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贵德     时间:2015-10-29 23:54:36      繁體中文版     

道教,作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宗教类别,“他”的义理深邃,博大精深。在《道藏》三洞四辅十二类别的典籍当中,无论是文采还是哲理,无不达到了上乘的境界。清代乾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著名学者、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就曾给予了他高度精辟的评价,形容他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意思是说这个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包罗众多,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由此可见,道教的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那么作为从内心深处对道教怀有强烈情感和信仰的弟子,我想,我们今天来到讲经现场的每一位道众、每一位善信居士,心中都会有所认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正是因为道教“他”所囊括的形式内容杂而多端,包罗万象,就好比是元始天尊开劫度人演说经法的时候,手中拿着的那颗黍米宝珠一样。

我们大家都知道,当初元始天尊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上圣高真,以及当地那个国家里的男女老幼,都来闻经听法,希望能够得到天尊的护持和救度,闻经悟道罪灭福生。因为前来听经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导致那方土地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力,出现危险眼看着就要下陷了。在这个危急的关头,元始天尊施大法力,悬一粒黍米宝珠于空玄之中,以黍米之微,纳大千世界,将这些个无鞅数众全部都接引进宝珠之中。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深入到道教的法藏中,去涉猎他所需要的东西,学习、运用,提升自己,你比如说:现在,全世界有很多名人都在研究《易经》,更有无数的专家学者凭借着对《道德经》的研究和论述,而一举成名,享誉海内外。

那么在《论语》当中有这样一句话,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讲经传道一直都是我们道教固有的传统,我们的太上道祖道德天尊也正是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正是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的宗师在传经布道,明经解惑,尽自己所能地推动着道教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自我传承和发展。可以说,讲经说法贯穿于我们修道生活的全过程。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今天,我们这么多人相聚在一起,很难得的机会,这个法缘非常的殊胜。在这里,我要代表今天来到讲经法会现场的各位道友、各位善信居士,特别向中国道教协会以及XX市宗教部门领导和道教协会的各位道长以及工作人员表示感恩,感谢你们在这段时间里辛勤忙碌的付出,为我们教门讲经交流、共同参学提供了这么难得的机会和宝贵的平台,感恩。那么,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当中,作为祖师爷的弟子,我将要带领在座的各位道友、诸位善信居士,一同来进行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深入到元始天尊的混元宝珠当中,去探寻东方古老智慧之根——道教太上玄门四品仙经当中的一部经典——《三官经》

《三官经》,全名称作《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三官经》是我们通常对于这部经的简称。那么我们仅仅听闻这部经的经名,在直观上就会觉得这是一部非常重要也非常殊胜的经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部经的经名已经很明白的开示我们,持诵这部经所可以获得的利益:不仅可以得到天尊的赐福,赦除我们的罪业,化解灾厄,更可以怎么样呢——延生保命。我们中国人是非常看重“福”文化的,在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之间互送祝福的时候,通常都会说这么一句话,说:“张三(李四)XXX,祝你福星高照。”我想,在座的诸位善信,包括一切众生,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出家住庙修持,或者是在家皈依道门在红尘工作历练,在这一生当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追求福、得到福、享受福、给子孙后代留下福。今天,我们讲经的主题也与“福”有关,叫“福应万灵”,那么什么样的状态可以被称为福?怎么样才能获得福,并且长久地拥有呢?如何才能与万灵、与一切的众生相应呢?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福?

对于“福”这个字的含义,新华词典当中给出的解释是:一切顺利,幸运。我想,这两词还不足以充分的说明“福”这个字,在我们心目当中所占据的这个位置和意义。在《礼记·祭统》这部典籍当中,对“福”这个字也专门进行了描述,它讲得很明白,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福是什么啊,就是什么都有,什么都具备了,要富贵有富贵,要功名有功名,要长寿得长寿,心想事成,什么都不缺,很圆满,而且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顺达、畅通无阻,可以说人世间的福、寿、康、宁、善终这五种至极的事物,样样都具备了。一个人如果拥有了这些条件,那么在我们人类社会当中啊,那就可以被称得上是非常有福气的人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我们心中理想状态下的美好希求,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呢,我们很难达到五福并至的境地,或者仅仅只能够拥有其中的一两个,这样也已经非常不错了。即便有的时候我们这几样都齐全、都具备了,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圆满,因为我们无法将这种福气长久的保留并且延续下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有漏。就好比是一个漏了一个洞的水桶,福气就像水一样流走了。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不仅没有办法享受福气,还会遭遇诸多的不幸,不顺利,那么我们就要在心底打出一个问号了——福与祸之间的转化,是不是存在着某些我们没有觉察到的细微的关联呢?我们如何能够长久的得到福气呢?

