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坐忘论》的养生观

中国道教2006年第2期 付笑萍

2013-07-26 17:19:54

司马承祯(公元646-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承祯为上清派茅山宗开创人陶弘景的四传弟子,师事潘师正,遂成为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享年八十九岁。一生历经唐代太宗、高宗、中宗、武后、睿宗、玄宗六朝,颇受唐代帝王礼遇,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玄宗亲为制碑文。

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也是养生家。他精通医理,对养生有精到的论述,撰写了《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天隐子》等养生专著,创建了一套以三戒、五渐、七阶为核心的养生理论。尤其在《坐忘论》中,他以《老》、《庄》和其他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其中心思想是“守静去欲”,对后来的道教理论和宋明理学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并为此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也,得道之质也。”他认为,在道教信仰中,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所谓“道”,就是在养生的基础上致长生,将长生视为信仰的核心。因此,人生最大目标应该是努力去养护、珍惜、发展生命本身,将身体的养护发展置于一个极高的价值尺度之上。《坐忘论》从以下三方面体现了司马承祯的养生思想:

一、养生须静心

心神是生命存亡的根本,若心神虚静至极,意志平和,心旷神怡,那么精气则可内敛充盈,形体强壮,抗邪防病,尽享天年;而若心神躁扰过度,必然会损耗精气,伤及脏腑,损寿折年。所以司马承祯主张修心,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收心第三》)。他的收心是以“心”体道,达到与道为一的本体境界。

(一)心神之重要。

对于道与心的关系,司马承祯把心与道看成是即本即体的关系,道就居在心中,而心的本体也就是道。如“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收心第三》)这里说明了心与道具有本质的重合性,强调心神的重要性,从而使修心得道成为可能。同时,由于蒙蔽和尘染而致心与道相隔的状况,从而心受牵制,神必受扰。若求清心安神,定要收心,以免心扰动神。如“心气调和,久益轻爽,以此为验,则邪正可知”(《收心第三》)。只有心神正常,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才能够协调正常。这就是心神的主导作用。如“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泰定第六》)。所以,安神先要养性修心。

(二)心烦之危害。

心若烦乱则会扰乱心智,耗损精气,既对身心健康有害,又会影响修道,所以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分析了心烦的危害。如《收心第三》中指出:“凡住有所,则自令人心劳气发,既不合理,又反成疾。”“实莫多思,多思则以智害恬,为子伤本,虽骋一时之俊,终亏万代之业。”“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在《真观第五》提到:“是故收心简事,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能观见真理。”

(三)静心之方法。

至于如何做到静心,如何避免心烦,司马承祯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一是要安养除病,“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只有“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收心第三》)。二是对杂事不想不求,“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若溃痈,故知用志不分,乃凝神也;心之虚妙,不可思也”。“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泰定第六》)。三是不要计较得失,“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则有事无事,心常安泰”(《真观第五》)。

二、养生要除欲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司马承祯《坐忘论》的养生观

    中国道教2006年第2期 付笑萍

    2013-07-26 17:19:54

    |
    司马承祯《坐忘论》的养生观
    |

    司马承祯(公元646-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承祯为上清派茅山宗开创人陶弘景的四传弟子,师事潘师正,遂成为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享年八十九岁。一生历经唐代太宗、高宗、中宗、武后、睿宗、玄宗六朝,颇受唐代帝王礼遇,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玄宗亲为制碑文。

    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也是养生家。他精通医理,对养生有精到的论述,撰写了《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天隐子》等养生专著,创建了一套以三戒、五渐、七阶为核心的养生理论。尤其在《坐忘论》中,他以《老》、《庄》和其他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自称为“安心坐忘之法”,其中心思想是“守静去欲”,对后来的道教理论和宋明理学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并为此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也,得道之质也。”他认为,在道教信仰中,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所谓“道”,就是在养生的基础上致长生,将长生视为信仰的核心。因此,人生最大目标应该是努力去养护、珍惜、发展生命本身,将身体的养护发展置于一个极高的价值尺度之上。《坐忘论》从以下三方面体现了司马承祯的养生思想:

    一、养生须静心

    心神是生命存亡的根本,若心神虚静至极,意志平和,心旷神怡,那么精气则可内敛充盈,形体强壮,抗邪防病,尽享天年;而若心神躁扰过度,必然会损耗精气,伤及脏腑,损寿折年。所以司马承祯主张修心,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收心第三》)。他的收心是以“心”体道,达到与道为一的本体境界。

    (一)心神之重要。

    对于道与心的关系,司马承祯把心与道看成是即本即体的关系,道就居在心中,而心的本体也就是道。如“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收心第三》)这里说明了心与道具有本质的重合性,强调心神的重要性,从而使修心得道成为可能。同时,由于蒙蔽和尘染而致心与道相隔的状况,从而心受牵制,神必受扰。若求清心安神,定要收心,以免心扰动神。如“心气调和,久益轻爽,以此为验,则邪正可知”(《收心第三》)。只有心神正常,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才能够协调正常。这就是心神的主导作用。如“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泰定第六》)。所以,安神先要养性修心。

    (二)心烦之危害。

    心若烦乱则会扰乱心智,耗损精气,既对身心健康有害,又会影响修道,所以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分析了心烦的危害。如《收心第三》中指出:“凡住有所,则自令人心劳气发,既不合理,又反成疾。”“实莫多思,多思则以智害恬,为子伤本,虽骋一时之俊,终亏万代之业。”“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在《真观第五》提到:“是故收心简事,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能观见真理。”

    (三)静心之方法。

    至于如何做到静心,如何避免心烦,司马承祯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一是要安养除病,“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只有“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收心第三》)。二是对杂事不想不求,“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若溃痈,故知用志不分,乃凝神也;心之虚妙,不可思也”。“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泰定第六》)。三是不要计较得失,“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则有事无事,心常安泰”(《真观第五》)。

    二、养生要除欲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