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坚与茅山宗之传承

中国道教2005年第5期 汤其领

2013-07-17 19:05:41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命龙虎宗正一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领主江南诸道派。唐宋盛极一时的茅山宗由此失去了符箓三山主导地位。元兵南渡,皇室对龙虎宗更加尊宠礼遇,茅山宗重心日渐南移,“辅教大师”杜道坚别起炉鼎,力倡“皇道帝德”、“形神兼养”之义理,播迹江浙苏杭一带,为茅山宗在元代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杜道坚(1237-1318年)字处逸,自号南谷子,当涂采石(今安徽当涂)人,西晋著名学者杜予之后,少有超凡脱俗之志,年十七辞母寄迹郡之天庆观,师事虚白陈元实。后入茅山,于山岩树林间结草为庵,为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所重,授其大洞经法,成为茅山宗的嫡传弟子。时丹阳谢道士玄风远播,法海傍沾,道坚不辞辛苦前去问道,受益匪浅。之后又拂袖远游,广交名士,“蓟丘李衍,吴兴赵孟,金华胡常孺,实与之游,执弟子礼”(任士林《松乡集》卷一《通玄观记》)咸淳(1265-1274年)中,因承宣使入内都知邓惟善引荐,南宋皇帝度宗赐其“辅教大师”称号,入住吴兴计筹山升玄报德观,此间道坚大兴玄学,制建清规,甚得道徒拥戴,声名日显。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南渡,城内军民惊慌失措,道坚不顾个人安危,冒矢石叩军门,亲自谒见太傅淮安忠武王伯颜,为民请命,披胆陈辞,以不杀无辜相请。忠武王接纳了他的建议,禁将士劫掠。江南平定后,伯颜偕道坚入觐元世祖,道坚一见世祖,便大谈当务之急在于求贤、养贤、用贤,此王道之法,正中世祖下怀,故被采纳。此后道坚多次诏对便殿,详陈治国安邦之策。忽必烈欲委其重职,道坚坚辞不就。诏乘传江南,访求有道之士,事毕还京。至元十七年(1280年)被玺书东还,奉诏护持杭州宗阳宫,纯真观,湖州升玄报德观。大德七年(1303年)授杭州路道录教门高士,奉旨改建披云庵为通玄观,主持杭州四圣延祥观。皇庆元年(1312年)成宗宣授“隆道冲真崇正真人”。依旧住持杭州崇阳宫,湖州计筹山之升玄极德观,通玄观,其间,道坚潜心著述,广搜道教经籍,传有弟子四十余人。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辞世,时年82岁。

杜道坚生于宋衰元兴之际,亲眼目睹世运之更转,民众之罹难,为治国救民,他倾心于道教理论的研究,撰写了《文子缵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等著作。在其所著的书中,既对《道德经》无为而治的原旨进行阐发,也对上清派的修炼方法赋予了新的内容。其理论思想概括起来,大致有三:

一是宣扬“皇道帝德”“无为而治”。杜道坚从政治学的角度对老子《道德经》进行了阐释,他认为《道德经》是一部无名的古史,意在阐明“皇道帝德”。他在《道德玄经原旨》卷一中说:“《玄经》之首,本为君上告。”“老圣作《玄经》,所以昭皇道帝德也。”在《玄经原旨发挥》中他又说:“老君著《玄经》以道德名者,尊皇道,尚帝德也。”“老君之言,纪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风,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见之五千文,括囊天下人之可以纲维人极,可以伏入圣域,老圣摭古史以著《道德》、孔圣摭鲁史以代《春秋》,一也。”在这里,他把老子《道德经》与孔子的《春秋》相提并论,又借“老圣之意”,来阐述自己的本意,其“致君泽民之心”昭然若揭。为了达其国泰民安的目的,他要求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实施无为而治的方针。他说:“太古之世,巢居穴处,无赋敛征役之为,无礼乐刑法之事,无典谟训诂之言,下不知上之有君,上不知下之有民,熙熙自然,无为而已。”他认为国君只有实行无为之治,百姓方可熙熙自然。所以他说:“当上推帝皇,思复古道,外见纯素内包淳朴,正已于上,以劝其下,借曰能无私无欲,庶几少私寡欲。”“古之圣人,官王地,府万物,藏精存诚,无形无声,正其道而任物之自然,当是时也,朝无佞臣,野无遗逸,国无游民,干戈不起,劳役不兴,四民乐业,故不待家至人晓而坐致隆平。”(卷二《精诚篇》)在他看来,只要国君无为而治,“民将自化之”。民心归往,天下便可不治而太平。他说道:“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渊媚,有诸内形诸外也。水石无言,人自信之。国家怀其仁诚,推其信实,罚不以怨,赏不以私,有不待悬法设赏而民将自化之。”(卷二《精诚篇》《正统道藏》第21册,第16734页。)“圣人因人性而设教,观风俗以为治,民之好好之,民之恶恶之,是以民心归往而无敌于天下矣。”(卷八《自然篇》)杜道坚在元兵南下,民罹战祸的情况下,力倡“皇道帝德”,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作为一个山林道士,念念不忘治国救民之道,其精神实难能可贵。

