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信阳:试析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黄信阳博客 黄信阳

2011-10-14 13:40:29

在中国传统养生典籍中,老子《道德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凹儿)虎,入军不被甲兵;(凹儿)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50章)老子指出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人从出生到死亡,伴随人生的是人体的九窍(目、耳、鼻、口、前腔、前阴、后阴)四关(四肢);伴随人死亡的也是九窍四关;人为了使生命长久生存而妄动因此导致死亡的,同样是人的九窍四关。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为了使生命长久地生存而奉养丰厚、享受过分。原来,曾经听说过擅长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猛虎的伤害,进入军阵战场中不会遭受兵器的杀伤;犀牛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使用猗角的地方,老虎在他身上找不到使用猛爪的地方,兵器在他身上找不到使用利刃的地方。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善于养生的人没有进入死亡的境地。由此,老子教以世人以“长生久视”之道,提出了寡欲以养心、清静以养性、无为以养行(形)、结善以养德、啬精以养气、修道以养神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对后世道家和道教养生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    寡欲以养心

养生的目的除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有一个纯洁的心灵。心灵的纯洁是养生的基础,是进行养生的前提,因此在养生筑基时首先强调的是调心功夫。俗话说“心由声造”,纷繁芜杂的世界物欲横流,存在着种种诱惑,常常把人心带向迷茫的方向,使人陷入欲望,泯灭自我,难以自拔。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12章)指出沉溺于五色会使人视觉模糊,乃至于双目失眠;沉溺于五音会使人听觉迟钝,乃至于双耳失聪;沉溺于五味会使人味觉失差,乃至于口生疾病;骑马奔驰而打猎行乐,会使人心神狂躁不安;珍贵和稀有的财物,会使人心生贪欲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因而使人的操行受到损害。因此,有道的人只求充实肚腹,而不追逐外在的过度的物欲生活。所以要舍弃贪图外在享乐的生活,而采取注重内在修养的生活。对此,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面对外界事物的诱惑,保持敦厚的本性,心神虚静,忘物忘我,与道同化。

要做到寡欲首先要知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就是说最大的灾祸来源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产生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会得到满足。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9章)满堂的金玉谁能够永远守得住,富贵了骄傲自满就会招来灾祸;事业成功、声名显著就应该急流勇退,这才符合于大道的要求。其次要不居功自傲。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就是说修道养生的人,要像道一样,化生万物而不干涉万物的生长,成就功业而不自以为有功。像父母给子女穿衣服、盖被子那样养育万物不自以为是主宰,永远无所欲望而不要求回报。虽然道看起来显得很微小,但它的所作所为可以堪称伟大。修道的人如果像道一样,始终保持不自以为伟大,那么就会成就自己的伟大。

其实,人的心本来是清静的,只是欲望牵扯吧了。老子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清静经》)人的本性是纯朴天真的,无欺狂犯制之心,而情则伴随着欲望。外物的诱惑使寄情于物,在猎取外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人的本性被外物所迷惑。从盗取外物的利益开始,人心反被外物所盗,最终丧失了人的纯朴本性。所以老子要求人们“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以此来颐养自己的心。
二、    清静以养性

