爱的赤诚为世界祈祷,用心呵护与善待一切生灵物类,摒弃仇恨与隔阂、学会尊重和欣赏,从而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本文为中国道教协会胡诚林副秘书长在日本福冈“国际道教文化交流研讨会”上的演讲)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

道教之音整理 胡诚林道长

2014-07-11 19:43:59

|
道教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
|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在长期的宗教特定模式下,形成了以道尊德贵为思想主体,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信仰,以上善与玄德为人格追求,以自化化人、人己共度为价值目标,以天人合一、万物和谐为处世原则等义理思想体系,不仅对古老中华民族之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对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亦有着重要价值。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古老道教文化也以其崇尚道德、传播慈爱、讲求奉献,以及向往和平等东方固有的传统核心价值形象,逐渐走进现代人们的视角。且这一思想与价值对提升当今人类社会的道德境界,净化普通大众的心灵,化解社会群体的诚信危机,促进各民族、各国度间的大团结,推进人类社会持久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以清静无为之心改变我们不当和错误的言行

道教认为“一切唯心造,心生则欲生,心静则欲灭”。强调“人心多涣散,一念皆纯真”。也就是说人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恶的制造者。所以人们常常形象地形容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就在“善”、“恶”一念之间。正所谓天堂在善不在天,地狱在恶不在地,天堂地狱原本心念刹那的转化。故正人必先正行,正行重在正心,正心要在养性。道教《阴符经》认为“天道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为人也”。阐述了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无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动念、行为举止符合、顺从事物的本性与规律,不可虚动和妄为。老子《道德经》亦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是要求人应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内在法则,摒弃妄念,清心寡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

道教历来都是一个十分注重心性修炼与思想引导的宗教,并在长期的修持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与方法。在道教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得失和善于把握欲望的尺度。如果能处理好人生这两个认识与实践的问题,人心自然常清常静皎如月,言行举止必然如理入情,高雅纯真。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张一是寡欲知止,二是无为自然。所谓寡欲即抛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知止,就是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力戒贪心、排除妄为;无为自然,就是要明了物之本性,坚持顺应自然、恪守规律,做到知天理、循人情、顺造化。注重寡欲知止,在于那些对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克制和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保护环境、维护和平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强调无为自然,在于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始终是处在一种自然而然、不自而然的状态中和谐有序、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其消长荣枯、生息运化,自然天成,不受人力主宰。而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知止知常、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基此获得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化腐朽为神奇,变利己为利人。

二、以天道自然的根本规律,引领我们回归圣人的生活。

道教以“道”立教,以教化人。倡导始终践行“遵道贵德”的义理主张。“道”和“德”的思想之所以成为道教的核心思想,缘起道教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生化运行之客观的、自然的规律所在。“德”乃“道性”的根本体现,是建立在遵行“道”之自然规律和前提下的一种尺度、法则与功用,乃万物之性。故道经云“道之在我谓之德”,“道生之,德蓄之……”

共荣之道、为政从商之道、修身处世之道、开启智慧之道、了脱生死之道,以及济世利人、服务社会之道等。“尊道”的根本要旨在于,了悟万物的自然本性、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通晓世间的运化玄机、洞悉生活的普遍意义,以及参透人生的终极真理。“尊道”的最终目的在于,以真道为法则、藉明道正行为、借悟道助修真、借弘道致太平、凭得道度众生。道教所贵之“德”,实质是以“道”为根本之出发点和归结点,并遵照自然道性而行持的具体法则、功用,而这一法则、功用之本身就是道性在万物生化过程中的客观体现,故有“道为体、德为用”之说。道教“贵德”之核心思想就是循道所思、遵道而为,持道养德、厚德载物;道教“贵德”之重要价值在于法自然之道、养浩然正气,与天地合一、同四时合序,常怀济世之心、常做利人之行,言行有道、动静怀德,正己化人、普度众生。

如果说“尊道”的要旨是在于悟道明理、参透天机、提升灵性的话,那么悟道修真、参透天机、提升灵性之目的则在体行大道以培植德根,进而不断修养自我品性,净化身口心,做到处事待物不刻意、不强求、不妄为、不分别,以慈心示众、用厚德化人。如此方能在遵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下,促进我们身心清净、人我和合、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从而让我们始终走在圣人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三、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包容思想,培养我们相互关爱、彼此尊重的博大胸襟。

