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道教之音 菘兰

2017-07-28 08:05:00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夏天的雅集在恭王府,夏天的声音不仅在树上的蝉那里,还在琴弦上、脚步上、歌声中。

从甬道走进王府竹林的深处,一个老戏台上,红色的蔓布展开,簇簇华彩,上面的匾题是“赏心乐事”。《牡丹亭》里写“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天色渐渐暗下去,石山结实峻拔,红色灯笼亮起,看见消夏的人们慢慢走进来。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北京吕祖宫道乐团合奏《空灵》,细微如鸟语水滴,宏声像是激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也,实在是消夏的第一良方。等到鼓声退去,一点丝弦声让人仿佛已经从眼前的暑热中脱离,一身一念都在清凉世界里。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坐在最高椅子上的是一位大提琴演奏者,我在这里看到每个人的背影。突然想到杨德昌电影《一一》里面的台词“你看不到啊,我帮你看啊”,人人都看不见自己的背影,讲的是有些东西离得最近但是自己根本意识不到它,人好像只能看到一半的事情。

我从这数个背影里听见清净世界洗涤人心的声音,看见每一次拉弦、敲击、跳跃拨动,人们没有把视线和心念投入到炎热中,这才是消夏雅集最动人处。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她在独奏《大浪淘沙》。其实那时我站在离舞台较远的地方,一个合奏团撤下来,场上突然变得十分空旷,只一个人、一把琵琶瞬间就把它全部占满。年少的时候听见一个歌声浑厚的男生老是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满脑子都是长江黄河奔涌不息的场景。但是眼前的《大浪淘沙》却不同,白乐天说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再贴切不过。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我在多个场合听到李建科先生的《道心》《道缘》。流行样式的道乐,传唱很广。现场相和的人也有,前奏一响起,就情不自禁地哼起来。“斋醮不问名和利,笑看红尘如烟霞”。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丝弦低哑,如泣如诉。《二泉映月》是道士阿炳的名作。全场安静下来,听见低处仿佛人已说不出话,隐隐约约喉咙里又生出的呜咽。高声愤慨,激越人心,推开繁杂事务去,倾吐个干干净净。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时隔两年,又一次听见《姑苏行》。上一次是在沁湖边,笛声独奏,顺着路去遇见一个吹《花泣》的人,直到一曲尽了才发现我站在身后,后又独奏了《半月调》和《姑苏行》,这是当时练习得最多的曲子。姑苏的小桥流水,庭院杨柳最是能消夏,笛声清扬,畅快如小船在石桥下划过,舟子专注于橹,行客的眼睛在流水和绿色的阴影里。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极拳和古琴曲相映,刚柔调和。琴音铮铮的时候,太极拳力道足,琴音缓弱,太极拳柔下去,气息流动变换可以清晰看见,道家拳法与琴艺都是教人养气性的,实在需要勤修练达。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我看见气息流动处,并不都在这些指尖,当然他们的演奏把人扯脱出火焰般的夏日,这是太和清音消夏雅集的效用,“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聚集在这里的每位观者和演奏者,在当下的乐声里,共享清凉。我看到每个人珍赏这份清凉的心意,专注,真诚于一。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祈福完毕,我好像才意识过来雅集已到终场。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在某个换场的时候,听到咿咿呀呀孩子学语的声音,原来是那么安静,满堂座无虚席,但是并没有喧哗吵闹,似乎是一进这座王府就走慢了脚步,放松了心情,认真去听每一个音符。散场出去,月亮正清亮,天空如深潭,静静地映着它。那时起的风真是让人留恋,和这一晚的清音一样,流转在北京的夏天里。

相关链接:2017年7月21日太和清音·北京道教音乐消夏雅集

(道教之音原创稿件,记2017年7月28日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与北京市道教协会联合主办的“太和清音·道教音乐消夏雅集”,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原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片由菘兰现场拍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道教之音 菘兰