保持纯洁的心灵与人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人性的清静决定着人心的纯正,所以道家道教养生中常常把“清静寡欲”相提并论。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16章)就是说达到心境空明的极度,保持心境宁静的顶点。万物都在生长变化,我从中已经观察到它们(循环往复而)返回初始(虚静)的普遍规律。夫万物纷繁众多,生长茂盛,但最终都要返回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复归生命的本性。万物复归生命的虚静本性,叫做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了解了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叫做明理。如果不了解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遭到不幸。如果了解万物复归于虚静的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就能效法之而虚怀若谷、无所不容;如果无所不容,就能做到公正无私;如果公正无私,就能做到无不周全;如果无不周全,就能回归自然本性;如果达到了回归自然本性的境界,也就达到了与虚静之“道”相合的境界;如果与虚静之“道”相合,就能长久平安,终身不会遭受危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世间万物,有时我们会浑浑噩噩,不知所宗,毁灭自我,丧失人性。对此,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够使混浊的状态沉静下来,让它慢慢地澄清?谁能够使安静的状态运动起来,让它慢慢地产生变化呢?老子认为只有善于修道养生的人。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志(识)。夫唯不可志(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15章)就是说古时候善于行“道”、体“道”和修“道”的人,对深奥玄妙的大“道”之理十分精通。因潜修密行、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神秘难测,而令人无法记述。正是因为无法记述,所以只能勉强对他作些形容:处事小心谨慎啊,如同冬天踩着薄冰过河而不敢急躁冒进;为人谨慎小心啊,好像害怕四邻的指责一样而不敢轻举妄动;恭敬庄重啊,好像作客一样;消除情欲啊,好像春冰溶化一样;为人敦厚质朴啊,好像原初的木材一样;心胸旷达(开阔)啊,好像空虚的山谷一样;天性浑厚啊,好像混浊的水一样;沉静淡泊啊,好像湛深的大海深处;飘逸自如啊,好像高风一样没有阻止、无拘无束;保持上述为人处世之道的人(亦即“善为道者”),不自满而保持谦虚的态度。正是因为(“善为道者”)他不自满而保持谦虚的态度,所以反而能在原来旧的基础上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老子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静经》)说明“清”与“浊”是道的表现的两个方面。在道家道教养生家里,“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清静”是养生的基础,“清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忘我境界。《清静经》强调:修养功夫要效法道的“清静”,做到“常清静”,就是“心无其心,形无其形”,最后达到“湛然常寂”,从而保持住人的纯朴本性。
三、    无为以养行(形)

人的切外形与行动都是由心神决定的,人心好静,品形端正,行为规范;人心好恶,形象恶劣,品行极差。所以人心的清静决定着行为的端正,要做到人心的清静,除了寡欲,还要无为。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就是说修道养生的人永远的保持“无为”,然而却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侯王如果能够坚持遵守自然无为之“道”,那么万事万物就会按照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然而然的运动变化。(倘若)万物(中的人)在自我化育中而贪欲萌发,我将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它。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贪欲,人们便将不会萌发贪欲(而重新回复到“自化”的状态)。人们不萌发贪欲以使心灵清静,这样天下就将会自然而然的安定太平。

老子又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就是说用正道治国,用诡道用兵,用“清静无为”之术取得天下百姓的人心,从而治理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应该如此做的呢?就是根据如下的社会现实状况:国家颁布的禁令越多,(必然导致民众无所适从,因此)民众就会更加陷入贫穷;对民众使用的镇压手段越残酷,(必然导致民众被迫反抗,因此)国家就会更加陷入昏乱;对民众掌握的伎巧越重视,(必然导致民众趋之若骛,因此)稀奇古怪的物品就会更加兴起;对珍好之物越炫耀,(必然导致民众心生贪念,因此)盗贼就会更加增多。所以有道的圣人教导我们说:“我顺其自然(而不干涉),民众就会自然发展;我崇尚清静(而不干扰),民众就会自然安定;我不生事扰民,民众(安居乐业,于是)就会自然富裕;我没有贪欲,民众(以为楷模,于是)就会自然淳朴。”有了太平盛世就有了良好的养生环境,就能够保持良好的行为与体形,使养生有了健康的基础。
四、    结善以养德

德是道的体现,道之体,德之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德就是遵循这种规律而表现出来的功能。道在产生天地万物时,德就存在于万物当中,涵养万物,促成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就是说“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万物[在“道”化生的自然过程中]自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万物在生存的自然环境中自己(自然而然地)成长。    因此,万物没有谁不敬重道而又崇尚德的。“道”之所以被敬重,“德”之所以被崇尚,(除“道生”“德畜”外,还有一个重要原故)是因为“道”和“德”它们没有谁干涉万物而是永远的顺其自然。“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因而,“道”使万物得以成长发育;使万物得以成熟结果;并像父母给孩子覆盖被子一样使万物得到关爱与呵护。“道”化生了万物却不占有,使万物得以生存、生长却不以为万物是依赖自己而生存、生长,为万物的长辈却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最最深远的德。

