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3)

湖南道教网 王友胜

2011-02-11 17:22:56


(四) 流落江南时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南奔寓浔阳(今江西九江),其《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云:“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李白在庐山,当然免不了炼丹服饵,所谓“仆卧香炉顶,餐霞嗽瑶泉”,“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是也。还丹相传为黄帝九鼎神丹之四,由水银、雄黄等物质配制炼成。至于“琴心三叠”当指《黄庭内景经》所载“三叠琴心化胎仙”,是说血脉和平之极,圣胎结出,便可成仙。这似是一种内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续娶的那位好道的宗夫人也南奔至此。宗氏崇道,李白在前此所写的《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中即已表明:“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宗夫人乃武后、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她在庐山与奸相李林甫人道的女儿李腾空颇有交往,常去探看。李白曾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相送,其一云:“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据《庐山志》载:李腾空曾“学三洞法,以丹药、符篆救人疾苦。”诗中的云母,即为炼丹药物之一,庐山盛产,以水碓捣炼,舂成细末可服用。李腾空隐于庐山屏风叠之北,与李白为近邻。故从李腾空的炼丹学仙生活,可窥见李白在庐山炼丹服砂的大致情形⒆。李白此期道教活动又一个集中的地方便是皖南,如敬亭山、秋浦、清溪、大楼山等地。他在敬亭山的炼丹活动,可从《秋送从侄耑游庐山序》一文中得知:“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文中说不能陪侄子李耑游庐山是因丹液未炼成,放不下手。诗人在秋浦停留良久,并有《忆秋浦桃花旧游》一诗记录其道教活动:“不知旧行径,初发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此炼金骨。”炼丹必需一些药物,为此,诗人不辞辛苦,到处采集,《古风》其四、《宿虾湖》二诗便反映了他采集仙药的情况。如前一首诗云:“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志愿未及申。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大楼山在池州府(今安徽贵池县)城南七十里,青溪即清溪,流经池州府门外,从清溪口入长江。诗人攀山越岭,采铅的目的是烧炼紫河车。元萧士簧《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注“紫河车”云:“道家蓬莱修炼法:河车是水,朱雀是火。取水一斗铛中,以火炎之令沸,致圣石九两其中,初成姹女,次谓之玉液。后成紫色,谓之紫河车。”从这些我们今天看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活动中,可知诗人李白晚年沉溺于道教已是很深的了。

综上所述,李白终生崇道,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态势。蜀中及被诏长安前,其崇道主要是为了求得声名,得到皇帝赏识、诏见。因胸中尚荡漾着强烈的功名欲望,故崇道活动既不深入,又不持久,对道教的认识亦较肤浅。赐金放还及流落江南时,其崇道主要是为了排遣精神痛苦及追求长生久视,故对道教的认识有所加深,对道教的态度更加虔诚,并正式加入了道士的行列。有人在未对李白道教活动作全面考察的情况下,仅举出个别诗句,如“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等,便否定李白的道教信仰,或说李白晚年已从道教迷信中清醒过来,摘句批评,以偏概全,这是极不严谨的做法。须知李白晚年亦写过“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的诗句[21]。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李白不是真心的学道,像他那样放荡不羁的人竟然会甘愿反绑双手,数天数夜不吃不喝,环绕坛边,鱼贯而行,口中不断地念念有词,向神灵祷告?我们也很难想象,如果李白不是醉心慕道,在漂泊潦倒、沉沦不遇、生活尚无着落的情况下,竟然会倾其家产去烧丹炼汞、吞金服砂?诚如李白也否定过功名一样,他在神仙道教面前也曾徘徊过,怀疑过,但就其主流而言,李白一生崇道还是很深的,在唐代众多文人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唐代奉道教为国教,“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22]排遣仕途失意后的精神苦闷,追求个性自由、解放与延年久视及强烈的自我仙人意识,这些都是李白崇道的思想契机。[23]

 (1991年初稿于合肥,1996年修改于常德,1999年定稿于湘潭)

注:

(1) 李阳冰(草堂集序)
(2)二诗分别见(登峨眉山》、《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引文以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李太白全集》为准,下同。
(3)《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
(4)参见罗宗强(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李白诗文系年》、郁贤皓《李白丛书•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均以为元林宗与元丹丘为一人,可备一说。
(6)《大鹏赋并序》。
(7)(秋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8)(代寿山答比例孟少府移文书》。
(9)《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待御绾》。
(10)钱起《题嵩阳焦炼师石壁》,见《全唐诗》卷239。
(11)《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12)(早秋单父楼酬窦公衡》。
(13)参见郁贤皓《吴筠荐李白说辩疑),(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李生龙(李白与吴筠究竟有无交往》,(祁连学刊)1989年3期(李白研究专号)。
(14)二诗分别见《天台晓望》及《早望海霞边》。
(15)参罗宗强《李白与道教》,《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
(16)《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篆)临别留赠》。
(17)三诗分别见《留别广陵诸公》、《书怀示息秀才》及{避地司空原言怀》
(18)按罗宗强《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一文认为李白此诗所叙为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之意,当写其修炼内丹的情形。
(19)参见毛水清《李白炼丹地点考》,《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0)三诗分别见《拟古》(其三)、《月下独酌》(其二、其四)
(21)《下途归石门旧居》。
(22)《题雍邱崔明府丹灶》
(23)参见拙文《李白游仙访道的思想契机》,《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作者为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谪仙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3)

