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杨立志:宋代真武经典思想特色论略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杨立志     时间:2017-03-20 13:15:09      繁體中文版     

真武经典是道教徒尊奉的道、经、师三宝之一,是传播真武神信仰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真武经典接触、了解、接受、传播真武神信仰,也通过真武经典了解、接受、传播道教教理教义。宋代是真武神信仰发展兴盛的重要时期,也是真武经典涌现流行的重要时期。本文拟对宋代流行的真武经典及其主要内容略作综述,并对宋代真武经典的思想特色作简要概括。

一、宋代流行的主要真武经典

宋代是真武经典的出世和传播较快的时期。宋代流行的主要真武道经约10余种,共30余卷。北宋流行的真武道经有《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启圣记》等。南宋出现的真武道经有《真武灵应大醮仪》《玄帝实录》(又名《降笔实录》等)、《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真武灵应真君报父母恩重经》等。

1、《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一卷[1],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不著撰人及成书时代。河南省登封市保存有宋代的《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石碑一通,其内容与《道藏》所录经文基本相同,只是篇后没有“奉礼咒”、“又咒”,碑后题云:“宋元符二年(1099年)岁次己卯正月甲辰朔十八日辛未,河南宋溥书并立石,武宗孟□,张士宁刊。”[2]说明北宋中期该经已经在社会上流传。

2、《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3] (三经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因篇内有“神咒”三则,故称“神咒妙经”。原不著撰人及成书时代。南宋陈伀在该经集疏中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妙经》乃汉天师张道陵亲遇太上老君下授经籍之本”。[4]元代武当道士张守清等所编《玄天上帝启圣录》(以下简称《启圣录》)卷六“施经救灾”条云:宋仁宗至和(1054——1056年)中,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应天府军民瘟疫者甚众,真武托梦该宫住持道士任亢之云:“吾观南京冬疫,宜令印造《太上说真武妙经》,沿门施与患人,供养受持。”[5]后印经散发,患者安适。《启圣录》卷四“劫院就擒”条云:“并赐《御书太上真武经》一卷。”[6]说明该经在北宋中期已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3、《真武启圣记》,原书已佚,卷数不详。关于该书的来历,《启圣录》卷六载: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染患不豫,命南岳道士王伯初登坛烧表,奏延圣寿。后得真武佑圣院保明,仁宗痊愈。仁宗为报答真武恩德,命中书、门下三司及礼部在全国彻底访求真武灵验事迹,各地方官府撰写“启圣奏章”呈报朝廷,共计104件事[7],编成《真武启圣记》一书。关于该书的编者,《总真集》卷下:“丰乾大天帝,按宋侍中荆国公宋庠奉旨所编《真武启圣记》第九章称真武初学业,遇帝赐以黑驼虬角断魔雄剑。”[8]宋庠(996——1066年),字公序,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人,天圣初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英宗即位封郑国公。卒,赠太尉兼侍中。陈伀集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征引《启圣记》20余则,多数可在《启圣录》中找到相应内容,且其内文均称“真武”,[9]故可知《启圣记》乃《真武启圣记》的简称。由于陈伀注征引《启圣记》20余则,皆见于《启圣录》中,因此我们认为《启圣记》主要内容保存在《启圣录》中。

4、《真武灵应大醮仪》[10]六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道门科范大全集》中。《大全集》第六十三卷题下注云:“三洞经箓弟子仲励修”。该经叙述宋代道士修设真武灵应坛醮仪式,凡升坛法事及启坛、清旦、临午、晚朝、设醮、行道等规范程式,皆详列之。关于此斋醮仪的来历,原序云:“佑圣醮仪凡三本,一潜耀巢公观;二大师史公浩;三近出一本,皆是单朝,于宿启昼夜醮则不备。爰合三仪,并取杜天师光庭北帝斋仪三上香两节参修,增为启散三时行道,作五卷,以备修设之用。”[11]《武当道教史略》考证,巢观乃四川广都县人,南宋建炎(1127——1131年)前后在世,曾编制《北极真武醮仪》等道书;史浩(1106——1194年)乃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宋孝宗时任宰相。该醮仪是仲励取杜光庭所作《北帝斋仪》三上香作参考,融汇南宋巢观、史浩等所编真武斋醮仪三种,遂修成《真武灵应大醮仪》一书。该书可以肯定是南宋时期的作品。[12]

