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道教史志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11-10 11:51:57

东汉至南北朝,道教逐渐传人常德地区。东汉时,浮丘子居太浮山修道炼丹。太浮山坐落在I临澧县西南25公里,面临道水,为石门、桃源、临澧、鼎城四县区交界处。山中有石室,山上有玉清坛、丹灶、白鹿洞、十八洞、捣药臼、拜星台、巨人迹。还有苦荬岭,相传为浮丘子种苦葜处。嗣后,历代修建宫观,至清末尚有铁瓦庙、俗圣观、五通庙、玉皇庙等,香火鼎盛。著名道士黄敬,字伯严,东汉武陵郡人,少读经书,出仕州部从事。后弃世学道于霍山(即南岳)。行踪诡秘,传其八十年后又人嵩山专门从事修炼,行服气之法,活到两百岁,尚返老还少。道士王紫阳曾向他请教长生秘诀。黄敬写有《答王紫阳》七言古诗一首:“大关之中有辅星,想而见之翁习成。赤童在焉指朱庭,指而遥之炼身形。消遣三尸除死名,审而守之可长生。失之不久沦幽冥。”①晋太康中,武陵人黄道真弃俗,隐居高吾山学道。相传他即桃花源问津的渔郎。桃源在东汉时建有桃川万寿观,晋代建有真源观、黄龙观。建于东汉的还有武陵阳山观。

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是道教的兴盛和发展时期。唐代常德兴建了大量宫观,著名的有常德城区的报恩观、元都观;鼎城区的神仙观;桃源县的桃花观;澧县的中武当道观;津市的元和宫;临澧的元真观、观音阁、长乐宫等。唐人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全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常德的桃源山被列为第三十五洞天,名日:“白马玄光之天”;德山为第五十三福地;澧县的彰观山为第四十四福地。唐大历年间,著名道士黄洞源及其弟子瞿童(字柏庭)在桃源观修真,提高了桃花源道教圣地的地位。黄洞源(?一793),南岳人,大约于公元760年率弟子来桃源观。大历四年(769),收弟子瞿童,大历八年瞿童“飞升”。建中元年(781),黄洞源迁居庐山,又于公元789年迁居茅山。黄洞源是茅山道教第十五代宗师。第十六代宗师为孙智清,此人与宰相李德裕有极深的交情。李写了一首追忆与孙尊师交往的诗《尊师是桃源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题中的“黄先生旧馆”就在桃花源。瞿童升仙的事广为传播。唐朝著名诗人、官至监察御史的符载,“弱岁慕道,数获践履其域”,于贞元元年撰写《黄仙师瞿童记》。官至礼部尚书的温造,在任朗州刺史时,造访瞿童的道兄陈通微,写下了《瞿柏庭碑记》,内容更详细具体。

入宋以后,常德又兴建了一批道观。著名的有常德城区的修真观、开元观,汉寿的墨星观、鸡呜观,鼎城区的洞阳观等。桃花源在宋淳化元年修五百仙人阁,名为碧仙阁。宋政和年问,桃花源建“桃川宫”、“景命万年殿”。旧志记载宋代常德地区羽化登仙的道士较多。李凝阳,修炼于澧县太青山顶岩屋寺,道成飞升;李仁修炼于安福县石墨山,道成尸解;黄道冲、范灵在彭山观修炼,丹成,积薪自焚,乘烟上升。名气最大者为张虚白,宋朝人,投考进士不中,从刘易、陈抟游。游至武陵河袱山,在山上创太和观修炼。一日,虚白寓于卖酒崔婆家里,崔婆以醇香的好酒款待,不幸饮后便死了。崔婆备棺将其安葬于屋后。二十年后,邑人余生在扬州市看见张虚白卖药,极为惊诧。两人相见,虚白赋诗一首,托余安带回:“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应无地下有。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崔婆得诗,破坟启棺,棺内空空。后又有吕洞宾云游至此,并结庐修炼。元末明初,创武当派的张三丰在此隐居数年,传说他“虚空显圣,白日飞天”。太和观名声大振,成为武当派道场。