老子还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第54章)就是说善于立“德”的人,必须对“道”的信仰坚定不移而毫不动摇;善于抱“道”的人,必须与“道”相守而须臾不离。抱“道”立“德”要像为人子孙守护宗庙和祭祀先祖那样永不停止而持之以恒。一个人将“道”实践于自身,其“德”就真实存在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家庭,其“德”就充满盈余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乡村,其“德”就广泛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国家,其“德”就丰厚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整个人类,其“德”就普遍了。因此,根据他人(以“道”修身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人(以“道”修身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家(以“道”治家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家(以“道”修治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乡(以“道”治乡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乡(以“道”治乡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国(以“道”治国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国(以“道”治国所达到的境界);根据昔日之天下(以“道”治天下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来观察今日之天下(以“道”治天下所达到的境界)。我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天下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用的就是上述这个方法——“以物观物”也。

可见,德是修道养生的基础,因此老子强调通过修善以积德,积德以养生成仙。正如前文所说:懂得修道养生的人,观察事物细微,思想渊博,胸藏玄机,处世豁达,并非一般人能够了解;他的谨慎就像冬天涉水一样小心;他的神态就像处于强邻的包围当中一样畏难;他的表情就像春风吹融了的冰一样单薄;他的敦厚就像没有经过雕琢的楠木一样朴实;他的胸怀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博大;他的气量就像浑浊的江河一样会么都能够容纳(根据《道德经》第15章语解。)。所以老子强调,修道养生的人要“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8章)。
五、    啬精以精气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10章)就是说人能够积聚自己的元气达到婴儿的状态,就可以实践“长生久视之道”。为什么呢?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鸷鸟不搏。骨肉,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月逡)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之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指出:婴儿虽然骨骼脆弱,筋肉柔嫩,可小拳头却握得很紧;他不知道交合的事情,而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那么婴儿为什么会精气充沛且生命力旺盛呢?婴儿整日哭号而声音不沙哑,是因为他极度平和没有欲望,精气不耗散的缘故。婴儿无知无欲,无所畏惧,元精充足,生命力旺盛,毒虫不会咬他,猛兽不会抓他,鸷鸟不会搏击他。一个擅长养生的人,所含养的元精能比不得上初生的婴儿。人如果能够做到平和无欲,就会懂得生命存在的法则;懂得到了生存的法则,就是智慧明净;贪图性欲就会自招灾殃,耗费精气,导致消精亡阳。人从幼年成长到壮年,会因耗费元精而衰老,这是不合乎于养生之道的。由此可知,《道德经》的要求修道养生的人要像婴儿一样天真纯洁、无知无欲,即要求清静寡欲;如婴儿般精气充足、精力充沛,即倡导啬宝精气。

啬宝精气的根本目的还是要求人们“深根固柢”,实践“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59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到了啬,就是遵循了道的要求。那就具体的而言应该啬什么呢?《道德经》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第21章)可见《道德经》要求人们效仿大道,啬宝人体之精。如果人不能遵守道的规律,就会损耗精气,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从老到终,这是不道。《道德经》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55章)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常常会被人们所忽视,长久地存在也不被人们重视,人们往往会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在声色利欲中恍恍惚惚终了一生。

在道教养生中,啬指爱惜保养之意。《道德经》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意为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爱惜精神,积累精力。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备全;心德备全,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治理国家理应如此,修道者当然也应该这样,修炼若能啬,就可以长生在世。因为“啬以治人,则民不劳;啬以治身,则精不亏”(高延第《老子正义》)《韩非子•解老》也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河上公说:“啬,爱也。治身者当爱清气而不放逸。”(《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也说:万物皆含道精,精为道之别气,而人则是精车,想要保住精气,百善当修。至此啬宝精气成为道家道教修炼成仙的一个重要原则。
六、    修道以养神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修道成神、积德成仙。所以老子在《道德经》要求人们尊道贵德,长生久视。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就是说“道”(处于静止状态的混沌一气)发生运动而成为“一”(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由这个“一”(也就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而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气,由和气而化生出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的和谐状态。既然道化生了万物,那么万物返回到什么地方去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25章)就是说有一个事物,它无色、无声、无形,混然而成为一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寂静而没有声音啊,它空虚而没有形体啊!它的本体存在独一无双而具有绝对性,它的运动规律永不改变而具有永恒性。它周而复始地运行,而且永不停息。可以把它视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勉强命名它叫做“道”,再勉强对它加以形容谓之“大”。(“道”)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始。换言之,即:“道”广大无边,其运行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并周而复始。说明道生万物,万物因有道而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终究又回归于道。

