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真人《养生铭》的现代诠释Taoist regimen(2)

黄信阳博客 温长路

2010-12-30 08:58:12

    大家知道,机体需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在内的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是通过广义的“饭”——饮食物获得的,它们包括粮食、蔬菜、肉类、豆类、蛋类、奶类、鱼类等食品。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性食物在胃里只能停留3~5小时,高脂肪的肉类、油炸食物可能稍长一些,但最多在6个小时内排空。此时,胃就开始收缩,饥饿感随之也就产生了。正常的进食时间大体在4~5小时之间,一日三餐是比较科学的饮食模式。长时间饥饿,会引起对胃粘膜的恶性刺激,影响胃的正常收缩功能,造成胃的病变,有可能导致胃痛、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如累及到肠、胆、肝、脾、胰等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的疾病会更多、更严重。一次性进食过多或过食鱼香肉美的油腻性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造成消化过程的速度加快、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泄泻、痛风等疾病都有随时发生的可能。还会使胃在短时间内极度膨胀,导致急性胃扩张的出现,极有丧命的危险。有调查认为,50%以上的胃肠病患者与不良进食习惯有关,其中主要的就是时饥时饱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和饮食不洁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这里就不再陈述。

主副搭配,以主为主;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是中国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饮食规则,也是孙思邈反复强调的养生法则,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灵枢•五味》)的原则一脉相承,与现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素食的构成主要是指粮食、蔬菜、水果、豆制品类,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果胶和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对肠蠕动的良性刺激、促使机体排毒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卵磷质的充分合成、胆固醇的正常代谢等作用。以素食为主确实具有减少血管硬化、净化血液、调整血脂和降低胆固醇、避免机体中毒的效果,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健康。但素食中缺乏含高热值的营养素——脂肪,它的缺乏和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导致性激素含量降低、影响性器官成熟开始,就为人的低质量种下了祸根。同时,也影响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和利用,使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如人体中的铁质有80%来自肉类和蛋黄,钙质80%来自奶类食品,它们都属于荤食的内容。孙思邈非常重视这类食物的摄入,指出:“鱼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牛奶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健,润泽,面目光锐,志气不衰。故为人子者,须供之以常食。”“此物胜肉远矣。” 看来,提倡食素为主又同时适量配以荤食的思想是中医所倡导的一贯饮食模式。说白了,荤食长期摄入不足,人就不可能长出健壮的身体来。因此,必须保持荤食在饮食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使膳食中脂肪的含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左右,以维护机体运转的正常需要。权衡利弊,科学家们的结论性建议是:在合理安排好素食与荤食比例的前提下,限制荤食的摄入量是必要的,鸡鸭鱼肉之类的动物性食品不仅含的脂肪多、胆固醇高,而且大都属于酸性食物,食用过多势必会导致机体肥胖,增加血管负担,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从而导致高血圧、冠心病一类的疾病发生。同时,会因血液酸碱度的改变,导致胃肠和肾脏的功能受损,使大量的氨基酸在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危害机体,造成人的疾病和短命。按照近期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标准,营养全面的饮食比例是,每个成人每天应进食谷类食物300~500克、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类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25克。我们在研究孙思邈养生思想之际,不妨把它再特色化一些。

    孙氏诗中提出的“防夜醉”的观点,也是非常具有科学道理的经验之谈。醉酒就是酒精中毒,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是人所共知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真领会了孙思邈的思想,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口气列举出了醉酒使人表里为病的15大“罪状”:“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疥,或鼻齇,或泄利,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去之。其久也病深,或消渴,或内疽,或肺痿,或鼓胀,或失明,或哮喘,或劳瘵,或癫痫,或痔漏,难名之病”。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李氏还特意在书中写进了一则实例:过去有个叫周顗的人,非常好客。有一晚他家来了一位朋友,他拿出两石美酒招待,结果把这位朋友灌得酩酊大醉。第二天早上一看,这位朋友“已胁穿而死矣”。无独有偶,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也记述了醉酒致死人的故事:清•嘉庆年间,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松筠,与负责河务的官员费淳聚饮,其副将“陪酒”,三人全部醉倒。那“副将昨夜回署,即不言动,今晨已奄逝”。