接下来,就要说到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获得福,并且长久地拥有?

好,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典故:

在元朝正午年间,山东这个地方有一个年轻人叫元自实,他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非常要好的朋友,叫缪千户。这个缪千户学问做得很好,有一年参加考试就考上功名要去福建做官了。因为家里穷,没有路费,怎么办啊,心里很是苦恼。这个时候,元自实听说了这件事,身为好朋友很为他感到高兴,心想:自己家的家境还算富裕,预示就拿出了三百两银子很慷慨地就借给了他。因为两个人的关系实在是太好了,从小到大都在一处学习玩耍,元自实对这个缪千户是非常的信任,因此也就没有让他写个字据文书什么的,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没想到过了几年,山东这个地方发生了战乱,强盗们很嚣张地纷纷出来四处打劫,元自实一家值钱的东西也被洗劫一空了。正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心里突然想起了远在福建当官的好朋友缪千户,于是就举家前往福建躲避战乱,希望可以投靠缪千户。但是没想到,这个昔日里的好朋友根本不愿意见他。想方设法见到后,缪千户对他的态度也是十分的冷淡。没有办法,生活窘迫的元自实,只好向缪千户提起了当年曾借给他银子当路费的事,说:“你看,当年你来福建做官的时候没有路费,我从家里拿了三百两银子借给你,我现在有难了,衣食也没有着落,这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的,你能不能把那三百两银子还给我啊。”没想到,缪千户对这件事是矢口否认,而且向元自实索要借据,说:“哎,你说我欠你银子是吧,你拿出字据啊,没有字据证明,你还想诬赖我,讹我的钱啊!”那么到了最后,元自实借出去的这三百两银子也没能要回来。

晚上回去之后,元自实心里是越想越生气,他翻出了一把刀,磨得锃光瓦亮,天一亮就离开了家门朝缪千户家走去。他在途中要经过一座道观,道观中有位叫轩辕的老道长此刻吃完了早饭正闲坐在道观的门前。这位轩辕道长不简单,很有些修为,已经开了天眼,他能够通过天眼观看到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景象。这个轩辕道长就发现,说这个年轻人的身后怎么跟着一大群奇形怪状的恶鬼啊!并且手中全部都拿着刀剑棍棒,凶神恶煞的样子,他觉得很诧异。过了不一会儿,轩辕道长看见元自实又从原路返了回来,不过,这个时候他身后却跟着一些头戴金冠、身佩玉器的人,这些人个个举着旌幡,和颜悦色的样子。这一前一后来去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变化却这么明显,轩辕道长心中非常疑惑,于是就上前询问,说:“年轻人,你刚才都干什么去了啊?”元自实把事情的原委原原本本地向轩辕道长讲了一遍,说:“清晨拿着刀出门的时候,我心里一心想的就是:‘我要去杀了缪千户。当初,他有困难的时候,我把那么多银子借给了他,可是到头来换回来的是什么!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必须要把他解决了出口恶气!但是,当我走到缪家门口时,我的心里动了那么一动,想到了缪千户家中同样也有老母亲和妻子,如果我把他给杀了,他的家人就要到处流落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感到有些后悔了,并且在心中责问自己,说我怎么可以这么做呢!我自己本身已经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又怎能忍心让他的家人也遭受这样的痛苦呢?而且我把他给杀了,他的家人从此就会失去一个儿子在母亲身旁尽孝,失去一个丈夫,这个家也就败落了,那么我的妻儿也会因为我犯下杀人的罪过锒铛入狱,失去家里的顶梁柱,从而陷入更加困苦的境地,我这么做不是同时害了两个家庭无辜的人吗!我不能这样做!想到这里啊,我就又返了回来。”