宋代的道教北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刘海蟾,及其后嗣者金丹派南宗的实际创立者白玉蟾在常德有很深的影响。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故事就传说发生在常德,刘海(即刘海蟾,戏剧文学及传说将其姓与名拆开演绎为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自报身世:“家住武陵丝瓜井”。丝瓜井就在今武陵区城北建设街丝瓜井居委会。掘井年代无考。传说井水有丝瓜影像,取井水嚣水桶和木盆等容器里,水中同样显出丝瓜影像,因而得名。清代曾在井旁建“蟾泉寺”,供祀刘海塑像。1939年,寺被拆,井也被废弃,街坊居民将刘海塑像移至附近的土地庙内,并且新掘一井于庙旁,仍命名为丝瓜井,该井至今完好。刘海砍樵的地方花山,也在常德城郊。

刘海蟾是否来过常德,无考。但是,常德旧志记载,北宋熙宁元年(1068),有“异人”刘易自号海蟾翁,寓居常德城天庆观。道观濒临秀水。刘易对与他友善的魏道士说:“此水郡之玉带,当有佩者应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条河像根玉带,将来一定会出能够佩戴玉带的人。宋代品官章服制度规定,一至三品官佩戴玉带。刘易的预h在百年之后应验了。南宋高宗赵构无子,传位给曾被封为临沅县男的赵杳,即宋孝宗,可算是常德出的佩戴玉带的人。另外,桃源进士张颉,辅助章悖讨伐江南溪蛮有功,升任东南发运使,官居三品,也成为佩戴玉带的人。宋端平年间,太守龚颖亲篆“秀水斗门”,自此成为常德城内一处名胜。据载:刘易是宋代忻州人。性介烈,博学好古,喜谈兵。韩琦知定州,上其所著《春秋论》,授官不仕。寓居虢州虞氏家,习辟谷术。赵扦再次向朝廷推介其行谊,赐号退安居士。此人可能在宋英宗治平末年就辞世了。

白玉蟾(1194~?)是刘海蟾的第五代弟子,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据《嘉庆常德府志》,白玉蟾“尝息静于报恩观。夏月间,池内蛙声聒噪,画瓦符投之,蛙竟绕池而不敢人。即今柳映池也”。报恩观在常德城内,宋高宗赐号“天宁万寿宫”,孝宗改为“报国光孝观”。另外,《全宋词》收入了白玉蟾的《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词。全词为“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吟。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篮放下,夜醉东邻,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呵呵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

知音,自有相寻,休踏破葫芦折断琴。唱自苹红蓼,庐山El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三人岳阳,再游盆浦,自一去优游直至今。桃源路,尽不妨来往,时共登临”。可见,白玉蟾不仅到了常德,还游览了桃花源。

元末明初,常德出了一位著名道士冷谦。《明史?乐志》载,吴元年(1364),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属有协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乃考证四庙雅乐,命谦较定音律编钟、编磬等器,遂定乐舞之制”。冷谦是明代郊庙乐章的奠基者,一位很有影响的音乐家。著作有《太古遗言》琴谱一卷,已佚;又著《琴声十六法》,今存。同时,相传他还是元、明大画家。明末清初人姜绍书所撰《元声诗史》记载最详:“仙人冷谦,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元)中统(1260~1263)初,与邢台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无书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皇极)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众技皆能通之。至元间,秉忠入拜太保,参中书事,君乃弃释业儒,游于霄川,与赵子昂(孟颗)游四明塑王府,睹唐李将军画,忽发胸臆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于时。隶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出示平叔(张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己作。至明百数十岁,绿鬓童颜,如方壮时。所厕《蓬莱仙弈图》,尤为神物,图后有张三丰题识,二仙之迹,可称联璧。先生永乐中有画鹤之诬,隐壁仙去”。明清间传冷谦神异事甚多。冷谦曾经遇异人传授异术。他的一个朋友很贫穷,请求帮助。冷谦说:“我告诉你去一个地方,里面有财宝,但切忌多取。”说罢用手在墙壁上画一扇门,白鹤把守。然后叫朋友敲门,门忽然自动开启。那朋友人室后,满屋金银珠宝,原来是宫廷的一座金库。那朋友见宝眼开,放肆地取走了一大包。后来事发被查,官差逮捕冷谦,冷谦使一隐身术藏人瓶中,捕吏抱着瓶子向皇帝交差。皇帝向着瓶子询问,瓶中有冷谦回话的声音。皇帝说:“你出来,朕不杀你。”冷谦说:“臣有罪,不敢出。”皇帝大怒,将瓶子摔得粉碎。奇怪的是并不见冷谦,但瓶子的碎片片片有冷谦答话的声音。