    上述两则饮酒夜醉导致死人的故事,与孙思邈提出的“防夜醉”的观点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或者说是对孙思邈“防夜醉”理论的有力证明。这是因为,一、夜晚醉酒会造成对睡眠的直接影响,给机体健康带来危害,有可能诱发多种病变;二、夜晚是男女兴房事最多的时段,酒后又容易引起兴奋,而醉酒后进行房事既有损于男性正气,又会给未来胎儿的形成埋下隐患,因此得畸形儿、痴呆儿者屡见不鲜。三、更重要的是,夜晚人的机能活动状态处于相对平静的弱势,器官新陈代谢的速度放慢,酒精进入人体后更不容易挥发,使人中毒的程度会相应加重,死亡的几率自然会随之增大。

    现代研究指出,醉酒对消化系统的伤害是首当其冲的,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骨骼、运动系统的危害也相当严重,是最终导致人生病、短命、死亡的原因之一。从许多疾病发病原因的调查中看,酗酒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或有节制的少量饮酒者。

    当然,用辩证的观点看,把酒说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公正的。客观地说,酒具有扩张皮肤血管、增加胃液分泌、杀灭病菌和加速热挥发的作用,并且能释放出一定热量,以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除了作为药物直接被运用之外,酒还经常进入复方或作为辅料与其它药物一起,共同参与对多种疾病的治疗。酒与药的这种有机结合,起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改变药性,引药归经;二、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三、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四、矫正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五、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一句话,作为治病、健身之用,酒是具有一定益处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掌握饮酒的度和量了。孙思邈不反对适量饮酒,提出了“饮酒不宜使多,多则速吐之为佳”和“适性服之,勿至醉吐”的观点。他还特别推荐以葡萄为基质的甜酒,赞“其酒常饮益人”,这与现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相悖的。他还强调酒剂的防疫作用,说“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在他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除直接用酒送服丸、散剂和作为制作丸、散剂的原料外,所列举出的酒剂方就有90余种。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在这一节里,孙思邈郑重提出了两条养生的具体措施:“鸣云鼓”和“潄玉津”,并且指出了它们与正常睡眠和祛邪防病、保精全神的关系。

    何谓“鸣云鼓”?就是叩齿。何时鸣云鼓?孙氏也明确规定了时间,“亥”时,即夜晚的21~23时。在《千金方》中,孙氏还提出过早晨叩齿的方法,曰:“每旦以一撮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牙及叩击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可见,孙氏对叩齿与护齿的关系看得是很重的。叩齿何益?用现代的话说,它可以增强牙齿的力量和防病、抗病能力,促进牙周组织及根尖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牙与经络的联通关系对全身的健康起到调节作用。在连接人体的主要经络中,有13条干线与牙齿及其周围的口腔部位有关,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是直接入于人的上、下齿中的。

    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除了外表美之外,还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咀嚼、参与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其直接的功能。胃炎、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虹膜炎等严重疾病的形成,也与牙齿有联带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口腔不卫生,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血液中毒而造成的恶果。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患牙病的人,其心脏病的发生几率比正常人高得多。还有报告说,口腔癌、舌癌的发生,与龋齿、断牙残根或不良假牙的长期创伤性刺激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约9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绝大部分是牙病,最常见的是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等。它们不仅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国外一家研究机构认为,龋齿的发生与人的情绪有关,情绪紧张的人龋齿的发病率就高。这是因为,紧张情绪可以导致口腔中唾液的分泌减少,从而使口腔内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多,同时使细菌有机可乘。出于牙齿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国际上已出现了专门的“爱牙日”,不知发起者是否注意到在1400多年前我国的孙思邈就已经写出让人们爱牙的诗作了。

    还要请大家注意的是,在孙氏的养生诗中,他特意用一个“寝”字标明了睡眠的时间,这不正是孙思邈重视睡眠的佐证吗?“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孙氏认为,夜晚的睡眠时间以9~10时为好,这同样是非常科学的观点。翻开他的《千金》两方,其中也不乏有关睡眠问题的科学论述,如睡眠时“不可当风卧”、“勿湿头卧”,“人头勿安火炉”、“冬夜勿覆其头”,睡姿宜“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睡眠要达到“睡不厌跛,觉不厌舒”的效果等,说得都十分得体。

    作为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作为对机体新陈代谢的必要调整,睡眠是无法避免的行为。没有睡眠,人的大脑细胞就会在疲惫中死亡,肌肉、骨骼就会在强直的状态下断裂,呼吸和心跳就会在无休止的运动中停止,生命也就中止了。有研究说,如果不吃饭,人可以活20天;不喝水,可以活7天;不睡眠,则只能活5天,可见睡眠对人来说是何等重要!长期睡眠不足,就会表现出智力和记忆力明显减退、精神萎靡、抵抗力差等一系列症状,机体衰老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有测定说,经常睡眠不足的人,其衰老程度是正常人的2.5~3.0倍。美国的研究证实,睡眠负债还是慢性疾病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机体的糖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产生与年龄增长显现出的那种相似的负面效应。

