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网络 李养正

2011-03-15 08:46:28

奏响道教对生活的赞歌——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道教是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宗教,含藏着厚实的我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因素。有的学者赞誉它融摄性很强,有的则贬斥它杂而多端,有的说它是历史社会生活折射的映象,有的说它是有宗教特征的社会文化形式。总之,它有系统而博广的义理和独立而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它是华夏领域天籁、地籁、人籁自然谱成的合奏曲,虽是空虚来声、百音齐鸣,而其基调则是和谐的和活泼的,抒发着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长生久视的热烈情怀。其旋律充满对人生的兴味、对社会的兴味、对生活的兴味。它的一切根本性义理,可以说聚焦于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与"生活"。向往的是天和、地和、人和,达到天乐、地乐、人乐;就人类自身来说,就是运用"贵生"的钥匙去打开和走进人间仙境之门。

第二届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的组织者,为此次研讨会定了一个主议题,即:"为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探讨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意在探索"将道教的智慧、道教的精神、道教的义理思想贯彻到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中,立足于生活,圆融于生活,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的可行性与践行举措。也可以说,是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与激励,提出"生活道教"这一新说法、新观念,引导道教进一步以新姿态积极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体现道教的存在价值与活力,从而为社会生活的更趋美好作出贡献。出发于爱国爱教的热忱,提出这样的课题,我以为是及时的、必要的。

我们探讨这一课题时,特别是我们道教界中人在思考这一课题时,不能忘记,我们已经迈进了千禧之初的廿一世纪,面对的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替、生活方式与质量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挑战与希望,矛盾与喜悦,随时都可能出现在大家的社会生活之中,同时也承受考验。历史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疑虑、畏惧、逃避、滞阻都将只是洪流上飘浮的泡沫;只有认清客观形势,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新时代的启迪与机遇,更新观念,顺应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才是道教传承发展的制胜之路,必由之路。

虽说因应时代的要求,古老的道教观念上需要有所更新,在理论上需有所创新,在与社会生活方面需要有新的接轨。但这都不能仅凭热情与主观愿望办事,也不能只是抽象地议论一番;欲发挥道教的优势与潜力,更必须是实事求是,经过认真地观察与研究,用十分审慎的态度来具体对待。面对实际,明确其针对性,关注其实效性,从而显示其主动性与创新性。道教本来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道教界的每个成员本来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个体与整体,息息相关。进一步的融入,始于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现在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推动,在对道教有一个中肯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有关导向的说法,主要就在于革新观念,明确方向,规范践行,跟上时代发展的前进步代。故而新提法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明确的界定、明确的宗旨与目的,特别是具体的践行方法,使之建立在合情、合理、合法、可行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使奉道者接受,收到积极的效应,免致产生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的混乱、涣散。就"生活道教"的提法而言,其内涵的实质精神,务必是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大陆地区具有引导道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效益;在港澳地区具有促进爱国爱教团结进步并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效应;在国际影响上也要运用道教信仰这条联系纽带,关切到世界奉道者之间的共同宗教情感与在道教事业兴衰方面的共同意愿,促进交流与团结进步。以道教的和谐之音,对化解世界上的冷战、对抗,起积极的影响。总的说,即用重生、贵生、乐生的生命观,唤起人类尊重和关爱生命,热爱和融入社会生活,从而热爱和平增进社会的繁荣发展,使人间社会成为人间仙境。往日的道教持行者,大多关怀的是己身的幸福与长寿,而今天便要拓展、延阔、开放这狭窄的心胸,以"道"心容纳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整个人类以及环境与生态,在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之间保持心态的开阔与平衡。只有关爱生活,才能树立贵生、重生意识,只有意识到个体生命不是孤立的,也不仅属于自己,只有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只有大家彼此的关爱和谐,才能使生命的意义重大。

这并不是另辟道教持行新途径,而是遵循道教由入世而归根出世的持行传统,因应时代要求,开创道教事业的新局面、新前景、新的社会价值。形成既保持传统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道教。