5、《玄帝实录》[13],又名《降笔实录》、《玄帝宝录》、《玉虚师相真武实录》等,简称《实录》。原书已散佚,卷数不详。明代杨士奇《文渊阁书目》著录“《玄帝实录》一部一册”。[14]陈伀《太上说真武妙经注》、元代刘道明《总真集》及《启圣录》等书均转引其内容,从引文看该经主要叙述真武———玄帝出身、修行、降魔及三次受玉皇册封等事迹。关于该经的成书时代及编撰者,《武当道教史略》考证说:该经是以扶乩降笔的形式编成于淳熙十一年(1184年),其编者当是襄阳紫虚坛(元代武当山有紫虚宫)道士“班长”张明道,为神其说,故称“大罗天上清七宝紫微宫天机都承旨、神应元惠董真君编降,授道士张明道”。其目的除宣传玄帝事迹外,还着重于发明玄帝与武当山的关系,故颇受宋元武当道士的重视。[15]

6、《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16] (二经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正文,乃玄天上帝说父母生养儿女之艰难及儿女报答父母恩情之必要;后一部分为“玄帝报恩圣号”。南宋西蜀道士吕元素等于宋孝宗淳熙戊申(1188年)所编《道门定制》卷五云:“……第八时,奉为斋官某家报答父母劬劳深重重恩,各持念……《真武灵应真君报父母恩重经》一卷。”[17]说明该经在南宋初已经流行,后真武升格为玄天上帝,其经名称也随之改变。

7、《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18]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原不著撰人及成书时代。据陈伀《太上说真武妙经注》卷六云:第五代天师张昭成于三国吴孙皓甘露元年(265年)甲子岁“建正一玄坛于居址之处,将祖传诸品秘法符箓,传度四方,开度学者,于品箓阶内有《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秘箓》,从人参请也”。[19]张昭成所传诸品法箓中有无此箓,难以确考,但陈伀是南宋道士,他提到此书,说明南宋时该书已在社会上流传。

8、《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十卷[20],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容为无上赤文帝君金阙化身天尊为妙行真人等天界诸真演说修真十戒,以度兆民。正文分十卷,由妙行真人讲说礼忏之法,每说一戒为一卷,令人志心朝礼三清、玄帝、圣父母、圣师等数百位天尊,皈依北极佑圣院诸真仙众,此谓之“礼”;又依照有关戒律检讨忏悔前世今生罪业及犯戒之罪,乞求神仙赦罪赐福,此谓之“忏”。由于该经称真武为“教主北极镇天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而“福德”之号是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加封的,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年)又加封“仁济正烈”之号。[21]故该书当出于嘉定二年至宝祐五年之间。

9、《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22]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经文称“真武佑圣真君”,显然出于宋徽宗增上真武“佑圣真君”之后;篇内称真武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当系南宋孝宗以后之尊称。[23]其内容以修真十戒为线索,自陈忏悔,礼拜玄帝。乃祭礼礼赞镇天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以祈福谢罪之斋仪。有启奏、志心归命礼赞三清及玄帝等神灵,忏悔、发愿、讽经等仪式。

10、《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24]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篇内直称真武灵应真君,故当出于宋真宗之后,其部分文字与《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同。先述真武之神职,又载天尊垂示消灾免厄之法,乃为道士、信士烧香持斋供奉真武时跪诵之宝忏。