    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是人生存过程中的一大特征,白昼清醒劳作、夜晚安静睡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严格生物节律。在这个节律的调控下,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排泄、内分泌等生理活动都随之发生着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有节奏地支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体的生物钟效应。需要睡眠时,它就会积极发挥作用,发出机体自我保护的信号,使人困倦,促人入睡。如果在睡意产生之时强撑着不睡,对机体的损伤就开始发生了。所以,有关专家呼吁:要想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机体健康,千万别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关于这一点,注重养生之学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还写过专门的诗:“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何妨便坐禅。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医和)扁(扁鹊)到门前。”当一个人有睡意的时候,就应当去睡眠;当体力不支的时候,就应当去休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力不能及时用硬“撑”的办法是纯害无益的。必须学会自我调整,才能确保机体健康。

    “寅兴潄玉津”,与上面说的“鸣云鼓”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口腔乃至机体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寅时,就是凌晨3~5时,“玉津”,是对唾液的别称,还有金津、玉浆、玉泉、玉液、甘露等诸多叫法,都是对唾液重要性和价值高的夸大性表述。“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残年。”(孙思邈《卫生歌》)孙思邈认为,唾液为养人之物,与人的寿命有关。它的分泌主要是在人的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中午和进食时是分泌的高峰期,夜晚入睡时几乎不分泌。因此,早晨起床后人们往往有口咽干燥之感。有人把早晨一杯凉白开水作为养生的一种方法,这也不无道理,与孙氏提出的起床前“潄玉津”的方法具有渊源关系。

    唾液的主要成分是唾液淀粉酶、蛋白质、尿酸、尿素、免疫球蛋白和水分。这些成分,除发挥其正常的与饮食物有关的功能外,对机体的免疫和防病治病功能亦不可小视。受益最大的是口腔和胃:在口腔,它杀灭细菌、保护牙齿、防止蛀齿。在胃内,它帮助食物、特别是淀粉的消化。民间有用夜间初醒时的唾液(俗称“臭唾沫”)外涂治疗皮肤疖肿的,用的就是其灭菌解毒的机理,是源于动物受伤后用舌舔伤口的启示而来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唾液中存在着一种神经生长激素,在伤口结痂前的三、四天内,它可以渗入疮口,发挥效应。对于唾液养精益寿的作用,古人比较重视,古籍中多有记载。如魏晋时期,有位活了178岁的蒯京老人,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起床后反复潄唾液和叩齿。而活了100多岁的孙思邈是否也与其长年坚持的潄唾液、叩齿措施有关,我想是不容置否的。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在这一节里,孙思邈提出了与养生相关的三个问题,即“节五辛”、“宜悦乐”、“保和纯”,让我们一一剖之。

    “节五辛”,实际是节制多种辛味的泛词,不只是指的葱、薤、韭、蒜、兴瞿(即中药“阿魏”)这5种辛味的蔬菜。按照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辛、甘、酸、苦、咸五味,是对饮食物和药物滋味属性的归纳和认识。《周礼•天官》中说的“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的五味功能和《黄帝内经》中总结出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基本属性,一直作为我国人民饮食保健和药物治病的理论主宰。根据这一理论,辛味一方面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正面功能,过食后亦有耗气、生热、伤津的负面效应,孙氏提出的“节制”观点就是针对后者而言的。节制不等于不用,孙思邈在食疗和药疗中是非常善于使用辛味的。如麻黄、薄荷、木香、红花、胡椒、苍术、肉桂之类,都是辛味的药物,孙思邈在发汗、活血、辟秽、化湿、暖胃、开窍等治疗中都是使用过的;就是被称为“五辛”代表的5种蔬菜中,也有被孙氏引为药用的。始于唐代的立春吃“五辛盘”(亦称“春盘”)之俗,也是以葱、蒜、椒、姜、芥丝之类为代表的。开始是皇帝以春盘赏赐近臣的,后来民间也仿效此风互相馈赠。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亿两京梅发时”诗中说的,就是这回事。孙氏的提法,是否与当时这种吃法太过有关也未可知。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对孙真人《养生铭》的现代诠释Taoist regimen(2)