二是杂糅儒道,合二为一。杜道坚将儒家的“仁义”“五常”和《老子》“道”“德”有机结合在一起。他说:“道德,五常之祖,有祖而无子孙,不可也,有子孙而不知祖,可乎?芽”(卷二《缵义》)“仁义者,道之孙,德之子。”(卷七《微明》)在同书卷五《道德》篇中,他索性将仁、义、礼、智、信五常与道家德合二为一。他说“德者,五常之总名,有德之人,五常备焉,仁则慈,礼则敬,智则明,信则实有之,是谓五常,一曰五德。”他这种调和的做法,曾获得不少儒家学者的称赞。徐天祐在为其书作序时说:“南谷杜君之为是学也,不以道家说训老氏书,独援儒以明之,章研句析,而前后相蒙,……悉举五三帝王。孔孟之道传诸其说,……诸微言妙旨,与六经合者,不可一二举。”(《道藏》第21册,第16731-16732页。)

三是“形神兼养”,“心先身后”。在养生之道方面,杜道坚根据老子“有无相生”之说,提出了一套形神交养,使内外兼得而不相害的修持理论。他在《缵义》卷二《精诚》篇说道“身有形、神无形,……知有无相生,则无不害有,有不害无,是以圣人无为而治者,身不伤神,神不伤身也。”在卷三《九宗》中他指出:“神依形生,精以气盈,交相养生而不失其和者,养生之主也。”对“反者道之动”他阐述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也,无也,是何物耶?芽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凡具形气者皆物,物必有坏,坏则复归于无。有一不坏者存,是何物耶?芽观其生物者气,则知其气者神,生神者道矣。去神,性也,气,命也,合曰道。”在性与命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他说“尝论性者吾所固有,命者天之所赋。生之始也,性不得命吾无以生。命不得性天无以赋。性与命交相养而后尽有生之道。”然在“身”与“心”的关系上,他却突出强调“心”的作用。其在《原旨》“有物混成”章说:“吾尝曰:未有吾身,先有天地,未有天地,先有吾心。吾心,此道也。岂惟吾哉,人莫不有是心,心莫不有是道。知此,谓之知道;得此,谓之得道。”在同书卷一释“道冲而用之”章,他亦同样主张修道即修心,他说:“官天地,府万物者,心也。心者,道之枢。人莫不有是心,心莫不有是道。惟其冲虚妙用,渊静有容,故能包裹六极不见其盈,知周万物不离其宗,一睽此道为物所夺,则茅塞矣。”在“心先身后”“心为身本”思想的指导下,杜道坚在修持方法上最终由“形神兼养”发展至“性先命后”。

