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与特色(2)

道教之音整理 见见

2013-01-08 10:27:12

(三)不同教派立戒不同

道教戒律发展是在各时代背景下,应各教派所需而产生,再加上各教经典侧重有所不同,其所形成之各教派戒律必不尽相同,乃至有时同一教派不同经典所载戒律,亦会有所出入,如天师道之《太上老君戒经》与《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所列五戒不同(44);灵宝派之《洞玄思微定志经》与《洞玄智能经》中所列十戒不同(45)。然其内容总不出道家的见素抱朴思想、儒家的忠孝节义以及佛家的诸恶莫作等范畴。既是如此,道戒的戒目便会随着教派的分化情形而有繁与简的变化。一般认为最早的道戒为想尔九戒,三行九条为道俗同尊,之后随着道教发展,教派纷立,戒律也就丰富起来。至隋唐道教全盛之际,道教戒律乃最为繁多,不仅各教派兴盛发展,所立教戒不同,且依身份不同更立有不同戒品。于是戒品丰富,如张万福《传授三洞经诫法箓略说》中的整理便有十六种之多。各教派中,如天师道男生女生弟子受十戒方为正一弟子、正一道士受三皈戒和正一戒、正一法师受二十七戒、三十六戒、一百八十戒(46);上清派上清道士受三皈戒、洞真法师受洞真观身三百大戒(47);灵宝派初盟弟子受闭塞六情戒、中盟受智能上品大戒、大盟受三元百八十戒(48)。至宋明后教派衰微,戒律便不再有此丰富之分类,化简如全真道的三堂大戒。因此,道戒之发展随道教教派之兴衰,乃经历了由简而繁,由繁而简的历史进程。

三、结论——道戒发展的历史意义

在道戒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道教戒律的繁简演化等,皆与其当时教团所处背景、教门兴衰、宗派分合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由此可知,戒律不仅是个人修行之根本,教团组织得以成形运作之绳要,更是一个宗教兴萎之关键。乃至在一个动乱的时局中,宗教戒律更具稳定社会之规范力量,其对于社会之正向功能愈显,宗教亦愈能得以彰盛。

注:

①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卷第2-9页“导言”。

②④《老子道德经想尔注》,《藏外道书》第21册第273-285页。

③《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197页。

⑤《三国志》卷八《张鲁传》及注,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册第263页。

⑥《道门科略》,见《道藏》第24册第77页。

⑦即《太上老君经律》中的“道德尊经想尔戒”。

⑧《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185页。

⑨《道藏》第24册第780页。《道门科略》:“会竟民还家,当以闻科禁威仪敕大小,务共奉行。”

⑩《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245-246页。

(11)《太上老君经律》,《道藏》第18册第218-221页:“吾遥从千万亿里观之,诸男女祭酒托老君尊位,贪财好色,擅色自用,更相是非,…老君告弟子曰往昔诸贤仙圣,皆从百八十戒得道”。

(12)《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道藏》第18册第232页:“诸欲奉道,不可不勤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为人若不能与法戒相应,身心又无功德,欲求天福难矣”。

(13)《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122页。

(14)《太上经戒》,见《道藏》第18册第222页。

(15)《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324页。

(16)《微旨》第114-115页:“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於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动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17)《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中《三元品戒罪目》,见《道藏》第6册第880-881页。

(18)《道藏》第32册第184-185页。

(19)《道藏》第6册第936-937页。

(20)《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藏》第24册第786页:“所言戒者,法有二种,一者有得戒,二者无得戒。有得戒者,即《太玄真经》所谓三戒、五戒、九戒、十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无得戒者,即谓上机之人,灵识惠解,业行精致,离诸有心,不婴尘染,体入空界,迹蹈真源,不求常乐而从善自臻,不厌人间而诸恶自息,本自无持,今即不犯,无犯是名无得。既其无得,亦复无失无得,故谓为真。”

(21)《坐忘论》,《道藏》第22册第891页。

(22)《中国道教史》,第2卷第467页。

(23)《中国道教史》,第2卷第525-526页。

(24)卿希泰:《中国道教》,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册第34-36页。

(25)《云笈七签》卷四十,《道藏》第32册第275-280页。

(26)《重阳立教十五论》,《道藏》第32册第153-154页。论中述十五题: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打坐、降心、炼性、匹配五气、混性命、论圣道、论超三界、论养生之法、论离凡世。