因此,人的出生,源自父母交媾使阴阳二气结合,也就是说父精母血化为胞胎,就像宇宙生成演化一样,从太易起,经历太初、太始、太素才有形有质,阴精依靠阳精滋生,元气跟随着胞胎转化,三百天形状长成。一朝分娩,灵光注入体中,与母体分离。人从太素形质生成后元气已经有了升降之分,此时先天元气发生,五千日时元气充足,充沛周围八十一丈。人的年龄应当是十五岁,叫做童男。这个时候体内的阴气与阳气各占一半,就好像东方升起的太阳之光。过了这个阶段,人的元气就开始损失,先天之气就开始耗散,元气衰弱后人就会生病、衰老、死亡、绝迹。人生来就很愚昧无知,自我损害灵光,一辈子凶恶顽劣,时刻减少自己的寿命。所以人生下来以后身份有所不同,寿命有所长短。生存死亡,死亡生存。在辗转生死间不能醒悟而导致世世代代甘为堕落(根据《钟吕传道集•论真仙》第一段意译。)。所以人要通过炼养,守住自己的元气,返回到婴儿的状态,与道合真,得道成神。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第39章)自古以来,天地万物在得到“一”(即道)的之后,便会出现如下的情形:天得到“一”之后,便会清明;地得到“一”之后,便会安宁;神明得到“一”之后,便会灵异神通;沟谷得到“一”之后,便会充盈;万物得到“一”之后,便会生存;侯王得到“一”之后,便会成为天下人所尊敬的正人君子。他们分别所达到的境界,皆因得到“一”的缘故。
综上所述,老子要求人们通过清静寡欲、无为不争、结善累德、啬精保气来返朴归真、返本还原,通过修道来回归到道的状态,从而实现长生久视之道。

(作者:黄信阳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鹿泉十方院住持,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黄信阳:试析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黄信阳博客 黄信阳

2011-10-14 13:40:29

|
黄信阳:试析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

在中国传统养生典籍中,老子《道德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凹儿)虎,入军不被甲兵;(凹儿)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50章)老子指出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人从出生到死亡,伴随人生的是人体的九窍(目、耳、鼻、口、前腔、前阴、后阴)四关(四肢);伴随人死亡的也是九窍四关;人为了使生命长久生存而妄动因此导致死亡的,同样是人的九窍四关。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为了使生命长久地生存而奉养丰厚、享受过分。原来,曾经听说过擅长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猛虎的伤害,进入军阵战场中不会遭受兵器的杀伤;犀牛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使用猗角的地方,老虎在他身上找不到使用猛爪的地方,兵器在他身上找不到使用利刃的地方。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善于养生的人没有进入死亡的境地。由此,老子教以世人以“长生久视”之道,提出了寡欲以养心、清静以养性、无为以养行(形)、结善以养德、啬精以养气、修道以养神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对后世道家和道教养生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    寡欲以养心

养生的目的除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有一个纯洁的心灵。心灵的纯洁是养生的基础,是进行养生的前提,因此在养生筑基时首先强调的是调心功夫。俗话说“心由声造”,纷繁芜杂的世界物欲横流,存在着种种诱惑,常常把人心带向迷茫的方向,使人陷入欲望,泯灭自我,难以自拔。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12章)指出沉溺于五色会使人视觉模糊,乃至于双目失眠;沉溺于五音会使人听觉迟钝,乃至于双耳失聪;沉溺于五味会使人味觉失差,乃至于口生疾病;骑马奔驰而打猎行乐,会使人心神狂躁不安;珍贵和稀有的财物,会使人心生贪欲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因而使人的操行受到损害。因此,有道的人只求充实肚腹,而不追逐外在的过度的物欲生活。所以要舍弃贪图外在享乐的生活,而采取注重内在修养的生活。对此,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面对外界事物的诱惑,保持敦厚的本性,心神虚静,忘物忘我,与道同化。

