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论道教善书的当代价值(3)


来源:《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     作者:段玉明     时间:2015-11-18 17:21:00      繁體中文版     

四、道教善书在当代伦理重建中的意义

无论承认与否,当今世界文明的多元格局已成事实。文明之差异实是价值观之差异,归根结蒂则是伦理观之差异。故自第二次世界宗教会议以来,有识之士一直力图建立一种全球伦理,以此消弭日趋尖锐的文明冲突,达致世界之永久和平。在此努力之中,道教善书作为一种影响中国后期至深的伦理系统,其所体现出来的种种特性,应该具有相当的启迪意义。

作为一套伦理系统,道教善书启示我们,当代伦理重建应该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无论何种文明,如汤因比所揭示的,发展至今都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在经过无数次的挑战与回应后。如此,当代伦理重建应当普遍吸纳各个文明的优秀成果,从中找出可以全球推开的普世价值,形成一种多融摄、多维度的全球伦理。唯其如此,此一伦理才有可能获得广泛的世界认同。质言之,文明间的相互尊重应是当代伦理重建的基本原则。道教善书以道教理念为其核心,广泛吸纳儒学、佛教的有益成份而开示出来的一套新的伦理系统,为此提供了可资榜样的实例。

作为一套解释系统,道教善书启示我们,当代伦理重建应该尽量贴近现实的吁求,并对现实之种种际遇富有阐释的意义。这种阐释一方面应对既定秩序给出一个合于逻辑的解释,另一方面则应对超越既定秩序的愿望给出一个未来的预设。唯其如此,重建之伦理方能激起人们强烈的践履欲望,导引出巨大的社会化推力。立足此在,它会鼓励人们积极正当的进取,最终达致潜能的圆满发挥。放眼未来,它则又会鼓励人们忍辱贵生、安贫乐道,不致采取对抗社会的激烈行动。一套伦理系统是否将被人们接纳实践,此一阐释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套仪式系统,道教善书启示我们,当代伦理重建不是为了哲学或其他的目的,而是为了实践,是要将其化为人们的具体行为规则。如此,这些伦理首先应该切实可行,而不应是书斋内的故弄玄虚,更不应是某种惑人眼目的装饰。质言之,强烈的实践意愿应该时时刻刻作为伦理重建的宗旨。此外,为了将其化为社会行动,道教善书启示我们,与之配合还必须有一系列的实践手段。这些手段同样应该切实可行,而不应是花里胡哨的纸上谈兵。唯其如此,重建之伦理方有可能成为一套实践系统,实实在在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社会规则,离开了实践,便什么意义也没有了。

通过对《太上感应篇》的考察,有学者已经指出:道教善书所开示的伦理系统是一个为利而善的伦理系统,一个人的善行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个好的行为”,且很可能“因为这是一个有好报的行为”[37]。质言之,道教善书所开示的伦理系统实是一个工具理想的伦理系统。在理想主义的境界伦理梦想必遭破灭之当下,道教善书所具有的工具理性特色,对当代伦理重建也应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1] 关于此之多性特色,笔者在《<太上感应篇>:宗教文本与社会互动的典范》(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一文中已经尝试提出,然未系统展开。

[2] 陈宝父:《太上感应篇圆说》,《藏外道书》册12,页99上~120下。

[3] 陈霞:《道教劝善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页40。

[4] 窪德忠:《道教史》,萧坤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页267。

[5] 《阴骘文注》,《道书集成》卷十九,页708上~733上。

[6] 《觉世真经注证》,《藏外道书》册4,页120上~164下。

[7] 《太微仙君功过格》,《道书集成》卷二三,页153上~157中。

[8] 《文帝孝经》(又称《文昌孝经》),《道书集成》卷六,页610上~618上。

[9] 《文帝延嗣经》(全称《文昌应化元皇大道真君说注生延嗣妙应真经》),《道书集成》卷六,页710上~714下。

[10] 《文帝救劫经》(全称《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道书集成》卷六,页715上~718下。

[11] 《蕉窗十则注解》,《藏外道书》册12,页656上~679上。

[12] 《十戒功过格》,《道书集成》卷二四,页119上~149上。

[13] 按,后起之《文昌帝君丹桂籍》(实即《文昌帝君阴骘文》之增改)将此二句扩为“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毁圣贤”,更见其对儒家伦理完整性的重视。

[14] 《关帝忠孝忠义经》(全称《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道书集成》卷六,页597上~605上。

[15] 《忠诰》,《藏外道书》册7,页173上~190下。

[16] 《孝诰》,《藏外道书》册7,页191上~201下。

[17] 参见段玉明:《佛教劝善理念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8] 《警世功过格》,《道书集成》卷二四,页150上~164上。

[19] 《圣帝大解冤经附戒杀放生文》,香港仁枫洞佛道社印赠。

[20] 袁啸波编:《民间劝善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页4~6。

[21] 包筠雅:《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杜正贞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40。

[22] 杜佑:《通典》卷一七《选举》。

[23] 袁采:《袁氏世范》卷三《治家》。

[24] 林志云编校:《了凡四训——安身立命之学浅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1~6。

[25] 《道书集成》卷二十,页69上。

[26] 包筠雅:《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页213、页243。

[27] 《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

[28] 《道书集成》卷二十,页68下。

[29] 《道书集成》卷十六,页390中~391上。

[30] 包筠雅:《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页35、页43。

[31] 《石音夫功过格》,《藏外道书》册12,页91上。

[32] 《感应篇图说》,《藏外道书》册27,页117上~296下。

[33] 《阴骘文图说》,《藏外道书》册27,页297上~398下。

[34] 参见福井康顺等:《道教》(第2卷),朱越利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45。

[35] 参见朱越利:《<太上感应篇>与北宋末南宋初的道教改革》,载《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36] 关于这一方面,可参看郑志明《中国善书与宗教》(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之有关部分。

[37] 参见陈静:《道教劝善书的道德教化功能——以<太上感应篇>为例》,载《道教与伦理道德建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页452~460。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