那么,在当前道教如何发挥自身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融入现实社会生活并服务当代的社会生活呢?我以为,立足现实,首先要关注的是大陆道教的前进之路,因为她毕竟是道教祖根与道教主体之所在;同时也要关切港澳地区的道教以及国际道教。

一、关心时事,积极融入当代政治生活:努力学习时事政策,扭转过去持行者不问政治的消极思想,打破不涉尘事的旧观念,从国家公民职责出发,以积极的态度,重政治、讲政治,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依据各人的社会位置与力量,作出奉献。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利用一切与国际社会联系、交流的机会,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卓越成就,扩展我国的威望,冰释国际上一切对我国存在有疑虑的悬念,特别是要鲜明地"反独促统"。对世界来说,也要支持一切正义、进步的事业,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政治。

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融入社会经济生活:道教群体是社会组成的部分,大家都生活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之中。在我国大陆地区,只有社会主义祖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改善。全民共同走进幸福的生活境地,必须建筑在充裕的经济基础之上。道教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部分,当然首先要依法搞好自身的经济状况,生产自养,减轻社会的宗教性质负担;同时道教所经营的自养事业,也要关切为社会服务,有利于民,有助于活跃社会经济。宫观自养有余,还理当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用之于"希望工程"、"爱心工程"以及地方灾害救济事业,减缓国家与地方财政困难。再者,道教也是联通国际各方面的纽带,搞好一处道教胜地,可以吸引来国际香客游人的参访,从而带来一方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友好交往中,有不少是奉道者,道教作为联系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我们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宣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为促进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作沟通与辅助性质服务。"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提法不妥,为宗教界人士所难以接受。我以为,从人民利益出发,兼而顾之,结合运作,既利道教,亦利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这也是爱国爱教的当然举措,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当然也可以视为道教界对国家(或地方)在恩情上的回报。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网络 李养正

    2011-03-15 08:46:28

    |
    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

    奏响道教对生活的赞歌——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道教是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宗教,含藏着厚实的我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因素。有的学者赞誉它融摄性很强,有的则贬斥它杂而多端,有的说它是历史社会生活折射的映象,有的说它是有宗教特征的社会文化形式。总之,它有系统而博广的义理和独立而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它是华夏领域天籁、地籁、人籁自然谱成的合奏曲,虽是空虚来声、百音齐鸣,而其基调则是和谐的和活泼的,抒发着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长生久视的热烈情怀。其旋律充满对人生的兴味、对社会的兴味、对生活的兴味。它的一切根本性义理,可以说聚焦于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与"生活"。向往的是天和、地和、人和,达到天乐、地乐、人乐;就人类自身来说,就是运用"贵生"的钥匙去打开和走进人间仙境之门。

    第二届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的组织者,为此次研讨会定了一个主议题,即:"为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探讨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意在探索"将道教的智慧、道教的精神、道教的义理思想贯彻到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中,立足于生活,圆融于生活,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的可行性与践行举措。也可以说,是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与激励,提出"生活道教"这一新说法、新观念,引导道教进一步以新姿态积极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体现道教的存在价值与活力,从而为社会生活的更趋美好作出贡献。出发于爱国爱教的热忱,提出这样的课题,我以为是及时的、必要的。

    我们探讨这一课题时,特别是我们道教界中人在思考这一课题时,不能忘记,我们已经迈进了千禧之初的廿一世纪,面对的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替、生活方式与质量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挑战与希望,矛盾与喜悦,随时都可能出现在大家的社会生活之中,同时也承受考验。历史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疑虑、畏惧、逃避、滞阻都将只是洪流上飘浮的泡沫;只有认清客观形势,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新时代的启迪与机遇,更新观念,顺应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才是道教传承发展的制胜之路,必由之路。

