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能静心,已达悟道境

道教之音 蔡洞峰

2018-05-08 21:21:13

平时业余爱好甚少,唯喜喝茶,并且最爱绿茶,特别是西湖龙井茶,所谓“香色味形皆茶道,尽成文化;狮龙云虎处梅家,各有风情”。 喝茶时常常喜欢翻阅禅书,或晴窗,或秋夜,或春雨,或冬雪,茶香初发,书卷才开,以茶伴禅,以禅入茶,往往自成佳趣。周作人在《喝茶》中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茶与光阴一样耐人寻味,茶味只在一时,琼浆玉液,转眼即逝,总成梦幻空华。参禅也是如此。禅机只在电光火石间,稍纵即逝,快捷如箭。

禅门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茶与禅门结缘,实在是诸缘合和的结果。茶禅一味之说由来已久。史载降魔大师叫人坐禅,“皆许其饮茶”,以至于“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禅门茶风兴盛一时。据传宋临济宗高僧圆悟克勤禅师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辗转传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纯手中,成为日本茶匠代代相传之瑰宝。珠光禅师曰:“茶道之根本在于清心,此乃禅道之根本。”“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并最终提出“佛法存于茶汤”之见地,可谓洞彻茶中禅机。另外,禅门典籍《百丈清规》《禅苑清规》中多有“茶汤”字句,亦此为证,此时的茶汤已超越了茶的物质层面,直达心愿,直面真我,直接体现茶道精髓。

《景德传灯录》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药山惟严禅师某日饭后在院子里散步,看到寺里烧饭的饭头,就问:“你在寺院里多长时间了?”饭头规规矩矩地回答说:“三年了。”老禅师看了他一眼,说:“我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饭头莫名其妙,以为老禅师参禅参糊涂了,便走开了。药山禅师问饭头的话,全是一片拳拳之意,只是为了点悟他,只是要启发他一点灵根,说至“我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时,禅机已如狂风骤雨,劈头盖脸打来,无奈饭头愚钝,竟然“饭头惘测,发愤而去”。千载后读此,深为此僧无法顿悟而叹息。

普愿禅师也是位得道高僧,一天在园里喝茶,看到一位小和尚从旁边走来,就将茶杯中的茶泼向小和尚,小和尚回头看看禅师,便向其笑笑,禅师也回以一笑,并翘起一只脚,小和尚不明白其意,禅师便起身回到禅房。这小和尚很是聪明伶俐,大概是有所悟吧,晚上一个人来到禅房,方丈的门没关,没有入睡,正在坐禅,看见小和尚便问,“你来做什么?”小和尚行了礼,垂首道:“师父今天在园子里用茶泼我,是不是要提示我什么?”禅师看了他一眼说道:“那么我后来翘起一只脚又是什么用意?”小和尚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退下。在这两则禅宗公案里,禅机乍现,不迟不早,不紧不慢,只在刹那,参的透便悟,参不透便“驴年也钻不出去!”那个被禅师泼了一身残茶的小和尚事后或许有所顿悟,却是错过了大好禅机。

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在道家典籍中,“大道”代表的是道家思想和理念,是道家的精髓,它也融入到茶文化中,为中华茶文化注入了深厚的道家理念,一杯茗茶,触手可及的清新,游心太玄,余香袅袅,掩卷太息:人生天地间,以无为有,以变为常,四时转换,悲欣交集。

尊道贵德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道德主张无为、无私、无欲、无争,茶能契合道家的道德和品行,在冲泡和品饮中体现禅、道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并将道家的养生、佛家的超脱与儒家的贵和有机结合起来。

读书与煮茶最相宜。“琴里知音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算是一种“道”吧。赵州曾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答:“平常心是道。”

茶之香、味,只在一时,随生随灭,过舌即空,若心有所执,觉茶香氤氲满杯,觉茶味甘淡滑爽,因而心生欢喜,便会沉溺于茶汤中,为茶所惑,哪能悟道?

但如果能生有慧根,心眼顿开,悟得法相,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雪水云绿,如梦幻泡影;云华富贵皆是前尘往事;甘苦浊爽,如露如电。此时万缘俱息而心生清净,壶与佛则近在咫尺。因此,昔日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说法,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即以正法眼藏付之,虽是陈年典故,仍使人向往不已。

因此,喜欢喝茶的人,饮的是一种“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经世岁月的一种平淡,是一种历久弥香的一种淡然和豁达,是道法自然的清欢。只有参禅悟道的人才能知晓这点滴的滋味和真意。饮茶至极淡处,方得真香、真味,方有“般若味重重”,方可因茶入道。古德曾作诗一首:“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茶人经过茶道修持锻炼,心境会逐渐趋于平静,即使身处闹市,也如同隐居山林一样,心中清净无比。特别是现代人由于外界各种压力和诱惑,使人心烦意乱,此时如果能静坐茗茶,领略茶味的美妙,可以息心静虑,自然对身心有益。饮茶能静心如此,已是达到悟道境界,最堪入茶。

以茶修身养性,已逐渐成为中国人独有的养生方式,茶道则成为道家重人贵生思想的载体。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饮茶能静心,已达悟道境