明洪熙元年(1425)以后,华阳王、荣王分别在澧州、常德就藩,他们均崇尚全真道,对常德的道教有一定影响。这时常德地区形成了河谳山、桃花源、浮邱山、观国山等几大道教圣地。观国山在石门县城南20公里,临道水。上有赤霞洞,为女仙苟正觉修炼之所,其上有弥勒宫,为荣王所建;又有圣母祠,为华阳王妃所建。山顶有大石如臼,相传明时日出米一升五合,今臼形犹在。苟正觉,号瑞仙,明嘉靖年间著名女道士,祖籍蜀,世居石门观国山麓。年约十岁时遇一老母,赐食仙草后断饮食,居赤霞洞修炼十五年,能h知未来。名声远播。华阳王闻讯,虔诚地向她问道,仙姑说:“忠君孝亲,道之本也;修身齐家,道之常也;清心寡欲,道之基也。”因这些是藩王必须信守的原则,华阳王由衷佩服。明世宗闻讯后,数度派人迎接瑞仙进京,均被藉词婉谢。后又令顺天巡按王大任驻襄阳指派专使传达御旨,促其就道,仍遭拒绝。无奈,王大任只得亲临澧州,示意“势在必行”。苟瑞仙下山,至澧州府面见巡按,婉辞道:“公代天宣化,何不荐贤而荐女流?”并写《答朝使》诗一首:“辟谷修行数十年,蒲团坐破自悠然。栗芝和叶连根煮,枕石栖霞带景窜。两幅布袍身上挂,一轮明月枝头悬。贤侯若问真消息,太极图中一个圈。”终不赴京。据传,苟瑞仙活了近百岁,最后尸解而去。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袁中道在《澧游记》中说及此事:“今相去不过30年,澧中父老犹亲聆其謦咳者。予舅龚夹山及老医陈生与予言,其晤对甚悉,甫一见,即与夹山谈学,陈生谈《素问》”。

明正德八年(1443)荣王来常德,解囊出资,大兴土木,重建太和观和虚白庐(习惯称虚白楼),规模初具。崇祯辛未(1631)大地震,殿宇震毁,片瓦无存,时任住持扬道长,当立誓愿,恢复旧观。其宏道精神感动十方信士,纷纷出钱捐物,布施功德。自清顺治戊戌(1658)十二月始至辛丑(1661)八月,历经三载,重修玄帝宫(即太和观),主殿仍供奉真武大帝,并增修一天门供奉王天君,增修二天门,供奉赵天君,新砌石级百余墩,并于左右各恢复钟楼和鼓楼,时规模宏大,道众云集,先后有王奇祥(法名道元)和陈瑞仙(法名洞真)住持太和观,并定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为太和观庙会,成为湘西享有盛名的香火道场。

明末清初,因战乱道教趋于衰落。但宫观香火仍盛,集体或个人许愿酬神、朝山敬香的络绎于途。此时,常德地区正一派道教基本瓦解,其成员大部分转化为火居道士。清朝中期,道教略有恢复,根据清同治二年不完全统计,常德地区范围内宫观277座,道教徒1200名(含居_J:400人)。清末民初,政府允许学校占用一部分宫观,加上科学思想的传播,道教进一步衰落。抗日战争时期,大多数宫观毁于战火,教徒流散,香会也停止了活动,只有少数宫观勉强维持颓局。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道教徒均已还俗。“文革”期间,道教活动基本停止。80年代以来,桃源县的九龙山和津市的部分地方恢复了道教活动。至1998年底,常德市批准开放了津市中武当道观和桃源九龙山道观两处道教活动场所。九龙山道观的住持是女道长李惠芸。1981年她在九龙观旧址自费结庐,供天皇像,诵经修炼,并以火炙为信徒治病。1983年游历南岳、武汉、北京等地宫观,寻师学道,后在南岳受戒,成为道徒,并加人道教协会。回山后,一边修炼传道,一边生产,盖殿堂。至今,九龙山道观已有一定规模。1996年,桃源县道教协会成立,会长李嘉志。道教在桃源影响最大,信奉道教的人数约占全县人121的一半。