综上可见,杜道坚虽为符箓派道士,但并不以符法咒术见称,而以博学高行,深谙玄理名世。此即元代茅山宗发展之标志和特色。

承嗣杜道坚住持江浙茅山宗者为赵嗣祺。赵嗣祺(1277-1340年)字虚一。24岁学道福建武夷山天游道院,初师事杜道坚弟子张德懋。后又师事杜道坚,居升玄观。后随杜游京师,受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和嗣师吴全节礼遇,留居京师,声名渐显。延祐元年(1314年)奉旨任仙都山(今浙江缙云县境内)玉虚宫,兼少微山(今浙江丽水县境)紫虚观提点焚修。延祐三年(1316年),受铜印,视五品,延祐五年(1318年)杜道坚卒,受命住持,兼领本路诸宫观,后两次受命代祀东南名山,并访求隐逸之士。泰定(1324-1328年)年间,受命金陵(今南京市)玄妙观主持。至顺二年(1331年)晋见元文宗图帖睦尔,“求归仙都,不获请,有旨更赐号曰教门真士,玄门通道虚一先生。”(《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八)惠宗至元六年(1340)卒,时年63岁。

元代茅山宗传承共历四代,即四十二代宗师翟志颖,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四十四代宗师王道孟,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自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后,即不见传录。现将所见四代宗师述之于下。

翟志颖(?-1277年)字同叔,丹阳人,掌教期间,时值元兵南下,无甚作为。其为茅山宗第四十二代宗师。

许道杞(1236-1291年)字祖禹,江苏句容人,系上清派许谧后裔。幼年师事第三十八年宗师蒋宗瑛。至元十七年(1280年)被召入京,“世祖以臂疾召见大都香殿,令试以法,愈。复命祈雪止风,皆奇验。赐宝冠法服,降玺书大护其教,佩印南还,三茅山悉统隶之。”(《茅山志》卷十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卒,为茅山宗第四十三代宗师。

王道孟(1242-1314年)字牧斋,江苏句容人。14岁拜元符万寿宫沈宗笤为师。大德二年(1298年)淮南蝗灾,受淮南道宣慰使礼请禳蝗灾,有验;后又祈雨有验,由是“制授养素通真明教真人”。至大四年(1311年),命弟子刘大彬袭其教。延祐元年(1314年)卒,其为茅山第四十四代宗师。

刘大彬,生卒不祥,号玉虚子,吴郡钱塘(今杭州市)人,延祐四年(1317年),得九老仙都君玉印,仁宗下令还赐茅山元符上清宗坛,以传道统,其间编集《茅山志》。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杜道坚与茅山宗之传承

中国道教2005年第5期 汤其领

2013-07-17 19:05:41

|
杜道坚与茅山宗之传承
|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宋理宗命龙虎宗正一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领主江南诸道派。唐宋盛极一时的茅山宗由此失去了符箓三山主导地位。元兵南渡,皇室对龙虎宗更加尊宠礼遇,茅山宗重心日渐南移,“辅教大师”杜道坚别起炉鼎,力倡“皇道帝德”、“形神兼养”之义理,播迹江浙苏杭一带,为茅山宗在元代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杜道坚(1237-1318年)字处逸,自号南谷子,当涂采石(今安徽当涂)人,西晋著名学者杜予之后,少有超凡脱俗之志,年十七辞母寄迹郡之天庆观,师事虚白陈元实。后入茅山,于山岩树林间结草为庵,为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所重,授其大洞经法,成为茅山宗的嫡传弟子。时丹阳谢道士玄风远播,法海傍沾,道坚不辞辛苦前去问道,受益匪浅。之后又拂袖远游,广交名士,“蓟丘李衍,吴兴赵孟,金华胡常孺,实与之游,执弟子礼”(任士林《松乡集》卷一《通玄观记》)咸淳(1265-1274年)中,因承宣使入内都知邓惟善引荐,南宋皇帝度宗赐其“辅教大师”称号,入住吴兴计筹山升玄报德观,此间道坚大兴玄学,制建清规,甚得道徒拥戴,声名日显。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南渡,城内军民惊慌失措,道坚不顾个人安危,冒矢石叩军门,亲自谒见太傅淮安忠武王伯颜,为民请命,披胆陈辞,以不杀无辜相请。忠武王接纳了他的建议,禁将士劫掠。江南平定后,伯颜偕道坚入觐元世祖,道坚一见世祖,便大谈当务之急在于求贤、养贤、用贤,此王道之法,正中世祖下怀,故被采纳。此后道坚多次诏对便殿,详陈治国安邦之策。忽必烈欲委其重职,道坚坚辞不就。诏乘传江南,访求有道之士,事毕还京。至元十七年(1280年)被玺书东还,奉诏护持杭州宗阳宫,纯真观,湖州升玄报德观。大德七年(1303年)授杭州路道录教门高士,奉旨改建披云庵为通玄观,主持杭州四圣延祥观。皇庆元年(1312年)成宗宣授“隆道冲真崇正真人”。依旧住持杭州崇阳宫,湖州计筹山之升玄极德观,通玄观,其间,道坚潜心著述,广搜道教经籍,传有弟子四十余人。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辞世,时年82岁。