要做到寡欲首先要知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就是说最大的灾祸来源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产生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会得到满足。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9章)满堂的金玉谁能够永远守得住,富贵了骄傲自满就会招来灾祸;事业成功、声名显著就应该急流勇退,这才符合于大道的要求。其次要不居功自傲。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就是说修道养生的人,要像道一样,化生万物而不干涉万物的生长,成就功业而不自以为有功。像父母给子女穿衣服、盖被子那样养育万物不自以为是主宰,永远无所欲望而不要求回报。虽然道看起来显得很微小,但它的所作所为可以堪称伟大。修道的人如果像道一样,始终保持不自以为伟大,那么就会成就自己的伟大。

其实,人的心本来是清静的,只是欲望牵扯吧了。老子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清静经》)人的本性是纯朴天真的,无欺狂犯制之心,而情则伴随着欲望。外物的诱惑使寄情于物,在猎取外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人的本性被外物所迷惑。从盗取外物的利益开始,人心反被外物所盗,最终丧失了人的纯朴本性。所以老子要求人们“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以此来颐养自己的心。
二、    清静以养性

保持纯洁的心灵与人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人性的清静决定着人心的纯正,所以道家道教养生中常常把“清静寡欲”相提并论。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16章)就是说达到心境空明的极度,保持心境宁静的顶点。万物都在生长变化,我从中已经观察到它们(循环往复而)返回初始(虚静)的普遍规律。夫万物纷繁众多,生长茂盛,但最终都要返回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复归生命的本性。万物复归生命的虚静本性,叫做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了解了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叫做明理。如果不了解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遭到不幸。如果了解万物复归于虚静的这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就能效法之而虚怀若谷、无所不容;如果无所不容,就能做到公正无私;如果公正无私,就能做到无不周全;如果无不周全,就能回归自然本性;如果达到了回归自然本性的境界,也就达到了与虚静之“道”相合的境界;如果与虚静之“道”相合,就能长久平安,终身不会遭受危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世间万物,有时我们会浑浑噩噩,不知所宗,毁灭自我,丧失人性。对此,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够使混浊的状态沉静下来,让它慢慢地澄清?谁能够使安静的状态运动起来,让它慢慢地产生变化呢?老子认为只有善于修道养生的人。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志(识)。夫唯不可志(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15章)就是说古时候善于行“道”、体“道”和修“道”的人,对深奥玄妙的大“道”之理十分精通。因潜修密行、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神秘难测,而令人无法记述。正是因为无法记述,所以只能勉强对他作些形容:处事小心谨慎啊,如同冬天踩着薄冰过河而不敢急躁冒进;为人谨慎小心啊,好像害怕四邻的指责一样而不敢轻举妄动;恭敬庄重啊,好像作客一样;消除情欲啊,好像春冰溶化一样;为人敦厚质朴啊,好像原初的木材一样;心胸旷达(开阔)啊,好像空虚的山谷一样;天性浑厚啊,好像混浊的水一样;沉静淡泊啊,好像湛深的大海深处;飘逸自如啊,好像高风一样没有阻止、无拘无束;保持上述为人处世之道的人(亦即“善为道者”),不自满而保持谦虚的态度。正是因为(“善为道者”)他不自满而保持谦虚的态度,所以反而能在原来旧的基础上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老子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静经》)说明“清”与“浊”是道的表现的两个方面。在道家道教养生家里,“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清静”是养生的基础,“清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忘我境界。《清静经》强调:修养功夫要效法道的“清静”,做到“常清静”,就是“心无其心,形无其形”,最后达到“湛然常寂”,从而保持住人的纯朴本性。
三、    无为以养行(形)

人的切外形与行动都是由心神决定的,人心好静,品形端正,行为规范;人心好恶,形象恶劣,品行极差。所以人心的清静决定着行为的端正,要做到人心的清静,除了寡欲,还要无为。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就是说修道养生的人永远的保持“无为”,然而却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侯王如果能够坚持遵守自然无为之“道”,那么万事万物就会按照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然而然的运动变化。(倘若)万物(中的人)在自我化育中而贪欲萌发,我将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它。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贪欲,人们便将不会萌发贪欲(而重新回复到“自化”的状态)。人们不萌发贪欲以使心灵清静,这样天下就将会自然而然的安定太平。