(原文转自互联网     道教之音编辑整理)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湖南常德道教史志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11-10 11:51:57

|
湖南常德道教史志
|

东汉至南北朝,道教逐渐传人常德地区。东汉时,浮丘子居太浮山修道炼丹。太浮山坐落在I临澧县西南25公里,面临道水,为石门、桃源、临澧、鼎城四县区交界处。山中有石室,山上有玉清坛、丹灶、白鹿洞、十八洞、捣药臼、拜星台、巨人迹。还有苦荬岭,相传为浮丘子种苦葜处。嗣后,历代修建宫观,至清末尚有铁瓦庙、俗圣观、五通庙、玉皇庙等,香火鼎盛。著名道士黄敬,字伯严,东汉武陵郡人,少读经书,出仕州部从事。后弃世学道于霍山(即南岳)。行踪诡秘,传其八十年后又人嵩山专门从事修炼,行服气之法,活到两百岁,尚返老还少。道士王紫阳曾向他请教长生秘诀。黄敬写有《答王紫阳》七言古诗一首:“大关之中有辅星,想而见之翁习成。赤童在焉指朱庭,指而遥之炼身形。消遣三尸除死名,审而守之可长生。失之不久沦幽冥。”①晋太康中,武陵人黄道真弃俗,隐居高吾山学道。相传他即桃花源问津的渔郎。桃源在东汉时建有桃川万寿观,晋代建有真源观、黄龙观。建于东汉的还有武陵阳山观。

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是道教的兴盛和发展时期。唐代常德兴建了大量宫观,著名的有常德城区的报恩观、元都观;鼎城区的神仙观;桃源县的桃花观;澧县的中武当道观;津市的元和宫;临澧的元真观、观音阁、长乐宫等。唐人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全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常德的桃源山被列为第三十五洞天,名日:“白马玄光之天”;德山为第五十三福地;澧县的彰观山为第四十四福地。唐大历年间,著名道士黄洞源及其弟子瞿童(字柏庭)在桃源观修真,提高了桃花源道教圣地的地位。黄洞源(?一793),南岳人,大约于公元760年率弟子来桃源观。大历四年(769),收弟子瞿童,大历八年瞿童“飞升”。建中元年(781),黄洞源迁居庐山,又于公元789年迁居茅山。黄洞源是茅山道教第十五代宗师。第十六代宗师为孙智清,此人与宰相李德裕有极深的交情。李写了一首追忆与孙尊师交往的诗《尊师是桃源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题中的“黄先生旧馆”就在桃花源。瞿童升仙的事广为传播。唐朝著名诗人、官至监察御史的符载,“弱岁慕道,数获践履其域”,于贞元元年撰写《黄仙师瞿童记》。官至礼部尚书的温造,在任朗州刺史时,造访瞿童的道兄陈通微,写下了《瞿柏庭碑记》,内容更详细具体。

入宋以后,常德又兴建了一批道观。著名的有常德城区的修真观、开元观,汉寿的墨星观、鸡呜观,鼎城区的洞阳观等。桃花源在宋淳化元年修五百仙人阁,名为碧仙阁。宋政和年问,桃花源建“桃川宫”、“景命万年殿”。旧志记载宋代常德地区羽化登仙的道士较多。李凝阳,修炼于澧县太青山顶岩屋寺,道成飞升;李仁修炼于安福县石墨山,道成尸解;黄道冲、范灵在彭山观修炼,丹成,积薪自焚,乘烟上升。名气最大者为张虚白,宋朝人,投考进士不中,从刘易、陈抟游。游至武陵河袱山,在山上创太和观修炼。一日,虚白寓于卖酒崔婆家里,崔婆以醇香的好酒款待,不幸饮后便死了。崔婆备棺将其安葬于屋后。二十年后,邑人余生在扬州市看见张虚白卖药,极为惊诧。两人相见,虚白赋诗一首,托余安带回:“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应无地下有。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崔婆得诗,破坟启棺,棺内空空。后又有吕洞宾云游至此,并结庐修炼。元末明初,创武当派的张三丰在此隐居数年,传说他“虚空显圣,白日飞天”。太和观名声大振,成为武当派道场。

