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崇尚自然的艺术特点

博客 秩名

2011-02-05 16:56:50

庄子的散文体现了庄子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哲学认识,以自然为美、以朴素为美。其散文谈天说地,纵横捭阖,洋洋洒洒,巍然大观,自成一家之言。它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无为致远,“逍遥游”于天地之间。 

关键词:庄子 散文思想自然美

绪论

《庄子》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全文不管在语言上还是在其内容上、表现手法上都在表现出庄子个人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崇尚自然,主张以朴素为美,同时又是在精神上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其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是战国时期人,与老子合称“老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有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他们各有学说著述,其学说著述中所运用的题材不同,文章思想内容不同,艺术形式各异。其中儒家学说取材于现实社会,主张积极用世,文章的风格就孔子的《论语》说为语录体,多为条文式的说教,有如家祖中的家规条文,孟子的散文篇幅较长,多取材于社会人生,有较强的说理性;法家的学说因为要阐述革新的要义,因此论证缜密无间,如李斯的《谏逐客疏》,说理是那样周密透彻,看后不得不采纳他的意见;兵家的学说当然首推我国古代的“武经七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孙子》、《吴子》和《鬼谷子》,文章篇幅都较长,阐述人们应该如何用兵;至于墨子的散文多用激烈的言辞指出君主与达观贵人该如何做而不该去祸害百姓。庄子的散文在诸子散文中是集大成者,就意思形式来说成就是最高的。下面就依照《庄子》有关文本详细说一下庄子对于自然美的各种体现。

一、用绝对自由的精神统领自然美

庄子的主要思想就是宁静致远,无为而致,绝对自由的遨游于天地之间。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逍遥游》中。在《逍遥游》中有自然之大象,由北冥、南海、鲲鹏、天池、高天、大地、尘埃,也有自然之小象,如朝菌、蜩鸠等,里面也描写了山水之美。作者写自然之大象与自然之小象,乃至山水之美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逍遥游”的思想或称精神境界。那么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或精神境界是什么呢?北冥之鱼需化而为鸟,明曰鲲鹏那鲲鹏能展翅九万里,遨游天地之间,何等的逍遥自在。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吗?不是!逍遥是一种无凭无借的,鲲鹏需要借海风而动。那么世上的万物有哪一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显然,至今尚未出现,只有传说中的神仙、仙人,那神仙、仙人是否要借助于云头才能一去十万八千里呢?现实社会中的人是无从知道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绝伦的境界,无须你怎样去思想,也不需要任何凭借,举手投足之间就达到万里之远,饱览世界万物。

作者描绘了山水美——自然之大象、自然之小象、小的动物、大的动物,主要是表现自己的思想。天地之“大美”。庄子在专谈“天道无为”的《知北游》里面,无意地透露出了他对于“大而美”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论证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万物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从而无为不谋。同时,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天地之大美”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以河伯喻有为的小知,以北海若喻无为的大知,而以河伯见北海若而自愧引发下文北海若关于万物齐一思想,赞美“大美”之无限而揶揄“小美”,把审美主体的感受与审美对象的磅礴气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自然朴素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尚朴一定要主张“顺物自然”而反对雕饰,然而庄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只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摧残。他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贵真”说,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骇。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要食人间烟火,方能活下来,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然后才是自然的人。那么庄子这种逍遥游思想或精神境界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仍然需要从他生活的现实社会中去寻找去分析。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个时期群雄并起,争霸天下,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纷纷攘攘,人们怎样也不能安定的生活,甚至也无法治理这混乱的现实局面,庄子在这个局面之前,感到无能为力,当然认为它是不美的不种形态,便产生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它强调绝对的自由,这是它的精神追求;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是达不到,因而多少都产生一种厌世情绪。歌颂自然美,认为自然界没有人类社会那么复杂。《庄子》一书就体现了这一主题。

二、作品中的自然美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当认为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哲学认识。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务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己,人籁则比竹是己”,“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的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单,它要借助于风办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的、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的天然之音。

三、作品中的虚静美

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在整部《庄子》中,都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所构成的奇特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在“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之中便表现出其虚静的美感。人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自然的人,不防给世上的万物排个队:人、动物、生物、山水,从这个排队的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是世界万物第一位的,其次是动物,再次才是生物自然山水。因而过度的夸大自然美是对人类社会的否定,是一种虚无主义,因为人离自然较远,过渡的夸大自然的美当然是体现消极避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没落的。《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即是“心斋”,要求人耳不能听,心不能思,而只能用“气”去连接,因为“气”既不能感知,也不能思考,是真正的“虚而待物”。与“虚”相联系的是“静”,“静”是对“虚”的精神状态的强调和补充。《天道》篇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圣人帝王休焉。”“静”是一种排除万物干扰的精神状况,与“虚”割断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联系的精神状况是一致的。

在养生学上,庄子说明虚静无为能使人安逸快乐而不被忧患所困扰,从而年寿长久。而在美学上则说明虚静之美,也就是无为之美、朴素之美,所谓一而三、三而一者也。“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这里主要阐述养生学,列举了二十四种困扰、侵蚀和削损人之真性的因素,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三项:“勃志”(扰乱意志)、“谬心”(束缚心灵)、“累德”(拖累德行)、“塞道”(蔽塞大道)。只有清除他们德干扰和役累,才能回复虚静无为的自然本性、达到养生美学所要求的目的。

四、《庄子》语言和庄子思想都体现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美发特点

庄子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在《庄子》一书中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清人方东朔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写大风:“夫大塊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得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

铸造了独具一格的自然审美观。追根溯源,这种自然审美观源于庄子,庄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概而言之,庄子美学的自然观主要表现如下: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庄子》崇尚自然的艺术特点