老子又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就是说用正道治国,用诡道用兵,用“清静无为”之术取得天下百姓的人心,从而治理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应该如此做的呢?就是根据如下的社会现实状况:国家颁布的禁令越多,(必然导致民众无所适从,因此)民众就会更加陷入贫穷;对民众使用的镇压手段越残酷,(必然导致民众被迫反抗,因此)国家就会更加陷入昏乱;对民众掌握的伎巧越重视,(必然导致民众趋之若骛,因此)稀奇古怪的物品就会更加兴起;对珍好之物越炫耀,(必然导致民众心生贪念,因此)盗贼就会更加增多。所以有道的圣人教导我们说:“我顺其自然(而不干涉),民众就会自然发展;我崇尚清静(而不干扰),民众就会自然安定;我不生事扰民,民众(安居乐业,于是)就会自然富裕;我没有贪欲,民众(以为楷模,于是)就会自然淳朴。”有了太平盛世就有了良好的养生环境,就能够保持良好的行为与体形,使养生有了健康的基础。
四、    结善以养德

德是道的体现,道之体,德之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德就是遵循这种规律而表现出来的功能。道在产生天地万物时,德就存在于万物当中,涵养万物,促成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就是说“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万物[在“道”化生的自然过程中]自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万物在生存的自然环境中自己(自然而然地)成长。    因此,万物没有谁不敬重道而又崇尚德的。“道”之所以被敬重,“德”之所以被崇尚,(除“道生”“德畜”外,还有一个重要原故)是因为“道”和“德”它们没有谁干涉万物而是永远的顺其自然。“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因而,“道”使万物得以成长发育;使万物得以成熟结果;并像父母给孩子覆盖被子一样使万物得到关爱与呵护。“道”化生了万物却不占有,使万物得以生存、生长却不以为万物是依赖自己而生存、生长,为万物的长辈却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最最深远的德。

老子还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第54章)就是说善于立“德”的人,必须对“道”的信仰坚定不移而毫不动摇;善于抱“道”的人,必须与“道”相守而须臾不离。抱“道”立“德”要像为人子孙守护宗庙和祭祀先祖那样永不停止而持之以恒。一个人将“道”实践于自身,其“德”就真实存在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家庭,其“德”就充满盈余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乡村,其“德”就广泛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国家,其“德”就丰厚了;一个人将“道”实践于整个人类,其“德”就普遍了。因此,根据他人(以“道”修身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人(以“道”修身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家(以“道”治家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家(以“道”修治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乡(以“道”治乡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乡(以“道”治乡所达到的境界);根据他国(以“道”治国所达到的境界),就可以来观察本国(以“道”治国所达到的境界);根据昔日之天下(以“道”治天下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来观察今日之天下(以“道”治天下所达到的境界)。我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天下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用的就是上述这个方法——“以物观物”也。

可见,德是修道养生的基础,因此老子强调通过修善以积德,积德以养生成仙。正如前文所说:懂得修道养生的人,观察事物细微,思想渊博,胸藏玄机,处世豁达,并非一般人能够了解;他的谨慎就像冬天涉水一样小心;他的神态就像处于强邻的包围当中一样畏难;他的表情就像春风吹融了的冰一样单薄;他的敦厚就像没有经过雕琢的楠木一样朴实;他的胸怀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博大;他的气量就像浑浊的江河一样会么都能够容纳(根据《道德经》第15章语解。)。所以老子强调,修道养生的人要“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8章)。
五、    啬精以精气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10章)就是说人能够积聚自己的元气达到婴儿的状态,就可以实践“长生久视之道”。为什么呢?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鸷鸟不搏。骨肉,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月逡)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之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指出:婴儿虽然骨骼脆弱,筋肉柔嫩,可小拳头却握得很紧;他不知道交合的事情,而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那么婴儿为什么会精气充沛且生命力旺盛呢?婴儿整日哭号而声音不沙哑,是因为他极度平和没有欲望,精气不耗散的缘故。婴儿无知无欲,无所畏惧,元精充足,生命力旺盛,毒虫不会咬他,猛兽不会抓他,鸷鸟不会搏击他。一个擅长养生的人,所含养的元精能比不得上初生的婴儿。人如果能够做到平和无欲,就会懂得生命存在的法则;懂得到了生存的法则,就是智慧明净;贪图性欲就会自招灾殃,耗费精气,导致消精亡阳。人从幼年成长到壮年,会因耗费元精而衰老,这是不合乎于养生之道的。由此可知,《道德经》的要求修道养生的人要像婴儿一样天真纯洁、无知无欲,即要求清静寡欲;如婴儿般精气充足、精力充沛,即倡导啬宝精气。

