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道教之音整理 吕锡琛

2016-03-02 15:20:00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资料图

当今之世追求和谐与平衡已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理想,而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什么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的课题。其实,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人们就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更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传播者。

和谐与平衡一直是道学的价值目标,老子推崇“知和曰常”、去甚、去奢、去泰的处世原则,正一道初创时期的基本经典《太平经》更进一步将和谐主张拓展到社会政治的层面,书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主张。

《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传说东汉于吉所传,早期太平道奉为主要经典。《太平经》的成书处于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贫富分化这种极度不和谐的社会现实中,书中以代天化民为己任,继承发扬古代“以神道设教”的传统,吸收天人感应这一时代思潮,在继承发展道家的和谐思想并吸收儒家政治理想的基础 上,不仅从哲学的高度阐发了和谐的理念,以阴阳这对最为基本的哲学范畴为例,提出了“要在中和”的哲学理念,更将这一哲学智慧运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构想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上下和谐——君、臣、民“三合相通”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资料图

《太平经》中非常重视君臣上下和君民上下的相通与合作。经中强调,君、臣、民“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将血缘家庭的人伦关系推及到政治领域,认为君、 臣、民之间犹如父母子女的关系,三者必须同心同德,共为一体:“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

《太平经》虽然也强调臣民对于君主效忠,但我们却很少看到迫使臣民依附或服从于君主的主张,其中更为重视的是君臣民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关系。在《和三气兴帝王法》一文中,君臣民“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一事有冤结,不得其处,便三毁三凶矣。故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无民臣,无以名为君;有臣民而无君,亦不成臣民;臣民无君,亦乱, 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比若夫妇共为一家也,不可以相无,是天要道也。”在这里,君尊臣卑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被淡化了,反复强调的乃是君臣民“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事”,缺一不可的协作关系。

从中可看出,要实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首要的前提是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书中指出:“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 得成哉?”,君臣民当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阻滞,皆会妨碍和谐太平之政治局面的出现:“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臣气不得达,地气 不得成,忠臣何从得助明王为治哉?……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故君臣民之间的相通与合作乃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宜当相通辞语,并力共 忧,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君臣民这三者当中,似乎更看重民的地位。将君臣分别比附为天、地或父、母,而民则为中和或赤子,民虽然为父母所生,但却“主调和万物”,“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在“君为臣纲” 这一封建道德原则业已形成的东汉时期,这种主张犹为难得。

以上思想,既表达出社会上层的改良派人士融会儒道,力求君臣民相通相谐的“中和”理想,又反映了下层民众痛恨贫富分化、要求实现政治上和经济平等的愿望。故《太平经》既能为改革和重新整合官方道德提供素材,又成为后来激励和号召人民揭竿而起的旗帜,书中的不少道德主张积淀为广大下层民众的道德规范和美好追求,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道教之音整理 吕锡琛

    2016-03-02 15:20:00

    |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资料图

    当今之世追求和谐与平衡已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理想,而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什么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的课题。其实,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人们就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更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传播者。

    和谐与平衡一直是道学的价值目标,老子推崇“知和曰常”、去甚、去奢、去泰的处世原则,正一道初创时期的基本经典《太平经》更进一步将和谐主张拓展到社会政治的层面,书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主张。

    《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传说东汉于吉所传,早期太平道奉为主要经典。《太平经》的成书处于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贫富分化这种极度不和谐的社会现实中,书中以代天化民为己任,继承发扬古代“以神道设教”的传统,吸收天人感应这一时代思潮,在继承发展道家的和谐思想并吸收儒家政治理想的基础 上,不仅从哲学的高度阐发了和谐的理念,以阴阳这对最为基本的哲学范畴为例,提出了“要在中和”的哲学理念,更将这一哲学智慧运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构想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上下和谐——君、臣、民“三合相通”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资料图

    《太平经》中非常重视君臣上下和君民上下的相通与合作。经中强调,君、臣、民“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将血缘家庭的人伦关系推及到政治领域,认为君、 臣、民之间犹如父母子女的关系,三者必须同心同德,共为一体:“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

    《太平经》虽然也强调臣民对于君主效忠,但我们却很少看到迫使臣民依附或服从于君主的主张,其中更为重视的是君臣民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关系。在《和三气兴帝王法》一文中,君臣民“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一事有冤结,不得其处,便三毁三凶矣。故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无民臣,无以名为君;有臣民而无君,亦不成臣民;臣民无君,亦乱, 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比若夫妇共为一家也,不可以相无,是天要道也。”在这里,君尊臣卑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被淡化了,反复强调的乃是君臣民“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事”,缺一不可的协作关系。

    从中可看出,要实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首要的前提是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书中指出:“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 得成哉?”,君臣民当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阻滞,皆会妨碍和谐太平之政治局面的出现:“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臣气不得达,地气 不得成,忠臣何从得助明王为治哉?……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故君臣民之间的相通与合作乃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宜当相通辞语,并力共 忧,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君臣民这三者当中,似乎更看重民的地位。将君臣分别比附为天、地或父、母,而民则为中和或赤子,民虽然为父母所生,但却“主调和万物”,“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在“君为臣纲” 这一封建道德原则业已形成的东汉时期,这种主张犹为难得。

    以上思想,既表达出社会上层的改良派人士融会儒道,力求君臣民相通相谐的“中和”理想,又反映了下层民众痛恨贫富分化、要求实现政治上和经济平等的愿望。故《太平经》既能为改革和重新整合官方道德提供素材,又成为后来激励和号召人民揭竿而起的旗帜,书中的不少道德主张积淀为广大下层民众的道德规范和美好追求,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