    黄信阳博客 温长路

    2010-12-30 08:58:12

    |
    对孙真人《养生铭》的现代诠释Taoist regimen(2)
    |

        大家知道,机体需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在内的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是通过广义的“饭”——饮食物获得的,它们包括粮食、蔬菜、肉类、豆类、蛋类、奶类、鱼类等食品。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性食物在胃里只能停留3~5小时,高脂肪的肉类、油炸食物可能稍长一些,但最多在6个小时内排空。此时,胃就开始收缩,饥饿感随之也就产生了。正常的进食时间大体在4~5小时之间,一日三餐是比较科学的饮食模式。长时间饥饿,会引起对胃粘膜的恶性刺激,影响胃的正常收缩功能,造成胃的病变,有可能导致胃痛、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如累及到肠、胆、肝、脾、胰等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的疾病会更多、更严重。一次性进食过多或过食鱼香肉美的油腻性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造成消化过程的速度加快、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泄泻、痛风等疾病都有随时发生的可能。还会使胃在短时间内极度膨胀,导致急性胃扩张的出现,极有丧命的危险。有调查认为,50%以上的胃肠病患者与不良进食习惯有关,其中主要的就是时饥时饱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和饮食不洁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这里就不再陈述。

    主副搭配,以主为主;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是中国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饮食规则,也是孙思邈反复强调的养生法则,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灵枢•五味》)的原则一脉相承,与现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素食的构成主要是指粮食、蔬菜、水果、豆制品类,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果胶和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对肠蠕动的良性刺激、促使机体排毒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卵磷质的充分合成、胆固醇的正常代谢等作用。以素食为主确实具有减少血管硬化、净化血液、调整血脂和降低胆固醇、避免机体中毒的效果,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健康。但素食中缺乏含高热值的营养素——脂肪,它的缺乏和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导致性激素含量降低、影响性器官成熟开始,就为人的低质量种下了祸根。同时,也影响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和利用,使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如人体中的铁质有80%来自肉类和蛋黄,钙质80%来自奶类食品,它们都属于荤食的内容。孙思邈非常重视这类食物的摄入,指出:“鱼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牛奶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健,润泽,面目光锐,志气不衰。故为人子者,须供之以常食。”“此物胜肉远矣。” 看来,提倡食素为主又同时适量配以荤食的思想是中医所倡导的一贯饮食模式。说白了,荤食长期摄入不足,人就不可能长出健壮的身体来。因此,必须保持荤食在饮食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使膳食中脂肪的含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左右,以维护机体运转的正常需要。权衡利弊,科学家们的结论性建议是:在合理安排好素食与荤食比例的前提下,限制荤食的摄入量是必要的,鸡鸭鱼肉之类的动物性食品不仅含的脂肪多、胆固醇高,而且大都属于酸性食物,食用过多势必会导致机体肥胖,增加血管负担,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从而导致高血圧、冠心病一类的疾病发生。同时,会因血液酸碱度的改变,导致胃肠和肾脏的功能受损,使大量的氨基酸在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危害机体,造成人的疾病和短命。按照近期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标准,营养全面的饮食比例是,每个成人每天应进食谷类食物300~500克、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类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25克。我们在研究孙思邈养生思想之际,不妨把它再特色化一些。

        孙氏诗中提出的“防夜醉”的观点,也是非常具有科学道理的经验之谈。醉酒就是酒精中毒,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是人所共知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真领会了孙思邈的思想,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口气列举出了醉酒使人表里为病的15大“罪状”:“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疥,或鼻齇,或泄利,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去之。其久也病深,或消渴,或内疽,或肺痿,或鼓胀,或失明,或哮喘,或劳瘵,或癫痫,或痔漏,难名之病”。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李氏还特意在书中写进了一则实例:过去有个叫周顗的人,非常好客。有一晚他家来了一位朋友,他拿出两石美酒招待,结果把这位朋友灌得酩酊大醉。第二天早上一看,这位朋友“已胁穿而死矣”。无独有偶,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也记述了醉酒致死人的故事:清•嘉庆年间,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松筠,与负责河务的官员费淳聚饮,其副将“陪酒”,三人全部醉倒。那“副将昨夜回署,即不言动,今晨已奄逝”。