    虽说因应时代的要求,古老的道教观念上需要有所更新,在理论上需有所创新,在与社会生活方面需要有新的接轨。但这都不能仅凭热情与主观愿望办事,也不能只是抽象地议论一番;欲发挥道教的优势与潜力,更必须是实事求是,经过认真地观察与研究,用十分审慎的态度来具体对待。面对实际,明确其针对性,关注其实效性,从而显示其主动性与创新性。道教本来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道教界的每个成员本来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个体与整体,息息相关。进一步的融入,始于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现在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推动,在对道教有一个中肯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有关导向的说法,主要就在于革新观念,明确方向,规范践行,跟上时代发展的前进步代。故而新提法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明确的界定、明确的宗旨与目的,特别是具体的践行方法,使之建立在合情、合理、合法、可行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使奉道者接受,收到积极的效应,免致产生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的混乱、涣散。就"生活道教"的提法而言,其内涵的实质精神,务必是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大陆地区具有引导道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效益;在港澳地区具有促进爱国爱教团结进步并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效应;在国际影响上也要运用道教信仰这条联系纽带,关切到世界奉道者之间的共同宗教情感与在道教事业兴衰方面的共同意愿,促进交流与团结进步。以道教的和谐之音,对化解世界上的冷战、对抗,起积极的影响。总的说,即用重生、贵生、乐生的生命观,唤起人类尊重和关爱生命,热爱和融入社会生活,从而热爱和平增进社会的繁荣发展,使人间社会成为人间仙境。往日的道教持行者,大多关怀的是己身的幸福与长寿,而今天便要拓展、延阔、开放这狭窄的心胸,以"道"心容纳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整个人类以及环境与生态,在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之间保持心态的开阔与平衡。只有关爱生活,才能树立贵生、重生意识,只有意识到个体生命不是孤立的,也不仅属于自己,只有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只有大家彼此的关爱和谐,才能使生命的意义重大。

    这并不是另辟道教持行新途径,而是遵循道教由入世而归根出世的持行传统,因应时代要求,开创道教事业的新局面、新前景、新的社会价值。形成既保持传统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道教。

    那么,在当前道教如何发挥自身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融入现实社会生活并服务当代的社会生活呢?我以为,立足现实,首先要关注的是大陆道教的前进之路,因为她毕竟是道教祖根与道教主体之所在;同时也要关切港澳地区的道教以及国际道教。

    一、关心时事,积极融入当代政治生活:努力学习时事政策,扭转过去持行者不问政治的消极思想,打破不涉尘事的旧观念,从国家公民职责出发,以积极的态度,重政治、讲政治,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依据各人的社会位置与力量,作出奉献。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利用一切与国际社会联系、交流的机会,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卓越成就,扩展我国的威望,冰释国际上一切对我国存在有疑虑的悬念,特别是要鲜明地"反独促统"。对世界来说,也要支持一切正义、进步的事业,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政治。

    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融入社会经济生活:道教群体是社会组成的部分,大家都生活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之中。在我国大陆地区,只有社会主义祖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改善。全民共同走进幸福的生活境地,必须建筑在充裕的经济基础之上。道教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部分,当然首先要依法搞好自身的经济状况,生产自养,减轻社会的宗教性质负担;同时道教所经营的自养事业,也要关切为社会服务,有利于民,有助于活跃社会经济。宫观自养有余,还理当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用之于"希望工程"、"爱心工程"以及地方灾害救济事业,减缓国家与地方财政困难。再者,道教也是联通国际各方面的纽带,搞好一处道教胜地,可以吸引来国际香客游人的参访,从而带来一方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友好交往中,有不少是奉道者,道教作为联系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我们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宣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为促进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作沟通与辅助性质服务。"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提法不妥,为宗教界人士所难以接受。我以为,从人民利益出发,兼而顾之,结合运作,既利道教,亦利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这也是爱国爱教的当然举措,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当然也可以视为道教界对国家(或地方)在恩情上的回报。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