11、《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25]六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原题“鄽人方田子佩升玄内教箓陈伀集疏”。该经注对南宋以前有关真武的传说作了系统整理,引证了大量灵应故事,便于在民间流传。武当山紫霄宫保存有明刊梵夹本陈伀注《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不分卷,虽有残缺,但比《道藏》本多序、赞、跋等。篇后《方田子跋》对该书的编刊经过及成书时间均有记载:“自古及今,岩栖鄽隐,大知之士闲闲也,小知杜口间间也。……伀近得上天都承旨董真君所编《玄帝宝录》,笔降于世,可谓深切着明真矣。谨将引证此经,敢不虔命副墨,积累刊就,随力印散。惟大道证明,懿报玄帝垂世之恩,愿使有形互传之。时宋改元端平三年岁次丙申中元日于弊窟书。方田子伀志宁谨题。”[26]这说明该经注成书于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

宋代还流行其它一些有关真武的图书,如《启圣录》卷二“朱氏金砖”条提到“板印《真武出相戒杀图》裱施”。卷四“洞真认厌”条提到“持行《北极真武灵应法箓》”。其书不传,内容无考。但就现存的北宋真武经典来看,文字通俗,内容简洁,篇幅较小,适合民间念诵供奉。[27]

二、宋代真武经典的主要内容

宋代流行的《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等真武经典,系统地记述了真武神的来历、出生时间,入武当山修道飞升、在天宫的职司、形象特征、特长本领、显化事迹、灵验传说及统率的众神等内容,反映了由玄武将军到真武真君,由真武真君到玄天上帝这一神格地位提高的过程,使真武神的神格履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神圣化。

虽然宋朝皇帝对真武的封号未突破“真君”系列,但《玄帝实录》等书已称真武为“玄天上帝“。《实录》云:“大宋仁宗朝嘉祐二年丁酉岁,上应大罗天真化三年也。至其五月五日,三清上帝并升玉宸殿,敕九天司马开历考万天功过,校正三官四圣自太虚开化,神一诞生,所有保天佑地、化育群生之功……时(上天真化四年上元节)昊天玉尊亲行典仪,册封至玄武加号‘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领九天采访使职’。”[28]

由于天界的“三清上帝”及“昊天玉尊”册封玄武为帝是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之后,那么人间称真武为玄帝也不会早于该年。不过,最迟在南宋淳熙十一年以后,玄帝之称号已随着《玄帝实录》一书的印行而传播四方,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道士白玉蟾、蒋晖题写的湖南永州祁阳山《紫霞观镇蛟符》石刻即云:“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受天明命、剪伐魔精。”[29]《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注》也有“玄帝师学”、“玄帝宝录”等语。[30]这表明南宋中后期道教界已普遍地应用“玄帝”一词,真武的神格地位由“真君”提高为天帝。《玄帝实录》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有关玄帝的神话已相对成熟,形成了较规范的系统。据《玄帝实录》和其它宋代经书记载,玄帝神话大略是这样的:

玄帝是先天始气五灵玄老之化,乃先天始气、太极别体。上、中、下三皇时俱曾下降为真人。黄帝时生静乐国为王子,是太上第八十二次化身。是时正当开皇元年甲午之岁三月初三日午时,产母左胁,诞生于王宫。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惟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于王宫发此誓愿,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辞父母出家学道,得玉清圣祖紫元君授其无极上道,令入武当山修道,栖于紫霄峰,四十二年,大得上道,功成飞升。玉帝闻其勇猛,特拜太玄元帅领元和迁校府事,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以断天下妖邪。上天龙汉二年之时,下世洪水渐息,人民始耕,生灵方足衣食;殷纣主世,淫心失道,矫侮上天。日造罪愆,恶毒自横,遂感六天魔王引诸鬼众,肆诸凶衅,伤害众生,毒气盘结,上冲太空。是时元始天尊说法于玉清圣境,天门震辟,下见恶气冲突,弥塞天光,乃命玉帝降诏北极紫微大帝,阳以周武伐纣,平治社稷;阴以玄武收魔,间分人鬼。玄武奉敕,乃披发跣足,金甲玄袍,部领六丁六甲、五龙神兵及数十万神兵齐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时收断,人鬼分离,冤离解脱,黎民安泰,国土清平。在这次收魔时,玄武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魔王以坎离二气变为苍龟巨蛇,化现方成,玄武以神力摄于足下,锁于酆都大洞。收魔即毕,玄武凯还清都,面朝金阙。元始认为玄武归根复位之时已到,于是乃命玉帝宣降玉册,拜玄武为镇天玄武大将军、三元都总管等职。玉帝赐玄武自此之后可披发跣足,蹑踏龟蛇,建皂纛玄旗,躬披铠甲,位镇坎宫,天称元帅,世号福神;且命他每月下降,扶持社稷,普福生灵。后更以感其功劳巨大,乃于上天真化四年正月十五日,拜玄武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简称玄帝。因其位镇北方,世人又称之为北帝。凡遇每月三七日(或称三六日),即下降人间,受人醮祭,察人之善恶,断灭不祥。[31]