        上述两则饮酒夜醉导致死人的故事,与孙思邈提出的“防夜醉”的观点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或者说是对孙思邈“防夜醉”理论的有力证明。这是因为,一、夜晚醉酒会造成对睡眠的直接影响,给机体健康带来危害,有可能诱发多种病变;二、夜晚是男女兴房事最多的时段,酒后又容易引起兴奋,而醉酒后进行房事既有损于男性正气,又会给未来胎儿的形成埋下隐患,因此得畸形儿、痴呆儿者屡见不鲜。三、更重要的是,夜晚人的机能活动状态处于相对平静的弱势,器官新陈代谢的速度放慢,酒精进入人体后更不容易挥发,使人中毒的程度会相应加重,死亡的几率自然会随之增大。

        现代研究指出,醉酒对消化系统的伤害是首当其冲的,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骨骼、运动系统的危害也相当严重,是最终导致人生病、短命、死亡的原因之一。从许多疾病发病原因的调查中看,酗酒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或有节制的少量饮酒者。

        当然,用辩证的观点看,把酒说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公正的。客观地说,酒具有扩张皮肤血管、增加胃液分泌、杀灭病菌和加速热挥发的作用,并且能释放出一定热量,以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除了作为药物直接被运用之外,酒还经常进入复方或作为辅料与其它药物一起,共同参与对多种疾病的治疗。酒与药的这种有机结合,起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改变药性,引药归经;二、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三、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四、矫正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五、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一句话,作为治病、健身之用,酒是具有一定益处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掌握饮酒的度和量了。孙思邈不反对适量饮酒,提出了“饮酒不宜使多,多则速吐之为佳”和“适性服之,勿至醉吐”的观点。他还特别推荐以葡萄为基质的甜酒,赞“其酒常饮益人”,这与现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相悖的。他还强调酒剂的防疫作用,说“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在他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除直接用酒送服丸、散剂和作为制作丸、散剂的原料外,所列举出的酒剂方就有90余种。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在这一节里,孙思邈郑重提出了两条养生的具体措施:“鸣云鼓”和“潄玉津”,并且指出了它们与正常睡眠和祛邪防病、保精全神的关系。

        何谓“鸣云鼓”?就是叩齿。何时鸣云鼓?孙氏也明确规定了时间,“亥”时,即夜晚的21~23时。在《千金方》中,孙氏还提出过早晨叩齿的方法,曰:“每旦以一撮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牙及叩击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可见,孙氏对叩齿与护齿的关系看得是很重的。叩齿何益?用现代的话说,它可以增强牙齿的力量和防病、抗病能力,促进牙周组织及根尖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牙与经络的联通关系对全身的健康起到调节作用。在连接人体的主要经络中,有13条干线与牙齿及其周围的口腔部位有关,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是直接入于人的上、下齿中的。

        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除了外表美之外,还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咀嚼、参与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其直接的功能。胃炎、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虹膜炎等严重疾病的形成,也与牙齿有联带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口腔不卫生,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血液中毒而造成的恶果。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患牙病的人,其心脏病的发生几率比正常人高得多。还有报告说,口腔癌、舌癌的发生,与龋齿、断牙残根或不良假牙的长期创伤性刺激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约9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绝大部分是牙病,最常见的是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等。它们不仅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国外一家研究机构认为,龋齿的发生与人的情绪有关,情绪紧张的人龋齿的发病率就高。这是因为,紧张情绪可以导致口腔中唾液的分泌减少,从而使口腔内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多,同时使细菌有机可乘。出于牙齿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国际上已出现了专门的“爱牙日”,不知发起者是否注意到在1400多年前我国的孙思邈就已经写出让人们爱牙的诗作了。

        还要请大家注意的是,在孙氏的养生诗中,他特意用一个“寝”字标明了睡眠的时间,这不正是孙思邈重视睡眠的佐证吗?“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孙氏认为,夜晚的睡眠时间以9~10时为好,这同样是非常科学的观点。翻开他的《千金》两方,其中也不乏有关睡眠问题的科学论述,如睡眠时“不可当风卧”、“勿湿头卧”,“人头勿安火炉”、“冬夜勿覆其头”,睡姿宜“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睡眠要达到“睡不厌跛,觉不厌舒”的效果等,说得都十分得体。

