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求生的宗教

网络 贺圣迪

2016-09-08 09:56:28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以此为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综观世界各地的宗教,有以生为罪恶,有以生为苦难,有以生为虚幻。说法虽然各异,但有一点相同:以为人的幸福不在世间,而在那死后的天国净土。中国的道教则不然。它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以人之长生为大乐。探索道教的这一特点,对于理解道教、理解汉族,进一步认识宗教的生死观,都是十分必要的。

人由动物进化而来,而又高出于动物,具有许多动物所不具备的性能。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同肉体的关系,意识到随着肉体由生而死,生命也就从有至无。对于生与死的这种意识,促使人类热爱生命,关注人生的价值,思考生命及其本质,千方百计地延年益寿。求生的另一面,是对死的畏惧与恐怖,及至有“好死不似恶活”之说。由于种种原因,人世间存在着生不如死的状况。反思于此,在意识上产生厌世的心理与学说,好些宗教便因此而对人生取否定态度。道教也有见于世之溷浊。但它更看到生的美好,希望人的生命无有止息。推己及物,认为贪生是天地万物的共性,能使人具有良好的品性:“天者,大贪寿常生也。仙人亦贪寿、亦贪生。贪生者不敢为非,各为身计也。”(《太平经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阙题一)

人有梦境,在梦中出现自己和他人,见到已死的亲戚故旧。原始人不能理解这一睡眠时的生理现象。他们在历经梦的困扰后,认为这是人与物的灵魂的活动。在他们看来,凡是人与物都由形体与灵魂组合而成。其形体部分有生有死,而灵魂则是永存的。既然灵魂在形体死后继续存在,他们就不能想象其还会死亡。原始人的灵魂不死观念至今仍为不少人所信奉。然而,人并不因为灵魂长存而轻忽有死的肉体。彼岸世界的幸福而贱视人世。除少数人向往死亡,一般人都重生恋世。

随着人对世界与自身认识的进步,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春秋后期的老子已不相信有游离于形体之外的灵魂存在。《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吾所以有大患,在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我患之有无决定于我身之有无,我即我身,我身即我,不存在身外之灵魂。老子也就否定灵魂,仅以形体来理解人的生命。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人世间所遭到的磨难与忧患。但他与创立佛教的印度人悉达多不同,不曾因此而追求无生。《道德经》充满对人世的关怀,对人生的眷恋,萌发“长生久视”(第五十九章)的愿望,并以天地为例,阐述“不自生,故能长生”(第七章),庄子继承老子之学,认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他对如何避死求生,作过更多的论述。

老子学派的“长生久视”之说,也为同时代的神仙家所提倡。神仙家热衷于此,企图通过自己的活动,使修道者迁化为神仙而实现幼想。他们世代相传汲汲于此,至汉武帝时形成一股信神仙求长生的社会思潮。神仙家的活动注重探讨方术而缺乏理论上的阐述。他们因自身不能独自完成理论建设,而吸取道家与阴阳家的学说,又博采墨家佛学之说,创立道教。原始道教奉老子为祖 师,以《道德经》等为经典,据“长生久视”之论,述说“延年益寿,精学可得神仙”(《太平经钞》甲部)。

道教长生无死之说的起点是人有生死。他们认为死乃是包括人在内的有生命之物的必然归宿。《太平经》说:“夫物生者,皆有终尽。人生亦有死,天地之格法也。”(《太平经合校》卷九十《冤流灾求奇方诀》第一百三十一)由生而死的普遍规律,使“人在世间,日失一日,如牵牛羊以诣屠@①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此譬虽丑,而实理也。”(《抱朴子内篇》卷一四《勤求》)进而认为贪生是万物的共性,即使是天与神仙也不例外。指出面对死亡的威胁,“世人皆知悦生而恶死”(陈致虚《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序》)。即使是儒家圣人周公、孔子也同常人一样“不乐速死”。他们与一般人的不同,仅在于不为死之将至而空忧。其所以如此,是认为“固不知免死之术,而空自焦愁,无益于事。故云乐天知命,故不忧耳,非不欲生也。”(《抱朴子内篇》卷一四《勤求》)

不空自焦愁,较之忧死无日虽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在道教学者文人看来,仍是一种消极之见被动之举。他们认为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当坐以待毙,而要为乐生而奋起,求得长生久视。《太平经》卷四十《乐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提出“乐生最善”的命题:“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稍后于此的《老子想尔注》因此而将《老子》中的两处“王”字改为“生”字,以成其追求长生不死之宗旨。《老子》第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想尔注》将此处的二个“王”字改为“生”字,又加以注释说:“生,道之别体也。”又第十六章:“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此处的二个“王”字也被改作“生”字,分别注上“能行道公政,故长生也”;“能致长生,则副天也。”《太平经》是张角太平道的经典,《老子想尔注》是张陵五斗米道的经典。太平道与五斗米道都是东汉末年原始道教的主要道派,前者发动领导黄巾起义,后者由张陵之孙张鲁在汉中建立农民的理想政权。五斗米道绵延至今,就是现行的天师道、正一道。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是求生的宗教

