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著名道士陈景元的人性论及其意义(3)

道教之音整理 尹志华

2011-11-09 13:04:29

发端于董仲舒的性三品论可以说是克服了孟、荀二者的片面性,而建立在全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任何人都可归入善、恶、中三类中的一类。但是,董仲舒把“斗筲之性“视为纯恶而不可更改的观点,则等于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儒家教化范围之外。这就不太符合儒家的理想。虽然孔子也说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话,但事实上儒家还是希望秉承博爱胸怀,“有教无类“的。特别是在魏晋以后,由于佛教和道教分别宣传“一阐提人皆可成佛“、“一切众生,皆含道性“,人皆有善根的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再坚持“斗筲之性“只能恶到底的观点,在社会上就没有什么市场了。

扬雄的人性善恶混的说法,因其综合了孟、荀之论而似乎显得比较圆满。但是,儒家长期以来都坚持“天生圣人“的观点,圣人应该是只有善而没有恶的,因此,该说也难已得到普遍的认同。

北宋人在总结了历史上的各种人性论后,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既承认现实人性的差异,以符合人有善恶的经验事实;又认为人性中皆有善根,以激励人向善。张载对“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张载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程颐对“天命之谓性“与“生之谓性“的区分(程颐说:“'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同乎?性字不可一概而论。'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天命之谓性',此言性之理也。“ ),陈景元对人性之本源和人性之现实表现的区分,都是这条新路的尝试。所谓“天地之性“、“天命之谓性“,都是从人性的本源来说的。而“气质之性“、“生之谓性“都是就人禀气成形后的现实人性而言的。本源之性无不善,现实之性则有善有恶。人的主体性就在于能超越后天气禀的局限,而复归本源之性。 学界过去一般认为是宋代理学家的人性论解决了历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端,这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道教学者在这方面的贡献,至少陈景元也是功不可没。

北宋的儒道两家学者均以性之二分法来解决人性善恶难题,既反映了儒道思想的交融,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共性。

注:

①参见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 文疏》卷一,《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第730-731页。

②太守张氏《道德真经集注》卷七,《道藏》第13册第65页。

③《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卷二,《道藏》第11册第862页。

④江澂《道德真经疏义》卷七,《道藏》第12册第460页。

⑤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七,《道藏》第13册第702页。

⑥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六,《道藏》第13册第693页。

⑦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九,《道藏》第13册第719页。

⑧⑨《春秋繁露·实性》。

⑩(11)(12)《论衡·本性》。(13)《宗玄先生玄纲论·天禀章第四》, 《道 藏》第23册第675页。(14)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七,《道藏》第13册第700页。 (15)《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八《原性》。(16)张载《正蒙·诚明篇》。(17)《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四,《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册第313页。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北宋时期著名道士陈景元的人性论及其意义(3)

    道教之音整理 尹志华

    2011-11-09 13:04:29

    |
    北宋时期著名道士陈景元的人性论及其意义(3)
    |

    发端于董仲舒的性三品论可以说是克服了孟、荀二者的片面性,而建立在全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任何人都可归入善、恶、中三类中的一类。但是,董仲舒把“斗筲之性“视为纯恶而不可更改的观点,则等于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儒家教化范围之外。这就不太符合儒家的理想。虽然孔子也说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话,但事实上儒家还是希望秉承博爱胸怀,“有教无类“的。特别是在魏晋以后,由于佛教和道教分别宣传“一阐提人皆可成佛“、“一切众生,皆含道性“,人皆有善根的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再坚持“斗筲之性“只能恶到底的观点,在社会上就没有什么市场了。

    扬雄的人性善恶混的说法,因其综合了孟、荀之论而似乎显得比较圆满。但是,儒家长期以来都坚持“天生圣人“的观点,圣人应该是只有善而没有恶的,因此,该说也难已得到普遍的认同。

    北宋人在总结了历史上的各种人性论后,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既承认现实人性的差异,以符合人有善恶的经验事实;又认为人性中皆有善根,以激励人向善。张载对“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张载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程颐对“天命之谓性“与“生之谓性“的区分(程颐说:“'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同乎?性字不可一概而论。'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天命之谓性',此言性之理也。“ ),陈景元对人性之本源和人性之现实表现的区分,都是这条新路的尝试。所谓“天地之性“、“天命之谓性“,都是从人性的本源来说的。而“气质之性“、“生之谓性“都是就人禀气成形后的现实人性而言的。本源之性无不善,现实之性则有善有恶。人的主体性就在于能超越后天气禀的局限,而复归本源之性。 学界过去一般认为是宋代理学家的人性论解决了历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端,这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道教学者在这方面的贡献,至少陈景元也是功不可没。

    北宋的儒道两家学者均以性之二分法来解决人性善恶难题,既反映了儒道思想的交融,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共性。

    注:

    ①参见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 文疏》卷一,《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第730-731页。

    ②太守张氏《道德真经集注》卷七,《道藏》第13册第65页。

    ③《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卷二,《道藏》第11册第862页。

    ④江澂《道德真经疏义》卷七,《道藏》第12册第460页。

    ⑤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七,《道藏》第13册第702页。

    ⑥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六,《道藏》第13册第693页。

    ⑦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九,《道藏》第13册第719页。

    ⑧⑨《春秋繁露·实性》。

    ⑩(11)(12)《论衡·本性》。(13)《宗玄先生玄纲论·天禀章第四》, 《道 藏》第23册第675页。(14)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七,《道藏》第13册第700页。 (15)《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八《原性》。(16)张载《正蒙·诚明篇》。(17)《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四,《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册第313页。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