宋代的道教北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刘海蟾,及其后嗣者金丹派南宗的实际创立者白玉蟾在常德有很深的影响。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故事就传说发生在常德,刘海(即刘海蟾,戏剧文学及传说将其姓与名拆开演绎为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自报身世:“家住武陵丝瓜井”。丝瓜井就在今武陵区城北建设街丝瓜井居委会。掘井年代无考。传说井水有丝瓜影像,取井水嚣水桶和木盆等容器里,水中同样显出丝瓜影像,因而得名。清代曾在井旁建“蟾泉寺”,供祀刘海塑像。1939年,寺被拆,井也被废弃,街坊居民将刘海塑像移至附近的土地庙内,并且新掘一井于庙旁,仍命名为丝瓜井,该井至今完好。刘海砍樵的地方花山,也在常德城郊。

刘海蟾是否来过常德,无考。但是,常德旧志记载,北宋熙宁元年(1068),有“异人”刘易自号海蟾翁,寓居常德城天庆观。道观濒临秀水。刘易对与他友善的魏道士说:“此水郡之玉带,当有佩者应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条河像根玉带,将来一定会出能够佩戴玉带的人。宋代品官章服制度规定,一至三品官佩戴玉带。刘易的预h在百年之后应验了。南宋高宗赵构无子,传位给曾被封为临沅县男的赵杳,即宋孝宗,可算是常德出的佩戴玉带的人。另外,桃源进士张颉,辅助章悖讨伐江南溪蛮有功,升任东南发运使,官居三品,也成为佩戴玉带的人。宋端平年间,太守龚颖亲篆“秀水斗门”,自此成为常德城内一处名胜。据载:刘易是宋代忻州人。性介烈,博学好古,喜谈兵。韩琦知定州,上其所著《春秋论》,授官不仕。寓居虢州虞氏家,习辟谷术。赵扦再次向朝廷推介其行谊,赐号退安居士。此人可能在宋英宗治平末年就辞世了。

白玉蟾(1194~?)是刘海蟾的第五代弟子,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据《嘉庆常德府志》,白玉蟾“尝息静于报恩观。夏月间,池内蛙声聒噪,画瓦符投之,蛙竟绕池而不敢人。即今柳映池也”。报恩观在常德城内,宋高宗赐号“天宁万寿宫”,孝宗改为“报国光孝观”。另外,《全宋词》收入了白玉蟾的《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词。全词为“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吟。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篮放下,夜醉东邻,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呵呵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

知音,自有相寻,休踏破葫芦折断琴。唱自苹红蓼,庐山El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三人岳阳,再游盆浦,自一去优游直至今。桃源路,尽不妨来往,时共登临”。可见,白玉蟾不仅到了常德,还游览了桃花源。

元末明初,常德出了一位著名道士冷谦。《明史?乐志》载,吴元年(1364),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属有协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乃考证四庙雅乐,命谦较定音律编钟、编磬等器,遂定乐舞之制”。冷谦是明代郊庙乐章的奠基者,一位很有影响的音乐家。著作有《太古遗言》琴谱一卷,已佚;又著《琴声十六法》,今存。同时,相传他还是元、明大画家。明末清初人姜绍书所撰《元声诗史》记载最详:“仙人冷谦,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元)中统(1260~1263)初,与邢台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无书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皇极)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众技皆能通之。至元间,秉忠入拜太保,参中书事,君乃弃释业儒,游于霄川,与赵子昂(孟颗)游四明塑王府,睹唐李将军画,忽发胸臆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于时。隶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出示平叔(张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己作。至明百数十岁,绿鬓童颜,如方壮时。所厕《蓬莱仙弈图》,尤为神物,图后有张三丰题识,二仙之迹,可称联璧。先生永乐中有画鹤之诬,隐壁仙去”。明清间传冷谦神异事甚多。冷谦曾经遇异人传授异术。他的一个朋友很贫穷,请求帮助。冷谦说:“我告诉你去一个地方,里面有财宝,但切忌多取。”说罢用手在墙壁上画一扇门,白鹤把守。然后叫朋友敲门,门忽然自动开启。那朋友人室后,满屋金银珠宝,原来是宫廷的一座金库。那朋友见宝眼开,放肆地取走了一大包。后来事发被查,官差逮捕冷谦,冷谦使一隐身术藏人瓶中,捕吏抱着瓶子向皇帝交差。皇帝向着瓶子询问,瓶中有冷谦回话的声音。皇帝说:“你出来,朕不杀你。”冷谦说:“臣有罪,不敢出。”皇帝大怒,将瓶子摔得粉碎。奇怪的是并不见冷谦,但瓶子的碎片片片有冷谦答话的声音。