在《道德经》当中,太上道祖开始我们,说:“祸悉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家想想看,这个叫元自实的年轻人动了这个恶念,清晨要去杀人的时候,许多凶鬼都跟在他的身后,那么当他在即将行恶事之前,能够回转心念,考虑到要被他杀害的这个人的一家老小和他自己的妻儿,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妥当,能够发心悔过进而终止恶行,回来的时候就换成了福神相随。轩辕道长他因为常年修炼有了神通已经开了天眼,因此,对于这件事整个的过程和前后变化他都看在眼里。我们是普通人,修行的境界还没有达到这位老道长的高度,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个典故当中,了解到一个真相,那就是:人一念之恶,凶神便至;一念之善,福神便临,如影随形。也就是说,人的一个念头可以铸成大错,造下恶业,招致灾祸;也可以成就善举,积累福德,享受福报,善与恶都来自于我们的一念之间,同样的原理,福与祸也未尝不是我们一念之间的抉择。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福与祸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只要我们把造成灾祸的这些个恶根掐断,使它不能够在再继续生长、蔓延,那么我们的福缘不就会得到续接,一点点慢慢地壮大了么。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要想积累福缘并将福延续下去,第一步就是要做到掐灭恶根,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知道,在日常的用度当中,我们究竟都造作了哪些恶行,导致了我们没有办法厚培福根。

好,现在我们打开《三官经》看第一段经文。在这段经文当中说道,天尊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以广大智慧之力放出大光明,这种光明把天下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统摄其中,那么天尊就就发现,说阎浮提、也就是我们人道的所有众生,都正在饱受着种种的苦难。天尊就以广大神力探究其中的原因,发现原来是这些众生自己本身造恶非善、广结冤仇、多行不足所导致的这种业报。

那么这些个恶业具体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经文接下来就具体地列了恶业的种类,你比说,首先就是缺乏对万物的恭敬之心,例如: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风骂雨、欺神灭像、瞒天昧地、亵渎圣贤;其次,就是没有德行,不能够做到忠、孝、仁、义,例如:不敬父母叔伯六亲、奸盗邪淫、不忠不孝、非礼非义,断绝往来恩路;再有,就是为人处事、做生意,不能够行正大光名之道,你比如说:大斗小秤、明瞒暗骗。除此之外,还造作了无边的口业,例如:横言曲语、白口咒诅、怨天恨地等等。正是因为造作了诸如此类身、心、口三种恶业,导致了上天不肯包容、大地不愿意承载,致生恶毒、多起瘟黄、多招讼非、轻重难逃这样的苦报,并且恶难临身,无处解释。寻找根源,还在于这些众生自己本身不恤己身,不修片善——不能够善待保养我们的真心本性,不爱惜我们得来不易的这个人身;不能够行善,哪怕连一点纤毫的善行也不去做。

现在,人们通常都爱说这么一个词,叫:“厚德载福”。假设,我们把大海比喻成我们的心的话,那么德行就好比是一艘载满了福气航行在汪洋大海里的货轮。如果海面风平浪静,这艘货轮就会平稳前进,顺利到达彼岸。但是如果遭遇了风浪,海面波涛汹涌,那么这艘货轮不仅没有办法平稳地沿着既定的航线向前航行,有可能还会翻船,甚而还有丧命的危险。我们的心也是这个样子的;当我们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行善事的时候,这一生就能愈走愈光明,这艘载满了福气的厚德之船就会四平八稳的向前航行。相反地,如果心里总想着投机钻营、走旁门左道,那么这种心念就会愈走愈黑暗,为自己带来灾祸,福气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么我们怎么样做,用什么的办法可以拔除冤根,永消愆尤呢?好,我们接着接续深入到经文当中去寻找答案。

通过持诵《三官经》整篇经文,我们就会发现,说有一个词分别在经文当中反复地出现了三次,这个值得我们注意一下,那么这个词就是“悔过愆尤”,出现的这三个地方分别是:

首先,经文一开篇第一段当中结尾处说道:

“此等众生。遭刑苦难。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斋戒三年圆满。命道转诵此经。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踊跃忏悔。悔过愆尤。道君曰。即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第二处,就是接下来紧接着的下一段,天尊继续又用经法开示,说:

“恶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计巧言……使心用心。返累己身。心根结成。罪根难灭……于是救苦大仙。再告天官。天官曰。转诵此经。至满千遍。大作踊跃。悔过愆尤。断恶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罪灭福生。”

最后一处,是水官大帝的开示,他说:

