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道德经》蕴藏的人生智慧——如何平安生存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高元阳道长     时间:2016-05-09 17:31:59      繁體中文版     

《道德经》蕴藏的人生智慧——如何平安生存

资料图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重要经典,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被称之为“万经之王”。历来各家对《道德经》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众人皆知的当数王弼注和河上公注。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中蕴藏的智慧没有穷尽,常读常新,每过一段都会有新的体悟。笔者每天坚持诵读《道德经》已有两年多时间,在这两年时间的诵读中可谓收获颇多。下面我就斗胆谈一下自己诵读《道德经》的感悟,望各位高道大德多多指教。

《道德经》对于人生的智慧可以从两方面来讲:1、如何平安生存;2、如何超凡入圣。我原来听一位老修行讲“《道德经》讲的就是‘事、物’,‘事’就是指人事,就是在讲个人和群体。‘物’就是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也就是在讲有形和无形。”我认为老修行所讲的思想和平安生存、超凡入圣是相通的。

对于“超凡入圣”我不敢去妄谈,只能谈谈自己对如何“平安生存”的理解。

既然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那么,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要想平安生存,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与人相处。《道德经》第十七章中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祖的意思就是说人与人最自然的关系就是简单的相互知道,不存在任何的亲疏远近,也没有主观的好坏之分,这是最接近天道的。这就像第五章中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对万物是没有私心的,对一切都一视同仁。当有人故意的亲近你,赞美你的时候,这已经不符合道了,因为他对你有了主观的思想,他对你可能是有所图的。

《庄子》中也有这种描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泃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就是在讲当鱼儿离开了水之后才会相互用嘴吐泡泡以滋润身体。这看起来是特别感人,特别高尚的。但庄子直接指出“不如相忘于江湖”,因为这种关系的形成是有目的的,也是不能永恒的。再紧接着是“畏之”,因为畏惧,所以要去表现的亲近。就像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会去巴结领导,会主动的去亲近领导,赞美领导。既使这个人一点也不喜欢他的领导,他还是要违心的去做。原因就在于有畏惧之心,因为领导有权利,可以掌握他的考核、升迁、奖金等等,他害怕失去这些。最次一等的就是“侮之”,这是人际关系中最下的一等。因为讨厌、怨恨等原因而直接去侮辱、谩骂。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这是人们素养不够的最直接体现。以上讲的这几种是人与人的关系。

《道德经》蕴藏的人生智慧——如何平安生存

资料图

如何去处理这些关系呢?人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道德经》中也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什么说水是最接近道的呢?因为水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利万物和不争”。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如果能像水一样,就是做到了最好。首先做什么事情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损人利己,这是不能长远的,我们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利益。另外一点就是“不争”,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去争,因为人们说“争取”,有“争”才有所取。但是对于“争”而言,有“争”就要“有所失”,所以道祖讲“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我们要像水一样,涵养万物(利他人),还能默默无闻,不去争名、争利、争功,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当然,想要平安生存,只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自身修养。很多人喜欢讲第六十七章中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被称为是人生“三宝”。但我认为首先要做到的是“去甚、去奢、去泰。”“甚”就是极端、偏执、过分。做人不能极端,道祖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就像人类硬性的要去征服大自然,导致现在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危害时才意识到,原来的很多事情其实是很好的。第九章讲“持而盈之……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就是在讲不执着,知足的好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良祖师和韩信的对比。张良祖师正因为知退,所以名垂千古,韩信则因为执着则不得善终,适当的谦卑柔弱是胜过刚强的。“奢”是跟“朴”相对的,朴是一种常态,奢就是相比常态的一种过分状态。只不过奢主要代表的是物质方面的,跟甚是有区别的。人们往往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要去追求高层次的满足,这其实是虚荣心,是“奢”。人的虚荣心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我们要“去奢”,使我们回归到一种自然的常态,只去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泰”就是“安逸”,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做人要有危机意识。不能只贪图一时的享乐,沉浸于其中。只有目光长远,时时的反省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道德经》我们首先是诵习,然后是感悟,但最重要的是践行,将这些思想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我们都应该做一个《道德经》的践行者,哪怕是只能做到一点点,那也会是一生受用无穷。践行《道德经》就是我们平安生存的法宝,这也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去完成的使命。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