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三皇洞研究简述及浅识

中国道教2005年第6期 李小强

2013-07-19 23:20:27

位于重庆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其中的道教石刻造像,以其丰富的造像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寺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足道教石刻主要集中在南宋初期,其价值“是全国其他石窟不能比拟的”。“如能将这些资料整理出版,将有世界影响。”⑴

大足道教石刻造像,主要集中在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等造像区,其中的石门山第10号三皇洞造像,被学者誉为“宋代道教造像的绝巅!”⑵

一、三皇洞造像及研究

三皇洞高3米,宽3.9米,深7.8米,窟顶部分及右壁在清乾隆年间崩塌,现存正壁、左壁以及部分右壁造像共43尊,原窟的造像应有80尊左右。窟内无造像记,从石门山造像情况以及石刻风格,学界基本认为是南宋初期所开凿。

窟内主像为三皇,在其上方圆龛内坐三清尊神,左壁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二十八位天人像,下层为七尊立像,首为一尊三头六臂神将(天蓬),第2—5像为“文官”造像,第5像为神将,第6像为真武大帝像,右手在腹前仗剑,赤足立于一龟背之上,第7像为一头戴展脚幞头官员像。右壁现存一尊三头四臂神将像(天猷),从三皇洞总体布局来看,右壁造像亦分为上下两层,其造像的大体布局应当与左壁类似。

可见,石门山三皇洞是一处以三皇造像为主神的洞窟,对于该窟造像的身份,学界可谓是众说纷纭。第一,关于三皇的具体神名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道教三皇和儒家三皇说法,如已故大足石刻著名学者陈习删先生曾说:“此部造像,作戴冕执笏,不作十三头、十一头、九头,当为儒家造像”⑶。虽此说仍有极个别学者认同,但学界大多数专家还是认为这是道教中的三皇,只不过见解不同而已,如郭相颖先生言三皇洞“是大足道教造像规模最大者”,“正壁造‘三皇’像,中为天皇,左为地皇,右为人皇”。⑷又如李远国先生“确定了四圣之后,便可辨认主像。……据此,则主像当为紫微、玉皇、后土。他们是主持雷霆、统御四圣元帅的尊神”。⑸

第二是对洞内四尊神将的研究。因三皇洞右壁坍塌,原在右壁毗邻洞门处,应还有一身武将神像。实际上应为四身武将造像。据李远国与胡文和二位先生分别撰写的相关论文考证,⑹这四身武将神像,当为两宋时极其崇奉的“四圣”:即天蓬、天猷、真武、翊圣四神。其中天蓬元帅,即《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作品,而且造型艺术精湛,保存完好,无疑是研究天蓬形象、道教石刻艺术的可靠实物,应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⑺。

第三是对左壁所谓“文官”像的认识。刻于左右两壁的文官像,今存五身,俱在洞之左壁,其中四身位于天蓬与真武二元帅之间,余一身在真武的左侧,即洞窟的进门处。从该洞所显示出对称特点来推断,其右壁亦当是在天猷与翊圣之间有四身文官造像,在翊圣的右侧,即毗邻洞门处,有一身文官像,总共有十身文官像。王家祐、丁祖春二先生认为,从内至外左右六身文官像为“六部天官(左右各三个)”,紧接着为“丁甲神(左右各一个)”,在毗邻门处的文官像为“天曹判官(左右各一个)”。⑻胡文和先生认为:“洞窟左壁的五位官员像,似应是《枕中书》所列的:‘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右壁原有的五位官员像,名号也似应是上引同书中说的:‘尧治熊耳山,舜治积石山,禹治盖竹山,汤治玄积山,青鸟治长山及冯修山长’。”⑼

第四,该洞内还有造像,如现存左壁上层的28位神像,“似应为宋以前中国历史出名的人物,以及道家著名的学者和传说中的神仙”⑽。

由于对造像认识有所不同,因而对于该窟的道派认识也有所不同,李远国、王家祐二先生其文中认为与北帝道派相关,较多专家认为主要是以三皇信仰为主。

不过,尽管对造像身份认识有所不同,但对其艺术价值却甚为一致。仅以胡文和先生在《中国道教石刻史》一书中,比较国内目前道教石刻艺术两处重要地点——大足道教石刻与龙山道教石刻言:“大足的雕刻技艺水平远远超过了龙山的。但是龙山道像毕竟是中国道教史上最后大规模的雕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美术价值,应当引起世人和学者们的特别注目”。⑾