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是体现道教“内以修圣、外包万象”的重要思想。道祖老子借山谷比喻人之胸怀,用大海假释人的心量,目的在于让人学习山谷志存高远,但始终处在空灵幽深、静寂不张的状态;借鉴大海襟怀博大,却不曾有排斥潺潺溪流与无数山川的想法。基此引伸而言,虚怀若谷的思想精髓在于虚无、高远和含蓄;海纳百川的精神核心则是开放、容纳与和合。二者表现在人的修养层面,前者是在尊重和肯定别人的同时肯定自己,显现出谦虚谨慎、先人后己的圣人气度;而后者则以包容与接纳别人的方式来丰腴、完善自己,更多的折射出和合圆融、偕同共进的君子襟怀。故就个人修为而言,虚怀若谷就是要培养我们思维的纬度和思想的态度,侧重于精神层面;而海纳百川则重在塑造自己的圆融精神与和合精神,突显出更多的实践法则。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体用。

道祖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老的中华民族五千来之所以历久弥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得就是不断承传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等这样优良的思想传统和博大的胸怀与气度。面对复杂多变和很不安宁的国际环境,我们依然需要发扬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圣人气度与君子襟怀。因为,当每个人做到了彼此尊重、谦虚谨慎、先人后己,做到了和合圆融、偕同共进,那么我们的社会自会文明、定然和谐;当世界各个国家都能积极实践彼此尊重、谦虚谨慎、先人后己的理念,发扬和合圆融、偕同共进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的民风则更为淳朴、人民更加团结,国家更具凝聚力与向心力,人类也将更加自信和焕发希望,世界必将化干戈为玉帛、变仇恨为慈爱!

 四、 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化解全球生态环境危机。

 环境与气候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最严峻、最迫切的核心问题。全球气温暖化,两极冰川快速融解,海平面不断上升,很多地处低洼的国家和地区面临被迫迁移,而大大小小的飓风、洪水、干旱、火灾、地震和各种莫名的瘟疫等自然灾害,更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加之因政治、经济等利益诱发的局部冲突和战争等,都正在挑战人类的古老文明与持久和平,加剧了生态和气候恶化的进程,威胁着一切有情生命。

 面对不容辩驳的事实和真相,我们应再度回归到老祖宗们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古老生活理念中去,当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努力为防止环境恶化,维护生态平衡,奔走出力。

 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的主张上,道教首先提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的宏观环保思想。认为,物之所生各赋其性。顺其性而辅助之,故能长久长生,反之则形消命灭。故《周易》中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阴符经》则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说明天地人三者一体,有互为借助、生化的作用。而维系好三者关系的关键在于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性,把握好适度性,即相宜、和谐。道教的这一环保思想着重强调了要复归万物自然天成的本能,不以人的意志力改变其自然本性;进一步指出了人与万物的关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和谐整体,故对待自然人类应该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仿自然、保护自然,进而和大自然合而为一、共生共荣。

其次,倡导崇尚节俭、反对奢华、抑制浪费、损益盈虚的生活主张。 道祖老子曰:“吾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易经》云“人道恶盈而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道教全真龙门派邱处机祖师则进一步指出“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受”;而道教《初真十戒》第八戒亦规定“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恤贫穷”。这里均强调并指出在生活方式上奉行朴素易简、节俭知足之道;在资源分配上坚持供需平衡、“去甚、去奢、去泰”的原则;在发展理念上讲求控制数量、讲求精良的战略等,才是维系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

其三,推崇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重生贵生的生命至上精神。主张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和重生贵生的精神,源于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故一切蠢茧含灵都禀赋“道性”、天生“有情”。“道性”的根本即本性自然、处物平等、无形无名、运化自如、和谐为一;“有情”的核心是尊重物性、慈爱和同、不思杀念、怜悯众生。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有机部分,其同样禀道而生、本性含情,与万物处于齐同平等、共生共荣的状态。基由这一思想,道教不光十分重视、热爱人类自己的生命,也极为尊重、保护其它所有生命物种,甚至小到“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程度。如:《文昌帝君阴骘文》就要求“勿登山而网禽兽,勿临水而毒鱼虾”;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这与儒家“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的爱生思想是一致的。可见,保护生态平衡、缓解自然环境的恶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贵在珍爱一切有情物类,重在改变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关键是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主观意愿与客观要求的和谐。

