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传统医学融通关系论析

博客 冯国超

2011-03-22 08:24:35

关于道教与传统医学之间的关系 ,过去学术界往往只注意到道教对传统医学的消极影响,没能对两者的内在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甚至片面地将医道关系视为一种阻碍与被阻碍的关系,或者武断地认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与道教并无直接关系,这类观点近来在学术界仍然时而可见。实际上,道教与传统医学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彼此融摄的复杂关系。

一、医道同源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发生关联 ,有其内在的历史原因和逻辑的必然性。从历史发展和思想渊源分析,道教的创兴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体系的建立有着共通之处。

1.医道同源首先表现在医、道两家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其中易学思想、阴阳五行说、老子哲学思想都是传统医学和道教各自理论体系建立的源头活水。

关于易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中医界历来就有“医易相通”、“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之说。明代大医家张介宾十分赞同孙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观点,认为“《易》,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类经图翼·医易义》)清代章虚谷也力主医易相通,在《伤寒论本旨》中断言: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而清代另一位医家唐宗海则撰有《医易通说》二卷,以《易》言医,阐发医《易》汇通之理。易学阐述天地万物阴阳动静变化之理,中医学旨在研究人体阴阳盈虚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都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故称“医易同源”。

易学同样也是道教产生、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这主要体现在易学为道教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论说工具和思维模式。道教内外丹术、科仪以及理身治国致神仙的宗教神学理论,无不贯穿着易学象征思维模式和思想。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就阴阳五行说与道教的关系、老子哲学思想对传统中医学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深入地阐明医道同源。

阴阳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战国末年至两汉 ,阴阳五行说广为流布,为传统医学和道教共同汲取。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汲取了阴阳说和五行说的思想,用于医学领域,形成了传统医学所特有的阴阳五行说。阴阳家的思想同时也是道教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思想渊源。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用以考察天地万物之性。如云:“天地之性,半阳半阴”。(《太平经合校》,第702页)

阴阳说和五行说也是道教内外丹修炼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周易参同契》以卦爻配阴阳五行,阐述金丹术的用药与火候,奠定了道教金丹术的理论基础。就道教外丹黄白术而言,还丹大药的制作,必须是阴阳相制配方。以阴制阳,以阳制阴,方成大药。故南宋道书《丹房须知》中首先强调炼丹之人必须掌握阴阳八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炼丹实验,云:“修炼之士,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达阴阳,穷卦象,并节气。”(第57页)

同样 ,阴阳五行说也是道教内丹术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钟吕传道集》明确指出:“丹经万卷,议论不出阴阳。”(《钟吕传道集》,第666页)道教内丹炼养,以自身真阴、真阳为“药物”,相交合而成丹。丹书中常以阴阳理论来阐释内炼机理。道教内丹术的术语众多,如取坎填离、抽铅添汞、龙虎交战、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无一不是以象征形式来表达阴阳配合烹炼之义。所以有“丹经篇篇说阴阳”之论。五行说也被丹家用以指导内炼养生。张伯端云:“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悟真外篇·读〈周易参同契〉》)道教内丹强调逆修成丹,即根据五行相生的颠倒关系进行修炼,名为“五行颠倒术”。通过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阴阳五行说是医、道两家共同的思想渊源。

传统医学和道教在思想渊源上的同源性还突出表现在受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影响方面。众所周知 ,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而道家思想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其一 ,《道德经》第25章云:“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阐发的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不少篇章中都可以找到其影响的痕迹。如云:“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我们仅从“法则天地”、“合同于道”这两词的表述上,就不难看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深刻影响。

其二 ,《道德经》第77章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一思想成为传统医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治疗法则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据此提出传统医学的治病大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其三 ,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哲学思想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论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道德经》中有许多防微杜渐的思想,如第71章云:“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一思想为《黄帝内经》所汲取,贯彻在“治未病”的原则中。《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其四 ,老子清静寡欲、顺乎自然的思想也为传统养生理论所汲取,成为其重要的养生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医学所强调的顺时养生、调神养生、惜精养生、谨和五味的养生原则和方法都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是《黄帝内经》论述养生原则和方法的主要篇章,其中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文中所述“恬淡虚无”、“志闲”、“少欲”无不体现了老子思想。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历代许多医学家都十分重视研读《道德经》,其中扬上善、孙思邈、徐大椿等人还曾对《道德经》作注。

2.从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医道同源还突出表现为传统医学、道教二者的前期萌芽发展都与原始宗教的巫术有密切关系。闻一多先生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点讲,一个巫教。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虽则形式上尽可截然不同。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闻一多全集》,第143页)巫术及巫术思想是道教产生的重要渊源,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从现有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的新材料来看,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原始巫教、秦汉之际的方仙道是道教孕育发展的前身,或可称之为“前道教形态”。

同样 ,巫术与传统医学也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从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来分析,作为人类早期知识形态的医药知识是包容在原始宗教之中的,原始宗教是人类医学知识的最初载体,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巫医。著名医学史家陈邦贤先生指出:“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第7页)古代原始社会的巫师大都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他们善于汲取和搜集民间关于辨别、采集药物的知识和治疗经验,加以整理,使之完善、提高,而且能针对不同疾病实施法术和药物。在很大程度上,古代的巫术操作法式可以说是后来医学实验的最初萌芽,巫医可以说是最早的医生。

总之 ,道教和中国传统医学在创立发展过程中具有某种“同源性”的关系,两者都吸纳了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易学思想和先秦道教思想;古代巫术、秦汉神仙方士的实践活动,都曾为中国传统医学和道教的萌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就为两者日后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与传统医学融通关系论析