“世间夫妇。命犯孤辰寡宿。刑害绝嗣。皆是前生不施。今生受之……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斋戒沐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

在我们道教《太上玄门早晚功课经•序》中有一句话说道:“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从这句话当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天尊说法并不是没有目的、没有重点的开示,“悔过愆尤”这个词,在《三官经》这部由一千七百七十五个字组成的经典当中,天尊反复强调了三次,由此可见,“悔过愆尤”是《三官经》这部经典当中天尊开示的重点所在,是一把能够“除无妄之灾,解有仇之愆,脱九厄之难,离三途之苦”,开启福门的钥匙,是天尊接引救度我们的宝筏梯航,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忏悔——“悔过愆尤”,我们才能与天尊圣真相感应,才能得到天尊的赐福,真正做到赦除罪业,消灾解厄。

(一)谈到悔过愆尤,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为什么要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呢?

诸位善信都知道,祸和福都是一种结果,那么要想求得善果,我们的出发点就一定要是正的,只有做到了积聚正因,善果才能不求自得。因此,我们想要趋吉避凶,悔过愆尤,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改过行善。诸位善信,在居家日常的生活当中,大家都知道要把这个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却很少有人留意要反省、打扫、清洗我们自身不良的行为,清除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这就好比什么呢?我们买了一件十分漂亮美观的衣服,刚买回来的时候,这件衣服非常漂亮,也很干净,如果穿了一段时间之后穿脏了,我们把衣服脱下来随便往那里一放,也不洗,过几天拿出来再穿,穿完脱下来,继续还是放在那里,过几天然后拿出来再穿,这件衣服一直都不洗,一直就这么穿着,时间一长,大家想想这件衣服肯定是脏得不能再脏、气味也臭得不能再臭了。假设我们就这样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这件衣服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座的诸位善信,我们有谁愿意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出门啊?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即使这件衣服购买的时候价格再昂贵,哪怕是件裘皮,你也不愿意穿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本性真心也就像这件崭新的衣服,好比是《三官经》经文当中,天尊开示教化我们的那样,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积累了太多的烦恼习气,造下了无边的罪业,使我们的本性真心这件原本暂新干净的衣服,被贪、嗔、痴三毒污染得一塌糊涂,污秽不堪。那么怎么办呢?在《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这部典籍中,天尊就开示我们,说:“身诟不净,以世水洗之,心诟不净,以法水洗之。”意思就是说啊,我们的身体比方说干体力活儿,或者因为什么原因出汗,脏了,有了污垢,大家都会去洗澡,对吧?把淋浴器一开,用自来水就把身体清洗得干干净净了。那么,我们的心性,因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长年累月接受外在的信息,所沾染的这个污垢,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给它去除,清洗干净呢?方法就是持诵经典。因为在持诵经典的过程当中,通过经文中天尊祖师的开示和加持,逐渐地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曾经有哪些行为和心念是不对的,从心里就会升腾起这个敬畏悔过之心,想要去改过向善。慢慢地就会开启我们本性当中智慧法水的阀门,然后用这个智慧法水清理掉我们心灵上的脏东西,把这个污垢清洗干净。现在,我们学习了《三官经》,通过持诵经文,知道了清除自己心灵上的污垢的办法就是忏悔,悔过愆尤。这个办法就好比是用清洗剂一样,一点一点将我们被染着的本性真心洗涮得干干净净,使我们恢复到本来的面目。《早坛功课经》当中,有一句经文说得很好,说:“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我们通过清除心灵上的垃圾和污垢,拨开弥漫在自性天空上的一层一层的浮云,使我们的本性真心显现出本来就具有的智慧之光,那么当这种智慧之光就如同一轮圆满无漏的明月高悬于太虚之上,遍照我们身体这个大千世界,没有遮挡,没有阻碍的时候,我们就会祈福福至,禳祸祸消。

(二)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忏悔之所以可以消灾获福的原理

再打个比喻,假设我们把每做一件不好的事情都比喻成是一粒种子,那么我们所遇到的种种不好的境遇,遭遇的种种不幸、不顺利,正是从前我们种下去的种子所结的果实。那么从种子到果实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很多其他因素的汇聚,你比如说:要有阳光、水分、土壤、营养等等,如果合适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结果。那么这些因素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当中有一段经文说的很明白,说:“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哦,明白了,原来这些因素都是由我们的心念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持诵《三官经》,知道了天尊开示给我们消除灾厄,获得福果的法宝,就是悔过愆尤。