显然,道教信奉、行持的这一环保和生态思想信仰,是以尊道贵德为基础,以惜爱物命、和谐平等为前提,以顺物之性、朴素自然为法则,以谦下不争、可欲有度为境界,以持续发展、共生共荣为目标的一种宗教普世情怀的体验。集中体现了道教对由生命的终极关怀到对社会、自然之广博关切的泛爱精神与济世责任。这种精神与责任,也恰恰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与普天之下所最需要奉行和坚持的法则!

 五、以和光同尘、恭敬一切的处世态度,创建安定祥和、永久和平的人类家园。

全球化世界发展格局,信息网络化的现代传媒,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而因价值观念的差异、种族歧视的矛盾、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政治利益的趋使,让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却相反的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局部冲突乃至战争,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人类正在用膨胀的私欲和无明的抉择挑战甚至践踏人类自己创造的古老文明。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使得很多英明的政治家、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士,都纷纷站出来为捍卫正义与和平而奔走呐喊、现身说法。尽管,我们知道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道路还很遥远,但这让我们在惶恐担忧之余看到了希望。因为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与慈爱温暖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愿望及普遍的追求。

“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祥和安宁的世界,需要以道相通、遵道而行;需要从我做起、从心开始;遵道而行、从心开始,追根揭底离不开“和光同尘”的心境,离不开“恭敬一切”的胸怀,因为和谐世界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故人道契天道、合事理、应万化。进一步而言,人既是和谐世界的缔造者、享有者,同样也可成为和谐世界的破坏者、受害者。因而,和谐世界源自和谐之道,始于人心的和谐。

这里,道教强调的“和光同尘”的心境,就是一种清净自然、无私无欲的心境,一种和合包容、和而不同的心境,一种万物一体、荣存与共的心境;道教倡导的“恭敬一切”的胸怀,就是一种理解尊重、处下谦卑的胸怀,一种诚实守信、柔弱不争的胸怀,一种慈爱和同、彼此依赖的胸怀。这种心境与胸怀概括起来,就是以和为贵、以和为尚的“崇和”之道。显而易见,道教这一“崇和”之道,既是一种尊重认同、人我和谐的精神,也是一种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的气度,更是一种谦下不欺、慈悲互助的境界。同样,这一“崇和”思想,一方面充分体现了道教在认识世界、处世态度上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也深刻彰显出其千百年来为之信仰、追求和实践的真理所在。

置身这个灾难频发、很不安宁的时代,积极宣传和弘扬道教“和光同尘”、“恭敬一切”的“崇和”思想,发挥其在缓和民族冲突、化解国际争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与国际宗教间的友好交往,用东方古老道教的“和谐之道”与“和而不同”之智慧,去影响、感化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与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对话化解对抗,以扩大共识缔结友好、寻求合作,努力维护世界的安定与祥和。此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使命光荣。愿和谐世界,以道相通;愿世界和平,与爱偕行!

道祖老子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面对人心向往清静、社会崇尚和谐、时代呼唤安宁的当今世界,古老道教所倡导和奉行的清心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主张;知足、知止、知常的行为规范;上德不德、上士无争的精神境界;物我无弃、济世利人的世间责任;五气安和、性命双修的养生之道;合光同尘、万物一体的处世方式;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包容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环保理念;慈心下气、上善若水的心性修养等,正是给予这个危机时代以最好的回应和最有效的化解法门。

让我们一起回归远古圣贤们的道德生活,用传统的智慧应化当代各种危机,以无私无欲和慈悲博爱的赤诚为世界祈祷,用心呵护与善待一切生灵物类,摒弃仇恨与隔阂、学会尊重和欣赏,从而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本文为中国道教协会胡诚林副秘书长在日本福冈“国际道教文化交流研讨会”上的演讲)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