    网络 贺圣迪

    2016-09-08 09:56:28

    |
    道教是求生的宗教
    |

    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以此为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综观世界各地的宗教,有以生为罪恶,有以生为苦难,有以生为虚幻。说法虽然各异,但有一点相同:以为人的幸福不在世间,而在那死后的天国净土。中国的道教则不然。它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以人之长生为大乐。探索道教的这一特点,对于理解道教、理解汉族,进一步认识宗教的生死观,都是十分必要的。

    人由动物进化而来,而又高出于动物,具有许多动物所不具备的性能。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同肉体的关系,意识到随着肉体由生而死,生命也就从有至无。对于生与死的这种意识,促使人类热爱生命,关注人生的价值,思考生命及其本质,千方百计地延年益寿。求生的另一面,是对死的畏惧与恐怖,及至有“好死不似恶活”之说。由于种种原因,人世间存在着生不如死的状况。反思于此,在意识上产生厌世的心理与学说,好些宗教便因此而对人生取否定态度。道教也有见于世之溷浊。但它更看到生的美好,希望人的生命无有止息。推己及物,认为贪生是天地万物的共性,能使人具有良好的品性:“天者,大贪寿常生也。仙人亦贪寿、亦贪生。贪生者不敢为非,各为身计也。”(《太平经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阙题一)

    人有梦境,在梦中出现自己和他人,见到已死的亲戚故旧。原始人不能理解这一睡眠时的生理现象。他们在历经梦的困扰后,认为这是人与物的灵魂的活动。在他们看来,凡是人与物都由形体与灵魂组合而成。其形体部分有生有死,而灵魂则是永存的。既然灵魂在形体死后继续存在,他们就不能想象其还会死亡。原始人的灵魂不死观念至今仍为不少人所信奉。然而,人并不因为灵魂长存而轻忽有死的肉体。彼岸世界的幸福而贱视人世。除少数人向往死亡,一般人都重生恋世。

    随着人对世界与自身认识的进步,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春秋后期的老子已不相信有游离于形体之外的灵魂存在。《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吾所以有大患,在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我患之有无决定于我身之有无,我即我身,我身即我,不存在身外之灵魂。老子也就否定灵魂,仅以形体来理解人的生命。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人世间所遭到的磨难与忧患。但他与创立佛教的印度人悉达多不同,不曾因此而追求无生。《道德经》充满对人世的关怀,对人生的眷恋,萌发“长生久视”(第五十九章)的愿望,并以天地为例,阐述“不自生,故能长生”(第七章),庄子继承老子之学,认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他对如何避死求生,作过更多的论述。

    老子学派的“长生久视”之说,也为同时代的神仙家所提倡。神仙家热衷于此,企图通过自己的活动,使修道者迁化为神仙而实现幼想。他们世代相传汲汲于此,至汉武帝时形成一股信神仙求长生的社会思潮。神仙家的活动注重探讨方术而缺乏理论上的阐述。他们因自身不能独自完成理论建设,而吸取道家与阴阳家的学说,又博采墨家佛学之说,创立道教。原始道教奉老子为祖 师,以《道德经》等为经典,据“长生久视”之论,述说“延年益寿,精学可得神仙”(《太平经钞》甲部)。

    道教长生无死之说的起点是人有生死。他们认为死乃是包括人在内的有生命之物的必然归宿。《太平经》说:“夫物生者,皆有终尽。人生亦有死,天地之格法也。”(《太平经合校》卷九十《冤流灾求奇方诀》第一百三十一)由生而死的普遍规律,使“人在世间,日失一日,如牵牛羊以诣屠@①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此譬虽丑,而实理也。”(《抱朴子内篇》卷一四《勤求》)进而认为贪生是万物的共性,即使是天与神仙也不例外。指出面对死亡的威胁,“世人皆知悦生而恶死”(陈致虚《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序》)。即使是儒家圣人周公、孔子也同常人一样“不乐速死”。他们与一般人的不同,仅在于不为死之将至而空忧。其所以如此,是认为“固不知免死之术,而空自焦愁,无益于事。故云乐天知命,故不忧耳,非不欲生也。”(《抱朴子内篇》卷一四《勤求》)

    不空自焦愁,较之忧死无日虽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在道教学者文人看来,仍是一种消极之见被动之举。他们认为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当坐以待毙,而要为乐生而奋起,求得长生久视。《太平经》卷四十《乐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提出“乐生最善”的命题:“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稍后于此的《老子想尔注》因此而将《老子》中的两处“王”字改为“生”字,以成其追求长生不死之宗旨。《老子》第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想尔注》将此处的二个“王”字改为“生”字,又加以注释说:“生,道之别体也。”又第十六章:“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此处的二个“王”字也被改作“生”字,分别注上“能行道公政,故长生也”;“能致长生,则副天也。”《太平经》是张角太平道的经典,《老子想尔注》是张陵五斗米道的经典。太平道与五斗米道都是东汉末年原始道教的主要道派,前者发动领导黄巾起义,后者由张陵之孙张鲁在汉中建立农民的理想政权。五斗米道绵延至今,就是现行的天师道、正一道。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