也许有善信会问,说:道长,我曾经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就要因此遭受恶果的惩罚?那么如果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心中很后悔,确实是发自真心想要忏悔曾经犯下的过失,这样做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天尊祖师的护持,终结恶业发展的方向呢?诸位善信,天尊道祖是非常慈悲的,因为哀悯现代社会里的众生烦恼妄想忧苦身心,无有依祜,所以广宣法音通过经典开示我们祸福转化的规律,改过迁善的方法,转祸为福的契机。大家想想看,从古到今天下纯善无恶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而曾经做过恶事的人则多如沙数,就连与孔子、孟子、颜子(也就是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儒家五大圣人”的曾子,都要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啊,曾子每天都要进行多次的自我反省,问问自己的内心——我替人家谋虑,或者可以说我替人家工作,到底有没有做到尽心竭力呢?在和朋友们之间交往当中,有没有做到诚信忠义?老师传授给我的这个学业,我是不是已经反复的温习过了?大家看,连古代的圣人都会有懈怠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呢?无则加勉,有则改过。所以,我们做了错事,造下恶因,没有关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在这里,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算命的说他因为造下某些很重的罪业,某日某时上天要惩罚他被雷劈,那么到了那天的那个时辰天空是大雨倾盆,雷声围着他家的院墙隆隆大作。这个人心里就想了,说既然是我犯了这个错误,不可饶恕,那么接受上天的惩罚是应该应分的,但是家里面还有一位老母亲啊,她老人家并没有犯什么过错啊,陪着自己遭殃受罚的话,那么我实在是太不孝了,我还是到外面去吧。于是,他拿了把伞拜别母亲跑到了郊野接受上天的惩罚。大家都知道因为神仙都是有他心通的,这个人的心里这么一动,这件事就被雷神知晓了,于是就禀奏玉帝,说此人心里存有孝心,算不上是十恶不赦之人,不应该遭此雷劈之罪。为了查验此人是否真心存善,玉帝就派雷神下凡考验。于是,雷神就变化成了一个普通的凡人,来到了这个人面前,就问他,说:“这雷雨大作的,人人都往家里跑,你怎么一个人独自在郊野不回家呢?”这个人就说:“老兄,你不知道啊,我是因为犯了不可恕的罪业,上天要惩罚我,让雷神劈我,我这是等着受罚呢,你呀赶快走吧,离我越远越好,免得被我连累,下这么大雨,这把伞你也一起拿走吧!”雷神回到天上,就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禀告了玉帝,玉帝说,此人知错悔过情愿受罚而不怨天尤人,这是一善,怕连累母亲和路人,这是一善,免去他雷劈之罚,延寿两纪(一纪是12年,两纪也就是增加了他24年的阳寿)。”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都要对自己树立起信心,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从内心认真忏悔改过,把不好的念头、不好的习性从心地上去除,必定会得到上天的护佑,转祸为福。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同样也知道了忏悔,悔过愆尤,能够消灾解厄,转祸为福的原理,那就是当我们意识到了从前有些行为是不妥当的,是有损于自己的德行福报的,并且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后,能够升起敬畏之心发心忏悔,不再造作从前的种种行为,那么我们的心就不会再继续汇聚恶的因缘,从前种下去的种子也就会因为失去了发芽生长的条件和因素,继续保持种子的形态,没有环境生长,不会发芽,我们也就不会得到恶果了。换句话说,心性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就改变了,行为改变了,事情的发展方向就会随着改变,那么当事情发展的方向有所改变时,我们得到的结果就会同样发生改变。当我们的功德一点一点积累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业力抵消,福报也就随之增厚显现出来了,这整个的过程,也就是忏悔可以消灾获福、改变命运的良性的运行原理。