真武——玄天上帝修真得道、荡妖除魔的神话到南宋时期已基本定型,虽然后人又编写了许多玄帝故事,但基本上都是对原有神话类型的补充和完善。这些道经的刊布流传对扩大玄天上帝的影响,激发群众的信仰有很大的作用。

道教的一切经典,无不宣称其基本信仰为“道”。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有了“道”才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演化而构成天地、阴阳、五行,由此而化生万物。道教徒相信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东汉《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32]《老子想尔注》中说:“一者道也”,“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33]晋代捧出“元始天尊”置于太上老君之上;至南北朝又捧出“太上道君”,置于诸尊之上。隋唐时乃有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三清(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也为道教之至尊神。宋代真武经典反映了道教基本信仰,如《真武本传妙经》在解释“玄武应化之因”时说:玄武“乃玄元圣祖护度天人应化之身,神明之妙。盖无形之为道,非有象之可言,变化亿千,虚无难测,且玄元圣祖八十一次显为老君,八十二次变为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武曲显灵之验”。[34]《降笔实录》云:“玄武果先天始气、五灵玄老之化,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35]在这里,玄武已不再是龟蛇合体的北方星神,而是“老君变化之身”、“元始化身”。所谓“玄元圣祖”本来只是唐玄宗给老子的尊号,这里则指道气、祖气,是生天生地,化育万物之根。由此也可以说玄武就是“道”的化身。唐代孔颖达疏老子“道生一”云:“此太极是也。”故玄武作为“太极别体”,也直接与“道”发生联系。这为玄帝成为武当道教崇奉的至尊神创造了条件。

三、宋代真武经典的思想特色

宋代流行的各种真武经典是道教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道经在神化真武神的过程中,自觉地宣传道教的教理教义和有关道教思想,生动地描绘了神仙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尽善尽美,诱导人们皈依礼拜道教神仙。概括而言,宋代真武经典的思想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奉祀真武、崇拜大道的信仰思想。道教的一切经典,无不宣称其基本信仰是“道”。道教徒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相信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宋代真武经典反映了道教基本信仰,如《真武本传妙经》在解释“玄武应化之因”时说:玄武“乃玄元圣祖护度天人应化之身,神明之妙。盖无形之为道,非有象之可言,变化亿千,虚无难测,且玄元圣祖八十一次显为老君,八十二次变为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武曲显灵之验。”[36]《降笔实录》云:“玄武果先天始气、五灵玄老之化,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37]在这里,玄武已不仅是龟蛇合形的北方星神,而是“老君变化之身”、“元始化身”、是“道”的化身。这为玄帝成为道教崇奉的至尊神创造了条件。

