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道教之音 佚名

2018-05-09 22:09:07

这一次,我们想成为你的树洞,听你与道的故事。

道教之音网站举办的“关于修道,我们有话说”征稿活动,截止到今日,已经收到全国各地网友寄来的文章、壁纸、音视频等大量投稿内容。我们编辑部的小编们也在夜以继日地审稿、核发,从今天开始择优选登,根据网友的投票结果和该文章点赞数量综合选出最优,并给予相应奖励。

同时,我们也会从精心留言评论中选出一位网友,您将收到我们寄出的意外惊喜。

重点划线:本次征文活动截止时间为5月1日,之后发送到邮箱的征文作品只能按照投稿标准来处理。

此次评选活动,从5月1日开始,持续至5月15日,所获投票最多的前三位作品可以获得本网站设立的奖品。

因刊发需要,道教之音网站保留对征稿文章的适当修改权,如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处理。


征文选刊: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求学之路,难免会有迷途的时候,又何况是更为高深的道呢?天书云篆,符箓秘讳,斋醮科仪,步罡踏斗……寻“道”路上,包罗万象。

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初识道教】

初识道教是在一次偶然看到的法会视频上。法坛上,法师身披法衣,头戴莲花冠,脚踏云履,手持拂尘……在坛场上,礼叩圣真,依科演教。“道”的种子便在那时落在了我的心田,生了根,发了芽。

 那时以后,“道”便以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住了我,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痴迷于道教,但就是打心底里喜欢它,也许这就是道教的魅力所在之处: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它,热爱它。

【良师、益友】

在机缘巧合下,我有幸结识了多位道长和一群同样是喜欢道的朋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道缘”吧。他们像是我在“道”路上的不竭动力,让我走得更远。尽管与他们相处的日子不长,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个人都热心地帮助别人,解疑答惑;当有些人有些什么事时,也是嘘寒问暖。这不正好印证了《道德经》中:“施恩不图报,受恩永记心”的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吗?

有他们在,真好。

【高山、大河】

寻“道”路上,更多的是受到的偏见与歧视,也就是路上的高山与大河。

现在,许多人一听见道教,首先想到的不是信仰,而是“迷信”。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好端端的国教却被整成了“迷信”,是“败类”太多了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道教里的经韵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说个什么;法会上的鼓啊,笙啊,琴啊……奏出的曲子太吵了;……”对这一类话,我也别无他言,只能说:“你没细心去听,没怀着虔诚、宁静的心去听,当然听不出经中那些优美质朴的唱词,听不出那乐器奏出的至诚感神的天籁之音。

而我,所能做的、应该做的,也只有向他们一遍遍地解释,静静地唱着我的经韵,弹响我的琴,吹响我的萧罢了。

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寻师难】

在路上走的时间长了,拜师的想法便愈来愈强烈了。

“寻师难,拜师难。”写到此处,郭高圣道长的《师缘》再次在我脑中响起。曾经无数次梦想着自己跪在师父面前,恭恭敬敬地听着师父传道,可那终究是一场梦。梦醒了,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我的师父,您在何方?我的师缘,又在何方?

一人,一萧,一素琴。在路上,寻师访友,带着理想与期望,依旧在追寻那“道”的奥秘。

(道教之音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道教之音 佚名

2018-05-09 22:09:07

|
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

这一次,我们想成为你的树洞,听你与道的故事。

道教之音网站举办的“关于修道,我们有话说”征稿活动,截止到今日,已经收到全国各地网友寄来的文章、壁纸、音视频等大量投稿内容。我们编辑部的小编们也在夜以继日地审稿、核发,从今天开始择优选登,根据网友的投票结果和该文章点赞数量综合选出最优,并给予相应奖励。

同时,我们也会从精心留言评论中选出一位网友,您将收到我们寄出的意外惊喜。

重点划线:本次征文活动截止时间为5月1日,之后发送到邮箱的征文作品只能按照投稿标准来处理。

此次评选活动,从5月1日开始,持续至5月15日,所获投票最多的前三位作品可以获得本网站设立的奖品。

因刊发需要,道教之音网站保留对征稿文章的适当修改权,如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处理。


征文选刊: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求学之路,难免会有迷途的时候,又何况是更为高深的道呢?天书云篆,符箓秘讳,斋醮科仪,步罡踏斗……寻“道”路上,包罗万象。

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初识道教】

初识道教是在一次偶然看到的法会视频上。法坛上,法师身披法衣,头戴莲花冠,脚踏云履,手持拂尘……在坛场上,礼叩圣真,依科演教。“道”的种子便在那时落在了我的心田,生了根,发了芽。

 那时以后,“道”便以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住了我,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痴迷于道教,但就是打心底里喜欢它,也许这就是道教的魅力所在之处: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它,热爱它。

【良师、益友】

在机缘巧合下,我有幸结识了多位道长和一群同样是喜欢道的朋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道缘”吧。他们像是我在“道”路上的不竭动力,让我走得更远。尽管与他们相处的日子不长,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个人都热心地帮助别人,解疑答惑;当有些人有些什么事时,也是嘘寒问暖。这不正好印证了《道德经》中:“施恩不图报,受恩永记心”的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吗?

有他们在,真好。

【高山、大河】

寻“道”路上,更多的是受到的偏见与歧视,也就是路上的高山与大河。

现在,许多人一听见道教,首先想到的不是信仰,而是“迷信”。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好端端的国教却被整成了“迷信”,是“败类”太多了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道教里的经韵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说个什么;法会上的鼓啊,笙啊,琴啊……奏出的曲子太吵了;……”对这一类话,我也别无他言,只能说:“你没细心去听,没怀着虔诚、宁静的心去听,当然听不出经中那些优美质朴的唱词,听不出那乐器奏出的至诚感神的天籁之音。

而我,所能做的、应该做的,也只有向他们一遍遍地解释,静静地唱着我的经韵,弹响我的琴,吹响我的萧罢了。

寻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寻师难】

在路上走的时间长了,拜师的想法便愈来愈强烈了。

“寻师难,拜师难。”写到此处,郭高圣道长的《师缘》再次在我脑中响起。曾经无数次梦想着自己跪在师父面前,恭恭敬敬地听着师父传道,可那终究是一场梦。梦醒了,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我的师父,您在何方?我的师缘,又在何方?

一人,一萧,一素琴。在路上,寻师访友,带着理想与期望,依旧在追寻那“道”的奥秘。

(道教之音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