2017-07-28 08:05:00

|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夏天的雅集在恭王府,夏天的声音不仅在树上的蝉那里,还在琴弦上、脚步上、歌声中。

从甬道走进王府竹林的深处,一个老戏台上,红色的蔓布展开,簇簇华彩,上面的匾题是“赏心乐事”。《牡丹亭》里写“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天色渐渐暗下去,石山结实峻拔,红色灯笼亮起,看见消夏的人们慢慢走进来。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北京吕祖宫道乐团合奏《空灵》,细微如鸟语水滴,宏声像是激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也,实在是消夏的第一良方。等到鼓声退去,一点丝弦声让人仿佛已经从眼前的暑热中脱离,一身一念都在清凉世界里。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坐在最高椅子上的是一位大提琴演奏者,我在这里看到每个人的背影。突然想到杨德昌电影《一一》里面的台词“你看不到啊,我帮你看啊”,人人都看不见自己的背影,讲的是有些东西离得最近但是自己根本意识不到它,人好像只能看到一半的事情。

我从这数个背影里听见清净世界洗涤人心的声音,看见每一次拉弦、敲击、跳跃拨动,人们没有把视线和心念投入到炎热中,这才是消夏雅集最动人处。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她在独奏《大浪淘沙》。其实那时我站在离舞台较远的地方,一个合奏团撤下来,场上突然变得十分空旷,只一个人、一把琵琶瞬间就把它全部占满。年少的时候听见一个歌声浑厚的男生老是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满脑子都是长江黄河奔涌不息的场景。但是眼前的《大浪淘沙》却不同,白乐天说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再贴切不过。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我在多个场合听到李建科先生的《道心》《道缘》。流行样式的道乐,传唱很广。现场相和的人也有,前奏一响起,就情不自禁地哼起来。“斋醮不问名和利,笑看红尘如烟霞”。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丝弦低哑,如泣如诉。《二泉映月》是道士阿炳的名作。全场安静下来,听见低处仿佛人已说不出话,隐隐约约喉咙里又生出的呜咽。高声愤慨,激越人心,推开繁杂事务去,倾吐个干干净净。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时隔两年,又一次听见《姑苏行》。上一次是在沁湖边,笛声独奏,顺着路去遇见一个吹《花泣》的人,直到一曲尽了才发现我站在身后,后又独奏了《半月调》和《姑苏行》,这是当时练习得最多的曲子。姑苏的小桥流水,庭院杨柳最是能消夏,笛声清扬,畅快如小船在石桥下划过,舟子专注于橹,行客的眼睛在流水和绿色的阴影里。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极拳和古琴曲相映,刚柔调和。琴音铮铮的时候,太极拳力道足,琴音缓弱,太极拳柔下去,气息流动变换可以清晰看见,道家拳法与琴艺都是教人养气性的,实在需要勤修练达。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我看见气息流动处,并不都在这些指尖,当然他们的演奏把人扯脱出火焰般的夏日,这是太和清音消夏雅集的效用,“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聚集在这里的每位观者和演奏者,在当下的乐声里,共享清凉。我看到每个人珍赏这份清凉的心意,专注,真诚于一。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太和清音·在恭王府共聚消夏雅集

祈福完毕,我好像才意识过来雅集已到终场。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在某个换场的时候,听到咿咿呀呀孩子学语的声音,原来是那么安静,满堂座无虚席,但是并没有喧哗吵闹,似乎是一进这座王府就走慢了脚步,放松了心情,认真去听每一个音符。散场出去,月亮正清亮,天空如深潭,静静地映着它。那时起的风真是让人留恋,和这一晚的清音一样,流转在北京的夏天里。

相关链接:2017年7月21日太和清音·北京道教音乐消夏雅集

(道教之音原创稿件,记2017年7月28日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与北京市道教协会联合主办的“太和清音·道教音乐消夏雅集”,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原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片由菘兰现场拍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