道教之音 蔡洞峰

2018-05-08 21:21:13

|
饮茶能静心,已达悟道境
|

平时业余爱好甚少,唯喜喝茶,并且最爱绿茶,特别是西湖龙井茶,所谓“香色味形皆茶道,尽成文化;狮龙云虎处梅家,各有风情”。 喝茶时常常喜欢翻阅禅书,或晴窗,或秋夜,或春雨,或冬雪,茶香初发,书卷才开,以茶伴禅,以禅入茶,往往自成佳趣。周作人在《喝茶》中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茶与光阴一样耐人寻味,茶味只在一时,琼浆玉液,转眼即逝,总成梦幻空华。参禅也是如此。禅机只在电光火石间,稍纵即逝,快捷如箭。

禅门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茶与禅门结缘,实在是诸缘合和的结果。茶禅一味之说由来已久。史载降魔大师叫人坐禅,“皆许其饮茶”,以至于“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禅门茶风兴盛一时。据传宋临济宗高僧圆悟克勤禅师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辗转传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纯手中,成为日本茶匠代代相传之瑰宝。珠光禅师曰:“茶道之根本在于清心,此乃禅道之根本。”“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并最终提出“佛法存于茶汤”之见地,可谓洞彻茶中禅机。另外,禅门典籍《百丈清规》《禅苑清规》中多有“茶汤”字句,亦此为证,此时的茶汤已超越了茶的物质层面,直达心愿,直面真我,直接体现茶道精髓。

《景德传灯录》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药山惟严禅师某日饭后在院子里散步,看到寺里烧饭的饭头,就问:“你在寺院里多长时间了?”饭头规规矩矩地回答说:“三年了。”老禅师看了他一眼,说:“我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饭头莫名其妙,以为老禅师参禅参糊涂了,便走开了。药山禅师问饭头的话,全是一片拳拳之意,只是为了点悟他,只是要启发他一点灵根,说至“我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时,禅机已如狂风骤雨,劈头盖脸打来,无奈饭头愚钝,竟然“饭头惘测,发愤而去”。千载后读此,深为此僧无法顿悟而叹息。

普愿禅师也是位得道高僧,一天在园里喝茶,看到一位小和尚从旁边走来,就将茶杯中的茶泼向小和尚,小和尚回头看看禅师,便向其笑笑,禅师也回以一笑,并翘起一只脚,小和尚不明白其意,禅师便起身回到禅房。这小和尚很是聪明伶俐,大概是有所悟吧,晚上一个人来到禅房,方丈的门没关,没有入睡,正在坐禅,看见小和尚便问,“你来做什么?”小和尚行了礼,垂首道:“师父今天在园子里用茶泼我,是不是要提示我什么?”禅师看了他一眼说道:“那么我后来翘起一只脚又是什么用意?”小和尚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退下。在这两则禅宗公案里,禅机乍现,不迟不早,不紧不慢,只在刹那,参的透便悟,参不透便“驴年也钻不出去!”那个被禅师泼了一身残茶的小和尚事后或许有所顿悟,却是错过了大好禅机。

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在道家典籍中,“大道”代表的是道家思想和理念,是道家的精髓,它也融入到茶文化中,为中华茶文化注入了深厚的道家理念,一杯茗茶,触手可及的清新,游心太玄,余香袅袅,掩卷太息:人生天地间,以无为有,以变为常,四时转换,悲欣交集。

尊道贵德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道德主张无为、无私、无欲、无争,茶能契合道家的道德和品行,在冲泡和品饮中体现禅、道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并将道家的养生、佛家的超脱与儒家的贵和有机结合起来。

读书与煮茶最相宜。“琴里知音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算是一种“道”吧。赵州曾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答:“平常心是道。”

茶之香、味,只在一时,随生随灭,过舌即空,若心有所执,觉茶香氤氲满杯,觉茶味甘淡滑爽,因而心生欢喜,便会沉溺于茶汤中,为茶所惑,哪能悟道?

但如果能生有慧根,心眼顿开,悟得法相,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雪水云绿,如梦幻泡影;云华富贵皆是前尘往事;甘苦浊爽,如露如电。此时万缘俱息而心生清净,壶与佛则近在咫尺。因此,昔日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说法,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即以正法眼藏付之,虽是陈年典故,仍使人向往不已。

因此,喜欢喝茶的人,饮的是一种“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经世岁月的一种平淡,是一种历久弥香的一种淡然和豁达,是道法自然的清欢。只有参禅悟道的人才能知晓这点滴的滋味和真意。饮茶至极淡处,方得真香、真味,方有“般若味重重”,方可因茶入道。古德曾作诗一首:“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茶人经过茶道修持锻炼,心境会逐渐趋于平静,即使身处闹市,也如同隐居山林一样,心中清净无比。特别是现代人由于外界各种压力和诱惑,使人心烦意乱,此时如果能静坐茗茶,领略茶味的美妙,可以息心静虑,自然对身心有益。饮茶能静心如此,已是达到悟道境界,最堪入茶。

以茶修身养性,已逐渐成为中国人独有的养生方式,茶道则成为道家重人贵生思想的载体。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