(三)接下来,我们再来简单谈谈如何忏悔

那么在进行忏悔之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忏悔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忏?什么是悔?对于“忏悔”这个词的定义,在《道教仪范》中给出了非常具体详实的解释,说:忏者,就是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就是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从这个解释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说忏悔这个词是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忏悔,悔过愆尤,不仅要做到“忏其前愆”,认识到从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是错误的,要把以前所造的过错和罪业一个一个地忏除。更重要的还在后面这一句——更要做到“悔其后过”,就是说这样的过错以后都不要再犯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不二过”,下不为例,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忏悔要发诚心、真心,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平常,包括在座的诸位善信,诸位居士,一般犯了错误,知道错了,心里都会很惶恐,因为担心遭受苦报,怎么办呢?家里供有神坛的善信,就会在家里跪在天尊祖师的圣像面前,家里没有供奉天尊圣像的,就会跑到道观跪下来向天尊祖师忏悔自己的过错,非常的虔诚,有的时候甚至忏悔过到痛哭流涕,旁边的人看了也深受感动染,觉得这是真的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呐!好了,哭也哭过了,拜也拜过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也向天尊祖师悔过了。好!完成任务了,回去以后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又被这个绊脚石给绊住了,还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继续向天尊祖师忏悔,周而复始。诸位善信啊,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忏悔自己的罪业不是在向天尊祖师交作业,而是在清洗自己的本性真心,去除纷杂污垢,做好与神灵相应的准备。我们道教在做法事的时候,高功法师会说一句说文,叫:“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我们平常上香祈福,都会很诚心地与上圣高真相感应,那么同样的,我们忏悔以往的过失和罪业,也要发这个诚心和真心,发自真诚的忏悔,神灵是可以感应到的,为什么?说文不是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了么——“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除此之外,忏悔也带有某种的“超度”作用,不只往内超度了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超度了我们心中无数的“众生”,你比如说我们的心念行为,我们的言语造作,并且往外还超度了别人的怨恨,因为深切的诚意和忏悔,就像是清凉的甘露水,能够浇灭熊熊燃烧的怨恨怒火。所以,我们不只要为我们所知道的这些个罪业忏悔;更要为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下的这个罪业忏悔,而且要念念忏悔,时时忏悔!当我们藉着这样不间断的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的深入忏悔,就像我们平时剥竹笋一样,把外面一层层厚厚的不能吃的皮剥去,到了最后,我们的心就渐渐的清净了,罪业也逐渐平复了。当我们既无前愆之可忏,亦无后过之可悔,真正做到了心正意诚的时候,便可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应,有感皆通。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怎样才能够做到与万灵、和一切的众生相应

大家都知道外在的天地是一个大宇宙,我们人体是个小宇宙,我们这个小宇宙和外在的大宇宙是相通的,你比如说: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那么我们人体的头颅就呈圆形以应天,双脚就呈方形以应地。天上有太阳和月亮,那么我们人呢有两只眼睛。大地有九州,人体有九个孔窍。天有风雨阴晴的气候变化,人有喜怒哀乐的情志活动。地上有杂草丛生,人身有毫毛相应,大自然中有成片成片的森林,那么我们头上就长着头发,诸如此类等等,这些都是人体与自然界外在相应的现象,可以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相互交流,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我们怎么才能得知这种感应啊?难道是朝着天空吼一嗓子,说:“老天爷,我忏悔了,改好了,快赐给我福气吧!”老天爷“咣”一声就把福气丢到你身上了?当然不是! 诸位善信看看我们这次讲经的主题是什么——悔过修善,福应万灵。那么在这个主题、这八个字当中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呢?那就是要想福应万灵,首先就得要做到悔过以及迁善。只有在做到了忏悔曾经犯下的过错并且同时修养自己的善德、改过迁善的基础上,才能与万灵相应。也就是说我们在已经开始悔过、也就是慢慢地清洗我们心灵这件衣服上的污秽的同时,还要践行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恤己修善,二者齐头并进,方能福应万灵。

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历史上很有意义的小典故。

江西这个地方,有一位曾经做过御史的人,我们就称他为田公吧,他家里有一间屋子长期空着,没有人敢住,因为夜里常常有狐狸精在这间屋子里折腾,不是拍桌子、扔东西,就是放火、泼水……没有消停的时候。田公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将狐精制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听说邻村有一位叫孙永的相士精通易数,就邀请他到家中给占卜一下。孙永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田公就把他带到那间有精怪作祟的屋子里休息。等到夜深人静后,田公叫家人悄悄地过去观察动静。过了不一会儿,这个家人就回来了,说:“今天晚上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就听得狐精用人话说:‘这位孙相士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炼天神都很钦敬他,他今天晚上住宿到这个屋子里,我们不可以打扰他。’”

田公听家人这么一说,觉得这件事太神奇了,就请孙永一家人常住在那间屋子里。到了晚上,这个田公又派家人去察探,家人会后就说:“狐精又用人话说了‘现在,孙相士要在这里长住了,这个人德行实在是太好了,我们招惹不起,赶快走吧。’”从此以后,这间屋里的狐患就此平息了。田公出于好奇,就把两晚发生的事告诉了孙相士,然后问道:”您究竟有何种德行竟然能感动这些个众生?”

