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道藏经文解读视角下的道教文化新媒体内容传承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李涛     时间:2016-09-13 16:24:00      繁體中文版     

摘  要:文章从道藏经文解读的视角出发,运用道藏经文中的道教思想来分析当今新媒体展现内容,由此将道教文化新媒体内容传承进行定位,并分析道教文化新媒体内容传承的功能、优势及劣势,梳理总结道藏经文十二类中各类的传承特点及可传承度,最终明确道教文化新媒体内容传承的主要目的,即护道脉、行功德;明心性、识大势。

关键词:道教文化;新媒体;经文解读;传承

如今的新媒体展现内容多样,上自圣达贤哲,中括政事社会,下至民生百态,无所不包,内容指向自有高下。道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承作为一项有道教高度的专业性、综合性兼备的弘扬事业,其内容定位、特点以及传承目的不可谓不重要。

1. 道教文化的新媒体内容传承定位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夫道得三乃成,故言三合成德,自不满三,诸事不成。夫三者,谓道德人也。人为一;当行功德,功德为二;功德行,乃为道,道为三。”即人行功德且明道,乃为得道。以此三等来看如今的新媒体展示内容,除去宣扬“名”“利”的大部分内容贴,大多数综合性新媒体关注的是(图1):“人”层面(如愉悦六意、耗散六意),“功德”层面(如百姓为善等)。以弘扬道教文化为目的的新媒体关注视野应该更高,乃为:“功德”层面(如古往今来道人奉道之功行),“道”层面(如先贤之道法真言)。此一视野等级非关世间法,不是向外的眼耳鼻舌身意诉求,乃是为向内的心灵宁静、回归真我,为信众百姓长生、性灵超脱而做准备。

将如今新媒体内容指向分为三等,可看前两等,不可看为下等(表1)。上等传承“道、德、仁、义、礼、智、信”,道人可于其中时时醒悟自身,世人亦可接触到正能量。中等专业技术传播媒体,士、农、工、商各有其纲,皆为生计,此不谈。下等愉悦耗散六根,眼慕繁华、耳好佳音、鼻尚众香、舌喜滋味,身刻刻乐享、意时时驰骛。于点触网站之间,心飞神荡、意气外放。当今综合性新媒体内容指向,大多数处于此层。由此观之,道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承内容应属上上等,理由不仅在于道教文化“直指本来”之思想高度需要弘扬,更在于六根越来越烦乱之世人需要拯救济度。

2. 道教文化的新媒体内容传承特点

道、经、师三宝是道教文化传承的核心。以大自然为传承媒介,道宝隐于天地万物,一切有形有象、无形无象、虚空之中。经宝或乍现天宇、八角垂芒,或显像灵壁、凤篆龙章,更多则封以宝函而藏于山岳河海。师宝更为难得,千年一度、百年一传,若为有缘、千里传音。新媒体却可以将彼时大道之变化、经文之出处、师尊之言语凝缩展现于此时,以视频或音频等形式进行数字化传承。且传播面广、时间快速(表2)。

然而,道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也有其弊病。以追求点击率为目的的网站受众面广,这与部分经文“不可妄传非人”之宗旨有差。设置内容庞杂,读者只能进行快餐式阅读,难以达到传统纸媒精炼、深刻、有效的阅读深度。再加上内容文字标点时有错讹,以及时效性问题,造成阅读兴趣降低,甚而数字化经文丢失。如上问题,新媒体传播者应尽量规避。

道教文化,尤其是道藏经文,不是所有都适合新媒体传承。梳理明《正统道藏》经文十二类发现(表3),揭示天人奥秘的本文类、传颂高真上圣灵迹的谱录类、记录众仙道观故事的记传类,或因深邃的理论性或因较强的故事性,较适合新媒体普传。而神符类、威仪类、章表类等大部分经文“不可妄传,否则天谴”的规矩需要遵循,因此不适合大众普传。其中,众术类中的养生术,即虚无自然法之下的有为法,例如呼吸、导引、合药、禁忌等,与大众生活关系密切,尤其适合普传。

3. 道教文化的新媒体内容传承目的

道教文化新媒体弘扬者,应执天地善护念之柄,剖判诸文。境界有三等:上者弘扬无为清净之根,明见宇宙万物之本来;中者弘扬仙真之灵迹善行,立我华夏中土之真精神;下者弘扬养生之灵药嘉功,保自己身家之性命。明天地、爱中土、健自身,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根,乃成弘扬者之宏图伟业。

1)于传播者:护道脉、行功德

数字化时代,一贴发则广而告。存储传承,不仅在此处,亦在彼处。经文不再束之高阁,而流通诵读于指间。福音遍布,铭印于心,人能载道,此无疑为护持道脉之最佳方式。

信息爆炸时代,娱乐眼耳鼻舌身意,人心如野马奔腾,无有休停。是故,失眠者多、体病者众。而弘扬道教文化之新媒体,应秉持道教文化核心精神,明晰道门戒律,开辟一方网络中清净道场,将受众整日之心猿意马,拉回本真清静。于传播者而言,亦是大功德一件。

2)于受众:明心性、识大势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总归只是媒介,其终极意义表达才是根本,即:明天道、晓人伦,体悟生命之根源、参透玄机之造化,以至于明心见性,参悟本来。而新媒体的优势则在于:不限于时空、不限于载体,明心只在一语间,见性便在一画里。

而今大数据的时代,其利在于不出门知天下。古者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今人依靠“星图”“中国国家天文”等微信公众号来“仰观宇宙”,凭借“中国国家地理”“Discovery”等媒体杂志来“俯察品类”。于其内容中,见微知著,明晓天地万物变化大势,以证先贤仙真之言语,以通大道更替之规律,方远离舍本逐末迷相。

4. 结语

笔者不才,近年来研习道藏,初有心得,感微言奥语,实为至宝。有感于新媒体呈现之纷繁,其内容鱼龙混杂,道魔交互藏于其间。众生浏览者,观其上者,则九天鸣音;览其下者,则堕于尘寰。不可不慎!以彼斯文,梳理今章,略分等级,以明亲疏。数字新媒体,亦幻亦真,执中正之纲、握道德之柄,乃可于点触万变间,不离道宗也。

更多链接:

2016中国(温州)新媒体和道教文化发展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李涛系上海道教学院兼职教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学在读博士,本文来自2016中国(温州)新媒体和道教文化发展高峰论坛主旨发言)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