杜道坚生于宋衰元兴之际,亲眼目睹世运之更转,民众之罹难,为治国救民,他倾心于道教理论的研究,撰写了《文子缵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等著作。在其所著的书中,既对《道德经》无为而治的原旨进行阐发,也对上清派的修炼方法赋予了新的内容。其理论思想概括起来,大致有三:

一是宣扬“皇道帝德”“无为而治”。杜道坚从政治学的角度对老子《道德经》进行了阐释,他认为《道德经》是一部无名的古史,意在阐明“皇道帝德”。他在《道德玄经原旨》卷一中说:“《玄经》之首,本为君上告。”“老圣作《玄经》,所以昭皇道帝德也。”在《玄经原旨发挥》中他又说:“老君著《玄经》以道德名者,尊皇道,尚帝德也。”“老君之言,纪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风,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见之五千文,括囊天下人之可以纲维人极,可以伏入圣域,老圣摭古史以著《道德》、孔圣摭鲁史以代《春秋》,一也。”在这里,他把老子《道德经》与孔子的《春秋》相提并论,又借“老圣之意”,来阐述自己的本意,其“致君泽民之心”昭然若揭。为了达其国泰民安的目的,他要求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实施无为而治的方针。他说:“太古之世,巢居穴处,无赋敛征役之为,无礼乐刑法之事,无典谟训诂之言,下不知上之有君,上不知下之有民,熙熙自然,无为而已。”他认为国君只有实行无为之治,百姓方可熙熙自然。所以他说:“当上推帝皇,思复古道,外见纯素内包淳朴,正已于上,以劝其下,借曰能无私无欲,庶几少私寡欲。”“古之圣人,官王地,府万物,藏精存诚,无形无声,正其道而任物之自然,当是时也,朝无佞臣,野无遗逸,国无游民,干戈不起,劳役不兴,四民乐业,故不待家至人晓而坐致隆平。”(卷二《精诚篇》)在他看来,只要国君无为而治,“民将自化之”。民心归往,天下便可不治而太平。他说道:“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渊媚,有诸内形诸外也。水石无言,人自信之。国家怀其仁诚,推其信实,罚不以怨,赏不以私,有不待悬法设赏而民将自化之。”(卷二《精诚篇》《正统道藏》第21册,第16734页。)“圣人因人性而设教,观风俗以为治,民之好好之,民之恶恶之,是以民心归往而无敌于天下矣。”(卷八《自然篇》)杜道坚在元兵南下,民罹战祸的情况下,力倡“皇道帝德”,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作为一个山林道士,念念不忘治国救民之道,其精神实难能可贵。

二是杂糅儒道,合二为一。杜道坚将儒家的“仁义”“五常”和《老子》“道”“德”有机结合在一起。他说:“道德,五常之祖,有祖而无子孙,不可也,有子孙而不知祖,可乎?芽”(卷二《缵义》)“仁义者,道之孙,德之子。”(卷七《微明》)在同书卷五《道德》篇中,他索性将仁、义、礼、智、信五常与道家德合二为一。他说“德者,五常之总名,有德之人,五常备焉,仁则慈,礼则敬,智则明,信则实有之,是谓五常,一曰五德。”他这种调和的做法,曾获得不少儒家学者的称赞。徐天祐在为其书作序时说:“南谷杜君之为是学也,不以道家说训老氏书,独援儒以明之,章研句析,而前后相蒙,……悉举五三帝王。孔孟之道传诸其说,……诸微言妙旨,与六经合者,不可一二举。”(《道藏》第21册,第16731-16732页。)