孙永沉思了片刻,给出了这么一段身体力行的答案,大家注意这段内容,他说:“我没有大本事,只有用看命相的小技术勉强糊口。为人算命相面占卜吉凶福祸时,常劝人冥冥之中虽有定数,但还是可以挽回定数的,比如对于相貌应早亡者,就劝他戒杀放生,常存慈心,以延寿命:对于时运不佳、走背字的人,劝他扶危济困,广积阴德以增加福份;对于运气正旺者,就劝他惜福散财,广行布施,以保长泰;对于命中无子的人,就劝他戒淫节欲,修德行善,以求嗣昌。我随机劝导,志专利人,每以诚恳的态度,婉转的语调,将‘命由天造,福须自培’的道理,讲来劝人修心补相。能够接受我的劝告的人,从此回心修善,终得转祸为福;或得以长寿的人也是不少。我这样做已经有三十年了。狐语所指的,大约就是我的这点不费一文钱的口头功德吧?其实这种功德,谁都能做,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才能,可惜的是其他人不肯做罢了。”

就像前面我们所说的,我们的每以个念头就像一颗种籽一样,在种籽里面,你无法看到大树,但只要你播下种籽,并持续浇水灌溉,种籽自然会把自己所需的东西,吸引到身边来,而成长茁壮。这位孙相士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对任何人都存有恭敬友善,心有善念,口说善言,用善行感染教化,让人知错、悔过、向善。 在《太上感应篇》中有句经文说一个人若能做到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将之福,虽有祸也会转祸为福。孙相士已经整整践行了三十年,所以可以感动天神护持,被万物众生恭敬。那么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如果也能够把他所行之行牢牢记住,然后再自己生活当中效法践行,我们必然也会得到同样的福果,与天地、万物相感应。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田相士的这种行为在被田公发现,而以典故的形式被人记载下来广泛流传之前,他把这种行为整整坚持了三十年。那么故事没有告诉我们之后孙相士是如何做的,所以之后的事情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孙相士已经从他这么多年善心、善言、善行中得到了福气,能够被天神钦敬,与万物相应,你说他会中断这种积累福德的善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想在他一生当中,他会将这种善缘继续下去。我们在座的诸位道友,诸位善信居士,我们是不是也在这个典故当中有所启发啊,太上道祖在《道德经》当中开示我们“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们想要得到福,享受福,给子孙后代留下福,做到与一切众生相应、相和谐,悔过迁善是我们一生都要身体力行的功课。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办法展开深入的讲述,这是一个遗憾,不过没有关系,我们还是有所收获的,知道了什么是福,我们为什么要忏悔,如何忏悔,以及知道了如何长久地拥有福的身体力行的简单但是有效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到重庆这座美丽的山城举行这样一次活动隆重的讲解《三官经》,是因为我们识到这部经典的价值绝不仅仅只停留在道教基础经典这个定位上。《三官经》流传至今经过千年的时间积淀,它不仅仅是诠释善恶,劝人向善,告诉人们如何消灾解厄,请福延生,更能净化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对构建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起着积极作用。在我看来《三官经》更是一本修行手册,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做到善护念,时刻关照、反省自己的内心,有错悔过,无过自勉,身体力行,福应万灵。最后,希望《三官经》这部殊胜的经典可以点亮更多人的心灵烛火,让越来越多的众生受益,获得心灵的解脱,五福具备,福泽后世。也希望借这次讲经活动,作为祖师的弟子,让我们都应发一个愿,愿教门兴盛、传衍万代,愿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荷担祖师的家业,继承祖师的衣钵,流布法音,宣说太上法语,普渡众生,净化社会风气,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福生无量天尊!

更多链接:第七届玄门讲经暨山城论道专题报道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