二、“八帝”造像

笔者经过仔细调查、反复思考,认为两侧壁的十身“文官”很像可能为“八帝”和两位侍者造像。八帝是道教中一种较为重要的神灵,其与三皇关系极为密切,如《云笈七签》中言:

《三皇经》云:昔天皇治时,以《天经》一卷授之。天皇用而治天下二万八千岁,地皇代之。上天又以经一卷授之。地皇用而治天下二万八千岁,人皇代之。上天又以经一卷授之。人皇用而治天下亦二万八千岁。三皇所授经合三卷,尔时号为《三坟》是也,亦名《三皇经》。三皇后又有八帝,治各八千岁。上天又各以经一卷授之,时号为《八索》是也。此乃《三坟》、《八索》根本经也。如法而言,三宝俱起无量之世,但以隐显有时。自三皇八帝之后,其文亦隐。(卷四“三皇经说”)

《命召咒文》云:三皇治世,各受一卷以理天下。有急,皆召天地鬼神敕使之,号曰《三坟》。后有八帝,次三皇而治,人各授一卷,凡八卷,号曰《八索》。八帝之治,邪鬼逆窜。黄帝述以断邪恶。(卷六“三洞经教部·三洞品格”)⑿

在其它道经中记载亦不少,今《道藏》中还载有《洞神八帝妙精经》、《洞神八帝元变经》等以八帝命名的经典,道教斋法中有八帝斋,“……救解厄难,除却灾害,当先行八帝大斋之法,以解七世父母及己身除罪三年,之后乃得列定仙名,以致不死之道也。”⒀可见八帝在道教中地位之显赫。

从三皇洞造像来看,主像为道教三皇,左右两壁“四圣”之内,为“八位”作帝王级别服饰的造像⒁:从现存左壁天蓬、真武二神像中间的四身像来看,其头戴的冠饰最能体现出帝王的身份,其中前三身皆戴通天冠,唯独第四身像头戴翘脚幞头,而在此壁最外的一身像(真武左边),头戴展脚幞头,这两身像的幞头应体现出一定的区别,因为就在石门山第11号东岳大帝龛中,东岳大帝头戴翘脚幞头,在其旁的侍从皆为展脚幞头。由此可见,位于天蓬与真武之间的四身像身份颇高,当为八帝造像,分列窟两壁(左右各四身),正因为其身份的高贵,所以位于四圣之中,那么,左壁最外侧一身造像当为较高的“文官”像。从道教石刻艺术史上来看,“八帝”像是目前道教艺术中极其少见的造像题材,仅就此而言,弥足珍贵。但八帝具体为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从“八帝”造像,可以证明一点,该洞造像即以道教三皇为主的造像,对于了解宋代三皇信仰及其三皇派的演变皆有重要的价值,如三皇信仰,在唐代曾发生过焚烧《三皇经》的事件,⒂有学者认为自此以后三皇信仰一蹶不振,但从大足宋代的这窟三皇神系造像来看,三皇信仰还有所发展。

无疑,大足三皇洞造像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对于宋代道教和艺术有极大研究价值,而且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注:

⑴邹德、刘长久、陈明光:《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讨论综述》,《四川文物》,1986年石刻研究专辑。

⑵胡文和、刘长久:《大足石窟中的宋代道教造像》,《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⑶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大足石刻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41页。

⑷郭相颖:《大足石刻中的道教和“三教合一”造像》,《大足石刻研究》,第130—131页。

⑸李远国:《四川大足道教石刻概述》,《东洋文化》,1990年第70号。

⑹⑼⑽胡文和:《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和石门山三皇洞再识》,《四川文物》,1990年第4期。

⑺李远国、王家祐:《天蓬元帅考辨》,《四川文物》,1997年第3期。

⑻王家祐、丁祖春:《四川道教摩崖石刻造像》,《四川文物》,1986年石刻研究专辑。

⑾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00页。

⑿[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齐鲁书社,2003年,第17、28页。

⒀《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道藏》,第18册,第560页下。

⒁赵辉志:《大足石刻服饰史》,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上),中华书局,1989年,第77页。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大足三皇洞研究简述及浅识