三是“形神兼养”,“心先身后”。在养生之道方面,杜道坚根据老子“有无相生”之说,提出了一套形神交养,使内外兼得而不相害的修持理论。他在《缵义》卷二《精诚》篇说道“身有形、神无形,……知有无相生,则无不害有,有不害无,是以圣人无为而治者,身不伤神,神不伤身也。”在卷三《九宗》中他指出:“神依形生,精以气盈,交相养生而不失其和者,养生之主也。”对“反者道之动”他阐述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也,无也,是何物耶?芽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凡具形气者皆物,物必有坏,坏则复归于无。有一不坏者存,是何物耶?芽观其生物者气,则知其气者神,生神者道矣。去神,性也,气,命也,合曰道。”在性与命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他说“尝论性者吾所固有,命者天之所赋。生之始也,性不得命吾无以生。命不得性天无以赋。性与命交相养而后尽有生之道。”然在“身”与“心”的关系上,他却突出强调“心”的作用。其在《原旨》“有物混成”章说:“吾尝曰:未有吾身,先有天地,未有天地,先有吾心。吾心,此道也。岂惟吾哉,人莫不有是心,心莫不有是道。知此,谓之知道;得此,谓之得道。”在同书卷一释“道冲而用之”章,他亦同样主张修道即修心,他说:“官天地,府万物者,心也。心者,道之枢。人莫不有是心,心莫不有是道。惟其冲虚妙用,渊静有容,故能包裹六极不见其盈,知周万物不离其宗,一睽此道为物所夺,则茅塞矣。”在“心先身后”“心为身本”思想的指导下,杜道坚在修持方法上最终由“形神兼养”发展至“性先命后”。

综上可见,杜道坚虽为符箓派道士,但并不以符法咒术见称,而以博学高行,深谙玄理名世。此即元代茅山宗发展之标志和特色。

承嗣杜道坚住持江浙茅山宗者为赵嗣祺。赵嗣祺(1277-1340年)字虚一。24岁学道福建武夷山天游道院,初师事杜道坚弟子张德懋。后又师事杜道坚,居升玄观。后随杜游京师,受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和嗣师吴全节礼遇,留居京师,声名渐显。延祐元年(1314年)奉旨任仙都山(今浙江缙云县境内)玉虚宫,兼少微山(今浙江丽水县境)紫虚观提点焚修。延祐三年(1316年),受铜印,视五品,延祐五年(1318年)杜道坚卒,受命住持,兼领本路诸宫观,后两次受命代祀东南名山,并访求隐逸之士。泰定(1324-1328年)年间,受命金陵(今南京市)玄妙观主持。至顺二年(1331年)晋见元文宗图帖睦尔,“求归仙都,不获请,有旨更赐号曰教门真士,玄门通道虚一先生。”(《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八)惠宗至元六年(1340)卒,时年63岁。

元代茅山宗传承共历四代,即四十二代宗师翟志颖,四十三代宗师许道杞,四十四代宗师王道孟,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自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后,即不见传录。现将所见四代宗师述之于下。

翟志颖(?-1277年)字同叔,丹阳人,掌教期间,时值元兵南下,无甚作为。其为茅山宗第四十二代宗师。

许道杞(1236-1291年)字祖禹,江苏句容人,系上清派许谧后裔。幼年师事第三十八年宗师蒋宗瑛。至元十七年(1280年)被召入京,“世祖以臂疾召见大都香殿,令试以法,愈。复命祈雪止风,皆奇验。赐宝冠法服,降玺书大护其教,佩印南还,三茅山悉统隶之。”(《茅山志》卷十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卒,为茅山宗第四十三代宗师。

王道孟(1242-1314年)字牧斋,江苏句容人。14岁拜元符万寿宫沈宗笤为师。大德二年(1298年)淮南蝗灾,受淮南道宣慰使礼请禳蝗灾,有验;后又祈雨有验,由是“制授养素通真明教真人”。至大四年(1311年),命弟子刘大彬袭其教。延祐元年(1314年)卒,其为茅山第四十四代宗师。

刘大彬,生卒不祥,号玉虚子,吴郡钱塘(今杭州市)人,延祐四年(1317年),得九老仙都君玉印,仁宗下令还赐茅山元符上清宗坛,以传道统,其间编集《茅山志》。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