明洪熙元年(1425)以后,华阳王、荣王分别在澧州、常德就藩,他们均崇尚全真道,对常德的道教有一定影响。这时常德地区形成了河谳山、桃花源、浮邱山、观国山等几大道教圣地。观国山在石门县城南20公里,临道水。上有赤霞洞,为女仙苟正觉修炼之所,其上有弥勒宫,为荣王所建;又有圣母祠,为华阳王妃所建。山顶有大石如臼,相传明时日出米一升五合,今臼形犹在。苟正觉,号瑞仙,明嘉靖年间著名女道士,祖籍蜀,世居石门观国山麓。年约十岁时遇一老母,赐食仙草后断饮食,居赤霞洞修炼十五年,能h知未来。名声远播。华阳王闻讯,虔诚地向她问道,仙姑说:“忠君孝亲,道之本也;修身齐家,道之常也;清心寡欲,道之基也。”因这些是藩王必须信守的原则,华阳王由衷佩服。明世宗闻讯后,数度派人迎接瑞仙进京,均被藉词婉谢。后又令顺天巡按王大任驻襄阳指派专使传达御旨,促其就道,仍遭拒绝。无奈,王大任只得亲临澧州,示意“势在必行”。苟瑞仙下山,至澧州府面见巡按,婉辞道:“公代天宣化,何不荐贤而荐女流?”并写《答朝使》诗一首:“辟谷修行数十年,蒲团坐破自悠然。栗芝和叶连根煮,枕石栖霞带景窜。两幅布袍身上挂,一轮明月枝头悬。贤侯若问真消息,太极图中一个圈。”终不赴京。据传,苟瑞仙活了近百岁,最后尸解而去。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袁中道在《澧游记》中说及此事:“今相去不过30年,澧中父老犹亲聆其謦咳者。予舅龚夹山及老医陈生与予言,其晤对甚悉,甫一见,即与夹山谈学,陈生谈《素问》”。

明正德八年(1443)荣王来常德,解囊出资,大兴土木,重建太和观和虚白庐(习惯称虚白楼),规模初具。崇祯辛未(1631)大地震,殿宇震毁,片瓦无存,时任住持扬道长,当立誓愿,恢复旧观。其宏道精神感动十方信士,纷纷出钱捐物,布施功德。自清顺治戊戌(1658)十二月始至辛丑(1661)八月,历经三载,重修玄帝宫(即太和观),主殿仍供奉真武大帝,并增修一天门供奉王天君,增修二天门,供奉赵天君,新砌石级百余墩,并于左右各恢复钟楼和鼓楼,时规模宏大,道众云集,先后有王奇祥(法名道元)和陈瑞仙(法名洞真)住持太和观,并定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为太和观庙会,成为湘西享有盛名的香火道场。

明末清初,因战乱道教趋于衰落。但宫观香火仍盛,集体或个人许愿酬神、朝山敬香的络绎于途。此时,常德地区正一派道教基本瓦解,其成员大部分转化为火居道士。清朝中期,道教略有恢复,根据清同治二年不完全统计,常德地区范围内宫观277座,道教徒1200名(含居_J:400人)。清末民初,政府允许学校占用一部分宫观,加上科学思想的传播,道教进一步衰落。抗日战争时期,大多数宫观毁于战火,教徒流散,香会也停止了活动,只有少数宫观勉强维持颓局。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道教徒均已还俗。“文革”期间,道教活动基本停止。80年代以来,桃源县的九龙山和津市的部分地方恢复了道教活动。至1998年底,常德市批准开放了津市中武当道观和桃源九龙山道观两处道教活动场所。九龙山道观的住持是女道长李惠芸。1981年她在九龙观旧址自费结庐,供天皇像,诵经修炼,并以火炙为信徒治病。1983年游历南岳、武汉、北京等地宫观,寻师学道,后在南岳受戒,成为道徒,并加人道教协会。回山后,一边修炼传道,一边生产,盖殿堂。至今,九龙山道观已有一定规模。1996年,桃源县道教协会成立,会长李嘉志。道教在桃源影响最大,信奉道教的人数约占全县人121的一半。

(原文转自互联网     道教之音编辑整理)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