啬宝精气的根本目的还是要求人们“深根固柢”,实践“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59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到了啬,就是遵循了道的要求。那就具体的而言应该啬什么呢?《道德经》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第21章)可见《道德经》要求人们效仿大道,啬宝人体之精。如果人不能遵守道的规律,就会损耗精气,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从老到终,这是不道。《道德经》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55章)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常常会被人们所忽视,长久地存在也不被人们重视,人们往往会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在声色利欲中恍恍惚惚终了一生。

在道教养生中,啬指爱惜保养之意。《道德经》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意为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爱惜精神,积累精力。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备全;心德备全,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治理国家理应如此,修道者当然也应该这样,修炼若能啬,就可以长生在世。因为“啬以治人,则民不劳;啬以治身,则精不亏”(高延第《老子正义》)《韩非子•解老》也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河上公说:“啬,爱也。治身者当爱清气而不放逸。”(《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也说:万物皆含道精,精为道之别气,而人则是精车,想要保住精气,百善当修。至此啬宝精气成为道家道教修炼成仙的一个重要原则。
六、    修道以养神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修道成神、积德成仙。所以老子在《道德经》要求人们尊道贵德,长生久视。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就是说“道”(处于静止状态的混沌一气)发生运动而成为“一”(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由这个“一”(也就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而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气,由和气而化生出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的和谐状态。既然道化生了万物,那么万物返回到什么地方去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25章)就是说有一个事物,它无色、无声、无形,混然而成为一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寂静而没有声音啊,它空虚而没有形体啊!它的本体存在独一无双而具有绝对性,它的运动规律永不改变而具有永恒性。它周而复始地运行,而且永不停息。可以把它视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勉强命名它叫做“道”,再勉强对它加以形容谓之“大”。(“道”)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始。换言之,即:“道”广大无边,其运行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并周而复始。说明道生万物,万物因有道而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终究又回归于道。

因此,人的出生,源自父母交媾使阴阳二气结合,也就是说父精母血化为胞胎,就像宇宙生成演化一样,从太易起,经历太初、太始、太素才有形有质,阴精依靠阳精滋生,元气跟随着胞胎转化,三百天形状长成。一朝分娩,灵光注入体中,与母体分离。人从太素形质生成后元气已经有了升降之分,此时先天元气发生,五千日时元气充足,充沛周围八十一丈。人的年龄应当是十五岁,叫做童男。这个时候体内的阴气与阳气各占一半,就好像东方升起的太阳之光。过了这个阶段,人的元气就开始损失,先天之气就开始耗散,元气衰弱后人就会生病、衰老、死亡、绝迹。人生来就很愚昧无知,自我损害灵光,一辈子凶恶顽劣,时刻减少自己的寿命。所以人生下来以后身份有所不同,寿命有所长短。生存死亡,死亡生存。在辗转生死间不能醒悟而导致世世代代甘为堕落(根据《钟吕传道集•论真仙》第一段意译。)。所以人要通过炼养,守住自己的元气,返回到婴儿的状态,与道合真,得道成神。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第39章)自古以来,天地万物在得到“一”(即道)的之后,便会出现如下的情形:天得到“一”之后,便会清明;地得到“一”之后,便会安宁;神明得到“一”之后,便会灵异神通;沟谷得到“一”之后,便会充盈;万物得到“一”之后,便会生存;侯王得到“一”之后,便会成为天下人所尊敬的正人君子。他们分别所达到的境界,皆因得到“一”的缘故。
综上所述,老子要求人们通过清静寡欲、无为不争、结善累德、啬精保气来返朴归真、返本还原,通过修道来回归到道的状态,从而实现长生久视之道。

(作者:黄信阳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鹿泉十方院住持,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