中国道教2005年第6期 李小强

2013-07-19 23:20:27

|
大足三皇洞研究简述及浅识
|

位于重庆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其中的道教石刻造像,以其丰富的造像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寺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足道教石刻主要集中在南宋初期,其价值“是全国其他石窟不能比拟的”。“如能将这些资料整理出版,将有世界影响。”⑴

大足道教石刻造像,主要集中在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等造像区,其中的石门山第10号三皇洞造像,被学者誉为“宋代道教造像的绝巅!”⑵

一、三皇洞造像及研究

三皇洞高3米,宽3.9米,深7.8米,窟顶部分及右壁在清乾隆年间崩塌,现存正壁、左壁以及部分右壁造像共43尊,原窟的造像应有80尊左右。窟内无造像记,从石门山造像情况以及石刻风格,学界基本认为是南宋初期所开凿。

窟内主像为三皇,在其上方圆龛内坐三清尊神,左壁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二十八位天人像,下层为七尊立像,首为一尊三头六臂神将(天蓬),第2—5像为“文官”造像,第5像为神将,第6像为真武大帝像,右手在腹前仗剑,赤足立于一龟背之上,第7像为一头戴展脚幞头官员像。右壁现存一尊三头四臂神将像(天猷),从三皇洞总体布局来看,右壁造像亦分为上下两层,其造像的大体布局应当与左壁类似。

可见,石门山三皇洞是一处以三皇造像为主神的洞窟,对于该窟造像的身份,学界可谓是众说纷纭。第一,关于三皇的具体神名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道教三皇和儒家三皇说法,如已故大足石刻著名学者陈习删先生曾说:“此部造像,作戴冕执笏,不作十三头、十一头、九头,当为儒家造像”⑶。虽此说仍有极个别学者认同,但学界大多数专家还是认为这是道教中的三皇,只不过见解不同而已,如郭相颖先生言三皇洞“是大足道教造像规模最大者”,“正壁造‘三皇’像,中为天皇,左为地皇,右为人皇”。⑷又如李远国先生“确定了四圣之后,便可辨认主像。……据此,则主像当为紫微、玉皇、后土。他们是主持雷霆、统御四圣元帅的尊神”。⑸

第二是对洞内四尊神将的研究。因三皇洞右壁坍塌,原在右壁毗邻洞门处,应还有一身武将神像。实际上应为四身武将造像。据李远国与胡文和二位先生分别撰写的相关论文考证,⑹这四身武将神像,当为两宋时极其崇奉的“四圣”:即天蓬、天猷、真武、翊圣四神。其中天蓬元帅,即《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作品,而且造型艺术精湛,保存完好,无疑是研究天蓬形象、道教石刻艺术的可靠实物,应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⑺。

第三是对左壁所谓“文官”像的认识。刻于左右两壁的文官像,今存五身,俱在洞之左壁,其中四身位于天蓬与真武二元帅之间,余一身在真武的左侧,即洞窟的进门处。从该洞所显示出对称特点来推断,其右壁亦当是在天猷与翊圣之间有四身文官造像,在翊圣的右侧,即毗邻洞门处,有一身文官像,总共有十身文官像。王家祐、丁祖春二先生认为,从内至外左右六身文官像为“六部天官(左右各三个)”,紧接着为“丁甲神(左右各一个)”,在毗邻门处的文官像为“天曹判官(左右各一个)”。⑻胡文和先生认为:“洞窟左壁的五位官员像,似应是《枕中书》所列的:‘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右壁原有的五位官员像,名号也似应是上引同书中说的:‘尧治熊耳山,舜治积石山,禹治盖竹山,汤治玄积山,青鸟治长山及冯修山长’。”⑼

第四,该洞内还有造像,如现存左壁上层的28位神像,“似应为宋以前中国历史出名的人物,以及道家著名的学者和传说中的神仙”⑽。

由于对造像认识有所不同,因而对于该窟的道派认识也有所不同,李远国、王家祐二先生其文中认为与北帝道派相关,较多专家认为主要是以三皇信仰为主。

不过,尽管对造像身份认识有所不同,但对其艺术价值却甚为一致。仅以胡文和先生在《中国道教石刻史》一书中,比较国内目前道教石刻艺术两处重要地点——大足道教石刻与龙山道教石刻言:“大足的雕刻技艺水平远远超过了龙山的。但是龙山道像毕竟是中国道教史上最后大规模的雕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美术价值,应当引起世人和学者们的特别注目”。⑾