第二,清静无为、潜心修道的内丹思想。唐末服食外丹的弊病引起社会关注,五代以后内丹学大兴,道教修仙理论开始专主内丹。宋代流行的真武经典称真武七岁即“潜心念道,志契太虚”;十五岁,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隐居修道。“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功成果满,白日升天。[38]这反映出道教改革派重视内丹修炼的思想。《玄帝实录》称:“王子离宫,寻访幽谷,遂感紫元君授无极上道。”玄武入武当山紫霄岩修道“……绵绵若存(镇护元气、绵绵长存)、虚心实腹(清心寡欲、抱一顺贞)、和光同尘(守昧同垢、韬光晦明)、凿开造化(凿开虚已、熔化至精)、朴散胚浑(雕琢复朴、块然胚浑)。”[39]“绵绵若存”源于《道德经》第六章:“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40]这里是指修道时将元气镇护在丹田之内,令其绵绵不断的循环生发。“虚心实腹,和光同尘”。“虚心实腹”源于《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41]修道时,要“道法自然”、“和光同尘”。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42]意即道如同自然界的光一样,混合无间,随同世俗。强调修道之人,理应毫无高傲的心态,即使有功于众生,内心也应不矜持,不立异,不粉饰,混同世俗,不局限于出世,亦不局限于入世,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的旷达精神,和光同尘,假借修真,磨炼自己的性情,精修品德,增补丹基,增益道行。修道也不必远避尘世,所以道经讲:“在隐居尘”,“大隐隐于闹市”。“曲全枉直,洼盈敝新”,源于《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43]老子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透视出的智慧,观照现实世界的活动,对于事物的两端都能加以彻察,看到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常人总喜欢追逐事物的显相,芸芸众生莫不亟亟于求“全”求“盈”,或急于彰扬显溢,因而引起无数纷争。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曲”、“枉”、“洼”、“敝”都具有“不争”的内涵。由上可知,静乐国王子作为天神化身,不是靠服食金丹大药成仙的,而是通过清静无为,潜心守一,苦行修炼而获得成功。“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最终才登上天界的。该神咒所肯定的静乐国王子修仙学道的方法,都是依照老子《道德经》而行的。

第三,善利万物、救护群品的生态思想。真武神是“玄元之化,天一之尊”,是人们信奉的水神。《道德经》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4]《真武妙经注》卷五云:“水为上善而非善己,故得与天地一同而长,且久利于万物而弗自利,流渡万物而弗自渡,万物昏塞染着,无所不涤,名曰备众广法也。”[45]《元始说真武妙经》载《真武神咒》云:“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救护群品,家国咸宁。”“天得以健,地得以宁。民得以养,物得以萌。……三才之内,万类咸亨。”[46]《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二云:“谨按修真第二戒云: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切虑弟子某一真乖本,百念俱非,求适口之肥鲜;称快心之爽美。捕猎投林之兽,搜逻飞野之禽。挟弓驰射于山间,设网低沉于水底。”[47]《启圣录》卷一“童真内炼”载:“玄帝登山,首于太子岩栖隐。帝修真时,有灵鸦报晓,黑虎卫岩,每食必饵之。”[48]通过玄帝修真故事的形式宣扬道教热爱生命、善待万物,愿意与自然界所有生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