    湖南道教网 王友胜

    2011-02-11 17:22:56

    |
    谪仙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3)
    |


    (四) 流落江南时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南奔寓浔阳(今江西九江),其《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云:“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李白在庐山,当然免不了炼丹服饵,所谓“仆卧香炉顶,餐霞嗽瑶泉”,“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是也。还丹相传为黄帝九鼎神丹之四,由水银、雄黄等物质配制炼成。至于“琴心三叠”当指《黄庭内景经》所载“三叠琴心化胎仙”,是说血脉和平之极,圣胎结出,便可成仙。这似是一种内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续娶的那位好道的宗夫人也南奔至此。宗氏崇道,李白在前此所写的《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中即已表明:“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宗夫人乃武后、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她在庐山与奸相李林甫人道的女儿李腾空颇有交往,常去探看。李白曾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相送,其一云:“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据《庐山志》载:李腾空曾“学三洞法,以丹药、符篆救人疾苦。”诗中的云母,即为炼丹药物之一,庐山盛产,以水碓捣炼,舂成细末可服用。李腾空隐于庐山屏风叠之北,与李白为近邻。故从李腾空的炼丹学仙生活,可窥见李白在庐山炼丹服砂的大致情形⒆。李白此期道教活动又一个集中的地方便是皖南,如敬亭山、秋浦、清溪、大楼山等地。他在敬亭山的炼丹活动,可从《秋送从侄耑游庐山序》一文中得知:“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文中说不能陪侄子李耑游庐山是因丹液未炼成,放不下手。诗人在秋浦停留良久,并有《忆秋浦桃花旧游》一诗记录其道教活动:“不知旧行径,初发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此炼金骨。”炼丹必需一些药物,为此,诗人不辞辛苦,到处采集,《古风》其四、《宿虾湖》二诗便反映了他采集仙药的情况。如前一首诗云:“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志愿未及申。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大楼山在池州府(今安徽贵池县)城南七十里,青溪即清溪,流经池州府门外,从清溪口入长江。诗人攀山越岭,采铅的目的是烧炼紫河车。元萧士簧《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注“紫河车”云:“道家蓬莱修炼法:河车是水,朱雀是火。取水一斗铛中,以火炎之令沸,致圣石九两其中,初成姹女,次谓之玉液。后成紫色,谓之紫河车。”从这些我们今天看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活动中,可知诗人李白晚年沉溺于道教已是很深的了。

    综上所述,李白终生崇道,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态势。蜀中及被诏长安前,其崇道主要是为了求得声名,得到皇帝赏识、诏见。因胸中尚荡漾着强烈的功名欲望,故崇道活动既不深入,又不持久,对道教的认识亦较肤浅。赐金放还及流落江南时,其崇道主要是为了排遣精神痛苦及追求长生久视,故对道教的认识有所加深,对道教的态度更加虔诚,并正式加入了道士的行列。有人在未对李白道教活动作全面考察的情况下,仅举出个别诗句,如“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等,便否定李白的道教信仰,或说李白晚年已从道教迷信中清醒过来,摘句批评,以偏概全,这是极不严谨的做法。须知李白晚年亦写过“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的诗句[21]。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李白不是真心的学道,像他那样放荡不羁的人竟然会甘愿反绑双手,数天数夜不吃不喝,环绕坛边,鱼贯而行,口中不断地念念有词,向神灵祷告?我们也很难想象,如果李白不是醉心慕道,在漂泊潦倒、沉沦不遇、生活尚无着落的情况下,竟然会倾其家产去烧丹炼汞、吞金服砂?诚如李白也否定过功名一样,他在神仙道教面前也曾徘徊过,怀疑过,但就其主流而言,李白一生崇道还是很深的,在唐代众多文人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唐代奉道教为国教,“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22]排遣仕途失意后的精神苦闷,追求个性自由、解放与延年久视及强烈的自我仙人意识,这些都是李白崇道的思想契机。[23]

     (1991年初稿于合肥,1996年修改于常德,1999年定稿于湘潭)

    注:

    (1) 李阳冰(草堂集序)
    (2)二诗分别见(登峨眉山》、《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引文以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李太白全集》为准,下同。
    (3)《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
    (4)参见罗宗强(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李白诗文系年》、郁贤皓《李白丛书•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均以为元林宗与元丹丘为一人,可备一说。
    (6)《大鹏赋并序》。
    (7)(秋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8)(代寿山答比例孟少府移文书》。
    (9)《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待御绾》。
    (10)钱起《题嵩阳焦炼师石壁》,见《全唐诗》卷239。
    (11)《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12)(早秋单父楼酬窦公衡》。
    (13)参见郁贤皓《吴筠荐李白说辩疑),(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李生龙(李白与吴筠究竟有无交往》,(祁连学刊)1989年3期(李白研究专号)。
    (14)二诗分别见《天台晓望》及《早望海霞边》。
    (15)参罗宗强《李白与道教》,《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
    (16)《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篆)临别留赠》。
    (17)三诗分别见《留别广陵诸公》、《书怀示息秀才》及{避地司空原言怀》
    (18)按罗宗强《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一文认为李白此诗所叙为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之意,当写其修炼内丹的情形。
    (19)参见毛水清《李白炼丹地点考》,《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0)三诗分别见《拟古》(其三)、《月下独酌》(其二、其四)
    (21)《下途归石门旧居》。
    (22)《题雍邱崔明府丹灶》
    (23)参见拙文《李白游仙访道的思想契机》,《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作者为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