    博客 秩名

    2011-02-05 16:56:50

    |
    《庄子》崇尚自然的艺术特点
    |

    庄子的散文体现了庄子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哲学认识,以自然为美、以朴素为美。其散文谈天说地,纵横捭阖,洋洋洒洒,巍然大观,自成一家之言。它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无为致远,“逍遥游”于天地之间。 

    关键词:庄子 散文思想自然美

    绪论

    《庄子》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全文不管在语言上还是在其内容上、表现手法上都在表现出庄子个人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崇尚自然,主张以朴素为美,同时又是在精神上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其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是战国时期人,与老子合称“老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有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他们各有学说著述,其学说著述中所运用的题材不同,文章思想内容不同,艺术形式各异。其中儒家学说取材于现实社会,主张积极用世,文章的风格就孔子的《论语》说为语录体,多为条文式的说教,有如家祖中的家规条文,孟子的散文篇幅较长,多取材于社会人生,有较强的说理性;法家的学说因为要阐述革新的要义,因此论证缜密无间,如李斯的《谏逐客疏》,说理是那样周密透彻,看后不得不采纳他的意见;兵家的学说当然首推我国古代的“武经七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孙子》、《吴子》和《鬼谷子》,文章篇幅都较长,阐述人们应该如何用兵;至于墨子的散文多用激烈的言辞指出君主与达观贵人该如何做而不该去祸害百姓。庄子的散文在诸子散文中是集大成者,就意思形式来说成就是最高的。下面就依照《庄子》有关文本详细说一下庄子对于自然美的各种体现。

    一、用绝对自由的精神统领自然美

    庄子的主要思想就是宁静致远,无为而致,绝对自由的遨游于天地之间。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逍遥游》中。在《逍遥游》中有自然之大象,由北冥、南海、鲲鹏、天池、高天、大地、尘埃,也有自然之小象,如朝菌、蜩鸠等,里面也描写了山水之美。作者写自然之大象与自然之小象,乃至山水之美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逍遥游”的思想或称精神境界。那么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或精神境界是什么呢?北冥之鱼需化而为鸟,明曰鲲鹏那鲲鹏能展翅九万里,遨游天地之间,何等的逍遥自在。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吗?不是!逍遥是一种无凭无借的,鲲鹏需要借海风而动。那么世上的万物有哪一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显然,至今尚未出现,只有传说中的神仙、仙人,那神仙、仙人是否要借助于云头才能一去十万八千里呢?现实社会中的人是无从知道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绝伦的境界,无须你怎样去思想,也不需要任何凭借,举手投足之间就达到万里之远,饱览世界万物。

    作者描绘了山水美——自然之大象、自然之小象、小的动物、大的动物,主要是表现自己的思想。天地之“大美”。庄子在专谈“天道无为”的《知北游》里面,无意地透露出了他对于“大而美”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论证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万物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从而无为不谋。同时,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天地之大美”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以河伯喻有为的小知,以北海若喻无为的大知,而以河伯见北海若而自愧引发下文北海若关于万物齐一思想,赞美“大美”之无限而揶揄“小美”,把审美主体的感受与审美对象的磅礴气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自然朴素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尚朴一定要主张“顺物自然”而反对雕饰,然而庄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只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摧残。他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贵真”说,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骇。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要食人间烟火,方能活下来,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然后才是自然的人。那么庄子这种逍遥游思想或精神境界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仍然需要从他生活的现实社会中去寻找去分析。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个时期群雄并起,争霸天下,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纷纷攘攘,人们怎样也不能安定的生活,甚至也无法治理这混乱的现实局面,庄子在这个局面之前,感到无能为力,当然认为它是不美的不种形态,便产生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它强调绝对的自由,这是它的精神追求;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是达不到,因而多少都产生一种厌世情绪。歌颂自然美,认为自然界没有人类社会那么复杂。《庄子》一书就体现了这一主题。

    二、作品中的自然美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当认为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哲学认识。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务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己,人籁则比竹是己”,“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的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单,它要借助于风办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的、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的天然之音。

    三、作品中的虚静美

    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在整部《庄子》中,都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所构成的奇特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在“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之中便表现出其虚静的美感。人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自然的人,不防给世上的万物排个队:人、动物、生物、山水,从这个排队的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是世界万物第一位的,其次是动物,再次才是生物自然山水。因而过度的夸大自然美是对人类社会的否定,是一种虚无主义,因为人离自然较远,过渡的夸大自然的美当然是体现消极避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没落的。《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即是“心斋”,要求人耳不能听,心不能思,而只能用“气”去连接,因为“气”既不能感知,也不能思考,是真正的“虚而待物”。与“虚”相联系的是“静”,“静”是对“虚”的精神状态的强调和补充。《天道》篇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圣人帝王休焉。”“静”是一种排除万物干扰的精神状况,与“虚”割断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联系的精神状况是一致的。

    在养生学上,庄子说明虚静无为能使人安逸快乐而不被忧患所困扰,从而年寿长久。而在美学上则说明虚静之美,也就是无为之美、朴素之美,所谓一而三、三而一者也。“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这里主要阐述养生学,列举了二十四种困扰、侵蚀和削损人之真性的因素,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三项:“勃志”(扰乱意志)、“谬心”(束缚心灵)、“累德”(拖累德行)、“塞道”(蔽塞大道)。只有清除他们德干扰和役累,才能回复虚静无为的自然本性、达到养生美学所要求的目的。

    四、《庄子》语言和庄子思想都体现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美发特点

    庄子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在《庄子》一书中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清人方东朔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写大风:“夫大塊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得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

    铸造了独具一格的自然审美观。追根溯源,这种自然审美观源于庄子,庄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概而言之,庄子美学的自然观主要表现如下: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