        作为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作为对机体新陈代谢的必要调整,睡眠是无法避免的行为。没有睡眠,人的大脑细胞就会在疲惫中死亡,肌肉、骨骼就会在强直的状态下断裂,呼吸和心跳就会在无休止的运动中停止,生命也就中止了。有研究说,如果不吃饭,人可以活20天;不喝水,可以活7天;不睡眠,则只能活5天,可见睡眠对人来说是何等重要!长期睡眠不足,就会表现出智力和记忆力明显减退、精神萎靡、抵抗力差等一系列症状,机体衰老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有测定说,经常睡眠不足的人,其衰老程度是正常人的2.5~3.0倍。美国的研究证实,睡眠负债还是慢性疾病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机体的糖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产生与年龄增长显现出的那种相似的负面效应。

        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是人生存过程中的一大特征,白昼清醒劳作、夜晚安静睡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严格生物节律。在这个节律的调控下,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排泄、内分泌等生理活动都随之发生着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有节奏地支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体的生物钟效应。需要睡眠时,它就会积极发挥作用,发出机体自我保护的信号,使人困倦,促人入睡。如果在睡意产生之时强撑着不睡,对机体的损伤就开始发生了。所以,有关专家呼吁:要想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机体健康,千万别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关于这一点,注重养生之学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还写过专门的诗:“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何妨便坐禅。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医和)扁(扁鹊)到门前。”当一个人有睡意的时候,就应当去睡眠;当体力不支的时候,就应当去休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力不能及时用硬“撑”的办法是纯害无益的。必须学会自我调整,才能确保机体健康。

        “寅兴潄玉津”,与上面说的“鸣云鼓”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口腔乃至机体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寅时,就是凌晨3~5时,“玉津”,是对唾液的别称,还有金津、玉浆、玉泉、玉液、甘露等诸多叫法,都是对唾液重要性和价值高的夸大性表述。“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残年。”(孙思邈《卫生歌》)孙思邈认为,唾液为养人之物,与人的寿命有关。它的分泌主要是在人的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中午和进食时是分泌的高峰期,夜晚入睡时几乎不分泌。因此,早晨起床后人们往往有口咽干燥之感。有人把早晨一杯凉白开水作为养生的一种方法,这也不无道理,与孙氏提出的起床前“潄玉津”的方法具有渊源关系。

        唾液的主要成分是唾液淀粉酶、蛋白质、尿酸、尿素、免疫球蛋白和水分。这些成分,除发挥其正常的与饮食物有关的功能外,对机体的免疫和防病治病功能亦不可小视。受益最大的是口腔和胃:在口腔,它杀灭细菌、保护牙齿、防止蛀齿。在胃内,它帮助食物、特别是淀粉的消化。民间有用夜间初醒时的唾液(俗称“臭唾沫”)外涂治疗皮肤疖肿的,用的就是其灭菌解毒的机理,是源于动物受伤后用舌舔伤口的启示而来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唾液中存在着一种神经生长激素,在伤口结痂前的三、四天内,它可以渗入疮口,发挥效应。对于唾液养精益寿的作用,古人比较重视,古籍中多有记载。如魏晋时期,有位活了178岁的蒯京老人,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起床后反复潄唾液和叩齿。而活了100多岁的孙思邈是否也与其长年坚持的潄唾液、叩齿措施有关,我想是不容置否的。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在这一节里,孙思邈提出了与养生相关的三个问题,即“节五辛”、“宜悦乐”、“保和纯”,让我们一一剖之。

        “节五辛”,实际是节制多种辛味的泛词,不只是指的葱、薤、韭、蒜、兴瞿(即中药“阿魏”)这5种辛味的蔬菜。按照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辛、甘、酸、苦、咸五味,是对饮食物和药物滋味属性的归纳和认识。《周礼•天官》中说的“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的五味功能和《黄帝内经》中总结出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基本属性,一直作为我国人民饮食保健和药物治病的理论主宰。根据这一理论,辛味一方面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正面功能,过食后亦有耗气、生热、伤津的负面效应,孙氏提出的“节制”观点就是针对后者而言的。节制不等于不用,孙思邈在食疗和药疗中是非常善于使用辛味的。如麻黄、薄荷、木香、红花、胡椒、苍术、肉桂之类,都是辛味的药物,孙思邈在发汗、活血、辟秽、化湿、暖胃、开窍等治疗中都是使用过的;就是被称为“五辛”代表的5种蔬菜中,也有被孙氏引为药用的。始于唐代的立春吃“五辛盘”(亦称“春盘”)之俗,也是以葱、蒜、椒、姜、芥丝之类为代表的。开始是皇帝以春盘赏赐近臣的,后来民间也仿效此风互相馈赠。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亿两京梅发时”诗中说的,就是这回事。孙氏的提法,是否与当时这种吃法太过有关也未可知。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