(27)《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123页:“《道法会元》卷一所收白玉蟾撰《道法九要》,述行法道士学道行法之要则,分立身、求师、守分、持戒、明道,行法,守一,济度,继袭九要”。

(28)《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178页。

(29)《道藏》第32册第156-161页。

(30)《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90页。

(31)佛教之三坛大戒分别为初坛授沙弥、沙弥尼戒,二坛授比丘、比丘尼戒,三坛授出家菩萨戒。

(32)《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415-416页。

(33)《明太宗实录》卷128,《明实录》,第8册第1592页。

(34)《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46页。

(35)《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49页。

(36)《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50页。

(37)《碧苑坛经》卷上,《藏外道书》第10册第168页。

(38)《碧苑坛经》卷上,《藏外道书》第10册第169页。

(39)《初真戒说》云:“明有王法,幽有道法,道律治己,王律治人,二者表里,以扶世教,今者,只知有王纲之律,不知道法之戒;只知道法之戒,不知王纲之律者,是谓偏见也。”

(40)钟肇鹏:《老子想尔注及其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第57-62页:“今存《老子想尔注》不及全书一半,而‘九行'之中已有七行相符,则《想尔九戒》之出自《想尔注》可以推知。”

(41)《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道藏》第18册第232页。

(42)《中国道教史》,第1册第486页。

(43)即《老君音诵诫经》,收录于《道藏》第18册第210-217页。

(44)前者所列之五戒,乃禁杀、盗、淫、妄、酒;后者列五戒,则为不得淫浂不止、情性暴怒、佞毒含害、秽身荒浊饮酒迷乱、贪利财货等。

(45)刘锋:《中国道教发展史纲》,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1-232页。

(46)刘锋:《中国道教发展史纲》,第238页。

(47)刘锋:《中国道教发展史纲》,第234页。

(48)《道藏》第32册第185页。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4年第6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与特色(2)

    道教之音整理 见见

    2013-01-08 10:27:12

    |
    道教戒律的历史发展与特色(2)
    |

    (三)不同教派立戒不同

    道教戒律发展是在各时代背景下,应各教派所需而产生,再加上各教经典侧重有所不同,其所形成之各教派戒律必不尽相同,乃至有时同一教派不同经典所载戒律,亦会有所出入,如天师道之《太上老君戒经》与《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所列五戒不同(44);灵宝派之《洞玄思微定志经》与《洞玄智能经》中所列十戒不同(45)。然其内容总不出道家的见素抱朴思想、儒家的忠孝节义以及佛家的诸恶莫作等范畴。既是如此,道戒的戒目便会随着教派的分化情形而有繁与简的变化。一般认为最早的道戒为想尔九戒,三行九条为道俗同尊,之后随着道教发展,教派纷立,戒律也就丰富起来。至隋唐道教全盛之际,道教戒律乃最为繁多,不仅各教派兴盛发展,所立教戒不同,且依身份不同更立有不同戒品。于是戒品丰富,如张万福《传授三洞经诫法箓略说》中的整理便有十六种之多。各教派中,如天师道男生女生弟子受十戒方为正一弟子、正一道士受三皈戒和正一戒、正一法师受二十七戒、三十六戒、一百八十戒(46);上清派上清道士受三皈戒、洞真法师受洞真观身三百大戒(47);灵宝派初盟弟子受闭塞六情戒、中盟受智能上品大戒、大盟受三元百八十戒(48)。至宋明后教派衰微,戒律便不再有此丰富之分类,化简如全真道的三堂大戒。因此,道戒之发展随道教教派之兴衰,乃经历了由简而繁,由繁而简的历史进程。

    三、结论——道戒发展的历史意义

    在道戒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道教戒律的繁简演化等,皆与其当时教团所处背景、教门兴衰、宗派分合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由此可知,戒律不仅是个人修行之根本,教团组织得以成形运作之绳要,更是一个宗教兴萎之关键。乃至在一个动乱的时局中,宗教戒律更具稳定社会之规范力量,其对于社会之正向功能愈显,宗教亦愈能得以彰盛。

    注:

    ①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卷第2-9页“导言”。

    ②④《老子道德经想尔注》,《藏外道书》第21册第273-285页。

    ③《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197页。

    ⑤《三国志》卷八《张鲁传》及注,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册第263页。

    ⑥《道门科略》,见《道藏》第24册第77页。

    ⑦即《太上老君经律》中的“道德尊经想尔戒”。

    ⑧《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185页。

    ⑨《道藏》第24册第780页。《道门科略》:“会竟民还家,当以闻科禁威仪敕大小,务共奉行。”

    ⑩《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245-246页。

    (11)《太上老君经律》,《道藏》第18册第218-221页:“吾遥从千万亿里观之,诸男女祭酒托老君尊位,贪财好色,擅色自用,更相是非,…老君告弟子曰往昔诸贤仙圣,皆从百八十戒得道”。

    (12)《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道藏》第18册第232页:“诸欲奉道,不可不勤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为人若不能与法戒相应,身心又无功德,欲求天福难矣”。

    (13)《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122页。

    (14)《太上经戒》,见《道藏》第18册第222页。

    (15)《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324页。

    (16)《微旨》第114-115页:“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於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动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17)《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中《三元品戒罪目》,见《道藏》第6册第880-881页。

    (18)《道藏》第32册第184-185页。

    (19)《道藏》第6册第936-937页。

    (20)《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藏》第24册第786页:“所言戒者,法有二种,一者有得戒,二者无得戒。有得戒者,即《太玄真经》所谓三戒、五戒、九戒、十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无得戒者,即谓上机之人,灵识惠解,业行精致,离诸有心,不婴尘染,体入空界,迹蹈真源,不求常乐而从善自臻,不厌人间而诸恶自息,本自无持,今即不犯,无犯是名无得。既其无得,亦复无失无得,故谓为真。”

    (21)《坐忘论》,《道藏》第22册第891页。

    (22)《中国道教史》,第2卷第467页。

    (23)《中国道教史》,第2卷第525-526页。

    (24)卿希泰:《中国道教》,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册第34-36页。

    (25)《云笈七签》卷四十,《道藏》第32册第275-280页。

    (26)《重阳立教十五论》,《道藏》第32册第153-154页。论中述十五题: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打坐、降心、炼性、匹配五气、混性命、论圣道、论超三界、论养生之法、论离凡世。

    (27)《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123页:“《道法会元》卷一所收白玉蟾撰《道法九要》,述行法道士学道行法之要则,分立身、求师、守分、持戒、明道,行法,守一,济度,继袭九要”。

    (28)《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178页。

    (29)《道藏》第32册第156-161页。

    (30)《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90页。

    (31)佛教之三坛大戒分别为初坛授沙弥、沙弥尼戒,二坛授比丘、比丘尼戒,三坛授出家菩萨戒。

    (32)《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415-416页。

    (33)《明太宗实录》卷128,《明实录》,第8册第1592页。

    (34)《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46页。

    (35)《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49页。

    (36)《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50页。

    (37)《碧苑坛经》卷上,《藏外道书》第10册第168页。

    (38)《碧苑坛经》卷上,《藏外道书》第10册第169页。

    (39)《初真戒说》云:“明有王法,幽有道法,道律治己,王律治人,二者表里,以扶世教,今者,只知有王纲之律,不知道法之戒;只知道法之戒,不知王纲之律者,是谓偏见也。”

    (40)钟肇鹏:《老子想尔注及其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第57-62页:“今存《老子想尔注》不及全书一半,而‘九行'之中已有七行相符,则《想尔九戒》之出自《想尔注》可以推知。”

    (41)《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道藏》第18册第232页。

    (42)《中国道教史》,第1册第486页。

    (43)即《老君音诵诫经》,收录于《道藏》第18册第210-217页。

    (44)前者所列之五戒,乃禁杀、盗、淫、妄、酒;后者列五戒,则为不得淫浂不止、情性暴怒、佞毒含害、秽身荒浊饮酒迷乱、贪利财货等。

    (45)刘锋:《中国道教发展史纲》,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31-232页。

    (46)刘锋:《中国道教发展史纲》,第238页。

    (47)刘锋:《中国道教发展史纲》,第234页。

    (48)《道藏》第32册第185页。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4年第6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