二、“八帝”造像

笔者经过仔细调查、反复思考,认为两侧壁的十身“文官”很像可能为“八帝”和两位侍者造像。八帝是道教中一种较为重要的神灵,其与三皇关系极为密切,如《云笈七签》中言:

《三皇经》云:昔天皇治时,以《天经》一卷授之。天皇用而治天下二万八千岁,地皇代之。上天又以经一卷授之。地皇用而治天下二万八千岁,人皇代之。上天又以经一卷授之。人皇用而治天下亦二万八千岁。三皇所授经合三卷,尔时号为《三坟》是也,亦名《三皇经》。三皇后又有八帝,治各八千岁。上天又各以经一卷授之,时号为《八索》是也。此乃《三坟》、《八索》根本经也。如法而言,三宝俱起无量之世,但以隐显有时。自三皇八帝之后,其文亦隐。(卷四“三皇经说”)

《命召咒文》云:三皇治世,各受一卷以理天下。有急,皆召天地鬼神敕使之,号曰《三坟》。后有八帝,次三皇而治,人各授一卷,凡八卷,号曰《八索》。八帝之治,邪鬼逆窜。黄帝述以断邪恶。(卷六“三洞经教部·三洞品格”)⑿

在其它道经中记载亦不少,今《道藏》中还载有《洞神八帝妙精经》、《洞神八帝元变经》等以八帝命名的经典,道教斋法中有八帝斋,“……救解厄难,除却灾害,当先行八帝大斋之法,以解七世父母及己身除罪三年,之后乃得列定仙名,以致不死之道也。”⒀可见八帝在道教中地位之显赫。

从三皇洞造像来看,主像为道教三皇,左右两壁“四圣”之内,为“八位”作帝王级别服饰的造像⒁:从现存左壁天蓬、真武二神像中间的四身像来看,其头戴的冠饰最能体现出帝王的身份,其中前三身皆戴通天冠,唯独第四身像头戴翘脚幞头,而在此壁最外的一身像(真武左边),头戴展脚幞头,这两身像的幞头应体现出一定的区别,因为就在石门山第11号东岳大帝龛中,东岳大帝头戴翘脚幞头,在其旁的侍从皆为展脚幞头。由此可见,位于天蓬与真武之间的四身像身份颇高,当为八帝造像,分列窟两壁(左右各四身),正因为其身份的高贵,所以位于四圣之中,那么,左壁最外侧一身造像当为较高的“文官”像。从道教石刻艺术史上来看,“八帝”像是目前道教艺术中极其少见的造像题材,仅就此而言,弥足珍贵。但八帝具体为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从“八帝”造像,可以证明一点,该洞造像即以道教三皇为主的造像,对于了解宋代三皇信仰及其三皇派的演变皆有重要的价值,如三皇信仰,在唐代曾发生过焚烧《三皇经》的事件,⒂有学者认为自此以后三皇信仰一蹶不振,但从大足宋代的这窟三皇神系造像来看,三皇信仰还有所发展。

无疑,大足三皇洞造像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对于宋代道教和艺术有极大研究价值,而且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注:

⑴邹德、刘长久、陈明光:《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讨论综述》,《四川文物》,1986年石刻研究专辑。

⑵胡文和、刘长久:《大足石窟中的宋代道教造像》,《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⑶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大足石刻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41页。

⑷郭相颖:《大足石刻中的道教和“三教合一”造像》,《大足石刻研究》,第130—131页。

⑸李远国:《四川大足道教石刻概述》,《东洋文化》,1990年第70号。

⑹⑼⑽胡文和:《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和石门山三皇洞再识》,《四川文物》,1990年第4期。

⑺李远国、王家祐:《天蓬元帅考辨》,《四川文物》,1997年第3期。

⑻王家祐、丁祖春:《四川道教摩崖石刻造像》,《四川文物》,1986年石刻研究专辑。

⑾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00页。

⑿[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齐鲁书社,2003年,第17、28页。

⒀《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道藏》,第18册,第560页下。

⒁赵辉志:《大足石刻服饰史》,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上),中华书局,1989年,第77页。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