第四,忠孝仁义、诚信不欺的伦理思想。宋代流行的真武经典大力宣扬忠孝仁义等伦理思想。《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九云:“不得不忠不孝。”认为“事君非礼,弗克尽忠”为学道人之大忌。[49]把忠君放到重要位置。《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说:“忠孝仁义如有失,无边罪业实难逃。”[50]以因果报应等道教信仰来诱使人们信守忠孝仁义等伦理。《真武灵应真君报父母恩重经》是宣扬孝敬父母的道经,其《报恩圣号》云:“垂念我等众生有相,托生父母,怀耽十月,乳哺三年,辛苦万千,殷勤寸念,令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崄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父母,早得超生……。”[51]这里把孝亲思想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具有儒家理性色彩。而经中告诫道士及众生,要通过礼拜真武为师,为现在父母祈福祈寿,为过去父母祈求超生,学道不忘报本,又是道教思想。真武神修道登真,荡妖除魔,功勋卓著,官拜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天界崇封圣父圣母:“拜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号之后,崇封圣父曰净乐天君明真大帝。圣母曰善胜天后琼真上仙。”[52]因儿子功劳卓著而诰封父母,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体现。南宋孝宗淳熙戊申(1188年)道士吕元素等所编《道门定制》卷五云:“……第八时,奉为斋官某家报答父母劬劳深重重恩,各持念……《真武灵应真君报父母恩重经》一卷。”[53]道教反对虚伪欺诈,注重用诚信思想教化广大民众,《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强调“不得……不信不仁”。通过道诫以规范教徒行为,教化百姓,诚信不欺。《启圣录》卷二“朱氏金砖”条称供养真武福神:“第四,怜贫恤老,孝育骨肉,事涉公私,心莫欺谄。”[54]把一物不欺、一语不欺当作内心的规戒。《启圣录》卷八“假烛烧尘”记述南安军(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开隆观前一贩卖假货的奸商遭到雷劈,店铺被火烧为灰烬。[55]

第五,度人济物,录善罚恶的教化思想。宋代真武经典将神仙信仰与度人济物思想结合起来,宣扬真武神能改变现实的苦难,给信徒带来幸福。如《元始说真武妙经》宣扬真武神常“应化下土,度人济物”。《真武神咒》云:“劫终劫始,剪伐魔精,救护群品,家国咸宁。”[56]录善罚恶是道教神仙重要的社会伦理功能,真武神即有执掌功过,录善罚恶之职能,《真武本传妙经注》举了许多例子,讲解真武经常降于下界“录善罚恶,辅正除邪,济拔天人,祛妖摄毒”的功能。[57]《启圣录》卷八:“人之处世,善恶由心。善事如江海潮波,来无形影,去无根源。恶有速报,如天地产物,是处皆应,可不谨之。”[58]《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称真武凡遇甲子、庚申、每月三七日,下降人间,受人醮祭,察人之善恶功过、年命长短。各书无不宣扬凡奉神行善、待人仁义者登录入仙籍,长享福寿;凡作恶多端,不义不仁者,皆有报应,或恶死,或怪病,多有煎熬。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可转祸成福。《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二云:“臣恭承太上垂训曰:夫人生天地之间,善恶不同,各自先身业缘所致。修善善至,修福福来。如影随形,似声应响。悟则见道,迷则居尘。有如宝珠,照鉴随物;又如明镜,黑白自彰。若修十善,克感天神,扶护世族,克昌后世,衣食自然,无穷寿量。若修十恶,凶神降附,苦病切身,轮转受生,应诸恶报。”[59]宋代真武经典的这种抑恶扬善的宗教伦理思想对民间百姓很有吸引力。

宋代真武经典内容丰富,本文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胪列。

(作者系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注释:

[1][46][56]《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正统道藏》第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2]《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陈垣编、陈智超、曾瑛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3][34][36][38]《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正统道藏》第3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4][9][19][25][28][30][35][37][39][45][57]陈伀集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正统道藏》第2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5][6][7][48][52][54][55][58]张守清等编《玄天上帝启圣录》,《正统道藏》第3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8][21]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正统道藏》第3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10][11]《道门科范大全集》,《正统道藏》第5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12][13][15][23][31]王光德、杨立志著《武当道教史略》,北京:华文出版社,1993年。

[14]《文渊阁书目》,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6][51]《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正统道藏》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17][53]吕元素等编《道门定制》,《正统道藏》第5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18]《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正统道藏》,第4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20][47][49][59]《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正统道藏》第3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22][50]《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正统道藏》第3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24]《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正统道藏》第3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

[26]陈伀集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不分卷),武当山紫霄宫藏明万历年间刊梵夹本,残。

[29][32]陈垣编、陈智超、曾瑛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33]饶宗颐著《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0][41][42][43][44]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更多链接: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专题报道

(论文出自“北极镇天·万类咸亨”真武论坛”)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