    博客 冯国超

    2011-03-22 08:24:35

    |
    道教与传统医学融通关系论析
    |

    关于道教与传统医学之间的关系 ,过去学术界往往只注意到道教对传统医学的消极影响,没能对两者的内在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甚至片面地将医道关系视为一种阻碍与被阻碍的关系,或者武断地认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与道教并无直接关系,这类观点近来在学术界仍然时而可见。实际上,道教与传统医学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彼此融摄的复杂关系。

    一、医道同源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发生关联 ,有其内在的历史原因和逻辑的必然性。从历史发展和思想渊源分析,道教的创兴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体系的建立有着共通之处。

    1.医道同源首先表现在医、道两家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其中易学思想、阴阳五行说、老子哲学思想都是传统医学和道教各自理论体系建立的源头活水。

    关于易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中医界历来就有“医易相通”、“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之说。明代大医家张介宾十分赞同孙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观点,认为“《易》,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类经图翼·医易义》)清代章虚谷也力主医易相通,在《伤寒论本旨》中断言: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而清代另一位医家唐宗海则撰有《医易通说》二卷,以《易》言医,阐发医《易》汇通之理。易学阐述天地万物阴阳动静变化之理,中医学旨在研究人体阴阳盈虚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都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故称“医易同源”。

    易学同样也是道教产生、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这主要体现在易学为道教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论说工具和思维模式。道教内外丹术、科仪以及理身治国致神仙的宗教神学理论,无不贯穿着易学象征思维模式和思想。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就阴阳五行说与道教的关系、老子哲学思想对传统中医学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深入地阐明医道同源。

    阴阳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战国末年至两汉 ,阴阳五行说广为流布,为传统医学和道教共同汲取。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汲取了阴阳说和五行说的思想,用于医学领域,形成了传统医学所特有的阴阳五行说。阴阳家的思想同时也是道教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思想渊源。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用以考察天地万物之性。如云:“天地之性,半阳半阴”。(《太平经合校》,第702页)

    阴阳说和五行说也是道教内外丹修炼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周易参同契》以卦爻配阴阳五行,阐述金丹术的用药与火候,奠定了道教金丹术的理论基础。就道教外丹黄白术而言,还丹大药的制作,必须是阴阳相制配方。以阴制阳,以阳制阴,方成大药。故南宋道书《丹房须知》中首先强调炼丹之人必须掌握阴阳八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炼丹实验,云:“修炼之士,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达阴阳,穷卦象,并节气。”(第57页)

    同样 ,阴阳五行说也是道教内丹术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钟吕传道集》明确指出:“丹经万卷,议论不出阴阳。”(《钟吕传道集》,第666页)道教内丹炼养,以自身真阴、真阳为“药物”,相交合而成丹。丹书中常以阴阳理论来阐释内炼机理。道教内丹术的术语众多,如取坎填离、抽铅添汞、龙虎交战、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无一不是以象征形式来表达阴阳配合烹炼之义。所以有“丹经篇篇说阴阳”之论。五行说也被丹家用以指导内炼养生。张伯端云:“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悟真外篇·读〈周易参同契〉》)道教内丹强调逆修成丹,即根据五行相生的颠倒关系进行修炼,名为“五行颠倒术”。通过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阴阳五行说是医、道两家共同的思想渊源。

    传统医学和道教在思想渊源上的同源性还突出表现在受先秦道家哲学思想影响方面。众所周知 ,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而道家思想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其一 ,《道德经》第25章云:“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阐发的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不少篇章中都可以找到其影响的痕迹。如云:“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我们仅从“法则天地”、“合同于道”这两词的表述上,就不难看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深刻影响。

    其二 ,《道德经》第77章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一思想成为传统医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治疗法则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据此提出传统医学的治病大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其三 ,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哲学思想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论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道德经》中有许多防微杜渐的思想,如第71章云:“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一思想为《黄帝内经》所汲取,贯彻在“治未病”的原则中。《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其四 ,老子清静寡欲、顺乎自然的思想也为传统养生理论所汲取,成为其重要的养生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医学所强调的顺时养生、调神养生、惜精养生、谨和五味的养生原则和方法都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是《黄帝内经》论述养生原则和方法的主要篇章,其中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文中所述“恬淡虚无”、“志闲”、“少欲”无不体现了老子思想。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历代许多医学家都十分重视研读《道德经》,其中扬上善、孙思邈、徐大椿等人还曾对《道德经》作注。

    2.从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医道同源还突出表现为传统医学、道教二者的前期萌芽发展都与原始宗教的巫术有密切关系。闻一多先生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点讲,一个巫教。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虽则形式上尽可截然不同。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闻一多全集》,第143页)巫术及巫术思想是道教产生的重要渊源,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从现有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的新材料来看,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原始巫教、秦汉之际的方仙道是道教孕育发展的前身,或可称之为“前道教形态”。

    同样 ,巫术与传统医学也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从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来分析,作为人类早期知识形态的医药知识是包容在原始宗教之中的,原始宗教是人类医学知识的最初载体,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巫医。著名医学史家陈邦贤先生指出:“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第7页)古代原始社会的巫师大都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他们善于汲取和搜集民间关于辨别、采集药物的知识和治疗经验,加以整理,使之完善、提高,而且能针对不同疾病实施法术和药物。在很大程度上,古代的巫术操作法式可以说是后来医学实验的最初萌芽,巫医可以说是最早的医生。

    总之 ,道教和中国传统医学在创立发展过程中具有某种“同源性”的关系,两者都吸纳了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易学思想和先秦道教思想;古代巫术、秦汉神仙方士的实践活动,都曾为中国传统医学和道教的萌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就为两者日后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