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行善积德 利己利人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苏崇然     时间:2015-07-14 21:07:00      繁體中文版     

道教是华夏神州炎黄子孙唯一的本土宗教。作为一个道教徒,秉着一颗慈悲之心,正己身而行天道,是我的师公、师父一直以来对我的谆谆教诲。

行善,就是在人间多做善事,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关爱社会。如:将自己平时穿不上的衣服,不再看的图书捐赠给贫困的山区孩子;在餐馆吃饭时吃不完的剩饭剩菜打包起来,给路边行乞的老者;在旁人感到孤独难过的时候,主动上去安慰鼓励他;甚至只是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使人不至于滑道……功德无分大小,铺桥造路,捐款放生都是做善事,做能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也是善事。抱着一颗真诚的心,行善积德,不求回报,而自有福报降临到你的身上。

人们常说:“行善积德”。行善大家都知道,何谓积德?积德,有积阳德与积阴德之分。行善而为人知的叫阳德。行阳德的人,能享受大众的赞扬,也就是世间的名誉。如果做了点善事便大肆宣扬,使世间名誉超过了实际作为而浪得虚名,那么这种“阳德”,非但得不到福报,反而多造横祸。

其实,以前我们道门的祖师爷都在讲:阳德虽然也是福,但却不如积阴德的福报大。何谓阴德?《文昌帝君阴骘文》讲的就是积阴德。顾名思义,就是为别人做了好事,不为任何人所知,唯天地日月可见,这就是阴德。这里,我可以给大家举个古代的例子:

宋代著名笔记小说《夷坚志》中,记载了一个雪香失钗的故事。有个弓箭手,将大户人家婢女雪香遗失的金钗还给了她,救了因失钗而欲自杀的雪香。多年后某一日,雪香在河边浣衣偶遇昔日的救命恩人正在上一渡船,便欣喜的邀请他去自己家做客感谢。弓箭手本以赶路相辞,但碍于雪香的盛情,只好下船随行。渡船离岸而去。当弓箭手正在雪香家喝茶的时候,忽然听见呼喊喧嚣声,出来一看,刚才的渡船已经在江中翻载,当时水流湍急,一船的三十余人,竟没有一个生还。只有弓箭手逃过这场天灾人祸,正如《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到:“广行阴骘,上格苍穹”。这岂不是弓箭手昔日所做阴德而获取的嘛!

佛教说“业报轮回”,儒家说“善恶报应”,我们道教则说“天道承负”。这三者虽然名称不同,对积阴德的解释却都是一样。清代著名的内丹高道刘一明祖师在《道书十二种•因果关》中讲到:“盖天地间一切大小事物,皆有因果。善有善之因果,恶有恶之因果。为善者必有善报,为恶者必有恶报。”即使是修炼高深的道法,也必须要以积功累德为基础。

太上感应篇》认为:“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矅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现代社会中,往往出现善恶无报,行善者不得福,为恶者未遭祸的情况。甚至,一些做了好事却一时得不到回报的人便慢慢心灰意懒,不再行善去做好事了。岂不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行善积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历史上,一人行善积德,惠及子孙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儒家圣人孔子、宋代名臣范仲淹,他们的子孙后代经历了多少朝代更替,仍受到人们的尊敬。而那些帝王奸相,穷奢极欲,不顾黎民生死,看似一时显赫,却不过是枯骨埋在黄土堆中,甚至遭万古唾骂。因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道:“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这是值得现代人认真思考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最近轰动一时的艺人房祖名吸毒事件,他们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优越,而去沾染了那些价格不菲的毒品。身为他父亲的禁毒大使成龙,曾劝导全球孩子不要吸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此事件的发生,他该作何感想呢?

《太上五斗金章长生妙经》中说:“人生下土,命系上天”。可见人的命运是上天的安排的,从我们一出生下来开始,便由不得自己做主。但是,决定人的一生祸福的却不止天命这一条,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是先天的,而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都是后天的。阴德虽不为人知,但冥冥中自有鬼神记载,因此只要多积德,行善出于至诚之心,默默无闻,坚持不懈,上天必会报答他,命也必定能够改变。

至此,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所说:“欲广福田,须凭心地”,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的命运好与坏,与你平常自心的行善积德有关。让我们都来做真正的行善者。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从容驾驭自己的生命之舟,直面前方的惊涛骇浪,不改初衷,处变不惊,就一定会驶向真善美的彼岸!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